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就见朱允炆长身而起,凭空生出朵朵白莲,托着朱允炆便飞上了天空,转瞬便消失不见。
朱由检怔怔地看着天空出神,王承恩小心地走近,轻声道:“陛下,仙长,不,老祖突降皇宫,这是大明之福,皇上之福。大明和皇上如今有老祖护佑,想必往后的朝局将不再似如今这般的糜烂,还请皇上宽心,静候老祖回归才是。”
朱由检点了点头,朱允炆的突从天降,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绝对百分百的仙人之流。对于仙家的传说,远的不说,单说明王朝就出过道家皇帝。嗯,虽然说,这个道家皇帝修的道并不高明,带不来长生。
但身为皇帝,又有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陛下,不祈求长生?哪怕不能长生,也要祈求江山社稷永固。更何况,这神仙一流的人物,还是朱家先祖。如今天大的机缘,忽然间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朱由检哪能平静的下来。
“大伴,你能得到老祖的赞赏,想必对于大明和朕,你是忠诚无双的,朕也信你。”王承恩闻言激动地拜伏在地,朱由检又说道:
“大伴,你去安排一下,将太极殿整理出来,做为老祖的修炼之所,再挑选些手脚伶俐的宫女侍卫去太极殿当差,服侍老祖的起居。”
“臣这就去。”王承恩知道为老祖安排起居之所是当前大事,也不敢怠慢,应了声后就亲自跑去太极殿收拾,尽量要在老祖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
再说朱允炆飞出皇宫之后,便用上隐身术,沿着京城四门缓缓飞行,观察着城中百姓的现状。沿途百姓的惨状,对于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的朱允炆来说,实在太过于震撼了些。哪怕是生活在常年动荡不安的非洲黑叔叔们,也比大明的这些百姓好上百倍千倍。
与凄苦的百姓相比,城里的那些大富之家,官宦之家,无疑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朱允炆默默地伫立空中,静静地看着那些大富之家中的灯红酒绿。脑海中回想起,大明整个国家的收入竟然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富商收入,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
明末时期的商户,基本上都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天启皇帝当年要收商税,遭到了东林党死命的抗拒,最终不了了之。而整个大明的财富,全都集中到了这些富商与东林党的手中,导致大明国库空虚,就连至关重要的军晌,也无法送达边关。
是该让崇祯皇帝好好整顿整顿朝政,先修好内功,才好平定天下,让大明重新站起来。
“二叔,今天城里的粮食又涨了,再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刚飞近永定门,朱允炆神识就感应到地面街上传来愁苦的声音。朱允炆定神看去,只见街面上一家米店前,排着长长的买米队列。说话的,正是队列中两个面色苦黄的百姓。
“唉,连年大旱,米价飞涨。听说今年的漕粮在山东境内被劫,京城里的官粮供应便不足了。只恨这些粮商年年丰足,却不愿向朝廷捐粮,反而趁火打劫,时时提升粮价。老天不开眼啊!”
朱允炆听着默然无语,悄然落到街面混入人群,神识探进米店。米店内粮仓丰足,但店里的伙计,却不是直接向百姓售粮,而在白米中混进泥沙后,再往外进行出售,显然这是米店老板的吩咐。
按下教训米店伙计的冲动,朱允炆退出买米的人群,转道走向永定门外。永定门外设有流民营,官府设在这里的粥棚已经粮袋扁扁,煮出的粥已经稀稠如水。看着面如土色麻木的百姓,早已心沉如水的朱允炆也不禁有些动容。
流民营里设有隔离营,患上瘟疫的百姓被隔离在里边。隔离营外朝廷派来救治百姓的太医院院士,另有锦衣卫、京师三营的军士看管。严防带着瘟疫的流民逃出隔离营,将瘟疫带进城内。
流民营外不远处浓烟滚滚,朱允炆神识探去,却是众多已经死去的流民尸体,正在被军士放火焚烧。从隔离营那些太医院院士们叹息的交谈中,朱允炆得知,这样的情况天天在发生,每天都有众多被瘟疫夺去性命的百姓尸体被抬出隔离营。
仔细的观察了患有瘟疫的百姓状况,再通过回忆,朱允炆已经知道这所谓的瘟疫,就是鼠疫,防与治其实并不困难。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人们并没有那种防治的知识。
了解了瘟疫的具体情况,朱允炆也不急着回皇宫,而是再次走进城内,将神识分成千丝万缕,向着那些豪门大户一家一家的寻探过去。想要改变大明现在困境,这些豪门大户,富商与朝廷大员们,不出钱出粮是肯定不行的。
想到历史记载,大明朝廷十分穷困,但李自成杀进北京城后,却劫掠了七千多万两白银,更不提还有黄金与数不尽的珠宝粮食。这些财富从哪里劫掠来的?就是这些豪门大户,富商、朝廷大臣家里贡献来的!
