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福君仁厚遭贬斥李郎学道方寸山
莫笑他人奸诈,休怨世道相侵,但请暗夜扪心问,天下谁是完人?
无视仁心攘攘,忘却利益纷纷,除危济困扶残身,胜过庙门描金。
上回说到李郎仗着福君渔鼓闲游人间,返回之际,却望见河中有妖怪惑人。李郎喝道:“何方妖孽,在此惑人?”只听那人言道:“求恩人救命,小的不是妖孽,乃是武进庄的雷大,双目已被贼人戳瞎,求恩人速速救我!”李郎不敢怠慢,连忙寻了树枝绳索将雷大就将上来,用树枝牵着雷大来至医馆。一路上听闻雷大言说,方知此中委曲。原来雷大出身贫苦,到了四十岁还未婚配,遇上了出逃的梁氏,两人便做起了半路夫妻。近来二人生隙,梁氏屡次央求雷大将其休去,雷大不肯,因此梁氏便约了奸夫,趁着雷大熟睡之际,用棍将雷大打晕,再用刀戳瞎雷大双目,身上绑上大石,沉入河中。却不想雷大从小在河边长大,深识水性,到了水中挣脱绳索而出。李郎大叹世间凶险,待将雷大送至医馆,便悄然而去,驾着渔鼓返回希夷岛。
李郎回得岛来,望见老福君在岛上翘首以望,连忙卸下风再拜道:“路遇奇事,因此晚归,万望老福君恕罪!”福君道:“遇事可曾出头?”李郎道:“不敢。”夫君宽慰,引李郎进得洞府。李郎道:“福君,人间虽是富硕,却与我平日所学甚异,却不知为何。”福君令其细细讲来,李郎道:“余尝闻‘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能,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然此番到了人间,见世上之人腹饱食便心不虚、筋骨强则志不弱,各自生欲,何所为也?”福君道:“世上之人,本性皆为良善,因境遇不同而各异,再分良莠。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弃小弱,无分善恶,俱要实其腹。然善者,仓廪实而知礼节,不善者,饱暖则思***道未变,而人心改迁之故。因此更应广传我道,君子小人俱习闻,方能使道生德、使德生信、使信生矩、使矩生畏、使畏护行。”李郎又道:“道理如此,奈福君未见今日人间惑乱,余深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之道,然那世间,势则全、戾则直、奸则盈、富则新、少则无、多则巨,违逆余之思想。况‘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那世上行骗使诈之人,不符道之所义,却能衡久于世,甚惑我心。”福君道:“太上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莫看他今日获小利而逍遥,道自有均衡之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李郎复道:“余之所见,甚爱未有费、多藏未有亡。我教宣化世人,若不能及时赏罚,民必不信矣。”福君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此为道也。”李郎笑道:“晚辈不敢冒犯,但若如此论,错不究、过不正,此乃养病之为。不知是余今日所见皆虚,疑惑我道有假?”福君怒道:“放肆!此乃我道家经典,怎敢辛苦污蔑?!”言罢一顿,叹道:“教不严,师之惰。老奴教导无方,甚是惭愧!”言罢向洞外而跪,拜伏于地,泣道:“请道祖宽恕!”李郎见此,甚是愧疚,慌忙陪跪于地。
