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勒罗罗紧盯王扬,王扬含笑不语。
勒罗罗冷笑道:
“两位哈耶看着我长大的,待我如亲儿一般!族中大小事务都手把手教我!我能做少鲰耶,住九头帐,全靠两位叔叔扶持!叔叔们待我恩重如山,我敬两位叔叔亦如亲父!何来摆脱挟制之说?莫说叔叔们没有挟制我,便是真挟制了,我也不会起什么摆脱的念头!如果你想挑拨我们的关系从中渔利,那我劝你死了这份心!”
王扬笑着摇头。
勒罗罗冷声道:“你是不信我的话吗?”
王扬看着勒罗罗,露出几分玩味的笑意:
“我是觉得你挺有意思的。明明不想呀突突叉,却偏要做出呀突突叉的样子。明明听了归附的条件后,便已经暗中生了借用归附之机,摆脱掣肘的念头,现在我把话挑明了,你反而不认账了。哦,这是为了探我消息来源......”
勒罗罗大惊,猛地直起身,看着王扬,如见鬼魅:
“你,你,你,是山中精怪变的吗?”
王扬笑道:“人心之幽,胜于山精百倍。我要是精怪变的,不早被你骗得团团转了?”
勒罗罗目光钉在王扬含笑的脸上,仿佛想看清这藏在笑容背后的东西,看了一会儿后塌下肩膀,坐回原位,眉头拧成个死结,低头想了想,又重新看向王扬,心有不甘地问道:
“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左右哈耶挟制我?又是怎么知道我要摆左右哈耶挟制的?此事很少有人知道,包括勒玛在内,柳憕那小子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族人们都知左右哈耶待我如亲子,而我视左右哈耶为亲父,除非汉廷有能力把耳目安插到我亲信中......”嘎咧,不过真安插到我亲信中了吧......
我是怎么知道的?
我当然是现在知道的呀......
探察人心之术,譬如垂钓。钓鱼用饵,钓心亦然。
或留遗漏,待其补充。或言错谬,引其反驳。或设激辩,探其深浅。或借风闻,试其喜恶。有时反道而行,可验本志;有时佯信其伪,可观懈时。有时故示三分真,能诱十分语;有时故存一点疑,可破全部虚。
是故善察者不迫,善钓者不争,得鱼在忘筌,察心在无声。
王扬之前听柳憕说勒罗罗“亲政”之后,有什么事还需跟左右哈耶“商量着来”,便留了心思。虽然根据柳憕的说法,这个勒罗罗很听两个哈耶的话,听起来像是倚重信任之意,不过当主少国疑之际,“商量”二字,最堪玩味。
若是少主为稳人心,倚信老臣,这也是常理,但若事事听从,那就不是老臣,而是权臣了。不管这个权臣是不是要取而代之,但凡是真想做人主的,心中能无芥蒂?
并且勒罗罗汉话说得如此之好,在外人面前却又极力伪装,说流利汉语之前必遣出帐中侍卫,其最开始摆出的粗莽模样甚至包括呀突突叉的戏码,针对的也许不仅是王扬一人。如果是这样,那他防的是谁?
所以才有了王扬下饵一试。勒罗罗虽极力否认,但那番话说得太急、太满、太刻意,反倒露了马脚,更加印证了王扬的猜测。并且听他自己说,他能做少鲰耶,住九头帐,“全靠两位叔叔扶持”,这或许就是他伪装真面目的“成果”。老鲰耶缠绵病榻十几年,倘若勒罗罗显出精明强干的样子,恐怕未必能顺顺当当地住进九头帐(亲政),或许在左右哈耶的眼中,勒罗罗很好控制并且容易对付,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扶持”。
王扬当然不会告诉勒罗罗这是他“钓”出来的,而是一笑道:
“这个我不能说,你就别难为我了。现在重要的是,你到底想不想做真正的鲰耶?”
勒罗罗看着王扬,惊疑不定,目光在王扬脸上来回逡巡,沉默半晌后道:
“你有什么办法?”
刚问完便马上补充道:“如果你们汉廷想借此事插手我部事务,那我告诉你,我宁愿被自己家人挟制,也不会开门放狼进来!”
王扬不屑一笑:
“谁有空介入你部事务?你给多少钱啊?我这就是为了达成谈判,允你一个条件,而这个条件也是你心中想好了的,不如直接说出来,何必探我意图?”