想想七千多万两,哪怕只要其中的三分一财富,大明朝廷就根本不会有如今的困境。不说九边军晌粮晌足够,就是每年的赈灾救济百姓,也是搓搓有余。大明境内,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揭竿而起。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京城一地,想想富裕的江南。大明其实非常的富裕!只不过,这份财富不被朝廷掌控而已。
……
时近黄昏,外出的老祖还未回归皇宫。已经收拾好了太极殿的王承恩,又回到了乾清宫前,与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起,等候着老祖再次出现在皇宫的天空。
为了给从天而降的老祖留个好印象,一向节俭的朱由检,破天荒地给御膳房下了旨意,弄了近十八道精美的素食,送到了乾清宫前。
并且,朱由检还将自己的家人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以及太子朱慈烺、皇子朱慈炯、朱慈照以及公主朱媺娖等都带到了乾清宫前等候朱允炆的回归,以求得到朱允炆的垂青。
等了良久,依旧不见老祖的出现。年纪尚幼的几个皇子皇女,已经饿得有些发慌。周皇后心疼地看着几个皇子皇女,小声地向崇祯问道:“陛下,您看是不是让春哥儿几个先吃点点心填填肚子?他们毕竟现在还年幼,经不得饥饿。”
朱由检神色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儿女,想了想,也不知道老祖朱允炆到底几时回返,总不能让年幼的儿女跟着自己一起忍受饥饿等待。便转头招来王承恩,准备吩咐王承恩让人送上点心给皇子皇女们先解解饥。
恰在此时,走近朱同检身边听候吩咐的王承恩,眼角刚好看到皇宫的上空,出现了一道身影,顿时欣喜地向朱由检道:“万岁爷,老祖回来了!老祖回来了!”
朱由检大喜,慌忙转头看去,果然看到乾清宫的上空,出现了朱允炆的身影。周皇后等人原本并不是很相信仙人之说,而今看到半空中忽然出现的人影,顿时便惊住了,甚至连朱由检让她们向老祖请安的声音都没有听到。
下一刻,朱允炆自空中落下,站在朱由检的身前,疑惑地看着周皇后等人问道:“皇帝,这些人是你的家人?”
朱由检有些羞怒地瞪了周皇后等人一眼,慌得周皇后忙带着几个贵妃与皇子皇女们,向朱允炆见礼。朱允炆伸手虚拦呵呵笑道:“皇帝,这些俗礼就不用了,平常心对待就好。看几位皇子公主,想必已经饿坏了吧。”
朱由检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几个儿女尚且年幼,经不得饥,刚准备让大伴去给他们上些点心。”
朱允炆看着乾清宫前摆放好的餐桌与吃食,笑着摇头道:“皇帝陛下,你也知道他们年幼,何苦让他们等候?其实你可以让皇子公主们先吃着,这都是我的后辈子孙,都是一家人,我不会在意这些的。”
虽说朱允炆不在意这些凡俗礼节,但朱由检哪能让自己的家人在老祖面前失了礼,何况大明还是以孝治传国。又是一番虚礼,在朱允炆坐在席前后,方才示意激动的皇子皇女与周皇后等人落坐。
朱允炆也不小气,又摸出两个小玉瓶,分别递给周皇后和太子,笑着说道:“这瓶养颜丹就送皇后和几位贵妃公主,这瓶养元丹就给几位皇子聊表寸意,都不是太好的丹药,还望不要嫌弃。”
周皇后几人大喜,嘴上客气地推辞着,手上却是忙不迭地将玉瓶中的丹药分了下去,皇家礼仪在这个时候,全然失去了,引得朱由检一阵羞恼不已。
看着席面上精美的素食,朱允炆失笑着摇了摇头道:“皇帝,皇子皇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皇宫虽然不怎么丰裕,但底蕴还是应该有的。还是应该给皇子皇女多补充点营养,多吃些肉食才是。”
朱由检微叹口气道:“如今国事艰难,国库空虚,皇家内库也同样空虚到了极致。不是朕不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些,只是如今朝廷每年的税入不过四百万两,连维持国事都困难,朕怎能再补充皇家内库。”
朱允炆摇了摇头,看了看正偷看自己的太子皇子和公主们,将正要说出口的话又收了回去笑道:“皇帝,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你的这几位皇子公主,可先跟着老祖我。至于能不能入道修仙暂且不说,但至少,老祖能教育他们一些有别于这个时代的知识。”
顿了顿,朱允炆接着说道:“或许你并不清楚,儒家道义在大明遭到了极致的扭曲,现在大明所学的儒学,并不是原本真意的儒家学说。先贤孔孟的儒家六艺,如今的儒家学子仅仅取其一而抛弃了其五。并且,皇帝,想来你也不会相信,先贤的精义,也被现在的儒家学说歪解。
你也应该听说过,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但读书人真的就百无一用么?显然不是,只是读书人学的无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显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潮流,儒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若只学书而抛却其他五艺,更加不适应时代的步伐。
