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蒙古匈奴古今对比 朝会动员最终一战
在战略重新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个朝廷上下一心,全面启动战争机器的时刻了。
景泰朝能不能追比前朝,还要看对蒙古作战的最终成效。
朱祁钰歪在榻上,忍不住感叹:“我的军事生涯,起于对抗蒙古,终于对抗蒙古,打着打着,又回到起点了。”
凝香安慰道:“没事的,您看看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来来回回不也就是打匈奴嘛。
而且只是前面打的好,后面汉武帝被匈奴打的不说满地找牙吧,那也是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您只要灭掉了蒙古,那就是比汉武帝还厉害。”
朱祁钰摆摆手:“比不了,比不了。汉武帝加强集权、抑制豪强那个狠劲,我是无论如何做不来的。
他当了五十四年皇帝,依旧津津有味、不忘初心,这点我真是佩服他,要换我,早躺平了。
不过我比他强的地方是,我没有挥霍无度、穷奢极欲,也没有卖官鬻爵;更没有搞出‘巫蛊之祸’。
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真是个管杀不埋、顾头不顾腚的狗屎国策。”
凝香补充道:“汉武帝还有个金屋藏娇的典故呢,也是千古美谈。夫君也有玉房藏妓,也不多让。”
朱祁钰笑道:“玉房一词用的好,唐朝时人们就已经写出了《玉房秘诀》和《玉房指要》,可见玉房是老早就有的。
说到这个,去把这两本书拿来,我再好好揣摩揣摩。”
凝香去拿书,朱祁钰话锋一转,又开始自己盘点起来:“当初匈奴帝国,由单于、左贤王、右贤王分别统属部众。
单于王庭,和蒙古的汗庭哈拉和林位置差不多。
右贤王,势力范围跟之前的瓦剌差不多。
左贤王,在呼伦贝尔这片草原上。
入侵汉地时,单于占据前河套,也就是阴山与黄河之间,东胜卫周边的那片草原。
同时,右贤王占据后河套。然后再以河套为基地,向东攻略中原。
东胜城再往东一点,就是白登,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团团围住的地方。
当年汉高祖没有实力在白登与匈奴决战,但我现在有实力在东胜与蒙古决战。
这次敌人也号称有四五十万,我是不是要创造历史了。”
浅雪在一旁总结道:“您这是要先灭‘左贤王’,以此来破局了。”
朱祁钰笑道:“左贤王哈剌苦出,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希望他能吸取也先的教训,不要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浅雪笑道:“夫君,咱们玩兵棋推演吧,您做哈剌苦出,看看您怎么破局。”
朱祁钰很肯定地答道:“我若是哈剌苦出,我就沿着松江一路北奔,跑到明军够不着的地方去。然后老婆孩子热坑头,管他以后怎么样呢。
要是有进取心一点,就一路向西,万里转进,去抢占帖木儿帝国。
总之,在东蒙古当左贤王是没有前途的。去野人女真的地盘学着当野人,是不错的选择。”
几个人闲散玩闹了一天,第二天一早,重臣们冒雨前来朝会。
朱祁钰带着朱文芳来到青云殿,接受重臣朝见。
见大臣们行完礼,朱祁钰笑道:“天阴雨湿,寒风萧瑟,还带累你们大老远跑来。
来,赐座,大家都坐下说吧。先喝碗姜茶,咱们再聊国事。”
朱祁钰现在也怕了,重臣里有好几个年纪挺大的,这风一吹雨一打,又冷又累的,若还让他们站着奏事,弄不好再过去一两个,就特别不合适了。
太监们搬凳子的搬凳子,端姜茶的端姜茶。
大臣们谢过皇帝,依次落座喝茶。
朱祁钰轻声向朱文芳问道:“最近两天你都做什么呢?”