勒罗罗紧盯王扬的眼睛:“我想好了什么?”
“你想好的不就是归附之后,必有朝廷册封,要是朝廷连少鲰耶也一起封了,那你这位置便不再只是族中拥立,更添了层天朝认可的名分。这样即便左右哈耶生了异心,想要有什么动作,那也不得不多层顾虑。另外,有了朝廷在背后撑腰,你将来继鲰耶之位,也能坐得稳一些。如此一来,既借了朝廷的名和势,又不损你汶阳半分实权,岂不妙哉?”
图摄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线是我画的,那红色的区域就是荆州,蓝色的圆圈处就是汶阳蛮所在
(接上图说明:红色疆域之北也就是荆州之北,就是大片长条浅绿(红色之内是深绿)的地带,都是南齐的地方,我用黄线做了分割,黄线之西是梁州地界,黄线之东是雍州。雍州再往上便和北魏相接,那条画黑线的地方就是北朝疆域的一角。其实只从图上便能推出很多东西来,可以和书中的几处伏笔相印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重读第一百五十五章《谋逆》、第一百九十七章《在阵中》和第二一十八章《双狐斗》,除了这三章之外,还有几处分散的,就不一一说了。还有这图本来拍得极高清,硬是压缩几次压模糊了才能传,也是服了,这也是我很少上图的原因,因为既麻烦又扫兴,对,上次我上了一张古籍的照片,后台直接给我删了.......)
勒罗罗自见王扬以来,隐藏伪装的心思数次被王扬点破,再生不起狡狯周旋之意,叹了口气道:
“君若是生在汶阳部,我少鲰耶的位置,愿拱手相让。”
王扬听闻此言,面现忧色,皱眉道:
“就我爱喝山浆子这个劲儿,怕是坐不稳你的位置吧?”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气氛明显融洽了很多,勒罗罗也不再虚与委蛇,机心试探,坦白说道:
“只要汉廷册封我,并且永远支持正统的鲰耶继任,绝不承认叛逆,同时严守六不之约,刻碑立盟,那游说的事就由我来办。”
王扬故作沉吟,片刻后,郑重说道:“好,我答应你。”
勒罗罗的眼神突然变得锋利如刀,瞳孔深处似有幽火燃烧:
“你我击掌为誓,背誓者不求山神诛,不劳天雷击,吾亲执骨刀,不计代价,剜尔心以祭槃瓠神。”
王扬也算见过大风大浪,但此刻仍被勒罗罗的眼神慑得心下一凛,仿佛这不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空言,而某种渗入彼此血脉之中的古老诅咒。但光诅咒我一个也不合适吧?
“好,你若违誓,我必亲......我必亲派人执长槊,不计代价,洞尔心以祭......二郎真君。”
“二狼真菌?”
“一位很厉害的神,说不定跟你们的槃瓠神还认识。”
“好吧......”
两人正色庄容,击掌三下。
击掌毕,王扬补充道:“还有一点,通商之后,每笔交易,要交一笔交易税,百分收四——”
勒罗罗瞬间急了,神色一厉:“六不之中有一条便是不征税,你敢背誓?”
“谁背誓了?六不中的第四条是不征赋税!《盐铁论》云:‘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所谓不征赋税指的是田租、人口税这类强征税,交易税是伴随交易产生的,不交易就没税,但只要交易满万钱以上,就得出交易税,又名‘散估’——”
勒罗罗断然拒绝:
“我不知道什么铁盐三姑的,说好不交税就是不交税,你们汉人最会玩文字把戏,今天说‘交易税’,明天说不定又弄出什么‘帐篷税’、‘酒肉税’——”
“绝对不会!这是唯一的一项税,便是我们在齐地内买卖交易,也有此税,士族亦不能免。”
“士族想交便交,我们又不是士族,我们不交税。”
勒罗罗只是不肯。
王扬道:“那这样,这百分出四的税,我给你承担一半,我出两成,你只要出剩下的两成就好。”
“你?”
“不错,我将建成第一家大批大量收你们货物的货栈,名为万山货栈,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王扬若有深意地看着勒罗罗。
勒罗罗不由得坐正了些许,问道:“意味着什么?”
“我是金主。”
勒罗罗:.......
