贾放认出了那个颜表情之后, 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他自从来了这个时空,就一直在兢兢业业地按照卷轴的要求重新修缮大观园。可能是因为“穿越”本身的特殊性,他很少去反思这件事后头的“动机”, 很少去问为什么。
渐渐地, 他意识到确实如“穿越”之前他耳畔听到的, 这座大观园是一座旷世仙园, 而贾放自己也渐渐在这个时空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即便午夜梦回他会思考一下究竟为什么身处此地,但他从来没有质疑过这副卷轴后头的, 究竟是什么人。
毕竟通过卷轴留白留书这种事, 确实比较“仙”。
可如今这卷轴上只剩最后一小片小小留白的时候, 贾放随口逼问, 对方竟然招供了, 说不是神仙, 并且在贾放的一再追问之下,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颜表情。
“qaq!”
——同时代的伙伴?
贾放觉得不可能,与他同时代的有为青年们,都在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过自己的精彩生活,没有人会想到拿他的人生来开玩笑!
可是这个颜表情,不止贾放看见了,连双文和李青松都一并看见了。
双文指着问:“这是个标记吗?像是个在哭的小人儿。”
专业拍双文马屁的李青松一叠声地点头:“是挺像。”
这话音刚落, 这个小小的颜表情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续的几个字:“不便透露!”
贾放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一直以来, 通过卷轴与他对话的, 都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灵魂。因此这卷轴上出现的文字每每吐属文雅,又或是博闻广识。因此他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还觉得这卷轴背后的“神仙”还挺接地气的。
至于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对的, 可能就是从上次,卷轴给他提供了abcd四个选项的那次开始——如果是正常的国学画风,至少应该是“甲乙丙丁”吧?!
但是这卷轴给了他abcd,在这不就之后,他答对了卷轴的问题,对方给他甩了一个“bingo”。
画风改变得确实有点儿猛啊。
但是贾放在桃源寨找到了自己的生活重心,也找出了活在这个时空的意义。他一时再也顾不上考虑这“画风突变”背后的种种可能。
直到今日,他才意识到不对,但是对方画风引起了他的怀疑之后,以前的那个风格,竟然又突然回来了。
贾放沉默地面对这副卷轴。
“我理应享有知情权。”他说的话,在一旁的双文与李青松竟然听不大懂。
“可——”
卷轴上只出现了这一个字,没有任何细节,但大致可以算是一个承诺。
贾放思考了片刻,终于开口又问:“‘凹晶馆’与‘凸碧山庄’,这两个名字我已经送出去了。大观园日后不会再出现这两处。”
将要见证“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凹晶馆与凸碧山庄,将要见证荣国府“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这两处建筑,贾放已经下决心不会在大观园修建了。但凡他参与过修缮的建筑,他都盼着有一个完满的结果。
“随——意——”
卷轴上再次出现这两个字。但是待到“意”字最后那一勾一点也从留白处消失的时候,这小小的一片留白,迅速地被藕香榭附近的一处水面“填满”。
贾放抬起头来。
双文在他身边,颇为焦虑地问:“三爷,这是何意?”
贾放伸手将整幅卷轴轻轻地放在桌上,道:“几年的努力,就快要见证结果了。待到栊翠庵与暖香坞这两处修完,整座园子就修成了。”
“真的?”双文松了一口气,叹道:“这可好!”
她露出些许笑意。
贾放心想:这原也自然,谁都渴望成就,耗费了数年心力修的园子,任谁都希望能看到个头,看到个结果。
但这对他意味着什么?
早先是打算好了,一旦修完这座“旷世仙园”,他功成身退,回归现代社会,继续自己在事务所的“远大”前程。
可如今,这卷轴后头,竟会出现一个使用颜表情的,不靠谱的小可爱?
他究竟能不能回去——以及,在这个时空里,他的挚爱与牵绊……他,他们就竟会怎么样?