朱文芳不好意思地回道:“躺在榻上,欣赏窗外山水如画,粉荷连天。看看闲书,和晴儿聊聊天。”
“怎么比我还会享受,你要多关心关心军政大事。”
朱文芳无奈地叹口气:“难怪十娘她们几个不着急生孩子,难怪几位娘娘都对皇位继承没有任何想法呢。
这个破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
我才当了两年太子,就已经想天天躺在榻上不动了。
这等我当了皇帝,得比爹爹还不爱上朝。”
“知道我苦了吧,当皇帝特别费精神,最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
一旦心理压力大了,就算在榻上躺着不动,都会觉得累。”
两人小声嘀咕了一番,大臣们开始奏事。
沈翼最着急,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了奏请:“圣上,臣以为从现在起,应该全国动员,将与蒙古的对决,上升到国战。
各省的粮草物资,全部调往前线。
我大明的全部国力,都要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战争中去。”
朱祁钰皱皱眉:“我登基十年,无恩义于百姓。这也就算了,没想到最终还全国动员,把所有人都拖进了战争泥潭。
十年了,收复安南、征讨缅甸、暹罗、朝鲜、日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
我真是愧对天下臣民。”
何文渊回道:“辛苦十年,是为了百年基业。只要再坚持两年,便可竟其全功。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天下臣民会理解的。”
朱祁钰点点头:“打完蒙古,就真的休兵了。下一份明诏,传谕天下,这就是景泰朝最后一次大战了。
同时,再强调一下,这次是蒙古人主动大举入侵,与上次的也先入侵是一样的,并非朝廷主动挑起的战事。
这次,我要集全国之力,彻底消除蒙古的威胁,为中兴大明赢得五十年太平时光。”
大臣闻言,纷纷拜服。
这是皇帝第一次公开宣称要结束景泰朝的战事,全面休养生息。
皇帝刚登基时,许诺带着文武群臣中兴大明,名垂青史。
大臣们想要见好就收了,只要灭掉蒙古,君臣取得的这些成就,足够青史留名了。
后世必将称颂景泰中兴盛世。
徐有贞站出来启奏:“圣上,宁夏总兵官张泰进言,永乐年间打造的大铳,重三四十斤,内装石子一个。
每次遇到追贼之时,重大不便,难于携带,只可用于守城。
所以希望能改铸小铜铳,内装铁弹子。大弹子一次装十三个,小弹子一次装二十个。
一发多弹子,杀伤大,便于携带。”
(本章完)
在战略重新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个朝廷上下一心,全面启动战争机器的时刻了。
景泰朝能不能追比前朝,还要看对蒙古作战的最终成效。
朱祁钰歪在榻上,忍不住感叹:“我的军事生涯,起于对抗蒙古,终于对抗蒙古,打着打着,又回到起点了。”
凝香安慰道:“没事的,您看看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来来回回不也就是打匈奴嘛。
而且只是前面打的好,后面汉武帝被匈奴打的不说满地找牙吧,那也是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您只要灭掉了蒙古,那就是比汉武帝还厉害。”
朱祁钰摆摆手:“比不了,比不了。汉武帝加强集权、抑制豪强那个狠劲,我是无论如何做不来的。
他当了五十四年皇帝,依旧津津有味、不忘初心,这点我真是佩服他,要换我,早躺平了。
不过我比他强的地方是,我没有挥霍无度、穷奢极欲,也没有卖官鬻爵;更没有搞出‘巫蛊之祸’。
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真是个管杀不埋、顾头不顾腚的狗屎国策。”
凝香补充道:“汉武帝还有个金屋藏娇的典故呢,也是千古美谈。夫君也有玉房藏妓,也不多让。”
朱祁钰笑道:“玉房一词用的好,唐朝时人们就已经写出了《玉房秘诀》和《玉房指要》,可见玉房是老早就有的。
说到这个,去把这两本书拿来,我再好好揣摩揣摩。”
凝香去拿书,朱祁钰话锋一转,又开始自己盘点起来:“当初匈奴帝国,由单于、左贤王、右贤王分别统属部众。
单于王庭,和蒙古的汗庭哈拉和林位置差不多。
右贤王,势力范围跟之前的瓦剌差不多。
左贤王,在呼伦贝尔这片草原上。
入侵汉地时,单于占据前河套,也就是阴山与黄河之间,东胜卫周边的那片草原。
同时,右贤王占据后河套。然后再以河套为基地,向东攻略中原。
