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城中,此时早已乱了套。无数书生围在县衙门口,强烈要求知县大人出示试卷,以便于大家向县试案首、神童李公子学习。
所谓学习是假,要求一个说法是真。早在考前就有议论,七岁参加县试,可以理解你身为神童,总要有些表现。否则,大家天天夸李家公子如何博学,夜夜说李家神童如何多才,结果你参加科举考试比常人还要晚,又怎么能称得上神童?就算你和常人一样,在相同甚至相近的年纪去参加考试,那也是不行的。要知道人言可畏,你不能让大家这些年白夸你不成?
白夸了你,你脸皮厚些也无所谓;可又让我们这些夸你的人如何自处?岂不是说我们有眼无珠、夸大其词、欺骗世人……
所谓捧杀,也就如此了。大家既然把你捧起来了,你就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表现。李之郎七岁参加科举,在大家眼里也是应有之意。
但这个案首,还是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还是那个理,对于平头百姓而言,谁拿第一都无所谓。你李之郎七岁拿了案首,正好让大家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个百姓说:看!我早就说过,那李公子可不是文曲星转世来着?那个村妇说:听说李家那个神童拿个案首,这可了不得了!我告诉你,这李神童还是我二姨的表侄女的堂姐的大女儿的表侄子呢……
如果站在官员的立场上来说,这也是旷古第一人,是国朝文运昌隆的真实写照!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的有力证据!是文武百官勤于教化的心血结晶!
但是,如果站在另一伙人的立场上来看,那就是万万不能了。
这一伙人,可不就是和李之郎一起参加县试的书生们么!
你被大家称为神童,这跟我们关系不大,随便你了;你七岁参加县试,过关了,挤掉了某个人的名额,这毕竟只是一个人,我们也无所谓;可你为什么偏偏中了案首呢?我们日日夜夜寒窗苦读,甚至一小部分人都四五十岁了还在参加县试,却最终谁都没有中了案首,谁都不如你一个七岁的娃娃,这让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
大家的感情受到了伤害,总是要闹一闹的。但读书人么,就算是闹,也要高雅地去闹,不能像市井泼皮一般无理取闹。
于是,有一个人振臂高呼:李案首博学多才,实令我辈惭愧!愿得案首试卷,以作观摩,待今后必以李案首为楷模,向李案首虚心学习……
这人一口一个李案首,话里喊着向李案首学习,却不过是怀疑县试舞弊罢了。尤其是刘知州与李翰林之间的良好关系,大家可是久有耳闻,难保阅卷官评卷时没有人情在里面。
有人带头,大家的胆子也壮了起来。虽然知县大人和县学教谕掌握着大学的生杀大权,但俗话说法不责众,你总不能把这么多人的功名全部革了吧?再者,我们也有着强大的理由,也算出师有名不是?我们不是来闹事的,而是来学习的,你又有什么借口处罚我们呢?
知县大人见群情纷涌,倒也不惧什么。莫说县试,就算殿试的试卷,也早晚是要公布于众的。只要你没有徇私舞弊,倒也不怕别人查阅试卷。
待试卷张贴出来,一伙人迅速挤上前围观,不一会儿,便听见一片直抽冷气的声音。
文章好坏先不说,单这书法,也可以称得中等了。虽比不得历代书法大家,且模仿痕迹甚重,但你要知道这是一个七岁娃娃的笔迹。七岁,很多人都还在启蒙阶段呢,有几人练得此等书法?
再细读文章,果然是不错的,很多人跟着起哄的书生见了,暗自比较,却是不得不甘拜下风。有那么几个文章不错,依然不服,一个个摇头晃脑,指指点点,这里似乎不妥,那里未曾圆满……他们正在那里评头论足,却忽然有人说一声:七岁已是如此,若是到了我等这般年纪,又将如何?
