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天寒,路又不好走。奈何跟踪人还是门技术活。
悄悄跟了一路的两个人都有些疑惑。
“这大半夜的,阿穆是要去哪呀?”冯习终于忍不住嘀咕道,“这路不对呀,都走到瑶光寺的后山来了。”
可这瑶光寺是什么地方,平头老百姓不清楚,他们身为大齐勋贵难道还不清楚吗。
面对紫衣少年突然阴沉的侧颜,一时又不敢再说什么,皱眉道,“难怪是我眼花了?在做梦……”
话未说完,只觉后脑勺一麻,等他再次睁眼,竟然发现自己直挺挺躺在屋里的地板上,而不是瑶光寺的后山荒野。
这哪呀,虽然不是他家,但这环境很熟悉呀。
“难道真做梦?”摸着还在发疼的后脑勺,自言自语道。
直到他看到一个又矮又瘦的身影。
最风楼的小二哥很是遗憾的对他啧啧道:“冯爷,您是不知道呀,你是被人打的!”
他才知道啊。
月黑风高,小二哥那口白牙晃得他眼痛,“您不是在虎贲军军中当官吗?还有谁能把您打晕喽?”
冯习错了错牙,好烦好想把眼前这蠢小二的白牙全拔下来,怎么办?
可问题来了,就算是被人打晕了,他也不应该在这里是吧?
“跟我一起来的紫衣公子呢?”
“你问的是那个俊俏公子呀?”小二哥咝了声,“走了啊。”
“我知道走了呀。”
不走难道会陪着自己一块睡地板,他就是想问问自家主子去哪了,这小二一脸嫌弃是几个意思?
看得他好像被主人扔掉的狗一样。
“把你扔在这里就走了。”小二一副不想跟他多说的样子,道,“冯爷,您走不走,小店要打烊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掌柜的早走了。”
“多大的事呀?”
冯习摸了摸脑门,不就是他被主子打了,还不算,又把他这个亲卫丢在酒楼不管吗?
好在这小二只知道他在虎贲军中当职,倒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不然就真丢脸丢大了。
“冯爷,”小二哥完全无视他生无可恋的蠢样,挤挤眼道,“您睡了半天,还不知道吧?”
一副“你错过了好戏”的得意样:
“出大事了!废后死了!”
“谁?”
“废后,就是那个冯太师的孙女……”
小二哥话还未说完,感觉一阵凉风刮过,身边哪里还有冯习的身影?
……
……
杏子巷,太师府的金字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前站着的人群却暮气沉沉。
“……废后冯氏清华一年前出家为尼,终因沉疴不治昨夜终于瑶光寺……”
“……圣上念其贞谨有德操,虽为练行尼,仍以皇族……”
“不必了。”
太师冯子熙年已七旬,青玉簪,花白发,一身简袍,形容憔悴,目光清明。
未等宣旨的宦官读完,便摆手叹道:“有劳符常侍亲自前来宣旨,只是,还请符常侍替老夫回秉圣上,小女既已出家受戒便是佛门中人,一切身后之事都按佛礼简行,就当我冯门从未生过这个女儿吧!”
这个符常侍是冯太皇太后身边红人,对身为主子兄长的冯太师自然恭敬有加,忙俯首施行道:“这也是太皇太后的一番心意啊!”
“老夫心领了。”便不再多言。
冯太师做事一向言出必行。
闭门送客后,整个冯府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
内宅几个夫人全聚在紫湘阁,只是大都低头不语。
老太君脸上暮气沉沉,过了许多才长吁口气道:“小三儿无福啊!”
三夫人黄氏早已哭成了泪人,由着身旁婢女撑持才没有倒下来。
此时,她素衣素面强撑着脱开身,跪在冯老太君跟前,泣声道:“求老太君成全,让媳妇去送清儿最后一程吧!”
……
冯习奔回太师府的时候,正听见紫湘阁内传来嫡祖母声嘶力竭的怒喝:“放肆!老三媳妇,你给我记清楚了,你口中的那个贱婢可喊你一声‘母亲’!就算庶出,也是我长乐冯氏的女儿!”
