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月,天朗气清,微风和畅,郊野层林尽染,满目金黄,风景如画。qiuyelou柳元章和张春二人骑着马,信马由缰,在郊野小道上慢慢走着。
柳元章本来心里十分烦闷,出来走了走,见到如此好的景色,顿感神清气爽,身心舒畅,暂时忘却了烦心事,一路上与张春谈论着周边的风景。张春见主人心情好转,终日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下了,道:“老爷这阵子只顾着忙于公务,今日时间充裕,可以到各处看看,对身体也是有益处的。”
柳元章点头道:“来城父县这么久了,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悦目的风景,顿时叫人忘忧。若是在北方,现在恐怕早已是秋风瑟瑟,满目苍黄,很快就要入冬了吧?这一南一北,同样是深秋,没想到景致相差竟然如此之大。”柳元章看了一会儿,心中不禁诗兴勃发,随即口占了一首绝句:
“城外秋深溢清寒,
白云深处鸟兽藏。
清秋兴发染千树,
北雁哀鸣催旅人。
常做万里悲秋客,
江南思北入冬无?
造化一体本无别,
天涯一念两处愁。”
二人骑马走了一会儿,柳元章见到处都是黄叶,想起吴妈说起郊外有枫叶,便问张春:“这郊外都是黄叶,看得眼饱,反倒想看看那红枫叶,不知何处有?”
张春也不知道,这时看见远处有个樵夫背着一捆柴走过来,道:“老爷,前面有人过来,我去问问。”
张春跳下马,走到那樵夫面前问:“有劳了,请问这附近可有枫树林?”
那个樵夫听完,道:“要看枫叶,福音寺的枫叶最好。”
张春问道:“那么福音寺该怎么走?”
樵夫指着身后道:“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前面不远处有个路口,一条向左,一条向右,往左走,一路上山就是了。”
张春谢过樵夫,回来跨上马,对柳元章说了,二人就驱马向着福音寺走去。
不多时,二人来到山脚下,坐在马背上仰头望着山上,只见那澄澈深蓝的天空底下,秋山红叶,格外显眼。万红丛中点缀着梵宇僧楼,苍松翠柏,几点琉璃黄,几片松柏绿,高下相间,真是如画。qiuyelou柳元章看了许久,都没见到寺庙在何处,便问张春,张春眼尖,一眼就看见那红叶深处的一点绿色之中,露出一角金黄的飞甍,便指着山上对柳元章道:“老爷,你看那里,想必就是福音寺了。”柳元章顺着张春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乍一眼看,还以为是满山红叶中的一树花,周围是几点绿叶,中间是朵黄花呢。这时山上起风,从满山红叶面上拂过,红叶就如水波一般兴动起来,一层涌起,后面接着涌起一层,层层相叠,尽朝着另一边推过去。红叶翻滚之际,叶片背后翻露出来,那一面的颜色稍稍浅一点,于是就见前面的波浪一片火红在翻滚,后面紧接着又泛起一层暗黄色,再加上树林里暗暗涌动的如波涛一般的风声,使人不禁忘了自身所在,还以为身临大海了。
柳元章看了以后,不禁感叹道:“真是个好地方,若是能隐居此处,尘世间一切烦恼,想必都能放下吧。”
这时,山上传来几声沉沉的钟声,张春道:“老爷,既然都到山下了,何不趁兴上山游览一番,看看山上的古刹?”
柳元章正有此意,二人于是将马拴在山下,沿着一级级的石阶步行上山。
爬到半山的时候,只见上面的石阶上立着一个小和尚,见二人走上来,就下了台阶,对柳元章施了礼,柳元章也还了礼,小和尚道:“主持嘱我在此等候居士多时,请居士随我上山。”
柳元章诧异道:“我与你们主持素不相识,今日只是随兴到此处游玩,也并未提前告知,主持怎会知道我要来?是不是认错人了?”
小和尚道:“居士可是城父县新R县令柳元章?”
