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驻扎北京城
1920年我爷爷出生在了保定近郊的一个村子里,那时候还是宣统统治,虽说南方早就有革命党成立的政府,但北方还是军阀割据,并且表面上还是在宣统皇帝的统治之下。
但好景不长,就在1924年,宣统皇帝最终被赶出了紫禁城,住在了北府(载沣的居处),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种国家大事还没有吃饱饭来的重要。
我爷爷名字叫张宝昌,如果按照清统治年历算的话,应该是宣统十一年,如果按照国民政府年历算,是民国九年生人。
那时候的北方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清朝的统治,所以按照老百姓的话还是在宣统时期,实际上在历史上1912年就已经结束了清统的年历。
我爷爷家在村子里还算是富户,那会儿村子里也还留着大辫子,国家兴衰并没有在一个小小的农村改变什么。
虽说是富户。。但只是相对来说的,比起一般的贫困户还是有点余粮的,虽说每天也是一样的吃窝头喝粥,但最起码一天三顿饭是没什么问题的,并且家里还雇佣着两个长工,其中一个还会一些功夫。,…,
爷爷的父亲除了在家务农之外,就是跑一些买卖,手里也有些余钱,就这样,我爷爷和他的两个哥哥都在村子里的私塾念书,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兄弟除了爷爷之外,两个哥哥似乎并不是念书的材料,最后没办法,爷爷的父亲让只认识一些字的老大开始学做生意,老二看家,我爷爷就一直在私塾里念书,并不用做什么事情。
就在爷爷十二岁时,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太爷爷在一次做生意时遇上了土匪,结果连人命带货都丢在了山西。
由于这次出门做生意,老爷子不仅仅带了全部家当,还借了不少钱,这下子全部送给了土匪,就这样,原本挺好的一个富农家庭一下子变成了贫农。
爷爷的大哥和母亲将一些家产田地都卖的差不多了,这才将欠下的大笔银子还上,从一个富户一下变成了穷苦百姓,爷爷当时也有点受不了。
原本十二岁的爷爷见家庭困难,原本想辍学,但母亲和两个哥哥却坚决不同意,并且说一家子想要过上好日子,还要靠爷爷读书,将来能够考中状元光宗耀祖。,…,
于是两个哥哥都各自找了工作,爷爷的大哥进了城里给富户人家当起了账房先生,二哥则在城里租了个地方。就卖烤地瓜,哥俩几乎每个月都要省下钱来供应爷爷上学,就连爷爷的母亲也接了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贴补家用,反而是爷爷,几乎童年没怎么受过任何苦难。
1935年冬,由于军阀混战,清政府彻底倒台,就连宣统皇帝都跑到了东北弄了个伪满洲国。
一些军阀经常到村子里招兵买马,很多吃不上饭的年轻人都跑去当了兵。十五岁的爷爷此时虽说年纪还小,但对于农村来说,十五岁的孩子都快要娶媳妇了。
爷爷的两个哥哥由于需要供养爷爷和老母亲,所以一直没有结婚。而爷爷当时看到了那么多人都走出了家门报效国家,对于读过书的爷爷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于是爷爷跟母亲和两个哥哥商量也想去当兵。
虽说爷爷从小读书练武(就是跟那个会一血庄家把式的长工学),但毕竟没有出过远门,两个哥哥也没有时间去送他,并且还想着坚持让爷爷读书,虽说清政府垮台了,也不可能再去考状元,但读过书的人到哪儿都能吃香,并不是只有当兵一条路。…,
,…,
但不知道怎么了,爷爷就是想当兵,而且给两个哥哥讲了一通大道理,当然了,他的两个哥哥最后也没办法,只好同意。但当时招兵的时间刚过,又拗不过爷爷的要求,家里给爷爷倾尽家资买了一匹马,并且委托了一个经常跑商的人照顾着去了张家口,就这样,爷爷算是正式踏上了当兵的路程。
当时爷爷一进部队就遇到了他们的团长,爷爷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团长的对话。“你叫什么名字?”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年轻人看着站在军营外的半大孩子的爷爷问道。“我叫张宝昌。”爷爷回答道。
这位团长看着爷爷没有丝毫害怕的样子,笑了笑继续问爷爷说:“你是哪里人,到这儿来干嘛了?”爷爷虽说有些腼腆,但还是回答说:“我是保定人,来当兵的。”随后团长笑了笑对爷爷说:“当兵可以。。但是我们这儿可不要小孩儿。”