然后,他就被拦下。
“四公子留步。”秦嬷嬷面容和善,身形如松。
四房在冯府的地位一直很尴尬。
四爷庶出、平庸、闲散,还娶了个舞姬。
十几年来在平城,乃至整个大齐都是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连冯府的下人们都敢不拿四房当正经主子看,对那位四夫人更是如此。
一个舞姬,别说是平头百姓家的姑娘了,说白一点,连个世家家生的丫鬟都不如。至少家生奴婢出身清楚,几代都在主子身边办事,见过世面。
再得力点的,还有自立门户的,就如冯楚诞手下的几位副将,如今都是官身了。子女再不是什么奴婢,而是官家的公子千金。
家生奴婢还能翻身,比舞姬强多了。
四夫人候氏也正如所有人想的那样出身低贱,小家子气。
她明明生得美貌,眼光却差得连老妈妈都不如。
穿着俗气无华,首饰也总是灰扑扑的。
大概四房值钱点的东西都被四爷拿去输光了吧?
下人们这样想着,久而久之就开始同情起这位出身不好却总是很淡泊很和善的四夫人来。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几年,四爷依旧糊涂,四夫人依旧淡泊,只是他们的一对儿女——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两年前的那个夏日。
三娘子冯清华正式封后,二娘子冯妙华因病被谴送到了家庙静养。
可能都是冯府不太被关注的女儿的缘故,时年十四、生性乖巧的五娘子冯惜华与二娘子从小亲近,二娘子病中也只有五娘子常常去照看。
后来,二娘子病愈得圣上亲自迎回宫。
让人意外的是,她带上了五娘子。
那时的五娘子可正处在风口浪尖。
说来,也怪二娘子的那个胞弟。
三房庶出的六公子冯述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跟平城出了名的那几个纨绔混了一身的陋习。
还帮陌生男子偷拿五娘子贴身之物……唉,世人对女子总是苛刻。
纵然,北地的大齐朝民风开放,又什么也没发生。
但五娘子与人有私的谣言还是出了。
悄悄跟了一路的两个人都有些疑惑。
“这大半夜的,阿穆是要去哪呀?”冯习终于忍不住嘀咕道,“这路不对呀,都走到瑶光寺的后山来了。”
可这瑶光寺是什么地方,平头老百姓不清楚,他们身为大齐勋贵难道还不清楚吗。
面对紫衣少年突然阴沉的侧颜,一时又不敢再说什么,皱眉道,“难怪是我眼花了?在做梦……”
话未说完,只觉后脑勺一麻,等他再次睁眼,竟然发现自己直挺挺躺在屋里的地板上,而不是瑶光寺的后山荒野。
这哪呀,虽然不是他家,但这环境很熟悉呀。
“难道真做梦?”摸着还在发疼的后脑勺,自言自语道。
直到他看到一个又矮又瘦的身影。
最风楼的小二哥很是遗憾的对他啧啧道:“冯爷,您是不知道呀,你是被人打的!”
他才知道啊。
月黑风高,小二哥那口白牙晃得他眼痛,“您不是在虎贲军军中当官吗?还有谁能把您打晕喽?”
冯习错了错牙,好烦好想把眼前这蠢小二的白牙全拔下来,怎么办?
可问题来了,就算是被人打晕了,他也不应该在这里是吧?
“跟我一起来的紫衣公子呢?”
“你问的是那个俊俏公子呀?”小二哥咝了声,“走了啊。”
“我知道走了呀。”
不走难道会陪着自己一块睡地板,他就是想问问自家主子去哪了,这小二一脸嫌弃是几个意思?
看得他好像被主人扔掉的狗一样。
“把你扔在这里就走了。”小二一副不想跟他多说的样子,道,“冯爷,您走不走,小店要打烊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掌柜的早走了。”
“多大的事呀?”
冯习摸了摸脑门,不就是他被主子打了,还不算,又把他这个亲卫丢在酒楼不管吗?