于是,这些人也不好意思再说;还是那句话,你总觉得自己寒窗苦读,应当如何如何优秀,可真的拿出这文章一对比,你似乎比人家七岁童子强不到哪里去。既然大家文章水平一样,那么考虑到年纪相差太大,你自然是万万不如的。
还有个别死不服气的,为了这功名,跑到县里找知县大人分说。知县大人拿过试卷一看,只说你这篇文章哪里有了瑕疵,他那篇文章有何疏漏……你不过一个童生而已,面对早已功成名就的知县大人,你还敢说知县大人的指点有误?
然后知县大人再拿过李之郎的试卷,同样仔细品评一番。先是夸一番书法,有着某某某的风韵犹存……咳咳,口误!口误!……是有着某某书法大家的风骨;再细品文章内容,这里破题有着怎样一种新意,当然,这种新意首先是符合什么圣言大义;又说那里用词如何如何优美,行文造句如何如何通顺紧凑,让人读后有着什么样的精神愉悦,令人感觉如何如何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等等。
再有那不识相的,非要争个明白。就算李之郎天纵奇才,绝世无双,但俺也多年修行,道行精深,大家至多是个平手罢了。既然这文章水平一样,为什么他中得案首我却中不得?什么时候国朝县试开始按年龄录取名次了?
这个时候,刘知县便将两份试卷摆放一起,眼睛一瞪,谁说文章水平一样?虽然都有些许的瑕疵,但在本县看来,你的瑕疵就是更严重一些。
总而言之一句话,官字两张口,左右都有理。到了这里,众位考生方才平息议论。一个个回家继续闭门苦读,只待府试和院试,再较高下。
且不管外面如何争议,只要李之郎功力深厚,真金不怕火炼,诸多纷扰自有刘知县摆平。李之郎在母亲的带领下,随着李氏族长前去告祭宗祠。老族长自然少不得又是一番溢美之词:祖宗保佑,苍天有眼,今有李氏子孙名之郎,年方七岁,天资聪颖……于大明宣德九年二月十八日,喜中县试案首……旷古未有之佳话,国朝数十年之第一人……
告祭完宗祠,武定李氏阖族欢庆,大摆筵席,来者不拒。有钱的过来沾沾贵气,没钱的过来蹭蹭美食,一直到深夜方才渐渐安静下来。
所谓学习是假,要求一个说法是真。早在考前就有议论,七岁参加县试,可以理解你身为神童,总要有些表现。否则,大家天天夸李家公子如何博学,夜夜说李家神童如何多才,结果你参加科举考试比常人还要晚,又怎么能称得上神童?就算你和常人一样,在相同甚至相近的年纪去参加考试,那也是不行的。要知道人言可畏,你不能让大家这些年白夸你不成?
白夸了你,你脸皮厚些也无所谓;可又让我们这些夸你的人如何自处?岂不是说我们有眼无珠、夸大其词、欺骗世人……
所谓捧杀,也就如此了。大家既然把你捧起来了,你就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表现。李之郎七岁参加科举,在大家眼里也是应有之意。
但这个案首,还是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还是那个理,对于平头百姓而言,谁拿第一都无所谓。你李之郎七岁拿了案首,正好让大家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个百姓说:看!我早就说过,那李公子可不是文曲星转世来着?那个村妇说:听说李家那个神童拿个案首,这可了不得了!我告诉你,这李神童还是我二姨的表侄女的堂姐的大女儿的表侄子呢……
如果站在官员的立场上来说,这也是旷古第一人,是国朝文运昌隆的真实写照!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的有力证据!是文武百官勤于教化的心血结晶!
但是,如果站在另一伙人的立场上来看,那就是万万不能了。
这一伙人,可不就是和李之郎一起参加县试的书生们么!