过了一个时辰,老福君方才请成道起身,言道:“修身养气,贵在专心,不得心有旁骛。今日之论,虽是公子心有所悟,但毕竟离经叛道,不该是君子之言。日后还要多加温习大道真经,方能去除心魔,修成正果。”李郎虽是心下不信,表面却要虔诚折服。
一夜无话,各自安歇。至到半夜,李郎忽然梦中惊醒,翻身而起,对着洞口大石便念出一道咒语,只见玉石顿时大放异彩,从中便望见诸般事物。李郎甚是欢喜,但终不知自己身世,于是集中精力,在心底探问,玉石之中竟出现了盘古开天辟地,后来羽化、精气被囚、直到蟾精要将自己炼丹等诸般事物,不觉怒火中烧。刚要发作,只觉身后有人走近,原来是福君。福君惊道:“此石乃是盘古大帝的玉佩,后盘古大帝羽化,将此玉赐予老奴,以示补偿。老奴放入洞中百万年来,不曾想此石竟有如此神通。”李郎道:“那要杀我的人是谁?”福君言道:“他本是盘古大帝开天辟地时的蟾蜍,后虞舜在位时引天水发难,致使黎民涂炭,大禹神用《河图》将他收服,囚禁了无量山。后来蟾精错过了姜太公封神,怨气郁结,崩山而出,又被哪吒收伏,复镇于此。世人乃立哪吒庙镇住邪气。你出生之时,引得天摇地动才让他得以重生。于是他便想吞下精气以壮法力,不想精气在你体内不散,他不能得逞,便想将你炼成丹药。”李郎恨得切齿,问道:“那老贼现在何处?”福君言道:“天道如此,你不该记恨于他。”李郎心怀愤恨,发誓要将蟾精碎尸万段。福君虽是身在仙籍,但仍不知未来如何,于是请李郎告知如何探看玉镜,李郎告之。
有一日福君便偷偷看了自己前程,不想发现五百年后,竟然没有紫气盈身、莲花罩顶,却在人间苦苦修行。福君大惑不解,又重新观瞧十年之后,正好望见金甲神来押,以“擅摄精气”之罪带往天庭受审。福君不禁心惊,心想:我这诸般福禄皆是上天所赐,倘若从头再来,苦苦修行,又怎比这世外桃源?况且我救下精气,也算是报答了盘古大神之恩。如今李郎已然长大,如此令其离去,也算是有始有终。
于是便传来李郎,言道:“公子年岁既长,也该下山修行,也好固你根性。”李郎不知如何是好,泣道:“莫非我犯下罪孽,不能得福君宽恕,要贬我离去不成?我日后定当严奉我道,不敢妄言。”福君道:“公子不必自责,老奴此举,皆是为了你我二人。事到如今,只有实言相告,你本是盘古大帝精气所化。因三界畏惧精气威力,所以要将精气囚禁在困灵敦中。三百年前,有凡人嬴荣被封为守坛大将,醉酒闹事,错放了精气出世。当时万千天兵随紫微大帝擒拿精气,却阴差阳错被蟾精占了先机。老奴拼死将你救下,藏在这洞天福祉之中。想必是你思凡下界,被天庭察觉,不日将有天兵来此擒拿与你。老奴与你将难有宁日,老奴法力微弱,不足保护于你,如今之计,也只得送你离岛而去,也好保你我二人周全。”
李郎道:“福君莫要害怕,纵是天兵到了,自有我与他争斗,即便不敌,也要护住老福君遁往他方。”老福君笑道:“公子,你在此三百余年,老奴怕误你前程,不敢授你些许法术,即便是授了,也难敌天庭骄兵悍将。如遇危难,我恐不能保你周全。离此处三万里有一灵台方寸山,居住着一个神仙,唤作菩提祖师,那菩提祖师法力广大,座下弟子无数。你可去那里寻菩提老祖,虔诚求教,请求教你些法术,也好护身。你若有幸拜得于他,定能保你周全。”
福君也是迫于无奈,心想李郎虽是精气所化,但精气封固于凡人体内,无法施展,况且因畏他杀气太重,三百年来不曾授他半点仙术,如再遇到蟾精,该当如何?于是道:“公子听真!老奴虽有神籍,修行数万年,却因盘古大帝的斧锋扫过身前,消了万年的修行,平生不敢与人争斗,只有隐身一术傍身,如今传授于你,遇到妖魔鬼怪自不必说,只是碰到大罗金仙,此术便被识破。”于是将栖身之法授予李郎。原来白天蝙蝠也偶有出现,只是因为用了隐身之法,所以不易见到。