东胜城再往东一点,就是白登,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团团围住的地方。
当年汉高祖没有实力在白登与匈奴决战,但我现在有实力在东胜与蒙古决战。
这次敌人也号称有四五十万,我是不是要创造历史了。”
浅雪在一旁总结道:“您这是要先灭‘左贤王’,以此来破局了。”
朱祁钰笑道:“左贤王哈剌苦出,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希望他能吸取也先的教训,不要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浅雪笑道:“夫君,咱们玩兵棋推演吧,您做哈剌苦出,看看您怎么破局。”
朱祁钰很肯定地答道:“我若是哈剌苦出,我就沿着松江一路北奔,跑到明军够不着的地方去。然后老婆孩子热坑头,管他以后怎么样呢。
要是有进取心一点,就一路向西,万里转进,去抢占帖木儿帝国。
总之,在东蒙古当左贤王是没有前途的。去野人女真的地盘学着当野人,是不错的选择。”
几个人闲散玩闹了一天,第二天一早,重臣们冒雨前来朝会。
朱祁钰带着朱文芳来到青云殿,接受重臣朝见。
见大臣们行完礼,朱祁钰笑道:“天阴雨湿,寒风萧瑟,还带累你们大老远跑来。
来,赐座,大家都坐下说吧。先喝碗姜茶,咱们再聊国事。”
朱祁钰现在也怕了,重臣里有好几个年纪挺大的,这风一吹雨一打,又冷又累的,若还让他们站着奏事,弄不好再过去一两个,就特别不合适了。
太监们搬凳子的搬凳子,端姜茶的端姜茶。
大臣们谢过皇帝,依次落座喝茶。
朱祁钰轻声向朱文芳问道:“最近两天你都做什么呢?”
朱文芳不好意思地回道:“躺在榻上,欣赏窗外山水如画,粉荷连天。看看闲书,和晴儿聊聊天。”
“怎么比我还会享受,你要多关心关心军政大事。”
朱文芳无奈地叹口气:“难怪十娘她们几个不着急生孩子,难怪几位娘娘都对皇位继承没有任何想法呢。
这个破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
我才当了两年太子,就已经想天天躺在榻上不动了。
这等我当了皇帝,得比爹爹还不爱上朝。”
“知道我苦了吧,当皇帝特别费精神,最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
一旦心理压力大了,就算在榻上躺着不动,都会觉得累。”
两人小声嘀咕了一番,大臣们开始奏事。
沈翼最着急,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了奏请:“圣上,臣以为从现在起,应该全国动员,将与蒙古的对决,上升到国战。
各省的粮草物资,全部调往前线。
我大明的全部国力,都要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战争中去。”
朱祁钰皱皱眉:“我登基十年,无恩义于百姓。这也就算了,没想到最终还全国动员,把所有人都拖进了战争泥潭。
十年了,收复安南、征讨缅甸、暹罗、朝鲜、日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
我真是愧对天下臣民。”
何文渊回道:“辛苦十年,是为了百年基业。只要再坚持两年,便可竟其全功。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天下臣民会理解的。”
朱祁钰点点头:“打完蒙古,就真的休兵了。下一份明诏,传谕天下,这就是景泰朝最后一次大战了。
同时,再强调一下,这次是蒙古人主动大举入侵,与上次的也先入侵是一样的,并非朝廷主动挑起的战事。
这次,我要集全国之力,彻底消除蒙古的威胁,为中兴大明赢得五十年太平时光。”
大臣闻言,纷纷拜服。
这是皇帝第一次公开宣称要结束景泰朝的战事,全面休养生息。
皇帝刚登基时,许诺带着文武群臣中兴大明,名垂青史。
大臣们想要见好就收了,只要灭掉蒙古,君臣取得的这些成就,足够青史留名了。
后世必将称颂景泰中兴盛世。
徐有贞站出来启奏:“圣上,宁夏总兵官张泰进言,永乐年间打造的大铳,重三四十斤,内装石子一个。
每次遇到追贼之时,重大不便,难于携带,只可用于守城。
所以希望能改铸小铜铳,内装铁弹子。大弹子一次装十三个,小弹子一次装二十个。
一发多弹子,杀伤大,便于携带。”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最新章节,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最新章节,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