好在这小二只知道他在虎贲军中当职,倒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不然就真丢脸丢大了。
“冯爷,”小二哥完全无视他生无可恋的蠢样,挤挤眼道,“您睡了半天,还不知道吧?”
一副“你错过了好戏”的得意样:
“出大事了!废后死了!”
“谁?”
“废后,就是那个冯太师的孙女……”
小二哥话还未说完,感觉一阵凉风刮过,身边哪里还有冯习的身影?
……
……
杏子巷,太师府的金字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前站着的人群却暮气沉沉。
“……废后冯氏清华一年前出家为尼,终因沉疴不治昨夜终于瑶光寺……”
“……圣上念其贞谨有德操,虽为练行尼,仍以皇族……”
“不必了。”
太师冯子熙年已七旬,青玉簪,花白发,一身简袍,形容憔悴,目光清明。
未等宣旨的宦官读完,便摆手叹道:“有劳符常侍亲自前来宣旨,只是,还请符常侍替老夫回秉圣上,小女既已出家受戒便是佛门中人,一切身后之事都按佛礼简行,就当我冯门从未生过这个女儿吧!”
这个符常侍是冯太皇太后身边红人,对身为主子兄长的冯太师自然恭敬有加,忙俯首施行道:“这也是太皇太后的一番心意啊!”
“老夫心领了。”便不再多言。
冯太师做事一向言出必行。
闭门送客后,整个冯府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
内宅几个夫人全聚在紫湘阁,只是大都低头不语。
老太君脸上暮气沉沉,过了许多才长吁口气道:“小三儿无福啊!”
三夫人黄氏早已哭成了泪人,由着身旁婢女撑持才没有倒下来。
此时,她素衣素面强撑着脱开身,跪在冯老太君跟前,泣声道:“求老太君成全,让媳妇去送清儿最后一程吧!”
……
冯习奔回太师府的时候,正听见紫湘阁内传来嫡祖母声嘶力竭的怒喝:“放肆!老三媳妇,你给我记清楚了,你口中的那个贱婢可喊你一声‘母亲’!就算庶出,也是我长乐冯氏的女儿!”
然后,他就被拦下。
“四公子留步。”秦嬷嬷面容和善,身形如松。
四房在冯府的地位一直很尴尬。
四爷庶出、平庸、闲散,还娶了个舞姬。
十几年来在平城,乃至整个大齐都是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连冯府的下人们都敢不拿四房当正经主子看,对那位四夫人更是如此。
一个舞姬,别说是平头百姓家的姑娘了,说白一点,连个世家家生的丫鬟都不如。至少家生奴婢出身清楚,几代都在主子身边办事,见过世面。
再得力点的,还有自立门户的,就如冯楚诞手下的几位副将,如今都是官身了。子女再不是什么奴婢,而是官家的公子千金。
家生奴婢还能翻身,比舞姬强多了。
四夫人候氏也正如所有人想的那样出身低贱,小家子气。
她明明生得美貌,眼光却差得连老妈妈都不如。
穿着俗气无华,首饰也总是灰扑扑的。
大概四房值钱点的东西都被四爷拿去输光了吧?
下人们这样想着,久而久之就开始同情起这位出身不好却总是很淡泊很和善的四夫人来。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几年,四爷依旧糊涂,四夫人依旧淡泊,只是他们的一对儿女——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两年前的那个夏日。
三娘子冯清华正式封后,二娘子冯妙华因病被谴送到了家庙静养。
可能都是冯府不太被关注的女儿的缘故,时年十四、生性乖巧的五娘子冯惜华与二娘子从小亲近,二娘子病中也只有五娘子常常去照看。
后来,二娘子病愈得圣上亲自迎回宫。
让人意外的是,她带上了五娘子。
那时的五娘子可正处在风口浪尖。
说来,也怪二娘子的那个胞弟。
三房庶出的六公子冯述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跟平城出了名的那几个纨绔混了一身的陋习。
还帮陌生男子偷拿五娘子贴身之物……唉,世人对女子总是苛刻。
纵然,北地的大齐朝民风开放,又什么也没发生。
但五娘子与人有私的谣言还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