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两家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婚事,两家在当地都算是大户望族,各个环节自然不能怠慢,生怕是疏耽了哪里。
因为自家铺子里货物比较齐全,老留信就捡着能用得着各种各样的准备了一些,打发兵兵给老穆家送了过去。
这个期间,行兰一直没耽误做生意,还是每五天赶四个集,雷打不动。
在两家的共同期待中,九月九日这个王行兰和穆东青大喜的日子终于到了。
行兰的五个兄弟全部在场了,行亮还和表哥兵兵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把那个表嫂子给我们娶回来呢?
那个表嫂子,指的依然是和兵兵相好的寡妇。
反正整件事情大家也已经知道了,兵兵也没有再表现的不好意思,他连忙答应着:快了,快了。
在一阵爆竹和鞭炮声中,在欢庆的吹拉敲打的乐器声中,穆家送亲的队伍,摆成长长的一队到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提包袱的,这个人需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包袱里装的是新娘子的一些随身首饰,他还有一个任务,需要一边走,一边在路上撒写着“大吉”的那种红色帖子,基本上每走几十步就要撒在路上一张,寓意求大吉大利之意。
吹手和鼓手紧跟着提包袱的,吹奏出欢快吉利的声乐。
新娘子的八抬大轿紧跟着声乐队。变着法的走出各种吉庆的步伐,让新娘子在轿内悠而不颠。当然,这是赏钱多的原因。
如果赏钱少的,就会像电影《红高粱》里面姜文他们抬的那种轿了,能把新娘子颠簸出尿来。
两个大客分别跟在花轿后面,一边走还在交谈着什么,是在商量到了酒桌上怎么喝酒吧,因为当地人都知道宴席上有好多敬酒,大客是需要喝的。
再往后就是抬家具的,比如柜子,箱子,大八仙桌子,小八仙桌子,兀子,太师椅,等等
新被子褥子等都是叠在柜子和箱子上。所以整个送亲的队伍,抬柜子的人是最累的。
王家这边迎亲的队伍分别对应迎上去,娘家来的送亲队伍这才算是基本完成任务了。
新娘子被接近院子后,先在一个板凳上坐一会,这叫“钝性”,说是脾气暴躁的,在这个凳子上坐一会,以后成家过日子脾气会变好了。
接着就是拜天地那一套流程,在拜天地仪式开始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人端出装有糖块,栗子,红枣,花生等的簸箕,捧起来往院子里撒,寓意花着生,枣栗子(早立子)之寓意。
拜堂完成后,送入洞房,新娘子就顶着红盖头在搀扶下,老老实实的坐在新床的边上开始进入“当媳妇”的角色,这个角色要持续到晚上老公吃饭后,有乡里乡亲闹房的都来了,由老公给揭开共同应对闹房的人们。
接来送亲队伍后就先入席,喝完茶水后,上来打卤面,每个人一碗,叫先垫吧垫吧。
王家请的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厨师,席口是按照20个碟子,20个碗的标准,就是一边上菜一边吃,吃的少了的空碗碟就赶着撤走,有点像河南洛阳的流水席,但又不尽相同。
送亲的队伍加上王家的亲戚朋友还有邻居,总共摆了30多桌。
当宴席进行到一半左右的时候,王家父子要轮流给送亲的队伍喝酒,这叫敬酒。特别是大客那里,如果没有一定的酒量,单是敬酒,就能让你大醉了。
酒足饭饱坐完宴席,大客和亲家单独在一起喝一会茶,大客从口袋里掏出柜子和箱子上的钥匙,交给亲家,再说些公式化客套的话,无非是这个孩子在家娇生惯养的,没吃过苦,也不会干活,以后就麻烦亲家多担待之类的话。
男方父母接过钥匙后,大客的送亲任务便完成了。
每个来送亲的人都会分到一个礼包,个人拿着礼包喜滋滋的回家了。
在这个小山村里的人们,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大阵势的婚礼。
晚上新房,辈分比行兰小,或者平辈分生日年龄小的都来闹房,新媳妇就不断的往外扔好吃的,香烟等。把婚礼的仪式再一次推向高潮。
