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的别离,是为了未来的重逢。
这个未来,到底在还有多远?
林序不可能知道问题的答案。
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
整个联盟时代世界的逻辑已经彻底清晰,技术发展路径也完全明确,接下来,就要进入快速发展推进期了。
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林序翻开笔记本,新开一页,随后,给联盟时代的世界写下了一个总结。
【联盟时代档案】
【“命运石二号世界”中,以张黎明为代表的科研学者在触发管涌效应后,引发了世界规则的巨大变化,推动了技术快速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了虚假的“黄金时代”。】
【一批高维经历者聚集在张黎明周围,他们通过从高维通道中获取的零碎信息,拼凑出了有关末日、蝴蝶、花粉、记忆女神的模糊真相】
【张黎明看到了命运石二号世界的最终命运,不甘心将一个黄金时代的世界作为真正的命运石世界的养分,于是成立了纠错者组织,开始猎杀花粉,试图消除花粉对这个世界的引导】
【与此同时,通过阿雅娜的信息,张黎明找到了贺奇骏,从他口中得到了有关高维空间、有关空间穿越技术的模糊信息】
【利用这一类信息,张黎明开始推动“升维计划”,试图建造“升维器”】
【但在计划开始之后,张黎明判断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升维器的完全体,因为他这个世界的人类会犯错,第一次尝试时也没有找到最优路径】
【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张黎明将“升维计划”转化为“重启计划”,利用升维器与限制器之间的技术共同点,建造了“天门”装置,试图利用永恒迭加态世界、以及作为观测者的蝴蝶,来达成重启试错的目的】
【天门装置的本来目的应该是实现“有规律”的重启,但由于装置不完善,“限制”部分并没有、或者说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因此最终,干扰后的重启表现出了“不规律”的特征】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控的“不规律”,限制了蝴蝶预案的实施,达到了张黎明最初的目的】
这就是整个联盟时代世界的“编年史”。
通篇看下来,张黎明似乎也没做错什么。
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极端,但正确。
哪怕他是在赌,但每一次下注,他都精准地下在了赔率最高的那个点位上。
这个人.
恐怖如斯!
可惜,他注定无法成功。
不过,他做不到的事情,在自己这个命运石主世界,或许能够做到。
手环世界里的人会犯错,可命运石主世界的人
可以绕开他们已经犯下的错误,可以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或者说,可以更快地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想到这里,林序继续在本子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命运石世界-联盟时代世界发展路线验证计划】
【一,三年内建造株洲粒子对撞中心,完成限制器、升维器前置技术条件】
【二,借助靳小川的力量构建完善的选择公理失效数学体系,为升维器发展奠定数学基础】
【三,推进管涌效应实验,构造完整全息对偶理论,探索边缘映射失序问题】
这三个计划,应该说就是目前这个世界最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了。
前两者都是相对清晰的,但第三条,还要依赖于更广泛的实验。
它的进度不会太快,但它的重要性,却比前两条还要高。
因为,一旦解决边缘映射失序的问题,人类就有可能真正掌握“升维”的奥秘。
而不是像联盟时代世界里的人类一样,只能依赖随机性、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写完了所有计划,林序顺手把情报提交了上去。
这时候,他才终于感受到了那种莫大的疲惫感。
甚至是困到眩晕的程度。
不洗澡了。
还洗个锤子!
他躺回床上,几乎是在脑袋沾枕头的一瞬间,他便直接睡了过去。
又是0秒入睡的一天。
但这一次,他又做梦了。
在梦里,他似乎身处在一个郁郁葱葱的林场之中。
而他的身份,似乎是一个.林场防火员?
眼前连绵的山脉上覆盖着茂密的针叶林,更远处,天际线那一头,隐约可以看到些还没完全化开的积雪。
这样的景象很美,尤其是对他这样的南方人来说,更是少见的绝景。
但很快,他发现了异常。
起初,只是林场边缘的一抹幽蓝微光,像萤火虫群聚成的漩涡。
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或者是在梦中那些不可控意象所组成的“幻觉”。
——
直到那团光晕骤然膨胀,发出高频的蜂鸣声。
空气开始扭曲,十多米高的红松像被无形的手拧成麻花,树干纤维分崩离析,木屑如暴雨般喷射。
一团银蓝色的泡沫状物质从虚空渗出,所过之处,百年老树的树皮上,浮现出类似电路板的几何纹路。
然后,才是爆炸。
没有火焰,只有冲击波——整片云杉林在万分之一秒内被拆解成基本粒子,化作一道直冲天际的紫白色光柱。
他脚下的瞭望塔并未被引燃,而是像蜡像般熔化成半透明胶体,金属表面浮现出无数炫丽、复杂但又意义不明的虚影。
在近处,一群受惊的野鹿突然静止,它们的瞳孔里倒映着不断分裂又坍缩的星空。
这场灾难已经超越了林序的认知。
就好像,燃烧的不是“物质”,而是空间本身。
地面上留下了一个深坑,直径两公里的球形区域内,一切都被摧毁。
包括林序自己。
他的意识消散,在彻底坠入了睡梦之前,他脑子里的最后一个念头是
这场爆炸,不会跟时空对称性破缺实验有关吧??
