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二年。
五月。
彼时,春种时间已过。
但邺城之外,兵马云从,虎贲军团十五万兵马集结。
元始元年。
这一年,对于大汉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大汉在这乱世之中建立。
而元始二年。
对于大汉而言,同样是特殊的一年。
在这一年,大汉正式开启了统一原大苍十八道之战的序幕。
彼时,虽然大汉还没有进入最鼎盛的状态,河东道到手的时间不算久,虽然凭借其原本的底子,已经可以开始给大汉供血了,但还远远不能够和已经在手多年的河北相比。
至于盛澜地,也是一块富戍之地,但因为当时的苏定方在这块地方杀的太狠,如今还无法真正的为大汉供血,但也可以保证苏定方的自给自足了。
如果再等两年的话,让这两块地方能够充分为大汉供血,那个时候的大汉才是最鼎盛的状态。再等两年的话,大汉的实力绝对要比现在要强的多。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天师道、威王势力羸弱,正是困顿之际。
尤其是威王,这个时候衰落到了极点。
天师道至少轩辕黄的能力足够的强,而且,在大苍之内,虽然无法寻求出路苍,但却通过姜烈山之手,从大苍之外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缓和了原本困顿的处境。
可轩辕黄有这个本事,却不代表威王也有那个本事。
这个时候的威王,不堪一击。
至于靖王,因为长时间的大战,也元气受损,不在最鼎盛状态。
西北面的镇北军,现在至少还有一定的实力,还能够扛往拓跋部落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又何尝不是王羽的时间?又何尝不是大汉的时间?
有西北面的镇北军在,至少在接下来的一定时间之内,王羽还暂时没必要担忧拓跋部落的问题。
虽然说自从他封锁住了中行山脉之后,接下来的时间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镇北军必然会越来越弱。
可是,这个事情是需要时间的酝酿的,而却并非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
这才过了多长的时间?还远远不可能到了那个份上!
故而,这个时候的镇北军战力犹在!
而镇北军,又何尝不是面对拓跋部落的一道最好的屏障?
至于东北面的东夷,和太阳国之间也是相互消耗严重。这个时候,虽然战况已经不复,最开始的激战,但还没有真的彻底结束,只不过进入了战略对峙状态。
可以说,他们大汉自身内部虽然还没有到达最鼎盛的状态。
可这个时候的外部环境,却已经是他们最适合南征的时候了。
如果等上两年的话,那个时候的大汉或许确实到了最为巅峰的状态,在自身实力上,比之现在要强大很多。
但是,很有可能,他们大汉周围的这几方势力,也得到了恢复元气的机会。
故而,春种结束,王羽决定誓师出征。
元始元年,王羽的大汉最先建立,而没过几个月的时间,镇西军赵匡胤的大宋也随之成立。
接二连三的登基称帝,也促使着原本想要扫平大苍之后,以无上威望方才称帝的皇甫古渊于元始元年冬季始提前称帝。
而皇甫古渊之后,威王皇甫古濣与天师道轩辕黄也不甘寂寞,在去年的冬天和今年的春天先后称帝。
和皇甫古渊敌对的他们,对方已经称帝,如果他们不随之做出动作的话,天然上就会在地位上矮了一头。
可以说,整个大苍之内,唯一没有做出动作的,也就只有镇北军和镇南军这两方势力了。
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做出反应,由此可见,这两家也确实不像其他家那样野心勃勃。
再加上原本最开始就以皇帝正统自居的河西道小朝廷,如今的原大苍势力范围之内,足足有六个皇帝存在。
只不过,六个皇帝之中,足足有三个皇帝继承的都是苍的国号!