话说,栊翠庵与暖香坞,都是带有禅宗与佛学色彩的建筑。原著中这两座建筑中的主人,一个是带发修行,另一个后来出家,常伴青灯古佛。这是不是也预示着他贾放将来,也会是一个孤家寡人,面对着玄之又玄的枯山水,让自己的感情与生命,都在这种抽象的寂灭之中,渐渐走向消亡。
但是面对双文与李青松,贾放却轻轻松了一口气,笑道:“是呀!大伙儿加把劲儿。很快就能看到修成的全貌了。”
人都是需要鼓舞的。看见李青松傻笑,而双文起衣袖,挽捧起卷轴就准备去描图样。见到他们这样干劲十足,贾放很为他们高兴。
而他也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喜欢将事情拖着,就算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他也想要勇敢地面对结果。
“请记住阁下的承诺。”贾放望着双文手里的卷轴,默默地道。
在此之后,他就先将卷轴带给他的震撼抛在一边,转而去考虑栊翠庵与暖香坞这两处建筑。
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两处建筑在桃源寨的功能投射:栊翠庵不用说了,佛家建筑。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城市格局之中,都会有一座这样类型的建筑,除了让居民们寄托信仰,也常常会作为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比如办个庙会,举行一些庆典之类。
这种类型的公共建筑,是古代城市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按说在桃源寨已经有了这样一座建筑——贤良祠。
但贤良祠的缺点在于,它距离桃源寨乡民们的生活有点儿距离——它是皇帝陛下当年为了隐秘地纪念庆王向奉壹而建的。而桃源寨除了几个像陶村长那样的老人,旁人根本不知道向奉壹是什么人,贤良在哪儿。
另外就是贤良祠是缩地鞭的出口。因此贾放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它的使用,毕竟他不想随时有人会跑贤良祠,而因为看见缩地鞭的使用而被吓到。
如果按照以前大观园与桃源寨之间的投射关系,贾放就必须要考虑建一座类似栊翠庵的宗教建筑,以满足两地之间的映射关系。
贾放心想:他好像还从来没有问过他的乡民们,关于信仰的问题。他们究竟是信神佛菩萨,还是太上老君,贾放完全心里没数。
而且自从桃源寨成型,他就从来没有见过乡民们拜神,好像有事的时候,跑来找他贾放的机会比较大。
贾放想到这里羞惭了片刻——他怎么能和神佛相提并论?
桃源寨能有今天,靠得都是乡民们自己的努力,他不过就是从旁出出主意,实在不好意思居功。贾放想:实在不行,可以替全体乡民建一座祭祖的祠堂之类。就算不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拜拜祖先,祈愿风调雨顺,让乡民们有个寄托嘛!
至于暖香坞,贾放就更加没有头绪了。不过他记得一点,按照原书中的记载,关于大观园的画,应当就是在暖香坞中画成的。
贾放拍拍脑袋记下,他得记得让双文在修缮暖香坞的时候,多在室中布置一些书画,好为这“暖香坞”增添几分来自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
双文将贾放的指点一一记下,随后列了一个清单,让李青松去递给了相熟店铺的掌柜。
“记得提一句,尽量帮我们找一些便宜的,既要便宜,又要好。”双文教李青松记下。
大观园的修建已经到了尾声,而贾放当初留下来几万两白银,也已经所剩不多。可见这修园子简直是个吞钱的营生。好在贾放存钱的票号得了上头事先打的招呼,不仅给了贾放十分优惠的利钱,这些年也用钱替他生了不少钱,这才让大观园的营建妥妥地这么维持下去。
如今贾放亲口说过,只有两处要建了。双文便将在通汇行的所有余款都提了出来,用于这最后两处的开销。
钱虽然不至于缺,但双文还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李青松“唉”了一声,没忘了告诉那些书画、古玩店的掌柜。
隔天人家的东西送到了荣府上,双文将那些书画一幅幅地取出来看,再次感慨一声:“咦?”
李青松随叫随到,绝不缺席,这时赶紧探过头来看:“双文姐,怎么了?”
双文怔怔地,望着画上的题字。
“山子野!”李青松跟着念出了声,“哎呀,是姐姐的……”
李青松赶紧双手合什,在那画跟前拜了两拜。
双文感慨道:“这可真是巧了。”
李青松则说:“大约因为我们指明了要既便宜又好的书画。书画行的掌柜按这个标准去找,估计只能找到年月比较近的。令祖的画又妙绝,所以就给我们送了来……”
双文点点头:“应当是这样吧。”
她只当是巧合,暂且将找到祖父的画一事放在脑后。谁知没过多久,竟然接二连三,又收了好几幅山子野的作品。
这回连李青松都疑惑起来了,问:“双文姐,这是真的……令祖作品吗?”
双文点点头,道:“是的,祖父的笔触我都认得。这里头甚至有两幅,我很有些印象,小时候在家里应当是看到过……”
“青松,拜托你去替我向那书画行的老板打听一下,问问他这些画究竟是从何处收来的?”
李青松巴不得能帮他的双文姐做点事,当下一叠声应了,快马加鞭地去问,又快马加鞭地回来,道:“那掌柜说了,是京里有几处世代京官的,如今外放出去做外任,京里的宅子想要租出去,于是就将压箱底的书画都笼了笼,交给书画行代卖。”
“掌柜觉得价钱公道,又挺适合咱家的园子,所以才送了来。不过他说不想要也没事,反正也只是旁人寄放着的。”
双文却哪舍得送回去,连忙抱着那些卷轴摇头道:“都要了,都要下来。”
话虽如此,双文却还是有些疑惑。哪个官员会这么稀罕祖父的画作,一藏就藏了好多,现在却又弃之如履一般,放到外头寄卖?
