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独裁者没有想到有人这样同他顶嘴,因为这时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德国人敢这样做了。张伯伦反唇相讥看来起了一点作用,希特勒平静了下来。他认为,他们可以谈一谈,说道:“最后是否也许还有和平解决希望的问题“。接着,希特勒提出了他的建议:“英国是否愿意同意割让苏台德地区?还是按民族自决的原则作出割让?“
这一建议并没有使张伯伦感到震惊。他回答道:“我同阁员和法国人商量以前还不能确定。”不过,就他个人来说,他同意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他希望回到英国向政府报告他的个人态度,并且取得政府的批准。
在同希特勒的会谈快结束的时候,张伯伦总算从他那里挖出了一项保证:在他们两人再次会谈以前,他不采取军事行动。这时候,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话还是极为信任的,一两天以后,他在私人场合曾说:“尽管我在他脸上可以看出这个人凶狠无情,我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在作了保证以后可以相信的人。“
当张伯伦陶醉在这种自我安慰的幻想中的时候,希特勒却一股劲儿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准备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次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统帅部的隆美尔去协助汉莱因组织“苏台德自由团“,借以同捷克人不断保持冲突和纠纷。这一天,正当张伯伦忙着争取他的内阁阁员和法国人同意他的投降政策的时候,希特勒就向希姆莱下达了行动时间表。为了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最后打击,政治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他对匈牙利和波兰不断施加压力,要它们参加趁火打劫的分赃勾当。当日,希特勒就接见了匈牙利总理伊姆雷第和外交部长卡尼亚,对布达佩斯所表现的畏缩犹豫大加申斥。希特勒说道:“匈牙利要参与大事,现在已是最后的机会了,它要是不参加的话,他就不能为匈牙利的利益说话。”他向匈牙利人提出两项要求:第一,匈牙利应当马上提出它所希望取得的领土内进行公民投票的要求。第二,它对任何方面提出的关于确定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的建议不作任何保证。
这可以从希特勒向匈牙利人说的话里可以看出,不论张伯伦愿意怎么办,就是残存的那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也不打算让它长期存在。
在柏林的鼓动下,波兰政府也在次日上午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要求在有大量波兰人居住的特青地区举行公民投票,并且把部队开到了这一地区的边境。,匈牙利政府也如法炮制。就在这一天下午,苏台德自由团在德国党卫队的支援下,侵占了只有微乎其微的抵抗力量的整个苏台德局部地区。
9月29日午后12点30分,阿道夫·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这个城市里,在这个他曾在破破烂烂的小咖啡馆的阴暗后室开始其卑微的政治生涯的城市里,在这个他曾在大街上遭到啤酒馆政变失败惨剧的城市里,俨然像一个征服者一样,欢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府首脑。
这天一清早,他就前往德奥边境去迎接墨索里尼,并且为在会议上采取共同行动而打下了基础。在到慕尼黑的火车上,希特勒怀着好斗的情绪,指着地图向那位意大利的领袖解释,他打算怎样“清算“捷克斯洛伐克。他说:“要是那天开始的谈判不能立刻取得结果,他就要诉诸武力。”在场的意大利外交部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说道:“终有一日我们要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墨索里尼对此表示同意。
张伯伦并没有像希特勒那样事先去看达拉第,为英国和法国制定一个共同战略,来同两个法西斯独裁者对垒。事实上,张伯伦到慕尼黑来的时候,已经打定主意不让任何一个人,当然不让捷克人,甚至也不让法国人,阻碍他同希特勒迅速达成协议。至于法国总理达拉第,他整整一天都是晕头转向地那样跟着自己屁股后面跑,因此根本不需要提防他,然而已经下定决心的张伯伦还是不放心。