河西道小朝廷,他们本就以正统的皇室血脉而自居。至于靖王和威王,他们当然也不可能甘心另起炉灶,最想要的自然还是继承祖宗的国号。
以至于,六个朝廷,其中有三个是苍。
剩下的那三个,分别就是王羽的大汉,赵匡胤的大宋,再加上轩辕黄的大炎。
也正是因为如此,元始二年,大汉的南征之战开始,直至大汉彻底统一了原本的大苍十八道,这一段时期,也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之为六帝时期。
“擂鼓!”
“聚将!”
“三军出!”
伴随着王羽的一声高喝。
军中力士猛地轮动手中的鼓槌,按照特定的节奏韵律向着身前的巨型大鼓捶打了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
“……”
战鼓越敲越急。
好似战事爆发一般。
与此同时。
又是一阵悠长的声音响起。
“呜呜呜!”
“呜呜呜!”
悠长的牛角被高台下两侧站着的士兵吹响。
发出阵阵雄浑,苍茫的音色,令人有如置身战场之中。
而邺城外军营校场之内,等待誓师出征的将士们,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目光坚毅,对这一次出征,全都抱着必胜的信念。
而随着日头升起,已经二十四岁的王羽在鼓声和号角声之中,已一步步走上了最前方的将台。
身着金甲,腰悬湛泸剑的他,此时更是显得英武不凡,宛如天神降世,叫全体将士为之心折。
在他站定后,十五万虎贲军团,再加上半个禁军军团,那二十万将士便已齐齐拜倒,大声喝道:“见过陛下!”
二十万人的吼叫如雷声隆隆,扩散着传出去,整个城池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各位将士不必多礼了,都起来吧!”
王羽面色严肃,大声喝道,一句话间,下方的吼声便迅速停止,偌大个校场竟已鸦雀无声,只听他做最后的誓师讲话。
“自三王逆乱,天下已乱久矣!”
“到如今,不但内有三王这样的乱贼四处为祸,窃据都城,外有夷狄犯我北疆诸多城池,窥伺中原!”
“甚至还有那早有野心,欲图自立的叛逆之臣,更加是个个不甘寂寞!”
“朕袭天命,继万民之心,遵故苍皇甫先皇帝之志,方立大汉,又岂可坐视江山社稷因此沦丧,无数百姓子民惨遭兵灾之难,死于刀剑之下!”
“自大汉立朝时,朕厉兵秣马,直至今日,不求千秋帝业,只求以吾手中之剑,为万民开太平!”
“朕唯愿以毕生之力,平定天下战乱,后代子孙,方可安居乐业,不必受此流离之苦!”
“且那皇甫古渊,一介贼逆,竟寄居河南天京之地,妄图窃取江山社稷神器,竟还丧心病狂,于前年意欲毒杀皇后、太子!”
“可恨直至今日,朕方才查明一切始终!皇后、太子,江山社稷之本,朕虽不才,愿倾大汉之力,雪吾大汉之耻!”
为了师出有名,王羽不仅扯上了天下大义,连当年他在燕北的时候,皇甫静雅在怀孕期间,被人下毒那一回事,也直接栽在了皇甫古渊的头上。
这件事情,真实是谁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羽,想让他是谁做的,他就可以是谁做的。有的事情,究竟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完全是可以看需要来决定的。
那个时候,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虽然愤怒。但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那个火气早就消了,利用一下那回事情,也就无妨了。
这个理由,既是公,亦是私。正如他口中所言,皇后、太子,江山社稷之本。
再说了,皇家无私事。有关皇帝的事情,既是家事,但同样也是国事。
皇甫古渊曾经意图伤害这两个人,用这种理由出兵,没有丝毫的问题。虽然在那个时候,皇后还不是皇后,太子也还不是太子。
说着,他又是一顿,再度提高声音,喝道:“诸位我大汉的将士,可愿随朕南下河南,杀敌擒贼,雪我大汉之耻,剿灭乱臣贼子,重整天下山河?”