但是她还是有些不甘心,既然现在有渠道,能把祖父的画作都收回来,那么,要不要试一试收回父亲的呢?
于是,双文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递给李青松:“请拜托掌柜,若是能收到这个人的画作,也请一并送来,我一一照价全收。”
李青松哪晓得这许多,拿了名字“唉”的一声,应了就去了。
双文却是怀抱着几分哀伤,望着李青松远去的背影,心想:傻孩子,我可是将自己这未嫁之身的姓氏都告诉你了。
没过两天,李青松竟真的带回来一只匣子。双文惊讶万状地打开,一幅一幅地看过,全都是工笔花鸟与美人——这确实是她生父的画作。
当年她的父亲,凭借这些画作,和一手不算惊世骇俗,但是中规中矩的画技晋身宫廷画师。
而她,却凭借着类似的技能,在教坊司苦苦捱着,力图保全清白之身。
双文将眼睁得大大的,看了半天,一滴泪都没有。
*
贾放却已经到了桃源寨里,随机采访他的乡民。
“老乡,你信啥神佛菩萨吗?拜太上老君吗?求神问道吗?”
那乡民正在赶去“桃源——武元”铁路桃源站的路上,听见贾放的问话,惊愕地回过头来。看这乡民的表情,如果不是因为认出了贾放的话,估计会把贾放当成是个神棍,而举报给稽查队。
“贾三爷,我没工夫,真的没工夫。”这乡民脚下匆匆,一边走一边回答贾放。
贾放“哦”了一声,站定了脚,觉得自己选择采访对象失误,应该找几位不那么忙的,有空回答问题的了解情况才对。
谁晓得那乡民即便走远了还不忘了挥手向贾放澄清,道:“不是没工夫理会您,是没工夫信这个信那个的。”
贾放恍然大悟,敢情这一位整天忙于生意,根本没工夫求神拜佛。
不过也是——他的桃源寨,人人都拥有饱满的建设热情,不止为了整个寨子,也为了自己的小家。大家伙儿一天十二个时辰,按照“官方”标准,工作四个时辰之外,很多人会选择多干一两个时辰的活计,一两个时辰去潇湘书院读书进修,再吃喝睡觉四个时辰。
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得干干净净,哪里还顾得上求神问道?有用吗?能增加知识吗?能增加流通券吗?
贾放想想:这种时间意识其实还挺朴素的,朴素且实用。
难道就是这个原因,桃源寨的百姓们,从来不考虑这些信仰问题的吗?
贾放一想:不对,寻常时候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得干干净净,但要是休息日呢?
桃源寨早已引入了休息日的概念——此地百姓纪年依旧按照朝廷颁布的历法,三十日为一月,闰年闰一个月。桃源寨便定下了初一、初七、十五、廿三这四天作为休息日。虽然分布得不大平均,但是因为初一十五这两日容易逢上各种节庆,作为休息日比较妥当。
除此之外,还有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庆日,也会放假一天。
这四天里,工厂停工,但是餐饮企业,小型商业都可以照开不误,桃源集也照办。潇湘书院也有为平时没空的乡民们增开的补习班。
与此同时,蹴鞠的联赛通常都在这几天举行;怡红院的公演剧目和对歌会也都安排了在休息日里。
所以即使是一心想赚钱的小业主,为了这些文体活动,也会想尽法子,让自己休息上一两天。
有些人干脆挂牌免营业,也有些人找信得过的合伙人或者朋友来带班,总之,这休息日在桃源寨里相当风行。
休息日里,桃源寨的百姓也完全不考虑一下信仰问题吗?
贾放带着这个疑问,打算捡一个休息日,再次随机采访一下桃源寨的百姓。恰巧这天水宪回来,拉上贾放去看桃源寨自己的两个队在蹴鞠联赛中的“德比”大战。
两人随着去看球的乡民沿着高等级公路步行前往坐落在山坳中的蹴鞠场地,贾放则问了几个顺路的乡民。
“拜!”其中一个来自余江的移民理所当然地答道。
贾放舒了一口气,至此他终于觉得自己的乡民画风正常了一点。
“啥都拜!”谁知这乡民下一句就让贾放惊到了。
“啥都拜?”
“是啊,菩萨也拜,老君也拜,当初有人说那什么三不知的大仙能治鼓胀病,咱不是多少钱都送了去吗?到最后又如何,还不是一场空?”