爷爷一听对方说自己是小孩儿,一下就急了,大声对面前这个人道:“谁是小孩儿了,别瞧不起人,我五岁念私塾已经念了十年了,而且我还练过功夫。”“哦?你不仅认字,还会功夫?”这个年轻人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当然了,不信咱俩就比划比划!”爷爷有点不服气的说道。毕竟这么大老远的到了军营,如果因为当不了兵再回老家,那可就丢人丢大了,就连村里的赵赖头都能当兵,自己为啥就不能当呢。
这位团长听爷爷要跟他比划比划,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对爷爷说:“你跟我比划可不行。不过你给我练练吧,要是你真会功夫我就让你当兵。”
爷爷有些不相信的看着这个骑在马上不到三十岁的男人问道:“你说话算数不,你要是说话算数我就给你练练让你开开眼。”
团长又是一阵大笑道:“我说话当然算数了,这个军营里就我官大,你说我说话算不算数。”爷爷一听这个人是当官的,赶紧下马,立马就开始练自己那两下子庄家把式,结果把这位团长笑的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不过虽说是庄家把式,但基本功还是有的,想必当时爷爷的团长也是看中了爷爷有基本功,并且还会识字,这才一高兴,让爷爷参加了部队当了兵。
等爷爷换上了军装后才知道,自己这是在29军的219团,从此以后,爷爷就算是219团的一名士兵了。,…,
自从爷爷进入29军后。刚开始的集训之后开始分班,由于爷爷在训练中非常出色,集训过后立马成为了219团三营二连的二班长。
1936年夏,29军奉命驻防北平(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北京),保定和天津,爷爷随部队来到了北平,并且当时军部下达命令,让不满十八岁的士兵,并且识字,在训练中非常出色的小兵们去司令部报道。
当时219团团长吉星文就想到了我爷爷,并且将我爷爷的名字报了上去。就这样,爷爷和一大群不满十八岁的小兵们被组织成了一个学习班,赶赴老家保定上军校。
北京距离保定并不远,爷爷也很高兴,并且能够看到哥哥和母亲,哪儿有不高兴的道理。
就这样,爷爷在保定军校学习了半年,由于前线战事比较紧张,爷爷他们这波速成军事学习班又赶回了各自的部队,一回到部队,爷爷立马就被任命为219团三营六连的连长,并且奉命驻守在紫禁城。…,
219团是一个加强团,直接被军部所管辖,当时爷爷回忆,他们一个团大概是四千多人,他这一个加强连也有一百七十三人的编制。,…,
不过十六岁的爷爷当一个连长有点年轻,但半年多的军事学习也让爷爷从一个新兵蛋子正式成为了一名低级军官。
驻守皇宫其实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活儿,每天基本上除了给一些宫里的人送饭之外,就是组织手下的士兵进行站岗放哨巡逻,除了这些基本上没什么事儿。。虽说偶尔与驻守在宛城的日本兵有些摩擦,但毕竟那是别的部队,跟爷爷他们这个连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有时甚至还在北京城里见到一些大摇大摆的日本人,爷爷只是生一肚子气,也没什么办法,甚至有时候爷爷会带几个人看一些深夜落单的日本人拉到小胡同凑一顿出出气,也仅此而已。
自从爷爷当上连长以后,手头宽裕了不少,甚至有人经常送礼。当时虽说已经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但里面还是有人住的,比如说当时的老皇妃们。
当时溥仪被赶出皇宫,只允许带走私有财务,剩下的人全部都要被赶出皇宫,但实际出走的只有溥仪和他的妃子,还有一些伺候他的太监宫女等人。,…,
但一些老皇妃却死活都不走。没办法,当时冯玉祥只好默许了这些老皇妃在宫里住着,虽说住着,但每天三顿饭也要有人管。只好让一些当兵的管饭,并且严加管理。
爷爷驻扎紫禁城时,那些老皇妃们已经去世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只有那么十来位,而且都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指不定哪天就要去世,而且驻扎时,吉星文曾经对爷爷说过,让他对这些老太太好点,别太难为她们了,毕竟都是一些老人,对部队根本就没什么威胁。
爷爷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所以一驻扎进了皇宫后,基本上对那些老太太的要求尽量能满足的一定满足,并没有难为他们,虽说做不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境界,但也从来没有过欺负人的事情发生。
;
,
1920年我爷爷出生在了保定近郊的一个村子里,那时候还是宣统统治,虽说南方早就有革命党成立的政府,但北方还是军阀割据,并且表面上还是在宣统皇帝的统治之下。