在称呼其皇甫古渊的时候,王羽这个时候可是毫不客气,一口一个乱臣贼子。他的大汉朝廷,在成立的时候,可是不仅有这万民的支持,各道先后成上了万民书,而且,就连皇甫一脉,也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更不要说他王羽,身上一半的血脉,也是传承之皇甫一脉。
称呼起皇甫古渊是乱臣贼子的时候,那自然是掷地有声,也是有立场的。
他王羽的大汉,是传承自皇甫明泽朝廷,在皇甫明泽驾崩之后,皇室无人,他王羽在一众皇室血脉、老臣以及天下万民的支持之下,这才无奈担起了大旗。
他日,如果皇室一脉,有贤能者的话,这江山神器,他王羽可还是要还回到皇甫家的手中的!当然,至于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贤能者,他王羽自然是有一套自己判断的标准的。
如果以后仍然没出现一个他王羽认为有资格担当得起这江山社稷之重的人,他也只能继续苦一苦自己了。
毕竟,都是为了这天下万民呀!!!
他当年虽然和皇甫古渊联手发动过天京之战,但那个时候,他王羽代表的是皇甫明泽朝廷,去剿灭皇甫明昭的那个逆首昭,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不影响他认为皇甫古渊也是一个乱臣贼子的事实。
后来,虽然和皇甫古渊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可是,那也不顾同样是迷惑乱臣贼子的权宜之计,为的就是靖平大河以北,为了重整河山而争取时间。
果然,如今,这场面看起来也不枉他王羽当初的忍辱负重了!
“我等誓死追随陛下,破城拿贼!”
当下里,就有前排的一些将领大声给出了回应。
然后,后方那些兵将们也都跟着叫嚷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的叫声还挺混乱的,嘈杂的叫人完全听不清到底在叫些什么。
但随着有人领头,叫声就变得一致起来,变成了最简单的两句话:
“破河南,活捉皇甫古渊!”
“必胜!必胜!”
这声浪之大之统一,更如声声焦雷,不住从校场朝着四面扩散,回荡在整座邺城的天空之上。
就算是军营尚在城外,而没有在城内。但这喊声之大,不仅已经传入了城中,这声音震天一般,更是能够让满城百姓都听个真切。
在声声“必胜”的呐喊里,王羽已唰的抽出随身的湛卢,直指向南边河南的方向,大声喝道:“大军出发!目标,天京!”
全军先是一静,继而便是整齐划一的一声:“喏!”
然后,本就齐整的队伍,便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以相当齐整的方阵开始朝着校场外移动而去。
此时才天亮不久,但这么一支二十万人队伍的调动,再加上后续的粮草辎重的跟进,导致他们真正要离开邺城时,已经是中午之后的事情了。
作为皇帝皆主帅的王羽并没有和中军一起离开,而是留在了最后。
此次,他虽然御驾亲征,但却不见得会亲临第一线。
此时,他正神色凝重地看着赵安陵和管仲:“安陵叔,夷吾,接下来城中许多事情,就要交你二人一同来管了,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陛下放心,有臣两人在,必不会让河北有半分的差池!”
开口的并不是赵安陵,而是管仲。
赵安陵心里头也清楚的很,虽然是留下他和管仲两个人共同坐镇后方,可是,赵安陵很清楚,王羽相信的还是管仲,而不是赵安陵。
并非说赵安陵不够忠诚,相反他很忠诚,不比其他人差。只可惜,除了王羽一个人之外,王常也能够指挥的动他。
故而,虽然说是两个人共同坐镇后方,可是,兵权却掌握在了管仲的手中。
谁掌握了兵权,才掌握了最大的底气!也是话语权更大的那一个!