贾放恍然大悟:原来竟是这个原因。这些乡民们都是务实的人,当初到处拜过,却救不了最亲近的人性命,那种失望与痛苦,怕是就此影响了这些乡民的观念。
他还很清楚地记得当初张友士说鼓胀病能治的时候,余江来的乡民一起朝张友士纳头便拜的景象。
这么说来,桃源寨的乡民其实拜的并不是张友士,而是医学,能够为他们解除病痛、挽救生命的医学。
贾放好像有些明白了。
谁知这时斜刺里插过来一个年轻的生面孔,冲贾放说:“潇湘书院桂教员说了,不让乱拜,大仙或者神婆什么的,好多都是旁人做的把戏,用来骗取钱财的。什么夏日结冰,清水瞬间变红……这些大多都可以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的。”
桂遐学在四皇子答应了他诸般“苛刻”的条件之后,终于动身上京去了,留下他的团队在桃源寨继续各种研究。但是贾放依旧日常听见桃源寨的人提起,桂教员长,桂教员短的。
“桂教员还说了,眼见为实,若是自己不曾亲眼见到过神佛,就不要随意相信,更加不用跪拜信仰,没意思!”
年轻人说得一套一套。贾放被他说的面皮微微涨红,水宪在一旁用胳膊肘碰碰他,嘴角流露出一丝促狭的笑容,在他耳边小声说:“你瞅人家说得多好。”
谁知下一刻,这个说大话的后生立即被人抓了去,道:“你知道这是哪位吗?你刚来我们桃源寨,说话就该谨慎些……这位是贾三爷啊!要是没有贾三爷,就不会有咱们这座寨子,不会有潇湘书院,也不会有桂教员跑来任教……”
这年轻后生张大了嘴望着贾放。贾放猜他是从别处来桃源寨各家厂子里工作的,但桃源寨对这些“外来人口”一视同仁,一直致力于在他们之中发现一些好苗子。眼前这个年轻人,恐怕就是这些“好苗子”之一。
“明白你的意思,”贾放友善地上去拍了拍这年轻人的双肩,“不过我也只是问一问大伙儿的情况,不是想劝大家去拜菩萨,拜老君。要是大家全都去出家,或者全都去修道……”
水宪在旁边大声咳嗽了两声。贾放:……尴尬!
“……那这桃源寨谁来建设呀?”他好歹把话给说全了。
“可不是吗?”走在贾放附近的几个乡民一起大声道:“说实话,信那些,不如信咱贾三爷。拜菩萨,不如拜……”
贾放的手已经摇起来了:“不不不……”
谁知那人突然狡猾地改了口,道:“不如多听贾三爷给咱们上上课,讲讲致富经哈哈哈哈……”
旁人闻声一起大笑起来,水宪也在其中。
少时到了举行蹴鞠比赛的大球场。这球场如今已经扩建了不少,可容纳的观众已经有六七千人的规模,现场一片嘈杂。
这时主持解说正常比赛的乡民掏出了一枚扬声器出来——这时桂遐学临走之前刚刚研发出来的新品,甚至还在桃源寨和武元县申请了专利。桃源寨的乡民们都管这叫“大声公”。
这东西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解说员的声音转成电磁信号,再将这电磁信号经过扩音器放大,再在扬声器里播放出来,就转化成为人人都能听清楚的声音。
这时解说员手里举着话筒,一本正经地对到场的几千名观众道:“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贾放贾三爷来观看大家伙儿的比赛。我们有请贾三爷来给大家说几句吧!”
贾放对此完全没有做准备,一时瞪着眼,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谁知这时场内的掌声响了起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整装待发准备比赛的球员也一起列队,冲着贾放鼓掌。
贾放以前还从未这样体验过他在桃源寨的人气,此刻到底是有些激动。
他先说了些场面上的话,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刚刚他过来时在路上与乡民们的对话。贾放颇有感触地说:“刚才那位说,如果没有我贾放,就不会有现在的桃源寨。”
听见贾放说这些,整座球场都安静下来,安安静静听贾放陈述。
“但其实我想说,乡亲们,我的朋友们,你们应该感谢自己才对啊!”
“正是因为有你们,才有了现在的桃源寨。这里的一切,都来自于你们的劳动与付出。”
“你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你们才拥有这座寨子。”
“我原本曾想过,要不要在这座寨子里修一座祠堂,或是一座神庙,供你们祭祖、拜神……可是我现在想想,你们最该感谢,最该崇拜的,是你们自己才对啊!”