你被大家称为神童,这跟我们关系不大,随便你了;你七岁参加县试,过关了,挤掉了某个人的名额,这毕竟只是一个人,我们也无所谓;可你为什么偏偏中了案首呢?我们日日夜夜寒窗苦读,甚至一小部分人都四五十岁了还在参加县试,却最终谁都没有中了案首,谁都不如你一个七岁的娃娃,这让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
大家的感情受到了伤害,总是要闹一闹的。但读书人么,就算是闹,也要高雅地去闹,不能像市井泼皮一般无理取闹。
于是,有一个人振臂高呼:李案首博学多才,实令我辈惭愧!愿得案首试卷,以作观摩,待今后必以李案首为楷模,向李案首虚心学习……
这人一口一个李案首,话里喊着向李案首学习,却不过是怀疑县试舞弊罢了。尤其是刘知州与李翰林之间的良好关系,大家可是久有耳闻,难保阅卷官评卷时没有人情在里面。
有人带头,大家的胆子也壮了起来。虽然知县大人和县学教谕掌握着大学的生杀大权,但俗话说法不责众,你总不能把这么多人的功名全部革了吧?再者,我们也有着强大的理由,也算出师有名不是?我们不是来闹事的,而是来学习的,你又有什么借口处罚我们呢?
知县大人见群情纷涌,倒也不惧什么。莫说县试,就算殿试的试卷,也早晚是要公布于众的。只要你没有徇私舞弊,倒也不怕别人查阅试卷。
待试卷张贴出来,一伙人迅速挤上前围观,不一会儿,便听见一片直抽冷气的声音。
文章好坏先不说,单这书法,也可以称得中等了。虽比不得历代书法大家,且模仿痕迹甚重,但你要知道这是一个七岁娃娃的笔迹。七岁,很多人都还在启蒙阶段呢,有几人练得此等书法?
再细读文章,果然是不错的,很多人跟着起哄的书生见了,暗自比较,却是不得不甘拜下风。有那么几个文章不错,依然不服,一个个摇头晃脑,指指点点,这里似乎不妥,那里未曾圆满……他们正在那里评头论足,却忽然有人说一声:七岁已是如此,若是到了我等这般年纪,又将如何?
于是,这些人也不好意思再说;还是那句话,你总觉得自己寒窗苦读,应当如何如何优秀,可真的拿出这文章一对比,你似乎比人家七岁童子强不到哪里去。既然大家文章水平一样,那么考虑到年纪相差太大,你自然是万万不如的。
还有个别死不服气的,为了这功名,跑到县里找知县大人分说。知县大人拿过试卷一看,只说你这篇文章哪里有了瑕疵,他那篇文章有何疏漏……你不过一个童生而已,面对早已功成名就的知县大人,你还敢说知县大人的指点有误?
然后知县大人再拿过李之郎的试卷,同样仔细品评一番。先是夸一番书法,有着某某某的风韵犹存……咳咳,口误!口误!……是有着某某书法大家的风骨;再细品文章内容,这里破题有着怎样一种新意,当然,这种新意首先是符合什么圣言大义;又说那里用词如何如何优美,行文造句如何如何通顺紧凑,让人读后有着什么样的精神愉悦,令人感觉如何如何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等等。
再有那不识相的,非要争个明白。就算李之郎天纵奇才,绝世无双,但俺也多年修行,道行精深,大家至多是个平手罢了。既然这文章水平一样,为什么他中得案首我却中不得?什么时候国朝县试开始按年龄录取名次了?
这个时候,刘知县便将两份试卷摆放一起,眼睛一瞪,谁说文章水平一样?虽然都有些许的瑕疵,但在本县看来,你的瑕疵就是更严重一些。
总而言之一句话,官字两张口,左右都有理。到了这里,众位考生方才平息议论。一个个回家继续闭门苦读,只待府试和院试,再较高下。
且不管外面如何争议,只要李之郎功力深厚,真金不怕火炼,诸多纷扰自有刘知县摆平。李之郎在母亲的带领下,随着李氏族长前去告祭宗祠。老族长自然少不得又是一番溢美之词:祖宗保佑,苍天有眼,今有李氏子孙名之郎,年方七岁,天资聪颖……于大明宣德九年二月十八日,喜中县试案首……旷古未有之佳话,国朝数十年之第一人……
告祭完宗祠,武定李氏阖族欢庆,大摆筵席,来者不拒。有钱的过来沾沾贵气,没钱的过来蹭蹭美食,一直到深夜方才渐渐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