柳元章道:“正是。”
小和尚道:“那就没错了,请柳居士随我上山,主持正在寺内等候。”
柳元章心里十分疑惑,正想问那小和尚,小和尚却转过身向山上走去,柳元章只好和张春跟了上去。
来到寺庙门口,只见漆红门首的牌匾上写着三个鎏金遒劲大字:“福音寺”,柳元章虽然向来不信佛,但来到佛门重地,见到一切如此庄严,也不得不整顿衣冠,怀着虔敬之心,随着小和尚进了寺门。
福音寺依山势而建,庙宇建筑并不像一般寺庙那样集中,而是依据山上的地势地块建造。东边一间,西边一栋,有的背靠着陡峭的石壁,有的依傍着山上流下来的清泉,有的凌驾于往外突出的岩石上,有的则根据地块大小建得大或小。建筑之间用石块铺成弯曲小道,彼此连通,道旁也并没有刻意种植树木,都是些天然长成青松翠柏、绿竹红枫、无花罗汉,形态各异;加上明亮的阳光从树叶间漏下斑斑点点,或红或绿、或白或黄,彼此交相掩映,点缀着那些古意盎然的寺庙建筑,真是个清幽雅致的所在。
柳元章见了寺庙里的风景,不禁慢下脚步来,仔细看着寺中的景色,待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小和尚早已不知去处了,遂问张春:“刚才那个带路的小和尚呢?”
张春也看得入迷,没有注意,就摇了摇头。二人正在草木之间踟蹰,却听一个如洪钟般声音道:“柳居士为何在此徘徊?”
柳元章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袈裟、留着长长银须、面目和蔼的老和尚缓步从一条小道上走过来。柳元章见了,连忙走过去对他施礼,道:“刚才因为贪看寺中景色,一时忘了跟随引路的小师父,就不知该往何处走了。”
那老和尚微笑道:“这寺中草木,与外面的并无两样,居士为何如此迷醉?”
柳元章道:“同是草木,外面的不论位置还是形态,都不免经过人工刻意扶持,形态造作;即便是长于山野,也与普通乔木并无二致,无甚可观之处。但是我看这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不但生长随意,形状也十分奇怪,蔚然有灵气,大概是自然的神功所造,看后令人耳目一新,所以才一直贪看不前。”
老和尚抚须道:“居士觉得寺中草木神奇,是因为之前很少见到,若是经常寓目,也就不觉为奇了。世间万物皆同此理,常见者不觉怪,少见者为稀奇。其实世间万事万物,但凡过了耳目,就不会放在心上,倒是那从未见过听过的事,偶然见之听之,反倒觉得稀奇。”
柳元章细细思索,觉得他说的很在理,便点头道:“我虽为官多年,也到过不少地方,见过的事物不算少,但是没想到来到这神山古刹,单单见了几棵草木就立马显得我见识不够了,想来人在这世间,也不过如草木一般微小,所知实在是有限。”
老和尚笑道:“居士观草木就能有这样的领悟,已经是很有悟性了。”
柳元章赶紧施礼道:“不敢,方才只是见师父说起,故随意表白心中感想,无意卖弄,还请师父见谅。”
老和尚道:“柳居士过谦了,今日能与居士相谈,也是缘分,请居士移步用茶。”
柳元章不好推辞,就跟着老和尚往一间禅室走去。路上,柳元章一直心怀疑惑:“这位师父是如何知道我姓柳的?莫非他就是刚才那个小和尚所说的主持?”
柳元章是心直之人,于是就将心中所想问了老和尚,老和尚道:“老衲正是本寺的主持,法号圆觉,早知居士今日会来此,故特叫弟子在半山等候,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缘。”
柳元章向来是不相信什么因缘之说的,现在见圆觉说起,不免有质疑,便直言道:“并非有意冒犯主持,只是在下一直都觉得‘因缘’之说太过虚幻。”
圆觉语气平缓道:“居士心中有什么疑惑,但说无妨。”
柳元章也不顾什么忌讳了,道:“在下对佛家因缘之说所知不多,不过倒是知道俗理经常说的因缘的意思。大概是天地万物,人生一世,所有东西,所有事情,都是早已注定好。什么时候该遇见什么人,该发生什么事,都是因缘安排,势所必然,不过在下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牵强了。这世上万事万物,那一样不是自然生成的?虽然也有它自己的规律,但那绝非什么因缘,而是生来如此;人却稍稍有些不一样,每时每刻所经历的事情,都是不定的,就比如说我今日出行,我可以来这福音寺,也可以不来,都是说不定的。若是我来了就说是因缘所致,那么我若是不来呢,难道也可以说是因缘?”