贾放话音刚落,整座蹴鞠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几乎每个到场的乡民,都从自己座位上站了起来,冲着贾放热烈地拍手,将手掌拍得通红……
贾放看着他眼前的这些人,心里难免感慨,忍不住想,他这还修啥庙啊祠堂,他修一座属于劳动人民的纪念碑才是正解。
他自从来了这个时空,就一直在兢兢业业地按照卷轴的要求重新修缮大观园。可能是因为“穿越”本身的特殊性,他很少去反思这件事后头的“动机”, 很少去问为什么。
渐渐地, 他意识到确实如“穿越”之前他耳畔听到的, 这座大观园是一座旷世仙园, 而贾放自己也渐渐在这个时空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即便午夜梦回他会思考一下究竟为什么身处此地,但他从来没有质疑过这副卷轴后头的, 究竟是什么人。
毕竟通过卷轴留白留书这种事, 确实比较“仙”。
可如今这卷轴上只剩最后一小片小小留白的时候, 贾放随口逼问, 对方竟然招供了, 说不是神仙, 并且在贾放的一再追问之下,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颜表情。
“qaq!”
——同时代的伙伴?
贾放觉得不可能,与他同时代的有为青年们,都在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过自己的精彩生活,没有人会想到拿他的人生来开玩笑!
可是这个颜表情,不止贾放看见了,连双文和李青松都一并看见了。
双文指着问:“这是个标记吗?像是个在哭的小人儿。”
专业拍双文马屁的李青松一叠声地点头:“是挺像。”
这话音刚落, 这个小小的颜表情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续的几个字:“不便透露!”
贾放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一直以来, 通过卷轴与他对话的, 都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灵魂。因此这卷轴上出现的文字每每吐属文雅,又或是博闻广识。因此他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还觉得这卷轴背后的“神仙”还挺接地气的。
至于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对的, 可能就是从上次,卷轴给他提供了abcd四个选项的那次开始——如果是正常的国学画风,至少应该是“甲乙丙丁”吧?!
但是这卷轴给了他abcd,在这不就之后,他答对了卷轴的问题,对方给他甩了一个“bingo”。
画风改变得确实有点儿猛啊。
但是贾放在桃源寨找到了自己的生活重心,也找出了活在这个时空的意义。他一时再也顾不上考虑这“画风突变”背后的种种可能。
直到今日,他才意识到不对,但是对方画风引起了他的怀疑之后,以前的那个风格,竟然又突然回来了。
贾放沉默地面对这副卷轴。
“我理应享有知情权。”他说的话,在一旁的双文与李青松竟然听不大懂。
“可——”
卷轴上只出现了这一个字,没有任何细节,但大致可以算是一个承诺。
贾放思考了片刻,终于开口又问:“‘凹晶馆’与‘凸碧山庄’,这两个名字我已经送出去了。大观园日后不会再出现这两处。”
将要见证“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凹晶馆与凸碧山庄,将要见证荣国府“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这两处建筑,贾放已经下决心不会在大观园修建了。但凡他参与过修缮的建筑,他都盼着有一个完满的结果。
“随——意——”
卷轴上再次出现这两个字。但是待到“意”字最后那一勾一点也从留白处消失的时候,这小小的一片留白,迅速地被藕香榭附近的一处水面“填满”。
贾放抬起头来。
双文在他身边,颇为焦虑地问:“三爷,这是何意?”
贾放伸手将整幅卷轴轻轻地放在桌上,道:“几年的努力,就快要见证结果了。待到栊翠庵与暖香坞这两处修完,整座园子就修成了。”
“真的?”双文松了一口气,叹道:“这可好!”
她露出些许笑意。
贾放心想:这原也自然,谁都渴望成就,耗费了数年心力修的园子,任谁都希望能看到个头,看到个结果。
但这对他意味着什么?
早先是打算好了,一旦修完这座“旷世仙园”,他功成身退,回归现代社会,继续自己在事务所的“远大”前程。
可如今,这卷轴后头,竟会出现一个使用颜表情的,不靠谱的小可爱?
他究竟能不能回去——以及,在这个时空里,他的挚爱与牵绊……他,他们就竟会怎么样?
