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晋商,查抄他们的财富早在安国军的计划中,最终的成果也很惊人。

  除了数量庞大的金银,同时被抄没的还有大量的店铺、住宅、农田、山林等不动产。有了这些财产,安国军在北方的军费短期内已经不用愁了。

  局势到了这一步,鲁若麟已经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只要按部就班,即使局部出现小的失误,也不会影响安国军统一天下的进程。

  现在朝中要求朱慈烺禅位的呼声高涨,朱明皇朝已经被大部分人抛弃,大家都希望鲁若麟能够尽快建立新朝。

  鲁若麟在思虑再三之后,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埋葬掉腐朽的大明朝了。

  钱谦益已经彻底丢掉了节操,指挥底下的马仔上书朱慈烺要他顺应大势,主动禅位。

  朱慈烺面对这种局面悲从心中来,但是又无力阻止,也有可能明白大明朝无力回天,心灰意冷之下下达了禅位诏书。

  三请三让的老把戏过后,鲁若麟才“勉为其难”的接下诏书,开始准备登基。

  在礼部挑选的一个黄道吉日,鲁若麟正式登基为帝,昭告天下,改国号为“华”,依然定都南京,大明王朝正式寿终正寝。

  朱慈烺被封为延明公,暂时于南京安置;李雪晴为皇后,张淑兰恢复本名张光瑶,封贵妃,雪梅封淑妃。

  至于万众瞩目的太子位置,鲁若麟并没有确立,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留到以后再决定。

  在登基的同时,鲁若麟自然要大封群臣,特别是那些常年跟随自己的老部下们。

  王大海封齐国公,为诸公之首;孙富贵封燕国公、金大正为韩国公、朴正焕为辽国公。

  除了自己的亲信,鲁若麟还封郑芝龙为闽国公、祖大寿为蓟国公、杨国柱为代国公,算是为这些盟友们给出了一个承诺。

  其他文臣武将们,鲁若麟也都做了安排,基本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除了前朝勋贵们。

  随着新朝勋贵们崛起,前朝勋贵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特别是大明的那些宗室,除了朱慈烺三兄弟获得了爵位之外,其他人一夜之间都沦为平民百姓。

  南方旧勋贵的领军人物魏国公府不但失去了爵位,还被揭发出了诸多罪行,核心成员论罪下狱,家产也被查抄,彻底的烟消云散。

  登基为帝的鲁若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刀阔斧实行自己的改革,首先一个就是从自己身边开始。

  鲁若麟诏令天下,皇宫不再招收新太监,现有的太监愿意继续为皇家做事的可以留下来,不愿意的发放遣散费出宫自谋生路。并且明确太监今后只从事皇室的服务工作,不再参与国家政事。

  对于皇宫的侍女们,也不再终生禁锢于宫墙,采取招聘制度,服务到一定年限之后可以自行离开。

  不仅如此,鲁若麟还大大裁减了皇宫里的服务人员数量,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鲁若麟针对皇宫的改革受到了朝中大臣及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赞誉,高呼鲁若麟为圣人明君。

  对于朝廷机构,鲁若麟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细化出了诸多管理部门,并赋予他们实权,加强对地方上的管理和控制。

  内阁制度在目前来看还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只是在具体的人选和权力上鲁若麟进行了调整。

  鲁若麟第一次在内阁人选上实行了选举制,将内阁首辅的推举权交给了朝中大臣。

  首辅在选出并得到鲁若麟的认可后,可以提名五名内阁大臣,通过朝中大多数大臣以及鲁若麟的认可后就可上任,大大增加了首辅的人事权,也确保了内阁可以贯彻首辅的意志,避免内耗。

  其中一名内阁大臣固定由军方首脑担任,确保军方在国家大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同时明确首辅的任期为五年,最多可连任一届,非重大罪行和错误不用去职。同时鲁若麟赋予了内阁在一般政事上的最终裁决权,不用事事上秉皇帝裁决。

  这个办法一出来之后,顿时让朝中大臣们热血沸腾,从古至今还没有那个皇帝赋予臣子如此大的权力,臣子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一旦这个制度确立,任何想要推翻这个制度的人都会是全体官员们的敌人。毕竟在这个制度下,人人都有机会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而且首辅的任职期限也确保不会有人长期把持朝政改天换地。

  即使在任的首辅无法胜任工作,上有皇帝在,下有等着上位的新人,容错的机率变得更大了。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对鲁若麟的拥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第一任内阁首辅的竞选中,陈新甲以无可争议的多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以当选为大华帝国的第一任首辅。

  除了陈新甲的能力确实比较强之外,鲁若麟的意志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大臣们都知道陈新甲是鲁若麟认可的人,他们还不熟悉这个新的选举规则,也没有胆量与如日中天的鲁若麟相抗衡,选一个鲁若麟中意的人是最稳妥的办法。

  陈新甲终于得偿所愿,可以一展胸中报复,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陈新甲在上任首辅之后,推举了五位内阁大臣,其中一位是军方大将,齐国公王大海,这个无可争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还有一位是远在朝鲜的崔永建,以及鲁若麟的亲信吴朝杰。

  崔永建资历实在太老,加上安定朝鲜的巨大功劳,虽然是朝鲜人的身份,依然得以入阁。

  吴朝杰虽然资历差了一些,但是能力并不差,加上鲁若麟亲信的身份,勉强得到了朝臣们的点头。

  剩下的两席阁老位置,陈新甲留给了前朝旧臣们。

  前朝旧臣作为朝中的一大势力,肯定不能无视他们的需求,也需要做必要的安抚。毕竟鲁若麟的根基有限,启用前朝旧臣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留给前朝旧臣的阁老席位最终落到了卢象升和吕大器身上,原来的阁老钱谦益、张慎言、马士英最终无缘阁老之位,让他们非常的失落。