圆觉一边走着一边静静地听着,听完脸上露出笑容来,道:“居士理解并无错,但是只说对了一半,居士今日若有兴致,老衲愿与居士好好谈谈这‘因缘’二字。”
柳元章虽然性格谦和,但若是遇到论理辩疑,还是不会谦让的,心想正好碰到这个机会,不妨与他好好切磋切磋。三人已经走到禅室前面,圆觉叫来一个小和尚,领着张春去喝茶,自己同柳元章进了禅室。
毕竟柳元章是如何与圆觉主持辩论“因缘”的,且听下回分解。
柳元章本来心里十分烦闷,出来走了走,见到如此好的景色,顿感神清气爽,身心舒畅,暂时忘却了烦心事,一路上与张春谈论着周边的风景。张春见主人心情好转,终日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下了,道:“老爷这阵子只顾着忙于公务,今日时间充裕,可以到各处看看,对身体也是有益处的。”
柳元章点头道:“来城父县这么久了,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悦目的风景,顿时叫人忘忧。若是在北方,现在恐怕早已是秋风瑟瑟,满目苍黄,很快就要入冬了吧?这一南一北,同样是深秋,没想到景致相差竟然如此之大。”柳元章看了一会儿,心中不禁诗兴勃发,随即口占了一首绝句:
“城外秋深溢清寒,
白云深处鸟兽藏。
清秋兴发染千树,
北雁哀鸣催旅人。
常做万里悲秋客,
江南思北入冬无?
造化一体本无别,
天涯一念两处愁。”
二人骑马走了一会儿,柳元章见到处都是黄叶,想起吴妈说起郊外有枫叶,便问张春:“这郊外都是黄叶,看得眼饱,反倒想看看那红枫叶,不知何处有?”
张春也不知道,这时看见远处有个樵夫背着一捆柴走过来,道:“老爷,前面有人过来,我去问问。”
张春跳下马,走到那樵夫面前问:“有劳了,请问这附近可有枫树林?”
那个樵夫听完,道:“要看枫叶,福音寺的枫叶最好。”
张春问道:“那么福音寺该怎么走?”
樵夫指着身后道:“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前面不远处有个路口,一条向左,一条向右,往左走,一路上山就是了。”
张春谢过樵夫,回来跨上马,对柳元章说了,二人就驱马向着福音寺走去。
不多时,二人来到山脚下,坐在马背上仰头望着山上,只见那澄澈深蓝的天空底下,秋山红叶,格外显眼。万红丛中点缀着梵宇僧楼,苍松翠柏,几点琉璃黄,几片松柏绿,高下相间,真是如画。qiuyelou柳元章看了许久,都没见到寺庙在何处,便问张春,张春眼尖,一眼就看见那红叶深处的一点绿色之中,露出一角金黄的飞甍,便指着山上对柳元章道:“老爷,你看那里,想必就是福音寺了。”柳元章顺着张春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乍一眼看,还以为是满山红叶中的一树花,周围是几点绿叶,中间是朵黄花呢。这时山上起风,从满山红叶面上拂过,红叶就如水波一般兴动起来,一层涌起,后面接着涌起一层,层层相叠,尽朝着另一边推过去。红叶翻滚之际,叶片背后翻露出来,那一面的颜色稍稍浅一点,于是就见前面的波浪一片火红在翻滚,后面紧接着又泛起一层暗黄色,再加上树林里暗暗涌动的如波涛一般的风声,使人不禁忘了自身所在,还以为身临大海了。
柳元章看了以后,不禁感叹道:“真是个好地方,若是能隐居此处,尘世间一切烦恼,想必都能放下吧。”
这时,山上传来几声沉沉的钟声,张春道:“老爷,既然都到山下了,何不趁兴上山游览一番,看看山上的古刹?”
柳元章正有此意,二人于是将马拴在山下,沿着一级级的石阶步行上山。
爬到半山的时候,只见上面的石阶上立着一个小和尚,见二人走上来,就下了台阶,对柳元章施了礼,柳元章也还了礼,小和尚道:“主持嘱我在此等候居士多时,请居士随我上山。”
柳元章诧异道:“我与你们主持素不相识,今日只是随兴到此处游玩,也并未提前告知,主持怎会知道我要来?是不是认错人了?”
小和尚道:“居士可是城父县新R县令柳元章?”
