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功 第201章 奉天承运

小说:明功 作者:九月雷鸣 更新时间:2024-08-08 08:29:11 源网站:顶点小说
  应天城内。

  朱元璋正端坐在奉天殿里,享受着初为帝王的滋润感觉。

  这个位置自己到四十岁才坐上,虽然戎马一生,但何其壮怀激烈,内心始终不能平静安然。

  一腔热血终于铸就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身为开国的皇帝,难道不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吗?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沾沾自喜,他要的不是表面上的皇帝宝座,而是一个强大富足的大明,可以威震八荒,德泽四海的强大帝国。

  但是,大明刚刚建国,举国上下民不聊生、百废待兴,老百姓还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离真正想要的幸福安定生活,相距甚远。

  朱元璋一度陷入了迷茫和焦虑之中……

  不过,幸好他有天底下最有能力的三位大臣,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徐达为武丞之首,没有他的南征北战,当然无法实现大明的建国大业,毕竟江山是武将们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朱元璋独自在奉天殿批阅了一些奏章,心情不由又焦虑起来。

  建国初期,国家大事实在太多啊,全国上下每日都会发来成堆的奏折,不是灾荒,就是瘟疫,还有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民在挑起事端……

  徐达还在全国到处清剿反叛的敌对势力,尽管元朝已经彻底退到了漠北,但北方的局势依然不可轻视。

  大明的安全问题当然不用再忧虑,因为朱元璋有徐达,天下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守江山不比打江山,现在用的不是刀枪和军队,而是能治理国家的能臣,是能够让国家迅速变得富足强大的行业精英!

  朱元璋起身,在殿内踱着方步……

  马上就想到了刘伯温和李善长,现在该是二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想想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这奉天殿里群星闪耀,众星拱月,好不欣喜热闹!

  接受了百官的拜贺,立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太子,李善长和徐达为左右丞相,各文武大臣也都加官进爵。

  只要对帝国建立功勋卓著者,不管死活,全部封王!

  京师应天城里新增了几千贵族,共同来为朱家的大明江山效力,这是何等令人鼓舞和振奋的事情啊~

  激动和兴奋一直伴随着他,这是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感受,虽然他很好地伪装了起来,从来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

  “老刘,小李,朕现在缺钱缺粮,二位可要全力以赴啊!”

  刘伯温的担子自然不轻,要说大部分武将现在可以忙里偷闲了,像他这样的文臣正是马不停蹄,要为大明再次出征的时候了。

  其实从建国伊始,刘伯温就已经为新政权的建立,而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地工作了。

  关于国家名称和国号,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产物。

  中国远古时代,就有祭祀“大明”的典礼,祭祀的对象就是太阳、月亮。

  明是火,象征光明,而朱元璋的姓“朱”,也是赤的意思,“朱明”恰好把皇帝的姓和国号连在了一起,浑然一体。

  “对待百姓要宽仁,对待吏治要严厉!”

  这是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的第一条治国理政的纲领,对皇帝建立大明国体和政体,意义重大。

  不过朱元璋只给了他“御史中丞”的官职,负责监察百官,却不能直接对群臣发号施令,那是宰相李善长的职责。

  刘伯温并不在意自己是个多大的官,能不能管事,该不该管人,只要皇帝需要我做什么,自己从不考虑职权范围的问题。

  朱元璋离不开他,二人的“私交”是最为密切的,这是两个人之间一直存在的某种亲密关系,似乎和君臣及职位毫无关系。

  这种特殊而紧密的联系,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心知肚明。

  刘伯温即使没有任何官职,他对皇帝和整个大明王朝的作用,将是无可替代的。

  关于治国理政的方略,皇帝急着要钱要粮,但刘伯温的眼睛依然盯着军队,他知道国家机器刚刚建立,还很虚弱,而军队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一支近百万的军队通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已经变成了一股最为强大的力量,他们的力量可以毁灭一个王朝,同样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富有活力的新国家。

  紧紧依靠军队的力量,一方面继续保家卫国,另一方面就要积极建设家园,他们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半军半民”,而不是纯粹的将士。

  “利用军队戍边的时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与当地百姓一起劳动!”

  刘伯温向朱元璋交了第一份答卷,这就是解决钱粮的途径啊!

  “开荒种地,减轻赋税,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由此及彼,刘伯温继续强化和明晰了治国方针,可以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

  朱元璋非常高兴,老刘就是不简单,不但知道我要什么,而且每次都能告诉我,如何去做。

  为了顺利推进军队改革的步伐,刘伯温具体提出建立“卫所制”的伟大构想。

  “卫”,即军事据点,每一卫5600人,长官称为指挥使,管辖五千千户所,每个千户所有1120人。

  千户所下面又辖十个百户所,一所为112人,百户所下设两个总旗,下面再设五个小旗,最小单位有十人。

  有战事时,兵部便命令各地的卫所把手中的5600人交出来,然后皇帝再指派一人,担任这支军队的司令,由他领兵出征。

  卫所的指挥使,平时虽然负责统领这些人,安排他们训练和务农,但一旦发生战争,皇帝则拥有了最高调配权。

  这是刘伯温发明的高明之策,很好地加强了皇帝的中央集权,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事实也证明了,通过卫所制,各地的驻军大力发展了生产力,每年收获的粮食,不仅满足了自身所需,还大力支援了全国其他地区。

  卫所制形成了“将不知兵,兵不识将,一切向皇帝看齐”的良好局面,朱元璋能不偷着笑吗?

  李善长坐在他的宰相办公事里,同样感到滋润无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功,明功最新章节,明功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