  不过他们也怨不到鲁若麟头上,朝中大臣不选他们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虽然鲁若麟也不喜欢他们。

  好在鲁若麟为了朝廷稳定,没有赶尽杀绝,赐予了他们荣誉职位,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就留下来,不愿意大可告老还乡。

  钱谦益自觉居于陈新甲之下太过丢脸,直接告老纵情山水去了。

  张慎言则是年纪太大,曾经与鲁若麟相处的也不甚愉快,干脆带着鲁若麟赏赐的钱财回家养老去了。

  马士英倒是野心勃勃,忍下落选的屈辱,继续在新朝效力,认为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反正他自觉自己还年轻,大不了再等五年、十年,他等得起。

  内阁确立,朝廷的大脑归位,对于其他部门的主官任免也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其中与前朝不同的是,朝中重要官员中多出了很多靓丽的身影。

  柳如是以女子之身担当礼部尚书可谓是石破天惊、开历史之先河;刘雅婷任礼部侍郎,分管文教令诸多老夫子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

  柳如是领导的安国军文宣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宣传工作绝对不是文人墨客们写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引导舆论、弘扬正义、宣传政策等,文宣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鲁若麟登基的民意基础,有很多都是通过文宣司来实现的。

  虽然历朝历代同样重视民心,但是将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入微的只有安国军,效果也是杠杠的,使得一班文人对于柳如是担任礼部尚书非常不满,却又觉得实至名归。

  至于刘雅婷,以一介女子之身出任大宗师,凭借的并不是什么才华和学问,她最大的依仗就是在大华各地遍地开花的新式学校。

  这些学校传授实用之学,学费没有或者非常低廉,使得很多贫寒子弟得以读书识字,可谓功莫大焉。

  刘雅婷就是凭借着这些学校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活菩萨,反对她做大宗师,会被百姓们的唾沫淹死的。

  有了柳如是和刘雅婷的先例在前,张凤仪出任刑部侍郎就顺理成章了。

  女官中最令人惊骇的还要属张光瑶,她以贵妃之尊担任了户部尚书,主管大华的财政。

  皇帝的女人不再是花瓶或者隐居幕后,而是直接走上前台,这是史无前例的。

  凡是稍微有点头脑的官员都知道钱财对国家的重要性,君子不言利谁信谁傻x。财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肯定没错,唯一令人诟病的就是张光瑶的身份。

  以往的皇帝都把自己的女人藏得严严实实的,像鲁若麟这样让自己的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绝对是让百官们有些碎三观的感觉。

  偏偏作为皇后的李雪晴对此不但不反对,反而非常支持,让百官们不得不佩服鲁若麟一家都是奇葩。

  只能说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鲁若麟无所谓,鲁若麟的女人们也非常乐意。让她们有事情做,总比窝在皇宫里宫斗好得多。

  好在大华比起历朝历代出格的事情多了去,百官们也麻木了。毕竟鲁若麟给了文官们前所未有的权力,在其他方面出格一些也可以忍一忍。

  何况女官们已经用行动证明并不比男人差,鲁若麟又是一副不接受大可滚蛋的架势,为了前途富贵,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

  除了高居庙堂的几位女官,安国军众多女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充斥在各部门中。

  这些活力充沛、干劲十足的女官们给了百官非常大的压力,将原本犹如死水的官场搅动得渐渐活跃起来。

  输给男人情有可原,输给女人在绝大多数官员看来绝对是耻辱,为此而重新振作的官员不在少数。

  所谓上行下效,鲁若麟对待女人的态度直接就影响到了天下女人的地位。女人们从鲁若麟身上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不做男人的附庸,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报复,对于鲁若麟比男人们更加崇拜。

  有鲁若麟以身作则以及在朝廷的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投身各行各业,大大的解放了生产,使得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在大势所趋之下,那些抱着程朱理学不放的老古董们即使大叹世风败坏,却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

  新朝建立自然有新的气象,鲁若麟以往在安国军中实行的各种制度和办法开始推行全国,大力打压地方豪强,整顿税收体系,为普通百姓发放土地,改善各地治安,推行政权下乡下村行动,朝廷统治的地区生产和生活情况大大改善,百姓对新朝的认可在逐步加强。

  这个时期是新旧交替和融合的阶段,纵使还有很多令鲁若麟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大体的局面还是在向鲁若麟规划的方向发展。

  鲁若麟明白大华不比以前的安国军,地盘大了无数倍,治下的人口同样增长了无数倍,想要完美复制安国军的一切是不现实的,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华夏大地战乱已久,百姓急切盼望安定的生活,这是民心所向。

  大华的建立重新确定了秩序,为百姓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任何试图改变这一趋势的势力最终只能被百姓们抛弃。

  这种趋势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还在苦苦挣扎的大顺残部以及日薄西山的张献忠。

  在得到朝廷大力支援之后,原本在四川一带颇为活跃的张献忠开始举步维艰,可活动和流窜的地域越来越小,百姓们对其也是深恶痛绝,使得张献忠的势力越打越小,被消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回到陕西的大顺军残部,虽然有李过这个新皇帝,但是面对从山西、河南、湖广三面包围过来的大华军队,局面已经岌岌可危。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之下,大顺军居然还进行着激烈的内斗,只能说不知死活。

  李过没有李自成的威望,无法压制大顺军中的一帮老臣,虽然名义上大顺军还占据着陕西,但是李过的命令只能在西安城里得到勉强的执行,其他地方早已心怀鬼胎,与大顺朝离心离德了。

  华夏重新一统,为时不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之兴汉,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明末之兴汉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