与此同时,瑞士,日内瓦。
LHC大型强子对撞实验室内,风尘仆仆的王一帆站在乔安妮·休伊特的对面,手里拿着最新出炉的报告。
他的脖子上还挂着坐飞机时戴着的U形枕,甚至随身的行李箱都还丢在一边。
从飞机上下来的第一时间,他就直接赶到了实验室,连一口饭都没吃,一口水都没喝。
“Ivan,你其实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的。”
“这里的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我们完全是按照你们提供的操作指导来进行操作的。”
“你可以放心,在我这里,没有人可以搞小动作。”
“你知道的,我跟那些愚蠢的政客可不是一边的。”
乔安妮的话说完,王一帆摇摇头,回答道:
“你当然跟那些政客不是一边的,但有时候你比他们还要危险。”
“你的脑子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疯狂的、激进的念头,搞不好会闯出大祸来。”
“还有,不要叫我Ivan了,那听着像是个苏联人名。”
“可你不是在苏联留学过吗?”
乔安妮好奇问道:
“你没给自己取个俄语名字吗?”
“没有。”
王一帆回答道:
“我在苏联的时候,我们国家跟他们的关系可算不上好。”
“那段经历对我来说,也算不上多愉快。”
“明白了。”
乔安妮没有再多问,也没有打断正在阅读实验记录的王一帆。
两人就这么沉默地站在主控室里,周围的其他研究员也只能安静地等着,没有人敢说话,生怕一开口,就会打乱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高能物理学家的思路。
这样的沉默持续了足足15分钟。
等到王一帆最终放下实验记录时,他的表情才终于缓和了几分。
“看来你们确实按照我们提供的实验流程做完了实验,结果也很好-——虽然没用。”
乔安妮哭笑不得。
“一凡,其实你不用加上最后那句话的,这对我们是种打击。”
王一帆终于想起来去摘掉脖子上的枕头,随手把枕头丢在一边,他在主控台前的椅子上坐下,紧接着说道:
“这不是打击,只是告诉你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来吧,让我们开启新一轮的实验。
“我带来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乔安妮立刻来了兴趣。
“新的对撞材料??一罐氢气??”
“没错,一罐氢气。”
王一帆微笑着回答道:
“不过,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罐氢气。”
“按照它的质量来计算,应该只能够我们进行三到五次实验。”
“那也足够了!”
乔安妮大喜过望。
他是世界顶尖的高能物理学者,所以自然也拥有一定权限内的情报共享权。
他知道,时空对称性破缺验证试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携带有高维信息熵的粒子”,但由于此前对高维通道的了解不足,他们手中并没有保存足以进行实验的耗材。
应该说,在下一次可用的高维通道出现之前,现在整个世界内,就只有华夏保有少量耗材。
而现在,他们居然愿意拿出来放到LHC来实验使用,这证明,他们真的已经将“技术全球共享”这个规则,贯彻到了实际。
“一帆,谢谢你。”
“不用谢我。”
王一帆随行的工作人员拉过一个被层层保护起来手提箱,交到了乔安妮手中。
而乔安妮则是继续将手提箱交到了操作人员手中,叮嘱着说道:
“把这些氢气注入到储气瓶中,一点都不要浪费。”
“重新调试Linac 3的控制系统,避免出现跟上次一样的过量注入问题。”
“这里面的氢气都是最珍贵的材料,绝对不允许出一点问题!”
“没问题。”
工作人员转身离去,乔安妮放松地吐出一口气,随即转向王一帆,面带笑容地开口问道:
“一帆,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今天的这一次实验会创造历史?”
“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王一帆耸了耸肩。
“说实话,这台LHC的能级还是不够大,如果真的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是要等我们的株洲环建成之后,才能有希望。
“不过,即便如此,取得一些前置的成果也是不错的。
“至少,可以为我们后续的正式试验提供经验。”
“那还真是.”