婚事大办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行兰成亲后,留信也没把他分出去过,他对行兰小两口说:你两个弟弟都在外面,一个当兵吃粮,一个在县城悬壶济世,再说老四还天天吵着要出去当兵,我们就不和人家一样分家了,就这样在一起过吧。
听了老公爹的一番话,东青欢喜的了不得,行兰更是没有意见。
在大哥成亲后的第三天,老四行全在和媳妇闹点小矛盾后,借着这个由头走了,去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吧。
东青嫁过来后,没有一点大家小姐的脾气,落落大方,对谁都彬彬有礼,有什么家务活都抢着去干,深的家人及同村人的喜欢。
她也主动的去和大家打成一片,谁家有个什么困难事什么的,她也都是抢着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排忧解难。威信也是如日增加。
不但是同龄人喜欢找他说心事拉呱,逐渐的,就连很多年龄比她大很多的人也都是把她当做自己的主心骨。
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如此的社交方式,自然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就连公爹老留信,看着儿媳妇的行为如此另类,也是颇有微词。
他于是就委婉的提醒行兰说:别整天光顾着赶集做生意,有时间多陪陪媳妇。
行兰听了呵呵一笑,没往心里去。
行听捎回信来,让大哥行兰去县城看看开生意分号的事情,于是行兰找了一个不赶集的日子去了县城,两兄弟具体的商讨了开生意分号的利与弊,最后还是确定下来在县城开分号,并租好了相应的沿街铺面。
行听还高兴的告诉大哥,由于县长提名,他已经通过省议员的公示期了,任命书即日就能发下来,行兰听到这个消息,也替自己的弟弟高兴,两兄弟都高兴,晚上一起喝了好多高粱烧。
一夜无话,第二天行兰告别兄弟要回老家的时候,县府师爷来了,说是付县长有情……
欲知县长请行兰两兄弟所为何事,下回更精彩!
因为自家铺子里货物比较齐全,老留信就捡着能用得着各种各样的准备了一些,打发兵兵给老穆家送了过去。
这个期间,行兰一直没耽误做生意,还是每五天赶四个集,雷打不动。
在两家的共同期待中,九月九日这个王行兰和穆东青大喜的日子终于到了。
行兰的五个兄弟全部在场了,行亮还和表哥兵兵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把那个表嫂子给我们娶回来呢?
那个表嫂子,指的依然是和兵兵相好的寡妇。
反正整件事情大家也已经知道了,兵兵也没有再表现的不好意思,他连忙答应着:快了,快了。
在一阵爆竹和鞭炮声中,在欢庆的吹拉敲打的乐器声中,穆家送亲的队伍,摆成长长的一队到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提包袱的,这个人需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包袱里装的是新娘子的一些随身首饰,他还有一个任务,需要一边走,一边在路上撒写着“大吉”的那种红色帖子,基本上每走几十步就要撒在路上一张,寓意求大吉大利之意。
吹手和鼓手紧跟着提包袱的,吹奏出欢快吉利的声乐。
新娘子的八抬大轿紧跟着声乐队。变着法的走出各种吉庆的步伐,让新娘子在轿内悠而不颠。当然,这是赏钱多的原因。
如果赏钱少的,就会像电影《红高粱》里面姜文他们抬的那种轿了,能把新娘子颠簸出尿来。
两个大客分别跟在花轿后面,一边走还在交谈着什么,是在商量到了酒桌上怎么喝酒吧,因为当地人都知道宴席上有好多敬酒,大客是需要喝的。
再往后就是抬家具的,比如柜子,箱子,大八仙桌子,小八仙桌子,兀子,太师椅,等等
新被子褥子等都是叠在柜子和箱子上。所以整个送亲的队伍,抬柜子的人是最累的。
王家这边迎亲的队伍分别对应迎上去,娘家来的送亲队伍这才算是基本完成任务了。