李郎无奈,只好投身前往灵台方寸山,福君与他相聚三百年,渐渐有些好感。临行之时,将洞内盘古玉佩送与李郎。李郎恭而不受,福君道:“这本是盘古大帝的随身之物,赠与你也算是物归原主。留于我处,恐亵渎了圣物。”李郎受之,问道:“在下久在仙山,并不知自身来历,倘若有人问起,该不知如何作答。”老福君道:“你生在李家,因此依旧姓李。你杀气甚重,能引兵事,指万戈而行,但你仁心亦重,能倡导我道,弘扬正法,因此老奴为你取名成道,可好?”李郎拜受。福君又道:“此去山高路远,虽有隐身法护住你身,却难保无虞。切记不可进宫观庙宇,不可祷求天官,未到斜月三星洞,万不可卸了隐身之法。”成道谨记,带了些仙果,再拜而别。
李郎便匆匆下山去了。一路上,心无旁骛,径直赶往灵台方寸山,只是因自身杀气甚重,所到之处,凡间草木渐渐枯萎、川流渐渐停息,各处山神、土地以及草头之神均是不解,纷纷报予右天蓬。右天蓬领兵下界,却也无从查起,也就不了了之。不觉二年有余,只是这仙家圣品,果有妙用,一路上喝风饮露也是不饥不渴。成道这一路见凡人无数,遇事万千,只是谨记福君之嘱,不敢出头露面。这一日行至湖边,成道见湖水清澈,绿柳拂然,不由的心中欢喜,便在湖中戏起水来。游得正酣,只见湖心翻起一排巨浪,直奔成道而来。那浪头似铜墙铁壁,整整齐齐,又像万马奔腾,号声大作;上不见顶,好似乌云压日,下不见根,倘若大袖排风。吓得成道急往岸上奔去,刚到岸上,只见水中跃起一金睛怪兽,张开大口,将成道吞入腹中。那怪兽起身哈哈大笑,只见是铜头、铁骨、金睛、赤眉,面似麒麟头,身似骏马身,满覆铁甲,口鼻生尘,头上长有一只大角。那怪兽笑道:“不想今日竟有如此收获,凭这般小儿童,隐去真身还有华光异彩,想必是仙芝灵草,今日食他一肉,也好增福纳寿。”刚要回到湖中,一扭头望见身旁还有一孩童,站在水边观望怪兽,竟与刚吃下去的一模一样。那怪兽大喜:“不想今日是兄弟同来,可喜可喜!”又是一口,将孩童吞下。只听身后有嬉笑之声,回过头,又见一童,容颜与前两个无二。怪兽叫道:“莫非是全家齐来?”不由细想,又是一口吞下。但往来数次,无论如何吞下,身旁总有一童在侧。那怪兽惊奇:“你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食之不绝?”
成道言道:“你共吃我九次,合你当为我做九百载奴仆。”那怪兽仰天大笑:“黄毛小儿,莫说狂言,你不过只会些隐身之法、分身之术,就敢欺我这水府湖神,岂不招祸?”成道言道:“如我今日能降服于你,你该当何说?”怪兽言道:“如若你能降我,九百载奴仆也当得。”
成道言道:“不能违誓!”
那怪兽道:“老子在这湖底修行万年,岂能欺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
成道言道:“今日我不做神通,我身上有一玉佩,唤作‘观世镜’,只要你能拾起还我,便是你赢,如不能拾起,便是你输,可好?”说着从腰间解下玉佩,投于水中。那玉佩不沉反而浮于水面之上。怪兽看到不过一小小物件,满口应承,伸手去捞,去如何也拾不起来。手臂用力,仍是无济于事,不由的骂道:“鬼蜮之物!鬼蜮之物!”不想那玉佩突然光芒四射,竟将怪兽吸入其中。只听怪兽大叫:“上仙宽恕!上仙宽恕!”成道念动咒语,将怪兽放出,那怪兽跪倒于地,口称谢恩。
成道问道:“此番可是服输?”那怪兽头如捣蒜,只得称服了服了。成道问道:“汝是何方精怪,乱于此处?”那怪兽言道:“某乃上界獬豸,因人间战乱纷争,世人多行不义之事,天庭责我不能公正司法,遂于天漏之时被贬下界来。某心生怨恨,遂与鯀为敌,引洪水四溢。直到百鸟羽生大禹,方才入这湖中修行。今日见上仙有奇光护体,还道是仙芝灵草,亦想借上仙修得正果重返仙界,方才冒犯,还望上仙恕罪。”
成道笑道:“你修行这万年,有何本领?”