赵安陵甚至怀疑,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资历足够老,而且他的官职还在管仲之下,甚至,王羽干脆会将坐镇后方的重任直接都交给管仲一个人,而根本不会给他。
不过,到底,他才是丞相,而管仲只是六部尚书,其中的户部尚书,不管怎么说,现在王羽都不可能绕开他的,就算是做一个表面工程,也还是要做的。
五月。
彼时,春种时间已过。
但邺城之外,兵马云从,虎贲军团十五万兵马集结。
元始元年。
这一年,对于大汉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大汉在这乱世之中建立。
而元始二年。
对于大汉而言,同样是特殊的一年。
在这一年,大汉正式开启了统一原大苍十八道之战的序幕。
彼时,虽然大汉还没有进入最鼎盛的状态,河东道到手的时间不算久,虽然凭借其原本的底子,已经可以开始给大汉供血了,但还远远不能够和已经在手多年的河北相比。
至于盛澜地,也是一块富戍之地,但因为当时的苏定方在这块地方杀的太狠,如今还无法真正的为大汉供血,但也可以保证苏定方的自给自足了。
如果再等两年的话,让这两块地方能够充分为大汉供血,那个时候的大汉才是最鼎盛的状态。再等两年的话,大汉的实力绝对要比现在要强的多。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天师道、威王势力羸弱,正是困顿之际。
尤其是威王,这个时候衰落到了极点。
天师道至少轩辕黄的能力足够的强,而且,在大苍之内,虽然无法寻求出路苍,但却通过姜烈山之手,从大苍之外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缓和了原本困顿的处境。
可轩辕黄有这个本事,却不代表威王也有那个本事。
这个时候的威王,不堪一击。
至于靖王,因为长时间的大战,也元气受损,不在最鼎盛状态。
西北面的镇北军,现在至少还有一定的实力,还能够扛往拓跋部落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又何尝不是王羽的时间?又何尝不是大汉的时间?
有西北面的镇北军在,至少在接下来的一定时间之内,王羽还暂时没必要担忧拓跋部落的问题。
虽然说自从他封锁住了中行山脉之后,接下来的时间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镇北军必然会越来越弱。
可是,这个事情是需要时间的酝酿的,而却并非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
这才过了多长的时间?还远远不可能到了那个份上!
故而,这个时候的镇北军战力犹在!
而镇北军,又何尝不是面对拓跋部落的一道最好的屏障?
至于东北面的东夷,和太阳国之间也是相互消耗严重。这个时候,虽然战况已经不复,最开始的激战,但还没有真的彻底结束,只不过进入了战略对峙状态。
可以说,他们大汉自身内部虽然还没有到达最鼎盛的状态。
可这个时候的外部环境,却已经是他们最适合南征的时候了。
如果等上两年的话,那个时候的大汉或许确实到了最为巅峰的状态,在自身实力上,比之现在要强大很多。
但是,很有可能,他们大汉周围的这几方势力,也得到了恢复元气的机会。
故而,春种结束,王羽决定誓师出征。
元始元年,王羽的大汉最先建立,而没过几个月的时间,镇西军赵匡胤的大宋也随之成立。
接二连三的登基称帝,也促使着原本想要扫平大苍之后,以无上威望方才称帝的皇甫古渊于元始元年冬季始提前称帝。
而皇甫古渊之后,威王皇甫古濣与天师道轩辕黄也不甘寂寞,在去年的冬天和今年的春天先后称帝。
和皇甫古渊敌对的他们,对方已经称帝,如果他们不随之做出动作的话,天然上就会在地位上矮了一头。
可以说,整个大苍之内,唯一没有做出动作的,也就只有镇北军和镇南军这两方势力了。
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做出反应,由此可见,这两家也确实不像其他家那样野心勃勃。
再加上原本最开始就以皇帝正统自居的河西道小朝廷,如今的原大苍势力范围之内,足足有六个皇帝存在。
只不过,六个皇帝之中,足足有三个皇帝继承的都是苍的国号!
河西道小朝廷,他们本就以正统的皇室血脉而自居。至于靖王和威王,他们当然也不可能甘心另起炉灶,最想要的自然还是继承祖宗的国号。
以至于,六个朝廷,其中有三个是苍。
剩下的那三个,分别就是王羽的大汉,赵匡胤的大宋,再加上轩辕黄的大炎。
也正是因为如此,元始二年,大汉的南征之战开始,直至大汉彻底统一了原本的大苍十八道,这一段时期,也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之为六帝时期。
“擂鼓!”