乔安妮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对王一帆说道:
“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你们说‘另一个世界的人’不愿意合作了。
“人总是自私的,就好像现在,哪怕明明我们是深度合作的关系,我却还是希望第一个成果出现在LHC,而不是你们的株洲环一样.”
“你倒是很坦诚。”
王一帆好笑地摇头,而此时,离子源已经准备就绪,可执行实验的绿灯在主控台上亮起。
“我们开始?”
王一帆看向乔安妮。
“这有可能是历史性的一刻,我来按,还是你来按?”
“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来吧。”
乔安妮狡黠地笑着说道:
“反正你也不差这一件小小的功绩,就让给我吧。”
“随你。”
王一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乔安妮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下一刻,这个庞大的装置迅速运转起来。
散热器的嗡鸣声夹杂着氢气被电离、压缩的轻微噪声席卷而过,无形的粒子在长达27公里的管道内以不可思议的高速掠过,随后又碰撞在一起。
两人紧张地看着屏幕,不约而同地将关注重点投向了μ子对的不对称角分布特性上。
这是最有可能揭露时空对称性破缺线索的证据。
但,也就在数据显示的下一秒。
“轰!”
一声巨响突然从远处传来。
紧接着,LHC停机。
强烈的震感让主控室内的众人几乎站立不稳,王一帆的第一反应居然是.
地震了??
但很显然,这不是地震!
他快步跑出主控室,跑到户外,看向爆炸声传来的方向。
而在那里,滚滚浓烟正在从城市边缘翻涌而上。
小半个城市的灯火都已经熄灭,哪怕站在这里,他们仿佛都能听见从城里传来的尖叫声。
爆炸发生在日内瓦湖边。
湖水被抛飞到空中,随后又化作一场暴雨倾泻而下。
“这是.怎么了??”
身后的乔安妮同样跟了上来。
他满脸的疑惑、还带着几分惊恐。
恐怖袭击?
不。
不像。
这简直就像是
一枚核弹,在日内瓦城边发生了爆炸!
那到底是什么??
王一帆深吸了一口气。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但我有种直觉.这可能,跟我们正在进行的实验有关!”
这个未来,到底在还有多远?
林序不可能知道问题的答案。
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
整个联盟时代世界的逻辑已经彻底清晰,技术发展路径也完全明确,接下来,就要进入快速发展推进期了。
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林序翻开笔记本,新开一页,随后,给联盟时代的世界写下了一个总结。
【联盟时代档案】
【“命运石二号世界”中,以张黎明为代表的科研学者在触发管涌效应后,引发了世界规则的巨大变化,推动了技术快速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了虚假的“黄金时代”。】
【一批高维经历者聚集在张黎明周围,他们通过从高维通道中获取的零碎信息,拼凑出了有关末日、蝴蝶、花粉、记忆女神的模糊真相】
【张黎明看到了命运石二号世界的最终命运,不甘心将一个黄金时代的世界作为真正的命运石世界的养分,于是成立了纠错者组织,开始猎杀花粉,试图消除花粉对这个世界的引导】
【与此同时,通过阿雅娜的信息,张黎明找到了贺奇骏,从他口中得到了有关高维空间、有关空间穿越技术的模糊信息】
【利用这一类信息,张黎明开始推动“升维计划”,试图建造“升维器”】
【但在计划开始之后,张黎明判断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升维器的完全体,因为他这个世界的人类会犯错,第一次尝试时也没有找到最优路径】
【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张黎明将“升维计划”转化为“重启计划”,利用升维器与限制器之间的技术共同点,建造了“天门”装置,试图利用永恒迭加态世界、以及作为观测者的蝴蝶,来达成重启试错的目的】
【天门装置的本来目的应该是实现“有规律”的重启,但由于装置不完善,“限制”部分并没有、或者说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因此最终,干扰后的重启表现出了“不规律”的特征】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控的“不规律”,限制了蝴蝶预案的实施,达到了张黎明最初的目的】
这就是整个联盟时代世界的“编年史”。
通篇看下来,张黎明似乎也没做错什么。
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极端,但正确。
哪怕他是在赌,但每一次下注,他都精准地下在了赔率最高的那个点位上。
这个人.
恐怖如斯!