会谈是12点45分在柯尼斯广场的所谓元首府里开始的。这次会谈不过是高潮的尾声,只是办一个正式手续,把希特勒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按时交给他而已。会谈一开始就有一种“普遍亲善的气氛“。没有人当主席。整个进程都是很随便的。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拼命迎合希特勒。甚至在他作了“无论如何都要在10月1日进军“的开幕发言以后,他们还要拼命迎合他。
会议在墨索里尼发言时,接触到了实质问题。他是第三个发言的。他说:“为了提供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带来了一个明确的书面建议。”其实,意大利领袖当作他自己的折中方案拿出的骗人东西,原来是前一天在柏林德国外交部由戈林、牛赖特和威兹萨克草拟出来的。戈林把它拿去给希特勒看,希特勒说可以。于是马上就由施密特博士译成法文送给意大利大使阿托利科,阿托利科把它全文用电话传到罗马,那位意大利独裁者,在要上火车赴慕尼黑之前刚刚收到。这样,所谓“意大利建议“不但成为这次非正式会议上的唯一议程,而且成为后来慕尼黑协定的基本条款,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在柏林制造出的德国建议。
建议的措词同希特勒被拒绝的戈德斯堡要求极为相似,因此上述事实本来似乎应当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对达拉第和张伯伦或者现在随他们来开会的英法驻德大使来说,却并不是如此。法国总理“欢迎意大利领袖的建议“,说它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英国首相也“欢迎意大利领袖的建议“,并且宣称他本人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个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至于汉德逊大使,他认为墨索里尼“巧妙地结合了希特勒的建议和英法建议而作为他自己的建议提了出来“;弗朗索瓦-庞赛大使的印象是,与会者是根据由霍拉斯·威尔逊起草的一项英国备忘录在进行工作。这些不惜一切代价一心只想姑息的英法政治家与外交家竟然如此愚蠢,容易上当受骗!
既然“意大利建议“受到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剩下的就只有少数细节还要推敲了。过去是商人出身而且又曾任过财政大臣的张伯伦,想知道在苏台德区的公有财产转交给德国以后,由谁来赔偿捷克政府。希特勒激动地回答说:“根本不给什么赔偿。首相反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人在迁出苏台德区时,甚至不能带走他们的牲畜。”他继续说:“难道这是说,农民要被逐出,而他们的牲畜倒要被留下吗?“这时希特勒冒火了,他咆哮道:“我们的时间太宝贵了,不能浪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他对张伯伦嚷了起来。首相就此再也不提这回事了。
张伯伦开头确也曾坚持应当有一个捷克代表出席,或者至少用他的话来说,“随叫随到“。但是希特勒寸步不让。他不允许有任何捷克斯洛伐克人在他面前。最后,张伯伦还是赢得了一个小小的让步。大家同意,像首相所建议的那样,可以有一位捷克代表等在隔壁房间里,随叫随到。
在那天下午会议上,果然来了两个捷克代表,一个是捷克驻柏林公使伏伊特赫·马斯特尼,一个是布拉格外交部的休伯特·马萨里克博士,他们被冷淡地带进隔壁一个房间里。直到晚上十点,这两个郁郁不乐的捷克人给带去见首相忠实的顾问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威尔逊代表张伯伦把四国协议的要点通知了他们,并且交给他们一张捷克人应立即撤出苏台德区的地图。当两个捷克使者想提出抗议的时候,那位英国外交官打断了他们的话头就走了。两个捷克人继续向跟他们在一起的阿希东-格瓦特金表示抗议,然而一点卵用都没有。
阿希东-格瓦特金也要走了,临走的时候他告诫捷克人说:“你们要是不接受的话,就得完全单独去同德国人打交道。也许法国人同你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讲得客气一点,不过你们可以相信我,他们同我们的看法是一样的。他们不想管你们的事!“