怪兽言道:“我能日行数万里,能区分世间善恶曲直。”
成道拍手言道:“甚妙甚妙!你可愿为我乘坐?”怪兽道:“但凭上仙吩咐!”
成道收了獬豸,问其姓名,獬豸答道:“自幼出生还未曾得名,上古时分百姓俱呼为应天,因此属下以此为名。”于是成道便令獬豸随姓李,唤为“李应天”,骑着它直奔灵台山而来。到了灵台山,成道深知礼仪,令应天卸下风去,在此等候,步行而至山门,看那崖头之上树立石碑,许有三丈之高,上写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成道欣喜,这年月辛劳,终于赶到,终于歇下一口气。再看那洞府,果然一番仙境,但见:
松柏高耸遮穹汉,竹梅挺立掩翠山。
烟霞柔绕气升腾,峰岭回转象万千。
道旁奇花花艳艳,水边异草草连连。
麟龙并行威赫赫,鸾凤齐翔舞翩翩。
赤黄青紫颜色满,宫商角徵曲上弦。
此景合该天上有,不想仙境在人间。
话说那菩提老祖,也是上古得道的高人,因怜悯世人,因此只在民间修行,深通三教精髓,熟悉三百六十旁门。这一日恰值老祖讲经说法。正讲间,老祖顿时感到杀气逼人,老祖取出金钱占算,原来是盘古精气已化作人形,奔山而来,距此不远。于是遣退弟子,驾云前来观瞧。只见一男童在十里之外正朝此而来。所到之处,草木渐枯、风云静止。老祖正要设法阻止,只见一仙童驾云赶到:“启禀老祖,太白金星来见。”老祖回到宫中,太白金星施礼言道:“小神今日前来,拜问一事,老祖可曾收的一徒,名叫孙悟空?”老祖道:“曾收的此徒,他乃是万古石猴所化,吸收日月精华,修炼成精。曾于我处学道,因其生性散漫,故遣下山去,发誓不再让其回入门中。”太白金星连连摇头:“老祖不知,那猴子下山之后,占据花果山,自立大王,抢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消了阎王的生死簿,还要与天庭抗争,要当什么齐天大圣呢!想这三界神祇,哪一个敢动‘齐天’奢望,如此下去,恐连累老祖山门啊。”老祖闻言不由一惊:“天庭有何见教?”太白金星道:“玉帝果然愤怒,要派人擒拿于他,小仙自思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因此恳请玉帝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天庭,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玉帝应允,方命小仙带他进入天庭,封为弼马温之职。只是小仙阅人无数,见那弼马温尖嘴猴腮、目生冷光,恐不是善类,只怕日后创下祸端,连累老祖济世善行与小仙举荐之恩。”老祖听后不由的皱眉,心想这猴子果然闯下事端,虽是玉帝奈何我不得,但情面上也是过意不去!正想着,又感到杀气太重,心中一醒——何不用这精气去降服那猢狲?正待讲,太白金星道:“老祖,我略感背后森森,恐有大事发生,莫不是那猴子真的打上天宫去了?小神先行告退。”老祖道:“我定当想出良策,助天庭降服那孽徒。”吩咐众徒送客不说。
菩提老祖待送走了太白金星,命手下二徒虞觉净、蔡觉化于山门之前立一红幡,名曰现真幡,幡前用朱砂写到:无论各方神圣,均要卸去仙术,徒步登山、虔诚而入。二人领命,去山门处,张开现真幡,那成道望见,心想倒要看看这老祖有何道行,于是径直而上。那二徒也学得法术,望见远处异动,只是有人前来,奈何看将不到。正想间,近处草木也渐渐枯萎,二人不敢多想,口念咒语摇动大幡,竟然让成道现出真身。想那福君的法术怎敌得过菩提老祖?虞悟净喝道:“何方神圣,擅闯仙门?!”成道心下一惊,正是:宽容心里存容心,技高人外有高人。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莫笑他人奸诈,休怨世道相侵,但请暗夜扪心问,天下谁是完人?