“聚将!”
“三军出!”
伴随着王羽的一声高喝。
军中力士猛地轮动手中的鼓槌,按照特定的节奏韵律向着身前的巨型大鼓捶打了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
“……”
战鼓越敲越急。
好似战事爆发一般。
与此同时。
又是一阵悠长的声音响起。
“呜呜呜!”
“呜呜呜!”
悠长的牛角被高台下两侧站着的士兵吹响。
发出阵阵雄浑,苍茫的音色,令人有如置身战场之中。
而邺城外军营校场之内,等待誓师出征的将士们,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目光坚毅,对这一次出征,全都抱着必胜的信念。
而随着日头升起,已经二十四岁的王羽在鼓声和号角声之中,已一步步走上了最前方的将台。
身着金甲,腰悬湛泸剑的他,此时更是显得英武不凡,宛如天神降世,叫全体将士为之心折。
在他站定后,十五万虎贲军团,再加上半个禁军军团,那二十万将士便已齐齐拜倒,大声喝道:“见过陛下!”
二十万人的吼叫如雷声隆隆,扩散着传出去,整个城池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各位将士不必多礼了,都起来吧!”
王羽面色严肃,大声喝道,一句话间,下方的吼声便迅速停止,偌大个校场竟已鸦雀无声,只听他做最后的誓师讲话。
“自三王逆乱,天下已乱久矣!”
“到如今,不但内有三王这样的乱贼四处为祸,窃据都城,外有夷狄犯我北疆诸多城池,窥伺中原!”
“甚至还有那早有野心,欲图自立的叛逆之臣,更加是个个不甘寂寞!”
“朕袭天命,继万民之心,遵故苍皇甫先皇帝之志,方立大汉,又岂可坐视江山社稷因此沦丧,无数百姓子民惨遭兵灾之难,死于刀剑之下!”
“自大汉立朝时,朕厉兵秣马,直至今日,不求千秋帝业,只求以吾手中之剑,为万民开太平!”
“朕唯愿以毕生之力,平定天下战乱,后代子孙,方可安居乐业,不必受此流离之苦!”
“且那皇甫古渊,一介贼逆,竟寄居河南天京之地,妄图窃取江山社稷神器,竟还丧心病狂,于前年意欲毒杀皇后、太子!”
“可恨直至今日,朕方才查明一切始终!皇后、太子,江山社稷之本,朕虽不才,愿倾大汉之力,雪吾大汉之耻!”
为了师出有名,王羽不仅扯上了天下大义,连当年他在燕北的时候,皇甫静雅在怀孕期间,被人下毒那一回事,也直接栽在了皇甫古渊的头上。
这件事情,真实是谁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羽,想让他是谁做的,他就可以是谁做的。有的事情,究竟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完全是可以看需要来决定的。
那个时候,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虽然愤怒。但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那个火气早就消了,利用一下那回事情,也就无妨了。
这个理由,既是公,亦是私。正如他口中所言,皇后、太子,江山社稷之本。
再说了,皇家无私事。有关皇帝的事情,既是家事,但同样也是国事。
皇甫古渊曾经意图伤害这两个人,用这种理由出兵,没有丝毫的问题。虽然在那个时候,皇后还不是皇后,太子也还不是太子。
说着,他又是一顿,再度提高声音,喝道:“诸位我大汉的将士,可愿随朕南下河南,杀敌擒贼,雪我大汉之耻,剿灭乱臣贼子,重整天下山河?”