可惜,他注定无法成功。
不过,他做不到的事情,在自己这个命运石主世界,或许能够做到。
手环世界里的人会犯错,可命运石主世界的人
可以绕开他们已经犯下的错误,可以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或者说,可以更快地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想到这里,林序继续在本子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命运石世界-联盟时代世界发展路线验证计划】
【一,三年内建造株洲粒子对撞中心,完成限制器、升维器前置技术条件】
【二,借助靳小川的力量构建完善的选择公理失效数学体系,为升维器发展奠定数学基础】
【三,推进管涌效应实验,构造完整全息对偶理论,探索边缘映射失序问题】
这三个计划,应该说就是目前这个世界最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了。
前两者都是相对清晰的,但第三条,还要依赖于更广泛的实验。
它的进度不会太快,但它的重要性,却比前两条还要高。
因为,一旦解决边缘映射失序的问题,人类就有可能真正掌握“升维”的奥秘。
而不是像联盟时代世界里的人类一样,只能依赖随机性、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写完了所有计划,林序顺手把情报提交了上去。
这时候,他才终于感受到了那种莫大的疲惫感。
甚至是困到眩晕的程度。
不洗澡了。
还洗个锤子!
他躺回床上,几乎是在脑袋沾枕头的一瞬间,他便直接睡了过去。
又是0秒入睡的一天。
但这一次,他又做梦了。
在梦里,他似乎身处在一个郁郁葱葱的林场之中。
而他的身份,似乎是一个.林场防火员?
眼前连绵的山脉上覆盖着茂密的针叶林,更远处,天际线那一头,隐约可以看到些还没完全化开的积雪。
这样的景象很美,尤其是对他这样的南方人来说,更是少见的绝景。
但很快,他发现了异常。
起初,只是林场边缘的一抹幽蓝微光,像萤火虫群聚成的漩涡。
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或者是在梦中那些不可控意象所组成的“幻觉”。
——
直到那团光晕骤然膨胀,发出高频的蜂鸣声。
空气开始扭曲,十多米高的红松像被无形的手拧成麻花,树干纤维分崩离析,木屑如暴雨般喷射。
一团银蓝色的泡沫状物质从虚空渗出,所过之处,百年老树的树皮上,浮现出类似电路板的几何纹路。
然后,才是爆炸。
没有火焰,只有冲击波——整片云杉林在万分之一秒内被拆解成基本粒子,化作一道直冲天际的紫白色光柱。
他脚下的瞭望塔并未被引燃,而是像蜡像般熔化成半透明胶体,金属表面浮现出无数炫丽、复杂但又意义不明的虚影。
在近处,一群受惊的野鹿突然静止,它们的瞳孔里倒映着不断分裂又坍缩的星空。
这场灾难已经超越了林序的认知。
就好像,燃烧的不是“物质”,而是空间本身。
地面上留下了一个深坑,直径两公里的球形区域内,一切都被摧毁。
包括林序自己。
他的意识消散,在彻底坠入了睡梦之前,他脑子里的最后一个念头是
这场爆炸,不会跟时空对称性破缺实验有关吧??
与此同时,瑞士,日内瓦。
LHC大型强子对撞实验室内,风尘仆仆的王一帆站在乔安妮·休伊特的对面,手里拿着最新出炉的报告。
他的脖子上还挂着坐飞机时戴着的U形枕,甚至随身的行李箱都还丢在一边。
从飞机上下来的第一时间,他就直接赶到了实验室,连一口饭都没吃,一口水都没喝。
“Ivan,你其实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的。”
“这里的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我们完全是按照你们提供的操作指导来进行操作的。”
“你可以放心,在我这里,没有人可以搞小动作。”
“你知道的,我跟那些愚蠢的政客可不是一边的。”
乔安妮的话说完,王一帆摇摇头,回答道:
“你当然跟那些政客不是一边的,但有时候你比他们还要危险。”
“你的脑子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疯狂的、激进的念头,搞不好会闯出大祸来。”
“还有,不要叫我Ivan了,那听着像是个苏联人名。”
“可你不是在苏联留学过吗?”
乔安妮好奇问道:
“你没给自己取个俄语名字吗?”
“没有。”
王一帆回答道:
“我在苏联的时候,我们国家跟他们的关系可算不上好。”
“那段经历对我来说,也算不上多愉快。”
“明白了。”
乔安妮没有再多问,也没有打断正在阅读实验记录的王一帆。
两人就这么沉默地站在主控室里,周围的其他研究员也只能安静地等着,没有人敢说话,生怕一开口,就会打乱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高能物理学家的思路。
这样的沉默持续了足足15分钟。
等到王一帆最终放下实验记录时,他的表情才终于缓和了几分。
“看来你们确实按照我们提供的实验流程做完了实验,结果也很好-——虽然没用。”
乔安妮哭笑不得。
“一凡,其实你不用加上最后那句话的,这对我们是种打击。”
王一帆终于想起来去摘掉脖子上的枕头,随手把枕头丢在一边,他在主控台前的椅子上坐下,紧接着说道:
“这不是打击,只是告诉你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来吧,让我们开启新一轮的实验。
“我带来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乔安妮立刻来了兴趣。
“新的对撞材料??一罐氢气??”