无视仁心攘攘,忘却利益纷纷,除危济困扶残身,胜过庙门描金。
上回说到李郎仗着福君渔鼓闲游人间,返回之际,却望见河中有妖怪惑人。李郎喝道:“何方妖孽,在此惑人?”只听那人言道:“求恩人救命,小的不是妖孽,乃是武进庄的雷大,双目已被贼人戳瞎,求恩人速速救我!”李郎不敢怠慢,连忙寻了树枝绳索将雷大就将上来,用树枝牵着雷大来至医馆。一路上听闻雷大言说,方知此中委曲。原来雷大出身贫苦,到了四十岁还未婚配,遇上了出逃的梁氏,两人便做起了半路夫妻。近来二人生隙,梁氏屡次央求雷大将其休去,雷大不肯,因此梁氏便约了奸夫,趁着雷大熟睡之际,用棍将雷大打晕,再用刀戳瞎雷大双目,身上绑上大石,沉入河中。却不想雷大从小在河边长大,深识水性,到了水中挣脱绳索而出。李郎大叹世间凶险,待将雷大送至医馆,便悄然而去,驾着渔鼓返回希夷岛。
李郎回得岛来,望见老福君在岛上翘首以望,连忙卸下风再拜道:“路遇奇事,因此晚归,万望老福君恕罪!”福君道:“遇事可曾出头?”李郎道:“不敢。”夫君宽慰,引李郎进得洞府。李郎道:“福君,人间虽是富硕,却与我平日所学甚异,却不知为何。”福君令其细细讲来,李郎道:“余尝闻‘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能,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然此番到了人间,见世上之人腹饱食便心不虚、筋骨强则志不弱,各自生欲,何所为也?”福君道:“世上之人,本性皆为良善,因境遇不同而各异,再分良莠。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弃小弱,无分善恶,俱要实其腹。然善者,仓廪实而知礼节,不善者,饱暖则思***道未变,而人心改迁之故。因此更应广传我道,君子小人俱习闻,方能使道生德、使德生信、使信生矩、使矩生畏、使畏护行。”李郎又道:“道理如此,奈福君未见今日人间惑乱,余深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之道,然那世间,势则全、戾则直、奸则盈、富则新、少则无、多则巨,违逆余之思想。况‘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那世上行骗使诈之人,不符道之所义,却能衡久于世,甚惑我心。”福君道:“太上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莫看他今日获小利而逍遥,道自有均衡之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李郎复道:“余之所见,甚爱未有费、多藏未有亡。我教宣化世人,若不能及时赏罚,民必不信矣。”福君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此为道也。”李郎笑道:“晚辈不敢冒犯,但若如此论,错不究、过不正,此乃养病之为。不知是余今日所见皆虚,疑惑我道有假?”福君怒道:“放肆!此乃我道家经典,怎敢辛苦污蔑?!”言罢一顿,叹道:“教不严,师之惰。老奴教导无方,甚是惭愧!”言罢向洞外而跪,拜伏于地,泣道:“请道祖宽恕!”李郎见此,甚是愧疚,慌忙陪跪于地。
过了一个时辰,老福君方才请成道起身,言道:“修身养气,贵在专心,不得心有旁骛。今日之论,虽是公子心有所悟,但毕竟离经叛道,不该是君子之言。日后还要多加温习大道真经,方能去除心魔,修成正果。”李郎虽是心下不信,表面却要虔诚折服。