话说,栊翠庵与暖香坞,都是带有禅宗与佛学色彩的建筑。原著中这两座建筑中的主人,一个是带发修行,另一个后来出家,常伴青灯古佛。这是不是也预示着他贾放将来,也会是一个孤家寡人,面对着玄之又玄的枯山水,让自己的感情与生命,都在这种抽象的寂灭之中,渐渐走向消亡。
但是面对双文与李青松,贾放却轻轻松了一口气,笑道:“是呀!大伙儿加把劲儿。很快就能看到修成的全貌了。”
人都是需要鼓舞的。看见李青松傻笑,而双文起衣袖,挽捧起卷轴就准备去描图样。见到他们这样干劲十足,贾放很为他们高兴。
而他也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喜欢将事情拖着,就算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他也想要勇敢地面对结果。
“请记住阁下的承诺。”贾放望着双文手里的卷轴,默默地道。
在此之后,他就先将卷轴带给他的震撼抛在一边,转而去考虑栊翠庵与暖香坞这两处建筑。
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两处建筑在桃源寨的功能投射:栊翠庵不用说了,佛家建筑。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城市格局之中,都会有一座这样类型的建筑,除了让居民们寄托信仰,也常常会作为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比如办个庙会,举行一些庆典之类。
这种类型的公共建筑,是古代城市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按说在桃源寨已经有了这样一座建筑——贤良祠。
但贤良祠的缺点在于,它距离桃源寨乡民们的生活有点儿距离——它是皇帝陛下当年为了隐秘地纪念庆王向奉壹而建的。而桃源寨除了几个像陶村长那样的老人,旁人根本不知道向奉壹是什么人,贤良在哪儿。
另外就是贤良祠是缩地鞭的出口。因此贾放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它的使用,毕竟他不想随时有人会跑贤良祠,而因为看见缩地鞭的使用而被吓到。
如果按照以前大观园与桃源寨之间的投射关系,贾放就必须要考虑建一座类似栊翠庵的宗教建筑,以满足两地之间的映射关系。
贾放心想:他好像还从来没有问过他的乡民们,关于信仰的问题。他们究竟是信神佛菩萨,还是太上老君,贾放完全心里没数。
而且自从桃源寨成型,他就从来没有见过乡民们拜神,好像有事的时候,跑来找他贾放的机会比较大。
贾放想到这里羞惭了片刻——他怎么能和神佛相提并论?
桃源寨能有今天,靠得都是乡民们自己的努力,他不过就是从旁出出主意,实在不好意思居功。贾放想:实在不行,可以替全体乡民建一座祭祖的祠堂之类。就算不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拜拜祖先,祈愿风调雨顺,让乡民们有个寄托嘛!
至于暖香坞,贾放就更加没有头绪了。不过他记得一点,按照原书中的记载,关于大观园的画,应当就是在暖香坞中画成的。
贾放拍拍脑袋记下,他得记得让双文在修缮暖香坞的时候,多在室中布置一些书画,好为这“暖香坞”增添几分来自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
双文将贾放的指点一一记下,随后列了一个清单,让李青松去递给了相熟店铺的掌柜。
“记得提一句,尽量帮我们找一些便宜的,既要便宜,又要好。”双文教李青松记下。
大观园的修建已经到了尾声,而贾放当初留下来几万两白银,也已经所剩不多。可见这修园子简直是个吞钱的营生。好在贾放存钱的票号得了上头事先打的招呼,不仅给了贾放十分优惠的利钱,这些年也用钱替他生了不少钱,这才让大观园的营建妥妥地这么维持下去。
如今贾放亲口说过,只有两处要建了。双文便将在通汇行的所有余款都提了出来,用于这最后两处的开销。
钱虽然不至于缺,但双文还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李青松“唉”了一声,没忘了告诉那些书画、古玩店的掌柜。
隔天人家的东西送到了荣府上,双文将那些书画一幅幅地取出来看,再次感慨一声:“咦?”
李青松随叫随到,绝不缺席,这时赶紧探过头来看:“双文姐,怎么了?”
双文怔怔地,望着画上的题字。
“山子野!”李青松跟着念出了声,“哎呀,是姐姐的……”
李青松赶紧双手合什,在那画跟前拜了两拜。
双文感慨道:“这可真是巧了。”
李青松则说:“大约因为我们指明了要既便宜又好的书画。书画行的掌柜按这个标准去找,估计只能找到年月比较近的。令祖的画又妙绝,所以就给我们送了来……”
双文点点头:“应当是这样吧。”
她只当是巧合,暂且将找到祖父的画一事放在脑后。谁知没过多久,竟然接二连三,又收了好几幅山子野的作品。
这回连李青松都疑惑起来了,问:“双文姐,这是真的……令祖作品吗?”
双文点点头,道:“是的,祖父的笔触我都认得。这里头甚至有两幅,我很有些印象,小时候在家里应当是看到过……”
“青松,拜托你去替我向那书画行的老板打听一下,问问他这些画究竟是从何处收来的?”
李青松巴不得能帮他的双文姐做点事,当下一叠声应了,快马加鞭地去问,又快马加鞭地回来,道:“那掌柜说了,是京里有几处世代京官的,如今外放出去做外任,京里的宅子想要租出去,于是就将压箱底的书画都笼了笼,交给书画行代卖。”
“掌柜觉得价钱公道,又挺适合咱家的园子,所以才送了来。不过他说不想要也没事,反正也只是旁人寄放着的。”
双文却哪舍得送回去,连忙抱着那些卷轴摇头道:“都要了,都要下来。”
话虽如此,双文却还是有些疑惑。哪个官员会这么稀罕祖父的画作,一藏就藏了好多,现在却又弃之如履一般,放到外头寄卖?