——————
注:天朝用法早已有。晋灭吴时,孙皓遣使归降说:“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印绶,委质请命,惟垂信纳,以济元元。”(《三国志·孙皓传》)
勒罗罗紧盯王扬,王扬含笑不语。
勒罗罗冷笑道:
“两位哈耶看着我长大的,待我如亲儿一般!族中大小事务都手把手教我!我能做少鲰耶,住九头帐,全靠两位叔叔扶持!叔叔们待我恩重如山,我敬两位叔叔亦如亲父!何来摆脱挟制之说?莫说叔叔们没有挟制我,便是真挟制了,我也不会起什么摆脱的念头!如果你想挑拨我们的关系从中渔利,那我劝你死了这份心!”
王扬笑着摇头。
勒罗罗冷声道:“你是不信我的话吗?”
王扬看着勒罗罗,露出几分玩味的笑意:
“我是觉得你挺有意思的。明明不想呀突突叉,却偏要做出呀突突叉的样子。明明听了归附的条件后,便已经暗中生了借用归附之机,摆脱掣肘的念头,现在我把话挑明了,你反而不认账了。哦,这是为了探我消息来源......”
勒罗罗大惊,猛地直起身,看着王扬,如见鬼魅:
“你,你,你,是山中精怪变的吗?”
王扬笑道:“人心之幽,胜于山精百倍。我要是精怪变的,不早被你骗得团团转了?”
勒罗罗目光钉在王扬含笑的脸上,仿佛想看清这藏在笑容背后的东西,看了一会儿后塌下肩膀,坐回原位,眉头拧成个死结,低头想了想,又重新看向王扬,心有不甘地问道:
“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左右哈耶挟制我?又是怎么知道我要摆左右哈耶挟制的?此事很少有人知道,包括勒玛在内,柳憕那小子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族人们都知左右哈耶待我如亲子,而我视左右哈耶为亲父,除非汉廷有能力把耳目安插到我亲信中......”嘎咧,不过真安插到我亲信中了吧......
我是怎么知道的?
我当然是现在知道的呀......
探察人心之术,譬如垂钓。钓鱼用饵,钓心亦然。
或留遗漏,待其补充。或言错谬,引其反驳。或设激辩,探其深浅。或借风闻,试其喜恶。有时反道而行,可验本志;有时佯信其伪,可观懈时。有时故示三分真,能诱十分语;有时故存一点疑,可破全部虚。
是故善察者不迫,善钓者不争,得鱼在忘筌,察心在无声。
王扬之前听柳憕说勒罗罗“亲政”之后,有什么事还需跟左右哈耶“商量着来”,便留了心思。虽然根据柳憕的说法,这个勒罗罗很听两个哈耶的话,听起来像是倚重信任之意,不过当主少国疑之际,“商量”二字,最堪玩味。
若是少主为稳人心,倚信老臣,这也是常理,但若事事听从,那就不是老臣,而是权臣了。不管这个权臣是不是要取而代之,但凡是真想做人主的,心中能无芥蒂?
并且勒罗罗汉话说得如此之好,在外人面前却又极力伪装,说流利汉语之前必遣出帐中侍卫,其最开始摆出的粗莽模样甚至包括呀突突叉的戏码,针对的也许不仅是王扬一人。如果是这样,那他防的是谁?
所以才有了王扬下饵一试。勒罗罗虽极力否认,但那番话说得太急、太满、太刻意,反倒露了马脚,更加印证了王扬的猜测。并且听他自己说,他能做少鲰耶,住九头帐,“全靠两位叔叔扶持”,这或许就是他伪装真面目的“成果”。老鲰耶缠绵病榻十几年,倘若勒罗罗显出精明强干的样子,恐怕未必能顺顺当当地住进九头帐(亲政),或许在左右哈耶的眼中,勒罗罗很好控制并且容易对付,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扶持”。
王扬当然不会告诉勒罗罗这是他“钓”出来的,而是一笑道:
“这个我不能说,你就别难为我了。现在重要的是,你到底想不想做真正的鲰耶?”
勒罗罗看着王扬,惊疑不定,目光在王扬脸上来回逡巡,沉默半晌后道:
“你有什么办法?”
刚问完便马上补充道:“如果你们汉廷想借此事插手我部事务,那我告诉你,我宁愿被自己家人挟制,也不会开门放狼进来!”
王扬不屑一笑:
“谁有空介入你部事务?你给多少钱啊?我这就是为了达成谈判,允你一个条件,而这个条件也是你心中想好了的,不如直接说出来,何必探我意图?”