虽然这话必然使两位捷克使者十分伤心,但说的却是老实话。9月30日凌晨刚敲过一点,希特勒、张伯伦、墨索里尼和达拉第就按这个次序在慕尼黑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协定规定德国军队将如希特勒过去一再预言的那样,在10月1日进军捷克斯洛伐克,并且在10月10日完成对苏台德区的全部地区的占领。希特勒已经得到他在戈德斯堡所没有得到的东西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这一建议并没有使张伯伦感到震惊。他回答道:“我同阁员和法国人商量以前还不能确定。”不过,就他个人来说,他同意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他希望回到英国向政府报告他的个人态度,并且取得政府的批准。
在同希特勒的会谈快结束的时候,张伯伦总算从他那里挖出了一项保证:在他们两人再次会谈以前,他不采取军事行动。这时候,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话还是极为信任的,一两天以后,他在私人场合曾说:“尽管我在他脸上可以看出这个人凶狠无情,我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在作了保证以后可以相信的人。“
当张伯伦陶醉在这种自我安慰的幻想中的时候,希特勒却一股劲儿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准备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次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统帅部的隆美尔去协助汉莱因组织“苏台德自由团“,借以同捷克人不断保持冲突和纠纷。这一天,正当张伯伦忙着争取他的内阁阁员和法国人同意他的投降政策的时候,希特勒就向希姆莱下达了行动时间表。为了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最后打击,政治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他对匈牙利和波兰不断施加压力,要它们参加趁火打劫的分赃勾当。当日,希特勒就接见了匈牙利总理伊姆雷第和外交部长卡尼亚,对布达佩斯所表现的畏缩犹豫大加申斥。希特勒说道:“匈牙利要参与大事,现在已是最后的机会了,它要是不参加的话,他就不能为匈牙利的利益说话。”他向匈牙利人提出两项要求:第一,匈牙利应当马上提出它所希望取得的领土内进行公民投票的要求。第二,它对任何方面提出的关于确定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的建议不作任何保证。
这可以从希特勒向匈牙利人说的话里可以看出,不论张伯伦愿意怎么办,就是残存的那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也不打算让它长期存在。
在柏林的鼓动下,波兰政府也在次日上午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要求在有大量波兰人居住的特青地区举行公民投票,并且把部队开到了这一地区的边境。,匈牙利政府也如法炮制。就在这一天下午,苏台德自由团在德国党卫队的支援下,侵占了只有微乎其微的抵抗力量的整个苏台德局部地区。
9月29日午后12点30分,阿道夫·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这个城市里,在这个他曾在破破烂烂的小咖啡馆的阴暗后室开始其卑微的政治生涯的城市里,在这个他曾在大街上遭到啤酒馆政变失败惨剧的城市里,俨然像一个征服者一样,欢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府首脑。
这天一清早,他就前往德奥边境去迎接墨索里尼,并且为在会议上采取共同行动而打下了基础。在到慕尼黑的火车上,希特勒怀着好斗的情绪,指着地图向那位意大利的领袖解释,他打算怎样“清算“捷克斯洛伐克。他说:“要是那天开始的谈判不能立刻取得结果,他就要诉诸武力。”在场的意大利外交部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说道:“终有一日我们要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墨索里尼对此表示同意。
张伯伦并没有像希特勒那样事先去看达拉第,为英国和法国制定一个共同战略,来同两个法西斯独裁者对垒。事实上,张伯伦到慕尼黑来的时候,已经打定主意不让任何一个人,当然不让捷克人,甚至也不让法国人,阻碍他同希特勒迅速达成协议。至于法国总理达拉第,他整整一天都是晕头转向地那样跟着自己屁股后面跑,因此根本不需要提防他,然而已经下定决心的张伯伦还是不放心。