但是她还是有些不甘心,既然现在有渠道,能把祖父的画作都收回来,那么,要不要试一试收回父亲的呢?
于是,双文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递给李青松:“请拜托掌柜,若是能收到这个人的画作,也请一并送来,我一一照价全收。”
李青松哪晓得这许多,拿了名字“唉”的一声,应了就去了。
双文却是怀抱着几分哀伤,望着李青松远去的背影,心想:傻孩子,我可是将自己这未嫁之身的姓氏都告诉你了。
没过两天,李青松竟真的带回来一只匣子。双文惊讶万状地打开,一幅一幅地看过,全都是工笔花鸟与美人——这确实是她生父的画作。
当年她的父亲,凭借这些画作,和一手不算惊世骇俗,但是中规中矩的画技晋身宫廷画师。
而她,却凭借着类似的技能,在教坊司苦苦捱着,力图保全清白之身。
双文将眼睁得大大的,看了半天,一滴泪都没有。
*
贾放却已经到了桃源寨里,随机采访他的乡民。
“老乡,你信啥神佛菩萨吗?拜太上老君吗?求神问道吗?”
那乡民正在赶去“桃源——武元”铁路桃源站的路上,听见贾放的问话,惊愕地回过头来。看这乡民的表情,如果不是因为认出了贾放的话,估计会把贾放当成是个神棍,而举报给稽查队。
“贾三爷,我没工夫,真的没工夫。”这乡民脚下匆匆,一边走一边回答贾放。
贾放“哦”了一声,站定了脚,觉得自己选择采访对象失误,应该找几位不那么忙的,有空回答问题的了解情况才对。
谁晓得那乡民即便走远了还不忘了挥手向贾放澄清,道:“不是没工夫理会您,是没工夫信这个信那个的。”
贾放恍然大悟,敢情这一位整天忙于生意,根本没工夫求神拜佛。
不过也是——他的桃源寨,人人都拥有饱满的建设热情,不止为了整个寨子,也为了自己的小家。大家伙儿一天十二个时辰,按照“官方”标准,工作四个时辰之外,很多人会选择多干一两个时辰的活计,一两个时辰去潇湘书院读书进修,再吃喝睡觉四个时辰。
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得干干净净,哪里还顾得上求神问道?有用吗?能增加知识吗?能增加流通券吗?
贾放想想:这种时间意识其实还挺朴素的,朴素且实用。
难道就是这个原因,桃源寨的百姓们,从来不考虑这些信仰问题的吗?
贾放一想:不对,寻常时候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得干干净净,但要是休息日呢?
桃源寨早已引入了休息日的概念——此地百姓纪年依旧按照朝廷颁布的历法,三十日为一月,闰年闰一个月。桃源寨便定下了初一、初七、十五、廿三这四天作为休息日。虽然分布得不大平均,但是因为初一十五这两日容易逢上各种节庆,作为休息日比较妥当。
除此之外,还有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庆日,也会放假一天。
这四天里,工厂停工,但是餐饮企业,小型商业都可以照开不误,桃源集也照办。潇湘书院也有为平时没空的乡民们增开的补习班。
与此同时,蹴鞠的联赛通常都在这几天举行;怡红院的公演剧目和对歌会也都安排了在休息日里。
所以即使是一心想赚钱的小业主,为了这些文体活动,也会想尽法子,让自己休息上一两天。
有些人干脆挂牌免营业,也有些人找信得过的合伙人或者朋友来带班,总之,这休息日在桃源寨里相当风行。
休息日里,桃源寨的百姓也完全不考虑一下信仰问题吗?
贾放带着这个疑问,打算捡一个休息日,再次随机采访一下桃源寨的百姓。恰巧这天水宪回来,拉上贾放去看桃源寨自己的两个队在蹴鞠联赛中的“德比”大战。
两人随着去看球的乡民沿着高等级公路步行前往坐落在山坳中的蹴鞠场地,贾放则问了几个顺路的乡民。
“拜!”其中一个来自余江的移民理所当然地答道。
贾放舒了一口气,至此他终于觉得自己的乡民画风正常了一点。
“啥都拜!”谁知这乡民下一句就让贾放惊到了。
“啥都拜?”
“是啊,菩萨也拜,老君也拜,当初有人说那什么三不知的大仙能治鼓胀病,咱不是多少钱都送了去吗?到最后又如何,还不是一场空?”