勒罗罗紧盯王扬的眼睛:“我想好了什么?”
“你想好的不就是归附之后,必有朝廷册封,要是朝廷连少鲰耶也一起封了,那你这位置便不再只是族中拥立,更添了层天朝认可的名分。这样即便左右哈耶生了异心,想要有什么动作,那也不得不多层顾虑。另外,有了朝廷在背后撑腰,你将来继鲰耶之位,也能坐得稳一些。如此一来,既借了朝廷的名和势,又不损你汶阳半分实权,岂不妙哉?”
图摄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线是我画的,那红色的区域就是荆州,蓝色的圆圈处就是汶阳蛮所在
(接上图说明:红色疆域之北也就是荆州之北,就是大片长条浅绿(红色之内是深绿)的地带,都是南齐的地方,我用黄线做了分割,黄线之西是梁州地界,黄线之东是雍州。雍州再往上便和北魏相接,那条画黑线的地方就是北朝疆域的一角。其实只从图上便能推出很多东西来,可以和书中的几处伏笔相印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重读第一百五十五章《谋逆》、第一百九十七章《在阵中》和第二一十八章《双狐斗》,除了这三章之外,还有几处分散的,就不一一说了。还有这图本来拍得极高清,硬是压缩几次压模糊了才能传,也是服了,这也是我很少上图的原因,因为既麻烦又扫兴,对,上次我上了一张古籍的照片,后台直接给我删了.......)
勒罗罗自见王扬以来,隐藏伪装的心思数次被王扬点破,再生不起狡狯周旋之意,叹了口气道:
“君若是生在汶阳部,我少鲰耶的位置,愿拱手相让。”
王扬听闻此言,面现忧色,皱眉道:
“就我爱喝山浆子这个劲儿,怕是坐不稳你的位置吧?”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气氛明显融洽了很多,勒罗罗也不再虚与委蛇,机心试探,坦白说道:
“只要汉廷册封我,并且永远支持正统的鲰耶继任,绝不承认叛逆,同时严守六不之约,刻碑立盟,那游说的事就由我来办。”
王扬故作沉吟,片刻后,郑重说道:“好,我答应你。”
勒罗罗的眼神突然变得锋利如刀,瞳孔深处似有幽火燃烧:
“你我击掌为誓,背誓者不求山神诛,不劳天雷击,吾亲执骨刀,不计代价,剜尔心以祭槃瓠神。”
王扬也算见过大风大浪,但此刻仍被勒罗罗的眼神慑得心下一凛,仿佛这不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空言,而某种渗入彼此血脉之中的古老诅咒。但光诅咒我一个也不合适吧?
“好,你若违誓,我必亲......我必亲派人执长槊,不计代价,洞尔心以祭......二郎真君。”
“二狼真菌?”
“一位很厉害的神,说不定跟你们的槃瓠神还认识。”
“好吧......”
两人正色庄容,击掌三下。
击掌毕,王扬补充道:“还有一点,通商之后,每笔交易,要交一笔交易税,百分收四——”
勒罗罗瞬间急了,神色一厉:“六不之中有一条便是不征税,你敢背誓?”
“谁背誓了?六不中的第四条是不征赋税!《盐铁论》云:‘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所谓不征赋税指的是田租、人口税这类强征税,交易税是伴随交易产生的,不交易就没税,但只要交易满万钱以上,就得出交易税,又名‘散估’——”
勒罗罗断然拒绝:
“我不知道什么铁盐三姑的,说好不交税就是不交税,你们汉人最会玩文字把戏,今天说‘交易税’,明天说不定又弄出什么‘帐篷税’、‘酒肉税’——”
“绝对不会!这是唯一的一项税,便是我们在齐地内买卖交易,也有此税,士族亦不能免。”
“士族想交便交,我们又不是士族,我们不交税。”
勒罗罗只是不肯。
王扬道:“那这样,这百分出四的税,我给你承担一半,我出两成,你只要出剩下的两成就好。”
“你?”
“不错,我将建成第一家大批大量收你们货物的货栈,名为万山货栈,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王扬若有深意地看着勒罗罗。
勒罗罗不由得坐正了些许,问道:“意味着什么?”
“我是金主。”
勒罗罗:.......
——————
注:天朝用法早已有。晋灭吴时,孙皓遣使归降说:“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印绶,委质请命,惟垂信纳,以济元元。”(《三国志·孙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