一夜无话,各自安歇。至到半夜,李郎忽然梦中惊醒,翻身而起,对着洞口大石便念出一道咒语,只见玉石顿时大放异彩,从中便望见诸般事物。李郎甚是欢喜,但终不知自己身世,于是集中精力,在心底探问,玉石之中竟出现了盘古开天辟地,后来羽化、精气被囚、直到蟾精要将自己炼丹等诸般事物,不觉怒火中烧。刚要发作,只觉身后有人走近,原来是福君。福君惊道:“此石乃是盘古大帝的玉佩,后盘古大帝羽化,将此玉赐予老奴,以示补偿。老奴放入洞中百万年来,不曾想此石竟有如此神通。”李郎道:“那要杀我的人是谁?”福君言道:“他本是盘古大帝开天辟地时的蟾蜍,后虞舜在位时引天水发难,致使黎民涂炭,大禹神用《河图》将他收服,囚禁了无量山。后来蟾精错过了姜太公封神,怨气郁结,崩山而出,又被哪吒收伏,复镇于此。世人乃立哪吒庙镇住邪气。你出生之时,引得天摇地动才让他得以重生。于是他便想吞下精气以壮法力,不想精气在你体内不散,他不能得逞,便想将你炼成丹药。”李郎恨得切齿,问道:“那老贼现在何处?”福君言道:“天道如此,你不该记恨于他。”李郎心怀愤恨,发誓要将蟾精碎尸万段。福君虽是身在仙籍,但仍不知未来如何,于是请李郎告知如何探看玉镜,李郎告之。
有一日福君便偷偷看了自己前程,不想发现五百年后,竟然没有紫气盈身、莲花罩顶,却在人间苦苦修行。福君大惑不解,又重新观瞧十年之后,正好望见金甲神来押,以“擅摄精气”之罪带往天庭受审。福君不禁心惊,心想:我这诸般福禄皆是上天所赐,倘若从头再来,苦苦修行,又怎比这世外桃源?况且我救下精气,也算是报答了盘古大神之恩。如今李郎已然长大,如此令其离去,也算是有始有终。
于是便传来李郎,言道:“公子年岁既长,也该下山修行,也好固你根性。”李郎不知如何是好,泣道:“莫非我犯下罪孽,不能得福君宽恕,要贬我离去不成?我日后定当严奉我道,不敢妄言。”福君道:“公子不必自责,老奴此举,皆是为了你我二人。事到如今,只有实言相告,你本是盘古大帝精气所化。因三界畏惧精气威力,所以要将精气囚禁在困灵敦中。三百年前,有凡人嬴荣被封为守坛大将,醉酒闹事,错放了精气出世。当时万千天兵随紫微大帝擒拿精气,却阴差阳错被蟾精占了先机。老奴拼死将你救下,藏在这洞天福祉之中。想必是你思凡下界,被天庭察觉,不日将有天兵来此擒拿与你。老奴与你将难有宁日,老奴法力微弱,不足保护于你,如今之计,也只得送你离岛而去,也好保你我二人周全。”
李郎道:“福君莫要害怕,纵是天兵到了,自有我与他争斗,即便不敌,也要护住老福君遁往他方。”老福君笑道:“公子,你在此三百余年,老奴怕误你前程,不敢授你些许法术,即便是授了,也难敌天庭骄兵悍将。如遇危难,我恐不能保你周全。离此处三万里有一灵台方寸山,居住着一个神仙,唤作菩提祖师,那菩提祖师法力广大,座下弟子无数。你可去那里寻菩提老祖,虔诚求教,请求教你些法术,也好护身。你若有幸拜得于他,定能保你周全。”
福君也是迫于无奈,心想李郎虽是精气所化,但精气封固于凡人体内,无法施展,况且因畏他杀气太重,三百年来不曾授他半点仙术,如再遇到蟾精,该当如何?于是道:“公子听真!老奴虽有神籍,修行数万年,却因盘古大帝的斧锋扫过身前,消了万年的修行,平生不敢与人争斗,只有隐身一术傍身,如今传授于你,遇到妖魔鬼怪自不必说,只是碰到大罗金仙,此术便被识破。”于是将栖身之法授予李郎。原来白天蝙蝠也偶有出现,只是因为用了隐身之法,所以不易见到。