在称呼其皇甫古渊的时候,王羽这个时候可是毫不客气,一口一个乱臣贼子。他的大汉朝廷,在成立的时候,可是不仅有这万民的支持,各道先后成上了万民书,而且,就连皇甫一脉,也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更不要说他王羽,身上一半的血脉,也是传承之皇甫一脉。
称呼起皇甫古渊是乱臣贼子的时候,那自然是掷地有声,也是有立场的。
他王羽的大汉,是传承自皇甫明泽朝廷,在皇甫明泽驾崩之后,皇室无人,他王羽在一众皇室血脉、老臣以及天下万民的支持之下,这才无奈担起了大旗。
他日,如果皇室一脉,有贤能者的话,这江山神器,他王羽可还是要还回到皇甫家的手中的!当然,至于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贤能者,他王羽自然是有一套自己判断的标准的。
如果以后仍然没出现一个他王羽认为有资格担当得起这江山社稷之重的人,他也只能继续苦一苦自己了。
毕竟,都是为了这天下万民呀!!!
他当年虽然和皇甫古渊联手发动过天京之战,但那个时候,他王羽代表的是皇甫明泽朝廷,去剿灭皇甫明昭的那个逆首昭,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不影响他认为皇甫古渊也是一个乱臣贼子的事实。
后来,虽然和皇甫古渊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可是,那也不顾同样是迷惑乱臣贼子的权宜之计,为的就是靖平大河以北,为了重整河山而争取时间。
果然,如今,这场面看起来也不枉他王羽当初的忍辱负重了!
“我等誓死追随陛下,破城拿贼!”
当下里,就有前排的一些将领大声给出了回应。
然后,后方那些兵将们也都跟着叫嚷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的叫声还挺混乱的,嘈杂的叫人完全听不清到底在叫些什么。
但随着有人领头,叫声就变得一致起来,变成了最简单的两句话:
“破河南,活捉皇甫古渊!”
“必胜!必胜!”
这声浪之大之统一,更如声声焦雷,不住从校场朝着四面扩散,回荡在整座邺城的天空之上。
就算是军营尚在城外,而没有在城内。但这喊声之大,不仅已经传入了城中,这声音震天一般,更是能够让满城百姓都听个真切。
在声声“必胜”的呐喊里,王羽已唰的抽出随身的湛卢,直指向南边河南的方向,大声喝道:“大军出发!目标,天京!”
全军先是一静,继而便是整齐划一的一声:“喏!”
然后,本就齐整的队伍,便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以相当齐整的方阵开始朝着校场外移动而去。
此时才天亮不久,但这么一支二十万人队伍的调动,再加上后续的粮草辎重的跟进,导致他们真正要离开邺城时,已经是中午之后的事情了。
作为皇帝皆主帅的王羽并没有和中军一起离开,而是留在了最后。
此次,他虽然御驾亲征,但却不见得会亲临第一线。
此时,他正神色凝重地看着赵安陵和管仲:“安陵叔,夷吾,接下来城中许多事情,就要交你二人一同来管了,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陛下放心,有臣两人在,必不会让河北有半分的差池!”
开口的并不是赵安陵,而是管仲。
赵安陵心里头也清楚的很,虽然是留下他和管仲两个人共同坐镇后方,可是,赵安陵很清楚,王羽相信的还是管仲,而不是赵安陵。
并非说赵安陵不够忠诚,相反他很忠诚,不比其他人差。只可惜,除了王羽一个人之外,王常也能够指挥的动他。
故而,虽然说是两个人共同坐镇后方,可是,兵权却掌握在了管仲的手中。
谁掌握了兵权,才掌握了最大的底气!也是话语权更大的那一个!
赵安陵甚至怀疑,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资历足够老,而且他的官职还在管仲之下,甚至,王羽干脆会将坐镇后方的重任直接都交给管仲一个人,而根本不会给他。
不过,到底,他才是丞相,而管仲只是六部尚书,其中的户部尚书,不管怎么说,现在王羽都不可能绕开他的,就算是做一个表面工程,也还是要做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最新章节,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最新章节,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