会谈是12点45分在柯尼斯广场的所谓元首府里开始的。这次会谈不过是高潮的尾声,只是办一个正式手续,把希特勒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按时交给他而已。会谈一开始就有一种“普遍亲善的气氛“。没有人当主席。整个进程都是很随便的。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拼命迎合希特勒。甚至在他作了“无论如何都要在10月1日进军“的开幕发言以后,他们还要拼命迎合他。
会议在墨索里尼发言时,接触到了实质问题。他是第三个发言的。他说:“为了提供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带来了一个明确的书面建议。”其实,意大利领袖当作他自己的折中方案拿出的骗人东西,原来是前一天在柏林德国外交部由戈林、牛赖特和威兹萨克草拟出来的。戈林把它拿去给希特勒看,希特勒说可以。于是马上就由施密特博士译成法文送给意大利大使阿托利科,阿托利科把它全文用电话传到罗马,那位意大利独裁者,在要上火车赴慕尼黑之前刚刚收到。这样,所谓“意大利建议“不但成为这次非正式会议上的唯一议程,而且成为后来慕尼黑协定的基本条款,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在柏林制造出的德国建议。
建议的措词同希特勒被拒绝的戈德斯堡要求极为相似,因此上述事实本来似乎应当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对达拉第和张伯伦或者现在随他们来开会的英法驻德大使来说,却并不是如此。法国总理“欢迎意大利领袖的建议“,说它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英国首相也“欢迎意大利领袖的建议“,并且宣称他本人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个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至于汉德逊大使,他认为墨索里尼“巧妙地结合了希特勒的建议和英法建议而作为他自己的建议提了出来“;弗朗索瓦-庞赛大使的印象是,与会者是根据由霍拉斯·威尔逊起草的一项英国备忘录在进行工作。这些不惜一切代价一心只想姑息的英法政治家与外交家竟然如此愚蠢,容易上当受骗!
既然“意大利建议“受到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剩下的就只有少数细节还要推敲了。过去是商人出身而且又曾任过财政大臣的张伯伦,想知道在苏台德区的公有财产转交给德国以后,由谁来赔偿捷克政府。希特勒激动地回答说:“根本不给什么赔偿。首相反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人在迁出苏台德区时,甚至不能带走他们的牲畜。”他继续说:“难道这是说,农民要被逐出,而他们的牲畜倒要被留下吗?“这时希特勒冒火了,他咆哮道:“我们的时间太宝贵了,不能浪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他对张伯伦嚷了起来。首相就此再也不提这回事了。
张伯伦开头确也曾坚持应当有一个捷克代表出席,或者至少用他的话来说,“随叫随到“。但是希特勒寸步不让。他不允许有任何捷克斯洛伐克人在他面前。最后,张伯伦还是赢得了一个小小的让步。大家同意,像首相所建议的那样,可以有一位捷克代表等在隔壁房间里,随叫随到。
在那天下午会议上,果然来了两个捷克代表,一个是捷克驻柏林公使伏伊特赫·马斯特尼,一个是布拉格外交部的休伯特·马萨里克博士,他们被冷淡地带进隔壁一个房间里。直到晚上十点,这两个郁郁不乐的捷克人给带去见首相忠实的顾问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威尔逊代表张伯伦把四国协议的要点通知了他们,并且交给他们一张捷克人应立即撤出苏台德区的地图。当两个捷克使者想提出抗议的时候,那位英国外交官打断了他们的话头就走了。两个捷克人继续向跟他们在一起的阿希东-格瓦特金表示抗议,然而一点卵用都没有。
阿希东-格瓦特金也要走了,临走的时候他告诫捷克人说:“你们要是不接受的话,就得完全单独去同德国人打交道。也许法国人同你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讲得客气一点,不过你们可以相信我,他们同我们的看法是一样的。他们不想管你们的事!“
虽然这话必然使两位捷克使者十分伤心,但说的却是老实话。9月30日凌晨刚敲过一点,希特勒、张伯伦、墨索里尼和达拉第就按这个次序在慕尼黑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协定规定德国军队将如希特勒过去一再预言的那样,在10月1日进军捷克斯洛伐克,并且在10月10日完成对苏台德区的全部地区的占领。希特勒已经得到他在戈德斯堡所没有得到的东西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