但好景不长,就在1924年,宣统皇帝最终被赶出了紫禁城,住在了北府(载沣的居处),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种国家大事还没有吃饱饭来的重要。
我爷爷名字叫张宝昌,如果按照清统治年历算的话,应该是宣统十一年,如果按照国民政府年历算,是民国九年生人。
那时候的北方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清朝的统治,所以按照老百姓的话还是在宣统时期,实际上在历史上1912年就已经结束了清统的年历。
我爷爷家在村子里还算是富户,那会儿村子里也还留着大辫子,国家兴衰并没有在一个小小的农村改变什么。
虽说是富户。。但只是相对来说的,比起一般的贫困户还是有点余粮的,虽说每天也是一样的吃窝头喝粥,但最起码一天三顿饭是没什么问题的,并且家里还雇佣着两个长工,其中一个还会一些功夫。,…,
爷爷的父亲除了在家务农之外,就是跑一些买卖,手里也有些余钱,就这样,我爷爷和他的两个哥哥都在村子里的私塾念书,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兄弟除了爷爷之外,两个哥哥似乎并不是念书的材料,最后没办法,爷爷的父亲让只认识一些字的老大开始学做生意,老二看家,我爷爷就一直在私塾里念书,并不用做什么事情。
就在爷爷十二岁时,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太爷爷在一次做生意时遇上了土匪,结果连人命带货都丢在了山西。
由于这次出门做生意,老爷子不仅仅带了全部家当,还借了不少钱,这下子全部送给了土匪,就这样,原本挺好的一个富农家庭一下子变成了贫农。
爷爷的大哥和母亲将一些家产田地都卖的差不多了,这才将欠下的大笔银子还上,从一个富户一下变成了穷苦百姓,爷爷当时也有点受不了。
原本十二岁的爷爷见家庭困难,原本想辍学,但母亲和两个哥哥却坚决不同意,并且说一家子想要过上好日子,还要靠爷爷读书,将来能够考中状元光宗耀祖。,…,
于是两个哥哥都各自找了工作,爷爷的大哥进了城里给富户人家当起了账房先生,二哥则在城里租了个地方。就卖烤地瓜,哥俩几乎每个月都要省下钱来供应爷爷上学,就连爷爷的母亲也接了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贴补家用,反而是爷爷,几乎童年没怎么受过任何苦难。
1935年冬,由于军阀混战,清政府彻底倒台,就连宣统皇帝都跑到了东北弄了个伪满洲国。
一些军阀经常到村子里招兵买马,很多吃不上饭的年轻人都跑去当了兵。十五岁的爷爷此时虽说年纪还小,但对于农村来说,十五岁的孩子都快要娶媳妇了。
爷爷的两个哥哥由于需要供养爷爷和老母亲,所以一直没有结婚。而爷爷当时看到了那么多人都走出了家门报效国家,对于读过书的爷爷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于是爷爷跟母亲和两个哥哥商量也想去当兵。
虽说爷爷从小读书练武(就是跟那个会一血庄家把式的长工学),但毕竟没有出过远门,两个哥哥也没有时间去送他,并且还想着坚持让爷爷读书,虽说清政府垮台了,也不可能再去考状元,但读过书的人到哪儿都能吃香,并不是只有当兵一条路。…,
,…,
但不知道怎么了,爷爷就是想当兵,而且给两个哥哥讲了一通大道理,当然了,他的两个哥哥最后也没办法,只好同意。但当时招兵的时间刚过,又拗不过爷爷的要求,家里给爷爷倾尽家资买了一匹马,并且委托了一个经常跑商的人照顾着去了张家口,就这样,爷爷算是正式踏上了当兵的路程。
当时爷爷一进部队就遇到了他们的团长,爷爷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团长的对话。“你叫什么名字?”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年轻人看着站在军营外的半大孩子的爷爷问道。“我叫张宝昌。”爷爷回答道。
这位团长看着爷爷没有丝毫害怕的样子,笑了笑继续问爷爷说:“你是哪里人,到这儿来干嘛了?”爷爷虽说有些腼腆,但还是回答说:“我是保定人,来当兵的。”随后团长笑了笑对爷爷说:“当兵可以。。但是我们这儿可不要小孩儿。”
爷爷一听对方说自己是小孩儿,一下就急了,大声对面前这个人道:“谁是小孩儿了,别瞧不起人,我五岁念私塾已经念了十年了,而且我还练过功夫。”“哦?你不仅认字,还会功夫?”这个年轻人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当然了,不信咱俩就比划比划!”爷爷有点不服气的说道。毕竟这么大老远的到了军营,如果因为当不了兵再回老家,那可就丢人丢大了,就连村里的赵赖头都能当兵,自己为啥就不能当呢。