新娘子被接近院子后,先在一个板凳上坐一会,这叫“钝性”,说是脾气暴躁的,在这个凳子上坐一会,以后成家过日子脾气会变好了。
接着就是拜天地那一套流程,在拜天地仪式开始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人端出装有糖块,栗子,红枣,花生等的簸箕,捧起来往院子里撒,寓意花着生,枣栗子(早立子)之寓意。
拜堂完成后,送入洞房,新娘子就顶着红盖头在搀扶下,老老实实的坐在新床的边上开始进入“当媳妇”的角色,这个角色要持续到晚上老公吃饭后,有乡里乡亲闹房的都来了,由老公给揭开共同应对闹房的人们。
接来送亲队伍后就先入席,喝完茶水后,上来打卤面,每个人一碗,叫先垫吧垫吧。
王家请的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厨师,席口是按照20个碟子,20个碗的标准,就是一边上菜一边吃,吃的少了的空碗碟就赶着撤走,有点像河南洛阳的流水席,但又不尽相同。
送亲的队伍加上王家的亲戚朋友还有邻居,总共摆了30多桌。
当宴席进行到一半左右的时候,王家父子要轮流给送亲的队伍喝酒,这叫敬酒。特别是大客那里,如果没有一定的酒量,单是敬酒,就能让你大醉了。
酒足饭饱坐完宴席,大客和亲家单独在一起喝一会茶,大客从口袋里掏出柜子和箱子上的钥匙,交给亲家,再说些公式化客套的话,无非是这个孩子在家娇生惯养的,没吃过苦,也不会干活,以后就麻烦亲家多担待之类的话。
男方父母接过钥匙后,大客的送亲任务便完成了。
每个来送亲的人都会分到一个礼包,个人拿着礼包喜滋滋的回家了。
在这个小山村里的人们,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大阵势的婚礼。
晚上新房,辈分比行兰小,或者平辈分生日年龄小的都来闹房,新媳妇就不断的往外扔好吃的,香烟等。把婚礼的仪式再一次推向高潮。
婚事大办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行兰成亲后,留信也没把他分出去过,他对行兰小两口说:你两个弟弟都在外面,一个当兵吃粮,一个在县城悬壶济世,再说老四还天天吵着要出去当兵,我们就不和人家一样分家了,就这样在一起过吧。
听了老公爹的一番话,东青欢喜的了不得,行兰更是没有意见。
在大哥成亲后的第三天,老四行全在和媳妇闹点小矛盾后,借着这个由头走了,去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吧。
东青嫁过来后,没有一点大家小姐的脾气,落落大方,对谁都彬彬有礼,有什么家务活都抢着去干,深的家人及同村人的喜欢。
她也主动的去和大家打成一片,谁家有个什么困难事什么的,她也都是抢着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排忧解难。威信也是如日增加。
不但是同龄人喜欢找他说心事拉呱,逐渐的,就连很多年龄比她大很多的人也都是把她当做自己的主心骨。
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如此的社交方式,自然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就连公爹老留信,看着儿媳妇的行为如此另类,也是颇有微词。
他于是就委婉的提醒行兰说:别整天光顾着赶集做生意,有时间多陪陪媳妇。
行兰听了呵呵一笑,没往心里去。
行听捎回信来,让大哥行兰去县城看看开生意分号的事情,于是行兰找了一个不赶集的日子去了县城,两兄弟具体的商讨了开生意分号的利与弊,最后还是确定下来在县城开分号,并租好了相应的沿街铺面。
行听还高兴的告诉大哥,由于县长提名,他已经通过省议员的公示期了,任命书即日就能发下来,行兰听到这个消息,也替自己的弟弟高兴,两兄弟都高兴,晚上一起喝了好多高粱烧。
一夜无话,第二天行兰告别兄弟要回老家的时候,县府师爷来了,说是付县长有情……
欲知县长请行兰两兄弟所为何事,下回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