李郎无奈,只好投身前往灵台方寸山,福君与他相聚三百年,渐渐有些好感。临行之时,将洞内盘古玉佩送与李郎。李郎恭而不受,福君道:“这本是盘古大帝的随身之物,赠与你也算是物归原主。留于我处,恐亵渎了圣物。”李郎受之,问道:“在下久在仙山,并不知自身来历,倘若有人问起,该不知如何作答。”老福君道:“你生在李家,因此依旧姓李。你杀气甚重,能引兵事,指万戈而行,但你仁心亦重,能倡导我道,弘扬正法,因此老奴为你取名成道,可好?”李郎拜受。福君又道:“此去山高路远,虽有隐身法护住你身,却难保无虞。切记不可进宫观庙宇,不可祷求天官,未到斜月三星洞,万不可卸了隐身之法。”成道谨记,带了些仙果,再拜而别。
李郎便匆匆下山去了。一路上,心无旁骛,径直赶往灵台方寸山,只是因自身杀气甚重,所到之处,凡间草木渐渐枯萎、川流渐渐停息,各处山神、土地以及草头之神均是不解,纷纷报予右天蓬。右天蓬领兵下界,却也无从查起,也就不了了之。不觉二年有余,只是这仙家圣品,果有妙用,一路上喝风饮露也是不饥不渴。成道这一路见凡人无数,遇事万千,只是谨记福君之嘱,不敢出头露面。这一日行至湖边,成道见湖水清澈,绿柳拂然,不由的心中欢喜,便在湖中戏起水来。游得正酣,只见湖心翻起一排巨浪,直奔成道而来。那浪头似铜墙铁壁,整整齐齐,又像万马奔腾,号声大作;上不见顶,好似乌云压日,下不见根,倘若大袖排风。吓得成道急往岸上奔去,刚到岸上,只见水中跃起一金睛怪兽,张开大口,将成道吞入腹中。那怪兽起身哈哈大笑,只见是铜头、铁骨、金睛、赤眉,面似麒麟头,身似骏马身,满覆铁甲,口鼻生尘,头上长有一只大角。那怪兽笑道:“不想今日竟有如此收获,凭这般小儿童,隐去真身还有华光异彩,想必是仙芝灵草,今日食他一肉,也好增福纳寿。”刚要回到湖中,一扭头望见身旁还有一孩童,站在水边观望怪兽,竟与刚吃下去的一模一样。那怪兽大喜:“不想今日是兄弟同来,可喜可喜!”又是一口,将孩童吞下。只听身后有嬉笑之声,回过头,又见一童,容颜与前两个无二。怪兽叫道:“莫非是全家齐来?”不由细想,又是一口吞下。但往来数次,无论如何吞下,身旁总有一童在侧。那怪兽惊奇:“你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食之不绝?”
成道言道:“你共吃我九次,合你当为我做九百载奴仆。”那怪兽仰天大笑:“黄毛小儿,莫说狂言,你不过只会些隐身之法、分身之术,就敢欺我这水府湖神,岂不招祸?”成道言道:“如我今日能降服于你,你该当何说?”怪兽言道:“如若你能降我,九百载奴仆也当得。”
成道言道:“不能违誓!”
那怪兽道:“老子在这湖底修行万年,岂能欺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
成道言道:“今日我不做神通,我身上有一玉佩,唤作‘观世镜’,只要你能拾起还我,便是你赢,如不能拾起,便是你输,可好?”说着从腰间解下玉佩,投于水中。那玉佩不沉反而浮于水面之上。怪兽看到不过一小小物件,满口应承,伸手去捞,去如何也拾不起来。手臂用力,仍是无济于事,不由的骂道:“鬼蜮之物!鬼蜮之物!”不想那玉佩突然光芒四射,竟将怪兽吸入其中。只听怪兽大叫:“上仙宽恕!上仙宽恕!”成道念动咒语,将怪兽放出,那怪兽跪倒于地,口称谢恩。
成道问道:“此番可是服输?”那怪兽头如捣蒜,只得称服了服了。成道问道:“汝是何方精怪,乱于此处?”那怪兽言道:“某乃上界獬豸,因人间战乱纷争,世人多行不义之事,天庭责我不能公正司法,遂于天漏之时被贬下界来。某心生怨恨,遂与鯀为敌,引洪水四溢。直到百鸟羽生大禹,方才入这湖中修行。今日见上仙有奇光护体,还道是仙芝灵草,亦想借上仙修得正果重返仙界,方才冒犯,还望上仙恕罪。”
成道笑道:“你修行这万年,有何本领?”