这位团长听爷爷要跟他比划比划,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对爷爷说:“你跟我比划可不行。不过你给我练练吧,要是你真会功夫我就让你当兵。”
爷爷有些不相信的看着这个骑在马上不到三十岁的男人问道:“你说话算数不,你要是说话算数我就给你练练让你开开眼。”
团长又是一阵大笑道:“我说话当然算数了,这个军营里就我官大,你说我说话算不算数。”爷爷一听这个人是当官的,赶紧下马,立马就开始练自己那两下子庄家把式,结果把这位团长笑的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不过虽说是庄家把式,但基本功还是有的,想必当时爷爷的团长也是看中了爷爷有基本功,并且还会识字,这才一高兴,让爷爷参加了部队当了兵。
等爷爷换上了军装后才知道,自己这是在29军的219团,从此以后,爷爷就算是219团的一名士兵了。,…,
自从爷爷进入29军后。刚开始的集训之后开始分班,由于爷爷在训练中非常出色,集训过后立马成为了219团三营二连的二班长。
1936年夏,29军奉命驻防北平(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北京),保定和天津,爷爷随部队来到了北平,并且当时军部下达命令,让不满十八岁的士兵,并且识字,在训练中非常出色的小兵们去司令部报道。
当时219团团长吉星文就想到了我爷爷,并且将我爷爷的名字报了上去。就这样,爷爷和一大群不满十八岁的小兵们被组织成了一个学习班,赶赴老家保定上军校。
北京距离保定并不远,爷爷也很高兴,并且能够看到哥哥和母亲,哪儿有不高兴的道理。
就这样,爷爷在保定军校学习了半年,由于前线战事比较紧张,爷爷他们这波速成军事学习班又赶回了各自的部队,一回到部队,爷爷立马就被任命为219团三营六连的连长,并且奉命驻守在紫禁城。…,
219团是一个加强团,直接被军部所管辖,当时爷爷回忆,他们一个团大概是四千多人,他这一个加强连也有一百七十三人的编制。,…,
不过十六岁的爷爷当一个连长有点年轻,但半年多的军事学习也让爷爷从一个新兵蛋子正式成为了一名低级军官。
驻守皇宫其实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活儿,每天基本上除了给一些宫里的人送饭之外,就是组织手下的士兵进行站岗放哨巡逻,除了这些基本上没什么事儿。。虽说偶尔与驻守在宛城的日本兵有些摩擦,但毕竟那是别的部队,跟爷爷他们这个连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有时甚至还在北京城里见到一些大摇大摆的日本人,爷爷只是生一肚子气,也没什么办法,甚至有时候爷爷会带几个人看一些深夜落单的日本人拉到小胡同凑一顿出出气,也仅此而已。
自从爷爷当上连长以后,手头宽裕了不少,甚至有人经常送礼。当时虽说已经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但里面还是有人住的,比如说当时的老皇妃们。
当时溥仪被赶出皇宫,只允许带走私有财务,剩下的人全部都要被赶出皇宫,但实际出走的只有溥仪和他的妃子,还有一些伺候他的太监宫女等人。,…,
但一些老皇妃却死活都不走。没办法,当时冯玉祥只好默许了这些老皇妃在宫里住着,虽说住着,但每天三顿饭也要有人管。只好让一些当兵的管饭,并且严加管理。
爷爷驻扎紫禁城时,那些老皇妃们已经去世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只有那么十来位,而且都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指不定哪天就要去世,而且驻扎时,吉星文曾经对爷爷说过,让他对这些老太太好点,别太难为她们了,毕竟都是一些老人,对部队根本就没什么威胁。
爷爷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所以一驻扎进了皇宫后,基本上对那些老太太的要求尽量能满足的一定满足,并没有难为他们,虽说做不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境界,但也从来没有过欺负人的事情发生。
;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考古队的日子,考古队的日子最新章节,考古队的日子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考古队的日子,考古队的日子最新章节,考古队的日子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