皇子公主尚且年幼,正是学习知识接受能力正强的时候,大明江山要延续,身为皇家子弟,就要有接受新生事物的勇气,更要有改变大明腐朽政事,革新大明的勇气和能力。”
朱由检不做考虑,毫不犹豫地就让太子朱慈烺等皇子公主上前,重新跪在朱允炆的身前大礼参拜,倒是让朱允炆愣神了片刻。
其实朱允炆不过是一眼相中了拥有难得的玄阴之体,身为公主的朱媺娖。在朱允炆的记忆中,朱媺娖就是后来的长平公主,也是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中的九儿。后来崇祯皇帝在媒山上吊殉国之前,用剑斩断了朱媺娖的手臂,却保住性命。
朱允炆挥袖将跪在身前的太子等人卷回席位,心中微一沉吟,公主朱媺娖可以跟随自己修炼仙术,太子朱慈烺等皇子公主,可以教授他们二十一世纪的知识,毕竟都是自己的后辈子孙,多学点防身之术也是好的。
“皇帝,不瞒你说,公主朱媺娖可以做为老祖的入室弟子,跟随老祖修习仙家术法。但其他皇子公主,却没有修习仙家术法的先天根骨。就算后天再怎么努力,修为顶多也只能筑基。
不过,就算只是筑基,他们的寿命也将得到大大的延长。另外,我会再传授他们先进的知识,让他们能在国事政事上,成为皇帝陛下的得力助手。”
太子朱慈烺等人羡慕地看着公主朱媺娖,能修习仙家术法,肯定就可以得长生,哪是人间的富贵可以与之相比的。不过,既然老祖已经明说,却也只能听从。能从老祖身边学到先进的知识和基础修仙术法,也是福缘极厚了。
朱由检怔怔地看着天空出神,王承恩小心地走近,轻声道:“陛下,仙长,不,老祖突降皇宫,这是大明之福,皇上之福。大明和皇上如今有老祖护佑,想必往后的朝局将不再似如今这般的糜烂,还请皇上宽心,静候老祖回归才是。”
朱由检点了点头,朱允炆的突从天降,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绝对百分百的仙人之流。对于仙家的传说,远的不说,单说明王朝就出过道家皇帝。嗯,虽然说,这个道家皇帝修的道并不高明,带不来长生。
但身为皇帝,又有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陛下,不祈求长生?哪怕不能长生,也要祈求江山社稷永固。更何况,这神仙一流的人物,还是朱家先祖。如今天大的机缘,忽然间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朱由检哪能平静的下来。
“大伴,你能得到老祖的赞赏,想必对于大明和朕,你是忠诚无双的,朕也信你。”王承恩闻言激动地拜伏在地,朱由检又说道:
“大伴,你去安排一下,将太极殿整理出来,做为老祖的修炼之所,再挑选些手脚伶俐的宫女侍卫去太极殿当差,服侍老祖的起居。”
“臣这就去。”王承恩知道为老祖安排起居之所是当前大事,也不敢怠慢,应了声后就亲自跑去太极殿收拾,尽量要在老祖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
再说朱允炆飞出皇宫之后,便用上隐身术,沿着京城四门缓缓飞行,观察着城中百姓的现状。沿途百姓的惨状,对于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的朱允炆来说,实在太过于震撼了些。哪怕是生活在常年动荡不安的非洲黑叔叔们,也比大明的这些百姓好上百倍千倍。
与凄苦的百姓相比,城里的那些大富之家,官宦之家,无疑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朱允炆默默地伫立空中,静静地看着那些大富之家中的灯红酒绿。脑海中回想起,大明整个国家的收入竟然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富商收入,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
明末时期的商户,基本上都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天启皇帝当年要收商税,遭到了东林党死命的抗拒,最终不了了之。而整个大明的财富,全都集中到了这些富商与东林党的手中,导致大明国库空虚,就连至关重要的军晌,也无法送达边关。
是该让崇祯皇帝好好整顿整顿朝政,先修好内功,才好平定天下,让大明重新站起来。
“二叔,今天城里的粮食又涨了,再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刚飞近永定门,朱允炆神识就感应到地面街上传来愁苦的声音。朱允炆定神看去,只见街面上一家米店前,排着长长的买米队列。说话的,正是队列中两个面色苦黄的百姓。
“唉,连年大旱,米价飞涨。听说今年的漕粮在山东境内被劫,京城里的官粮供应便不足了。只恨这些粮商年年丰足,却不愿向朝廷捐粮,反而趁火打劫,时时提升粮价。老天不开眼啊!”