“没错,一罐氢气。”
王一帆微笑着回答道:
“不过,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罐氢气。”
“按照它的质量来计算,应该只能够我们进行三到五次实验。”
“那也足够了!”
乔安妮大喜过望。
他是世界顶尖的高能物理学者,所以自然也拥有一定权限内的情报共享权。
他知道,时空对称性破缺验证试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携带有高维信息熵的粒子”,但由于此前对高维通道的了解不足,他们手中并没有保存足以进行实验的耗材。
应该说,在下一次可用的高维通道出现之前,现在整个世界内,就只有华夏保有少量耗材。
而现在,他们居然愿意拿出来放到LHC来实验使用,这证明,他们真的已经将“技术全球共享”这个规则,贯彻到了实际。
“一帆,谢谢你。”
“不用谢我。”
王一帆随行的工作人员拉过一个被层层保护起来手提箱,交到了乔安妮手中。
而乔安妮则是继续将手提箱交到了操作人员手中,叮嘱着说道:
“把这些氢气注入到储气瓶中,一点都不要浪费。”
“重新调试Linac 3的控制系统,避免出现跟上次一样的过量注入问题。”
“这里面的氢气都是最珍贵的材料,绝对不允许出一点问题!”
“没问题。”
工作人员转身离去,乔安妮放松地吐出一口气,随即转向王一帆,面带笑容地开口问道:
“一帆,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今天的这一次实验会创造历史?”
“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王一帆耸了耸肩。
“说实话,这台LHC的能级还是不够大,如果真的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是要等我们的株洲环建成之后,才能有希望。
“不过,即便如此,取得一些前置的成果也是不错的。
“至少,可以为我们后续的正式试验提供经验。”
“那还真是.”
乔安妮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对王一帆说道:
“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你们说‘另一个世界的人’不愿意合作了。
“人总是自私的,就好像现在,哪怕明明我们是深度合作的关系,我却还是希望第一个成果出现在LHC,而不是你们的株洲环一样.”
“你倒是很坦诚。”
王一帆好笑地摇头,而此时,离子源已经准备就绪,可执行实验的绿灯在主控台上亮起。
“我们开始?”
王一帆看向乔安妮。
“这有可能是历史性的一刻,我来按,还是你来按?”
“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来吧。”
乔安妮狡黠地笑着说道:
“反正你也不差这一件小小的功绩,就让给我吧。”
“随你。”
王一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乔安妮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下一刻,这个庞大的装置迅速运转起来。
散热器的嗡鸣声夹杂着氢气被电离、压缩的轻微噪声席卷而过,无形的粒子在长达27公里的管道内以不可思议的高速掠过,随后又碰撞在一起。
两人紧张地看着屏幕,不约而同地将关注重点投向了μ子对的不对称角分布特性上。
这是最有可能揭露时空对称性破缺线索的证据。
但,也就在数据显示的下一秒。
“轰!”
一声巨响突然从远处传来。
紧接着,LHC停机。
强烈的震感让主控室内的众人几乎站立不稳,王一帆的第一反应居然是.
地震了??
但很显然,这不是地震!
他快步跑出主控室,跑到户外,看向爆炸声传来的方向。
而在那里,滚滚浓烟正在从城市边缘翻涌而上。
小半个城市的灯火都已经熄灭,哪怕站在这里,他们仿佛都能听见从城里传来的尖叫声。
爆炸发生在日内瓦湖边。
湖水被抛飞到空中,随后又化作一场暴雨倾泻而下。
“这是.怎么了??”
身后的乔安妮同样跟了上来。
他满脸的疑惑、还带着几分惊恐。
恐怖袭击?
不。
不像。
这简直就像是
一枚核弹,在日内瓦城边发生了爆炸!
那到底是什么??
王一帆深吸了一口气。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但我有种直觉.这可能,跟我们正在进行的实验有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今天毁灭世界了吗?,今天毁灭世界了吗?最新章节,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今天毁灭世界了吗?,今天毁灭世界了吗?最新章节,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