柳元章道:“正是。”
小和尚道:“那就没错了,请柳居士随我上山,主持正在寺内等候。”
柳元章心里十分疑惑,正想问那小和尚,小和尚却转过身向山上走去,柳元章只好和张春跟了上去。
来到寺庙门口,只见漆红门首的牌匾上写着三个鎏金遒劲大字:“福音寺”,柳元章虽然向来不信佛,但来到佛门重地,见到一切如此庄严,也不得不整顿衣冠,怀着虔敬之心,随着小和尚进了寺门。
福音寺依山势而建,庙宇建筑并不像一般寺庙那样集中,而是依据山上的地势地块建造。东边一间,西边一栋,有的背靠着陡峭的石壁,有的依傍着山上流下来的清泉,有的凌驾于往外突出的岩石上,有的则根据地块大小建得大或小。建筑之间用石块铺成弯曲小道,彼此连通,道旁也并没有刻意种植树木,都是些天然长成青松翠柏、绿竹红枫、无花罗汉,形态各异;加上明亮的阳光从树叶间漏下斑斑点点,或红或绿、或白或黄,彼此交相掩映,点缀着那些古意盎然的寺庙建筑,真是个清幽雅致的所在。
柳元章见了寺庙里的风景,不禁慢下脚步来,仔细看着寺中的景色,待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小和尚早已不知去处了,遂问张春:“刚才那个带路的小和尚呢?”
张春也看得入迷,没有注意,就摇了摇头。二人正在草木之间踟蹰,却听一个如洪钟般声音道:“柳居士为何在此徘徊?”
柳元章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袈裟、留着长长银须、面目和蔼的老和尚缓步从一条小道上走过来。柳元章见了,连忙走过去对他施礼,道:“刚才因为贪看寺中景色,一时忘了跟随引路的小师父,就不知该往何处走了。”
那老和尚微笑道:“这寺中草木,与外面的并无两样,居士为何如此迷醉?”
柳元章道:“同是草木,外面的不论位置还是形态,都不免经过人工刻意扶持,形态造作;即便是长于山野,也与普通乔木并无二致,无甚可观之处。但是我看这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不但生长随意,形状也十分奇怪,蔚然有灵气,大概是自然的神功所造,看后令人耳目一新,所以才一直贪看不前。”
老和尚抚须道:“居士觉得寺中草木神奇,是因为之前很少见到,若是经常寓目,也就不觉为奇了。世间万物皆同此理,常见者不觉怪,少见者为稀奇。其实世间万事万物,但凡过了耳目,就不会放在心上,倒是那从未见过听过的事,偶然见之听之,反倒觉得稀奇。”
柳元章细细思索,觉得他说的很在理,便点头道:“我虽为官多年,也到过不少地方,见过的事物不算少,但是没想到来到这神山古刹,单单见了几棵草木就立马显得我见识不够了,想来人在这世间,也不过如草木一般微小,所知实在是有限。”
老和尚笑道:“居士观草木就能有这样的领悟,已经是很有悟性了。”
柳元章赶紧施礼道:“不敢,方才只是见师父说起,故随意表白心中感想,无意卖弄,还请师父见谅。”
老和尚道:“柳居士过谦了,今日能与居士相谈,也是缘分,请居士移步用茶。”
柳元章不好推辞,就跟着老和尚往一间禅室走去。路上,柳元章一直心怀疑惑:“这位师父是如何知道我姓柳的?莫非他就是刚才那个小和尚所说的主持?”
柳元章是心直之人,于是就将心中所想问了老和尚,老和尚道:“老衲正是本寺的主持,法号圆觉,早知居士今日会来此,故特叫弟子在半山等候,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缘。”
柳元章向来是不相信什么因缘之说的,现在见圆觉说起,不免有质疑,便直言道:“并非有意冒犯主持,只是在下一直都觉得‘因缘’之说太过虚幻。”
圆觉语气平缓道:“居士心中有什么疑惑,但说无妨。”
柳元章也不顾什么忌讳了,道:“在下对佛家因缘之说所知不多,不过倒是知道俗理经常说的因缘的意思。大概是天地万物,人生一世,所有东西,所有事情,都是早已注定好。什么时候该遇见什么人,该发生什么事,都是因缘安排,势所必然,不过在下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牵强了。这世上万事万物,那一样不是自然生成的?虽然也有它自己的规律,但那绝非什么因缘,而是生来如此;人却稍稍有些不一样,每时每刻所经历的事情,都是不定的,就比如说我今日出行,我可以来这福音寺,也可以不来,都是说不定的。若是我来了就说是因缘所致,那么我若是不来呢,难道也可以说是因缘?”
圆觉一边走着一边静静地听着,听完脸上露出笑容来,道:“居士理解并无错,但是只说对了一半,居士今日若有兴致,老衲愿与居士好好谈谈这‘因缘’二字。”
柳元章虽然性格谦和,但若是遇到论理辩疑,还是不会谦让的,心想正好碰到这个机会,不妨与他好好切磋切磋。三人已经走到禅室前面,圆觉叫来一个小和尚,领着张春去喝茶,自己同柳元章进了禅室。
毕竟柳元章是如何与圆觉主持辩论“因缘”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