朱允炆听着默然无语,悄然落到街面混入人群,神识探进米店。米店内粮仓丰足,但店里的伙计,却不是直接向百姓售粮,而在白米中混进泥沙后,再往外进行出售,显然这是米店老板的吩咐。
按下教训米店伙计的冲动,朱允炆退出买米的人群,转道走向永定门外。永定门外设有流民营,官府设在这里的粥棚已经粮袋扁扁,煮出的粥已经稀稠如水。看着面如土色麻木的百姓,早已心沉如水的朱允炆也不禁有些动容。
流民营里设有隔离营,患上瘟疫的百姓被隔离在里边。隔离营外朝廷派来救治百姓的太医院院士,另有锦衣卫、京师三营的军士看管。严防带着瘟疫的流民逃出隔离营,将瘟疫带进城内。
流民营外不远处浓烟滚滚,朱允炆神识探去,却是众多已经死去的流民尸体,正在被军士放火焚烧。从隔离营那些太医院院士们叹息的交谈中,朱允炆得知,这样的情况天天在发生,每天都有众多被瘟疫夺去性命的百姓尸体被抬出隔离营。
仔细的观察了患有瘟疫的百姓状况,再通过回忆,朱允炆已经知道这所谓的瘟疫,就是鼠疫,防与治其实并不困难。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人们并没有那种防治的知识。
了解了瘟疫的具体情况,朱允炆也不急着回皇宫,而是再次走进城内,将神识分成千丝万缕,向着那些豪门大户一家一家的寻探过去。想要改变大明现在困境,这些豪门大户,富商与朝廷大员们,不出钱出粮是肯定不行的。
想到历史记载,大明朝廷十分穷困,但李自成杀进北京城后,却劫掠了七千多万两白银,更不提还有黄金与数不尽的珠宝粮食。这些财富从哪里劫掠来的?就是这些豪门大户,富商、朝廷大臣家里贡献来的!
想想七千多万两,哪怕只要其中的三分一财富,大明朝廷就根本不会有如今的困境。不说九边军晌粮晌足够,就是每年的赈灾救济百姓,也是搓搓有余。大明境内,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揭竿而起。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京城一地,想想富裕的江南。大明其实非常的富裕!只不过,这份财富不被朝廷掌控而已。
……
时近黄昏,外出的老祖还未回归皇宫。已经收拾好了太极殿的王承恩,又回到了乾清宫前,与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起,等候着老祖再次出现在皇宫的天空。
为了给从天而降的老祖留个好印象,一向节俭的朱由检,破天荒地给御膳房下了旨意,弄了近十八道精美的素食,送到了乾清宫前。
并且,朱由检还将自己的家人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以及太子朱慈烺、皇子朱慈炯、朱慈照以及公主朱媺娖等都带到了乾清宫前等候朱允炆的回归,以求得到朱允炆的垂青。
等了良久,依旧不见老祖的出现。年纪尚幼的几个皇子皇女,已经饿得有些发慌。周皇后心疼地看着几个皇子皇女,小声地向崇祯问道:“陛下,您看是不是让春哥儿几个先吃点点心填填肚子?他们毕竟现在还年幼,经不得饥饿。”
朱由检神色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儿女,想了想,也不知道老祖朱允炆到底几时回返,总不能让年幼的儿女跟着自己一起忍受饥饿等待。便转头招来王承恩,准备吩咐王承恩让人送上点心给皇子皇女们先解解饥。
恰在此时,走近朱同检身边听候吩咐的王承恩,眼角刚好看到皇宫的上空,出现了一道身影,顿时欣喜地向朱由检道:“万岁爷,老祖回来了!老祖回来了!”
朱由检大喜,慌忙转头看去,果然看到乾清宫的上空,出现了朱允炆的身影。周皇后等人原本并不是很相信仙人之说,而今看到半空中忽然出现的人影,顿时便惊住了,甚至连朱由检让她们向老祖请安的声音都没有听到。
下一刻,朱允炆自空中落下,站在朱由检的身前,疑惑地看着周皇后等人问道:“皇帝,这些人是你的家人?”
