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那片树林,冷风吹过,寒了三个活人,也寒了三具尸体。
生死有时太快,当你在意识到就已经发生了,连后悔的时间都是一种奢侈。
“那陈大人怎么...?”
“别是现在。”老人打断了徒弟的疑问,走向陆崇德尸首面前,默默的一拱手,少年则静静鞠躬,良久方才站直。
师徒俩其实一向都不是很拘礼数,但眼前的人,值得尊敬。
老人凝望陆崇德平静的表情许久,摇头叹了口气,转身看着朱乾析,不发一语。
“我不姓朱。”
很难想象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能用这种口气说出话来,他却是对着少年说的,“朱乾析死了,我姓陆。”
说罢他跌跌撞撞地走到了陆崇德尸首前,跪下磕头。
“陆前辈,朱乾析枉为皇室,不但未能造福百姓,更,更累得前辈全家遇难,再无后裔。前辈铁骨侠义,我今日不肖,愿认前辈为义父,改朱为陆,继承前辈英魂,一报血海深仇,二扬侠义门风,前辈若泉下有知,还望成全。”
八九岁的孩子说出这番话,断断续续,但每一个字,刻骨铭心。
他站起时,一只有力的手拍了拍他的脑袋。
“临危不乱,勇;巧言辞令,智;愿意先他人而死以报答,义;宁可后绝祸患也要先救人,仁;难能可贵的是,不因生死而放弃承诺,信。”
“好孩子,好孩子,陆崇德一定会开心有这样一个义子的。”
胖大老头看向瘦弱的孩子,“跟我们走罢,不仅陈大人逃走,朝廷本身也会顺着铁铮镖局摸到线索。”
孩子对于夸赞充耳不闻,只是麻木地问道:“走,到哪去?”
“哪里都好,只要不是这里的某个地方......”
一旁的少年说道,此刻的他心有所感,收回了嬉皮笑脸,看着那一无所有。
随即少年看向老者,眼神里只有一句话:
给他些什么吧?
就像当初,你给我一样。
老者黯然,命也......
“我会收你作徒弟,教导你习武,这样,你才会变强,才有机会......报仇。”
当听到这两个字,孩子的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
老人看见那光芒,心底叹气,但他更不忍心剥夺孩子最后的念想。
孩子抬头看着老头,后者介绍道:“我姓海,名鲲冥,这是你师兄海一粟,你既然舍了朱姓,我就做回主,给你起名‘何愁’,陆何愁陆何愁,谐音......”
“......陆贺仇,我会记得......师父。”
孩子说罢,跪倒在海鲲冥面前,便要再磕头。
武......强......
之前的朱乾析,现在的陆何愁心底,燃烧着一种比渴望更加摧残的烈火。
“不用了,折阴寿的,咱们不讲这劳什子礼数,尊敬是放在心里,不是挂在行动上的,之后的什么改口茶入门仪式也都免了,反正张罗不起......走罢。”
本想用片汤话冲淡这气氛,直到海鲲冥看见陆何愁不为所动。
“......去哪?”陆何愁问道,神色暗淡得让人心寒。
海鲲冥冲着海一粟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开始白活道:
“陕西秦岭,咱们师门在那,不过其实算上你正好就咱仨,师祖比较懒嘛,不爱收徒弟,我看他把这也教给老头了。”
海一粟窜出来说道,师父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在海一粟头上。
陆何愁有些疑惑,终于是提起了一点兴趣。
即使他在王府长大,也曾听父亲说过武林中人极多,门派林立,像少林武当这样的弟子遍天下就不必说,就是再小的门派也有十来号人,可自己这门派也是当真奇了。
“那......敢问师门名讳?”不知不觉间,之前悲伤愤怒的情绪渐渐被冲淡了,自己的这个师兄虽然看似很不正经,对师父也不尊重,却有一股平和的魅力,好似什么时候都能笑出来,并且感染他人。
“巧了,整对咱俩的姓,山水门,你山我水,刚刚好啊。”
“那,祖师爷何人......”