怪兽言道:“我能日行数万里,能区分世间善恶曲直。”
成道拍手言道:“甚妙甚妙!你可愿为我乘坐?”怪兽道:“但凭上仙吩咐!”
成道收了獬豸,问其姓名,獬豸答道:“自幼出生还未曾得名,上古时分百姓俱呼为应天,因此属下以此为名。”于是成道便令獬豸随姓李,唤为“李应天”,骑着它直奔灵台山而来。到了灵台山,成道深知礼仪,令应天卸下风去,在此等候,步行而至山门,看那崖头之上树立石碑,许有三丈之高,上写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成道欣喜,这年月辛劳,终于赶到,终于歇下一口气。再看那洞府,果然一番仙境,但见:
松柏高耸遮穹汉,竹梅挺立掩翠山。
烟霞柔绕气升腾,峰岭回转象万千。
道旁奇花花艳艳,水边异草草连连。
麟龙并行威赫赫,鸾凤齐翔舞翩翩。
赤黄青紫颜色满,宫商角徵曲上弦。
此景合该天上有,不想仙境在人间。
话说那菩提老祖,也是上古得道的高人,因怜悯世人,因此只在民间修行,深通三教精髓,熟悉三百六十旁门。这一日恰值老祖讲经说法。正讲间,老祖顿时感到杀气逼人,老祖取出金钱占算,原来是盘古精气已化作人形,奔山而来,距此不远。于是遣退弟子,驾云前来观瞧。只见一男童在十里之外正朝此而来。所到之处,草木渐枯、风云静止。老祖正要设法阻止,只见一仙童驾云赶到:“启禀老祖,太白金星来见。”老祖回到宫中,太白金星施礼言道:“小神今日前来,拜问一事,老祖可曾收的一徒,名叫孙悟空?”老祖道:“曾收的此徒,他乃是万古石猴所化,吸收日月精华,修炼成精。曾于我处学道,因其生性散漫,故遣下山去,发誓不再让其回入门中。”太白金星连连摇头:“老祖不知,那猴子下山之后,占据花果山,自立大王,抢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消了阎王的生死簿,还要与天庭抗争,要当什么齐天大圣呢!想这三界神祇,哪一个敢动‘齐天’奢望,如此下去,恐连累老祖山门啊。”老祖闻言不由一惊:“天庭有何见教?”太白金星道:“玉帝果然愤怒,要派人擒拿于他,小仙自思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因此恳请玉帝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天庭,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玉帝应允,方命小仙带他进入天庭,封为弼马温之职。只是小仙阅人无数,见那弼马温尖嘴猴腮、目生冷光,恐不是善类,只怕日后创下祸端,连累老祖济世善行与小仙举荐之恩。”老祖听后不由的皱眉,心想这猴子果然闯下事端,虽是玉帝奈何我不得,但情面上也是过意不去!正想着,又感到杀气太重,心中一醒——何不用这精气去降服那猢狲?正待讲,太白金星道:“老祖,我略感背后森森,恐有大事发生,莫不是那猴子真的打上天宫去了?小神先行告退。”老祖道:“我定当想出良策,助天庭降服那孽徒。”吩咐众徒送客不说。
菩提老祖待送走了太白金星,命手下二徒虞觉净、蔡觉化于山门之前立一红幡,名曰现真幡,幡前用朱砂写到:无论各方神圣,均要卸去仙术,徒步登山、虔诚而入。二人领命,去山门处,张开现真幡,那成道望见,心想倒要看看这老祖有何道行,于是径直而上。那二徒也学得法术,望见远处异动,只是有人前来,奈何看将不到。正想间,近处草木也渐渐枯萎,二人不敢多想,口念咒语摇动大幡,竟然让成道现出真身。想那福君的法术怎敌得过菩提老祖?虞悟净喝道:“何方神圣,擅闯仙门?!”成道心下一惊,正是:宽容心里存容心,技高人外有高人。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