朱由检有些羞怒地瞪了周皇后等人一眼,慌得周皇后忙带着几个贵妃与皇子皇女们,向朱允炆见礼。朱允炆伸手虚拦呵呵笑道:“皇帝,这些俗礼就不用了,平常心对待就好。看几位皇子公主,想必已经饿坏了吧。”
朱由检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几个儿女尚且年幼,经不得饥,刚准备让大伴去给他们上些点心。”
朱允炆看着乾清宫前摆放好的餐桌与吃食,笑着摇头道:“皇帝陛下,你也知道他们年幼,何苦让他们等候?其实你可以让皇子公主们先吃着,这都是我的后辈子孙,都是一家人,我不会在意这些的。”
虽说朱允炆不在意这些凡俗礼节,但朱由检哪能让自己的家人在老祖面前失了礼,何况大明还是以孝治传国。又是一番虚礼,在朱允炆坐在席前后,方才示意激动的皇子皇女与周皇后等人落坐。
朱允炆也不小气,又摸出两个小玉瓶,分别递给周皇后和太子,笑着说道:“这瓶养颜丹就送皇后和几位贵妃公主,这瓶养元丹就给几位皇子聊表寸意,都不是太好的丹药,还望不要嫌弃。”
周皇后几人大喜,嘴上客气地推辞着,手上却是忙不迭地将玉瓶中的丹药分了下去,皇家礼仪在这个时候,全然失去了,引得朱由检一阵羞恼不已。
看着席面上精美的素食,朱允炆失笑着摇了摇头道:“皇帝,皇子皇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皇宫虽然不怎么丰裕,但底蕴还是应该有的。还是应该给皇子皇女多补充点营养,多吃些肉食才是。”
朱由检微叹口气道:“如今国事艰难,国库空虚,皇家内库也同样空虚到了极致。不是朕不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些,只是如今朝廷每年的税入不过四百万两,连维持国事都困难,朕怎能再补充皇家内库。”
朱允炆摇了摇头,看了看正偷看自己的太子皇子和公主们,将正要说出口的话又收了回去笑道:“皇帝,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你的这几位皇子公主,可先跟着老祖我。至于能不能入道修仙暂且不说,但至少,老祖能教育他们一些有别于这个时代的知识。”
顿了顿,朱允炆接着说道:“或许你并不清楚,儒家道义在大明遭到了极致的扭曲,现在大明所学的儒学,并不是原本真意的儒家学说。先贤孔孟的儒家六艺,如今的儒家学子仅仅取其一而抛弃了其五。并且,皇帝,想来你也不会相信,先贤的精义,也被现在的儒家学说歪解。
你也应该听说过,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但读书人真的就百无一用么?显然不是,只是读书人学的无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显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潮流,儒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若只学书而抛却其他五艺,更加不适应时代的步伐。
皇子公主尚且年幼,正是学习知识接受能力正强的时候,大明江山要延续,身为皇家子弟,就要有接受新生事物的勇气,更要有改变大明腐朽政事,革新大明的勇气和能力。”
朱由检不做考虑,毫不犹豫地就让太子朱慈烺等皇子公主上前,重新跪在朱允炆的身前大礼参拜,倒是让朱允炆愣神了片刻。
其实朱允炆不过是一眼相中了拥有难得的玄阴之体,身为公主的朱媺娖。在朱允炆的记忆中,朱媺娖就是后来的长平公主,也是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中的九儿。后来崇祯皇帝在媒山上吊殉国之前,用剑斩断了朱媺娖的手臂,却保住性命。
朱允炆挥袖将跪在身前的太子等人卷回席位,心中微一沉吟,公主朱媺娖可以跟随自己修炼仙术,太子朱慈烺等皇子公主,可以教授他们二十一世纪的知识,毕竟都是自己的后辈子孙,多学点防身之术也是好的。
“皇帝,不瞒你说,公主朱媺娖可以做为老祖的入室弟子,跟随老祖修习仙家术法。但其他皇子公主,却没有修习仙家术法的先天根骨。就算后天再怎么努力,修为顶多也只能筑基。
不过,就算只是筑基,他们的寿命也将得到大大的延长。另外,我会再传授他们先进的知识,让他们能在国事政事上,成为皇帝陛下的得力助手。”
太子朱慈烺等人羡慕地看着公主朱媺娖,能修习仙家术法,肯定就可以得长生,哪是人间的富贵可以与之相比的。不过,既然老祖已经明说,却也只能听从。能从老祖身边学到先进的知识和基础修仙术法,也是福缘极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