“诶,这又不是说话地方,我路上说给你听,先把他们安葬好吧。”海鲲冥也过来插嘴道,
师徒三人埋好陆崇德尸首,将另外二人火化,陆何愁又在陆崇德坟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三人乘着夜色走出了林子,收拾好后在村里买了辆马车,行了数天,一路从江南走向西北方向,路上陆何愁便看出习武之人与常人的不同,不说师父,就是师兄在赶路时精力也远较壮年男子充沛。
师父向他解释说:“所谓内力,修的是身体里一口真气,并不能说真的用它隔着几丈远杀敌伤人。但正可谓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眠,你师父师兄之所以能一天赶这么多路,得源于呼吸吐纳间收发有序,气满神足,因此习武之人在运动时体力恢复的更快,所以才有几百回合大战一说。习武之人在运动中也能保持体内的一个平衡。
“同时,虽然不可能有化气为剑这种玄之又玄的功夫,但像武当的太极云手,少林的拈花指,以及数不清的天下武功,都讲究将自己的气劲加以运用,从而让出招带有内力。就好比拳头,你在仔细呼吸,想好步伐与姿势,全身上下的气息融会贯通后打出来的一拳,其力道技巧要远远超过仓促间打出来的一拳。更有点穴或是断筋这样的功夫,都要求内力修为达到一个层次,才能在接触时把气劲打到对方身体里。这路上不适合修炼,等到了师门,我就叫你吐纳的心法。”
陆何愁点了点头,在车上暗自琢磨刚才的一番理论。
过了几天,陆何愁又问道:“师父,不是我心急......可,像追兵三人的修为,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有什么时候才能.......”
“呵呵,你多虑了,我问你,如果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打一架,你说谁会赢?”
“这......”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乃是天道,习武则是固本培元,延缓这个过程的法门。少年人胜在气血充盈,身手灵活敏捷;招数熟练,老年人胜在内功修为深湛。”
“但修为并非是仅仅由时间决定的,天赋,信念,以及付出的努力,才是一个人变强的原因。况且内力并非一切,如果一个大汉足够强壮,照样能以蛮力和速度打翻武者,当然了,武者之所以强,就是因为一般人只能锻炼以求二加二得四,而我们则是二乘二得四,当数字,也就是内力和力量越来越大......你明白了吗?”
陆何愁思索了片刻,说道:“所以......武人通过同样的身体发挥出更强的效果,靠的就是内力和身体和技巧的相辅相成。”
“孺子可教也,比旁边那木头省心多了,你都不知道当年老夫给他解释这些费了多大劲。”
“省省吧,当年我才四岁,四岁啊。你冲一个四岁小孩讲固本培元?再说当时有这么详细么,总共也没说上几句话就画画去了,你个偏心老头。”
“臭小子,你给我过来,今天正好给你师弟演示下什么叫黑虎掏心。”
“诶你别,啊啊!当我不会还手么?!”“
来啊,打了你这么多年你成功过么臭小子,叫你目无尊长。”
陆何愁忍不住笑了起来,旅途中,时间的冲刷和二人的陪伴总算让伤感过去了。
尽管还会回来。
生死有时太快,当你在意识到就已经发生了,连后悔的时间都是一种奢侈。
“那陈大人怎么...?”
“别是现在。”老人打断了徒弟的疑问,走向陆崇德尸首面前,默默的一拱手,少年则静静鞠躬,良久方才站直。
师徒俩其实一向都不是很拘礼数,但眼前的人,值得尊敬。
老人凝望陆崇德平静的表情许久,摇头叹了口气,转身看着朱乾析,不发一语。
“我不姓朱。”
很难想象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能用这种口气说出话来,他却是对着少年说的,“朱乾析死了,我姓陆。”
说罢他跌跌撞撞地走到了陆崇德尸首前,跪下磕头。
“陆前辈,朱乾析枉为皇室,不但未能造福百姓,更,更累得前辈全家遇难,再无后裔。前辈铁骨侠义,我今日不肖,愿认前辈为义父,改朱为陆,继承前辈英魂,一报血海深仇,二扬侠义门风,前辈若泉下有知,还望成全。”
八九岁的孩子说出这番话,断断续续,但每一个字,刻骨铭心。
他站起时,一只有力的手拍了拍他的脑袋。
“临危不乱,勇;巧言辞令,智;愿意先他人而死以报答,义;宁可后绝祸患也要先救人,仁;难能可贵的是,不因生死而放弃承诺,信。”
“好孩子,好孩子,陆崇德一定会开心有这样一个义子的。”
胖大老头看向瘦弱的孩子,“跟我们走罢,不仅陈大人逃走,朝廷本身也会顺着铁铮镖局摸到线索。”
孩子对于夸赞充耳不闻,只是麻木地问道:“走,到哪去?”
“哪里都好,只要不是这里的某个地方......”
一旁的少年说道,此刻的他心有所感,收回了嬉皮笑脸,看着那一无所有。
随即少年看向老者,眼神里只有一句话:
给他些什么吧?
就像当初,你给我一样。
老者黯然,命也......
“我会收你作徒弟,教导你习武,这样,你才会变强,才有机会......报仇。”
当听到这两个字,孩子的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
老人看见那光芒,心底叹气,但他更不忍心剥夺孩子最后的念想。
孩子抬头看着老头,后者介绍道:“我姓海,名鲲冥,这是你师兄海一粟,你既然舍了朱姓,我就做回主,给你起名‘何愁’,陆何愁陆何愁,谐音......”