贾放恍然大悟:原来竟是这个原因。这些乡民们都是务实的人,当初到处拜过,却救不了最亲近的人性命,那种失望与痛苦,怕是就此影响了这些乡民的观念。
他还很清楚地记得当初张友士说鼓胀病能治的时候,余江来的乡民一起朝张友士纳头便拜的景象。
这么说来,桃源寨的乡民其实拜的并不是张友士,而是医学,能够为他们解除病痛、挽救生命的医学。
贾放好像有些明白了。
谁知这时斜刺里插过来一个年轻的生面孔,冲贾放说:“潇湘书院桂教员说了,不让乱拜,大仙或者神婆什么的,好多都是旁人做的把戏,用来骗取钱财的。什么夏日结冰,清水瞬间变红……这些大多都可以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的。”
桂遐学在四皇子答应了他诸般“苛刻”的条件之后,终于动身上京去了,留下他的团队在桃源寨继续各种研究。但是贾放依旧日常听见桃源寨的人提起,桂教员长,桂教员短的。
“桂教员还说了,眼见为实,若是自己不曾亲眼见到过神佛,就不要随意相信,更加不用跪拜信仰,没意思!”
年轻人说得一套一套。贾放被他说的面皮微微涨红,水宪在一旁用胳膊肘碰碰他,嘴角流露出一丝促狭的笑容,在他耳边小声说:“你瞅人家说得多好。”
谁知下一刻,这个说大话的后生立即被人抓了去,道:“你知道这是哪位吗?你刚来我们桃源寨,说话就该谨慎些……这位是贾三爷啊!要是没有贾三爷,就不会有咱们这座寨子,不会有潇湘书院,也不会有桂教员跑来任教……”
这年轻后生张大了嘴望着贾放。贾放猜他是从别处来桃源寨各家厂子里工作的,但桃源寨对这些“外来人口”一视同仁,一直致力于在他们之中发现一些好苗子。眼前这个年轻人,恐怕就是这些“好苗子”之一。
“明白你的意思,”贾放友善地上去拍了拍这年轻人的双肩,“不过我也只是问一问大伙儿的情况,不是想劝大家去拜菩萨,拜老君。要是大家全都去出家,或者全都去修道……”
水宪在旁边大声咳嗽了两声。贾放:……尴尬!
“……那这桃源寨谁来建设呀?”他好歹把话给说全了。
“可不是吗?”走在贾放附近的几个乡民一起大声道:“说实话,信那些,不如信咱贾三爷。拜菩萨,不如拜……”
贾放的手已经摇起来了:“不不不……”
谁知那人突然狡猾地改了口,道:“不如多听贾三爷给咱们上上课,讲讲致富经哈哈哈哈……”
旁人闻声一起大笑起来,水宪也在其中。
少时到了举行蹴鞠比赛的大球场。这球场如今已经扩建了不少,可容纳的观众已经有六七千人的规模,现场一片嘈杂。
这时主持解说正常比赛的乡民掏出了一枚扬声器出来——这时桂遐学临走之前刚刚研发出来的新品,甚至还在桃源寨和武元县申请了专利。桃源寨的乡民们都管这叫“大声公”。
这东西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解说员的声音转成电磁信号,再将这电磁信号经过扩音器放大,再在扬声器里播放出来,就转化成为人人都能听清楚的声音。
这时解说员手里举着话筒,一本正经地对到场的几千名观众道:“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贾放贾三爷来观看大家伙儿的比赛。我们有请贾三爷来给大家说几句吧!”
贾放对此完全没有做准备,一时瞪着眼,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谁知这时场内的掌声响了起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整装待发准备比赛的球员也一起列队,冲着贾放鼓掌。
贾放以前还从未这样体验过他在桃源寨的人气,此刻到底是有些激动。
他先说了些场面上的话,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刚刚他过来时在路上与乡民们的对话。贾放颇有感触地说:“刚才那位说,如果没有我贾放,就不会有现在的桃源寨。”
听见贾放说这些,整座球场都安静下来,安安静静听贾放陈述。
“但其实我想说,乡亲们,我的朋友们,你们应该感谢自己才对啊!”
“正是因为有你们,才有了现在的桃源寨。这里的一切,都来自于你们的劳动与付出。”
“你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你们才拥有这座寨子。”
“我原本曾想过,要不要在这座寨子里修一座祠堂,或是一座神庙,供你们祭祖、拜神……可是我现在想想,你们最该感谢,最该崇拜的,是你们自己才对啊!”
贾放话音刚落,整座蹴鞠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几乎每个到场的乡民,都从自己座位上站了起来,冲着贾放热烈地拍手,将手掌拍得通红……
贾放看着他眼前的这些人,心里难免感慨,忍不住想,他这还修啥庙啊祠堂,他修一座属于劳动人民的纪念碑才是正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基建高手在红楼,基建高手在红楼最新章节,基建高手在红楼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基建高手在红楼,基建高手在红楼最新章节,基建高手在红楼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