“......陆贺仇,我会记得......师父。”
孩子说罢,跪倒在海鲲冥面前,便要再磕头。
武......强......
之前的朱乾析,现在的陆何愁心底,燃烧着一种比渴望更加摧残的烈火。
“不用了,折阴寿的,咱们不讲这劳什子礼数,尊敬是放在心里,不是挂在行动上的,之后的什么改口茶入门仪式也都免了,反正张罗不起......走罢。”
本想用片汤话冲淡这气氛,直到海鲲冥看见陆何愁不为所动。
“......去哪?”陆何愁问道,神色暗淡得让人心寒。
海鲲冥冲着海一粟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开始白活道:
“陕西秦岭,咱们师门在那,不过其实算上你正好就咱仨,师祖比较懒嘛,不爱收徒弟,我看他把这也教给老头了。”
海一粟窜出来说道,师父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在海一粟头上。
陆何愁有些疑惑,终于是提起了一点兴趣。
即使他在王府长大,也曾听父亲说过武林中人极多,门派林立,像少林武当这样的弟子遍天下就不必说,就是再小的门派也有十来号人,可自己这门派也是当真奇了。
“那......敢问师门名讳?”不知不觉间,之前悲伤愤怒的情绪渐渐被冲淡了,自己的这个师兄虽然看似很不正经,对师父也不尊重,却有一股平和的魅力,好似什么时候都能笑出来,并且感染他人。
“巧了,整对咱俩的姓,山水门,你山我水,刚刚好啊。”
“那,祖师爷何人......”
“诶,这又不是说话地方,我路上说给你听,先把他们安葬好吧。”海鲲冥也过来插嘴道,
师徒三人埋好陆崇德尸首,将另外二人火化,陆何愁又在陆崇德坟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三人乘着夜色走出了林子,收拾好后在村里买了辆马车,行了数天,一路从江南走向西北方向,路上陆何愁便看出习武之人与常人的不同,不说师父,就是师兄在赶路时精力也远较壮年男子充沛。
师父向他解释说:“所谓内力,修的是身体里一口真气,并不能说真的用它隔着几丈远杀敌伤人。但正可谓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眠,你师父师兄之所以能一天赶这么多路,得源于呼吸吐纳间收发有序,气满神足,因此习武之人在运动时体力恢复的更快,所以才有几百回合大战一说。习武之人在运动中也能保持体内的一个平衡。
“同时,虽然不可能有化气为剑这种玄之又玄的功夫,但像武当的太极云手,少林的拈花指,以及数不清的天下武功,都讲究将自己的气劲加以运用,从而让出招带有内力。就好比拳头,你在仔细呼吸,想好步伐与姿势,全身上下的气息融会贯通后打出来的一拳,其力道技巧要远远超过仓促间打出来的一拳。更有点穴或是断筋这样的功夫,都要求内力修为达到一个层次,才能在接触时把气劲打到对方身体里。这路上不适合修炼,等到了师门,我就叫你吐纳的心法。”
陆何愁点了点头,在车上暗自琢磨刚才的一番理论。
过了几天,陆何愁又问道:“师父,不是我心急......可,像追兵三人的修为,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有什么时候才能.......”
“呵呵,你多虑了,我问你,如果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打一架,你说谁会赢?”
“这......”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乃是天道,习武则是固本培元,延缓这个过程的法门。少年人胜在气血充盈,身手灵活敏捷;招数熟练,老年人胜在内功修为深湛。”
“但修为并非是仅仅由时间决定的,天赋,信念,以及付出的努力,才是一个人变强的原因。况且内力并非一切,如果一个大汉足够强壮,照样能以蛮力和速度打翻武者,当然了,武者之所以强,就是因为一般人只能锻炼以求二加二得四,而我们则是二乘二得四,当数字,也就是内力和力量越来越大......你明白了吗?”
陆何愁思索了片刻,说道:“所以......武人通过同样的身体发挥出更强的效果,靠的就是内力和身体和技巧的相辅相成。”
“孺子可教也,比旁边那木头省心多了,你都不知道当年老夫给他解释这些费了多大劲。”
“省省吧,当年我才四岁,四岁啊。你冲一个四岁小孩讲固本培元?再说当时有这么详细么,总共也没说上几句话就画画去了,你个偏心老头。”
“臭小子,你给我过来,今天正好给你师弟演示下什么叫黑虎掏心。”
“诶你别,啊啊!当我不会还手么?!”“
来啊,打了你这么多年你成功过么臭小子,叫你目无尊长。”
陆何愁忍不住笑了起来,旅途中,时间的冲刷和二人的陪伴总算让伤感过去了。
尽管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