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氏被宪宗皇帝临幸后就怀孕了,但没名没分,宪宗从性格上来说应该是喜欢纪氏这样的女子。
文静而又漂亮的姑娘谁不喜欢,给谁都可以来一打,除了纪氏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这个后边着重讲。
纪氏有了身孕后宪宗大喜,想想自己唐唐大明天子,20多岁了当了五年多的皇帝,却只有一个儿子,枝叶严重不够茂盛。
这下是极好,宪宗本打算给纪氏一个名分,奈何纪氏出身低微,也怕自己的贞儿吃醋,主要的是宪宗有一种恋母情怀疯狂地爱着万贵妃。
宪宗的这些心思怀恩都看在眼里,于是怀恩提醒皇帝不妨学一下宣宗皇帝,先将纪氏安排在宫外,等待皇子或者公主长大再接入宫中。
怀恩说后,宪宗喜出望外,好主意,反正这事也不是头一次,爷爷开过先例,自己来一回,这就不是事了。
于是宪宗便依了怀恩所说,在安乐堂里找了一个院子让纪氏养胎,在安乐堂里住着倒也是安全不会走漏风声。
这安排的是真妥当,为了不走漏风声,把自己小情人安排到安乐堂里去了,安乐堂在哪里,安乐堂就是明朝的冷宫,里面也都是老太监,老宫女什么的。
纪氏出宫后便被怀恩带到了宫外的一处宅子,这宅子位于安乐堂里面,十分的小巧。
这宅子比起安乐堂里其他的宅院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倒也够纪氏和伺候的一个宫女居住,怀恩派了几名刚到锦衣卫的高手日夜保护在纪氏住的安乐堂附近。
这事除了宪宗皇帝和怀恩再无第三人知道,几名锦衣卫也是不晓得自己保护的人是谁。
只知道是厂督直接交待的,一个怀孕的美女外加一个伺候的宫女,这剧情还能是啥,总不可能是厂公的,想必也会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怀恩对这纪氏也是格外照顾,纪氏所怀骨肉万一是皇子,或许就是未来的大明接班人。
有人说或许怀恩有那么些个心思,投资一下自己的未来,但人家已经是太监老大了,还投资个屁,人家是真的人品好,心肠好。
纪氏搬到安乐堂的宅院后,发现这里住的是非常舒适,虽然是少了些自由,但是在院中却可无拘无束,再也没有宫中皇家那一套繁琐的礼节。
只是经常会想起一同来京的苏氏和汪直,当然也还会想起韩雍韩大人,偶尔会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韩雍大人样子。
又会想起韩大人,必须的,就算没有爱慕之心,也会有感恩之心在里面。
再说这韩雍,成化二年秋天被罢官回家养老了,没办法还是广西的叛乱,离韩雍上次平叛还未过去一年,宪宗皇帝能不生气。
事实也证明了起义叛乱这些,光靠镇压没有用的,越是镇压越是会起来闹,没有根本滴解决名族问题,哪能像我们现在这样56个名族这么团结。
搬来安乐堂小院后隔壁的吴氏经常来看望纪氏,久而久之纪氏吴氏两人感情变得甚笃。
这吴氏本是宪宗皇帝的第一任正宫皇后,因为杖责过万贵妃被废,才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后就被废,当时废后这事是闹得满城风雨。
宪宗他叔朱祁钰废过皇后(女医明妃传金晨扮演的,不过电视剧里完全给汪皇后黑化了),他爷朱瞻基也废过皇后(巧了就是女医明妃里的那个尼姑)。
明朝废后的皇帝有点多,不过这一块宪宗真的应该学学他爹朱祁镇怎么对待钱皇后的。
被废之后的吴氏搬到安乐堂居住,一住就是20多年直到宪宗去世,吴氏身边也就一个照顾自己的宫女,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凄苦。
除了吴氏经常来看纪氏的就是怀恩公公了,怀恩也偶尔和宪宗提起过几次是否接纪氏回宫,提过几次宪宗没有回复后,怀恩也不好再提起。
成化六年盛夏在宫外的一个住宅里,我们的主人公孝宗皇帝朱佑樘出生了。
朱佑樘刚刚出生,怀恩即刻告诉了宪宗,宪宗大喜,但仍旧没有接这纪氏母子回宫的打算。
朱佑樘出生后虽贵为皇子,但幼年却在一个近似平民家庭环境里长大,出生后连个名字都没有起直到入宫。
小家伙(对的这货6岁没有进宫前还真没有名字)在一天天的慢慢长大,而他的父亲宪宗皇帝竟已经快忘了自己的这个儿子。
宪宗可能是真的忘记了这茬,皇上嘛一夜留情的太多了,哪能记得那么清楚,当皇帝没有几个私生子那可能就是尸位素餐暴殄天物了,毕竟宫里妹子那么多,礼数再严怎么也不能管住荷尔蒙吧。
怀恩作为宪宗亲信,也不好在耳边常提起,要么说怀恩是聪明人呢,这些事你提多了,皇帝反感你先不说,怀疑你有啥企图就不好了。
怀恩只罢是自己经常去看望这母子俩,每次去看望纪氏母子的时候顺带补贴些自己的银两。
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中出生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很是难得,朱佑樘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幼儿时的几年。
在小院里玩耍调皮,吃着普通的餐食,穿着也是寻常百姓小孩一样。
就是不知道自己爹是谁,小家伙肯定会问纪氏自己的老爹是谁,人家都有爹我爹呢。
纪氏估计会回答,你爹是个大忙人,有很多的大事要处理,有一天会接你去大宅子里住,带你吃好多好多好东西。
虽然有吴氏和怀恩的接济,但是纪氏母子连同宫女三人的生活过的却是总是有些艰辛,生活和寻常普通百姓没有两样。
吴氏自从被废搬来安乐堂后,生活也是相当拮据补贴有限,怀恩虽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但不贪不拿,想来也无太多的银子接济这几人。
纪氏的身体只从生完小家伙,也是病了起来,没有太医的诊治,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每日总想着再能见到苏氏,汪直,甚至是韩雍大人。
成化七年妃子柏氏的儿子朱佑极被立为太子,然而宪宗皇帝对宫外的这个儿子依然是不闻不问,几年了这货估计已经完全忘记了。
小家伙虽然出生在安乐堂小院里,却不缺少关爱,吴氏就是其中之一,吴氏也是安乐堂里除了纪氏外最疼小家伙的人了。
吴氏自己的遭遇和纪氏一样凄惨,对年幼刚出生的朱佑樘是十分的疼爱,小家伙长大能说话后就叫着这位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大的女子为吴娘娘。
就这样朱佑樘继续在安乐堂小院生活着。成化八年,年幼的太子朱佑极也夭折,内心受到巨大打击的宪宗皇帝依然没有想起宫外的这个儿子。
这货儿子挂俩了,为啥不记得外面还有一个呢,不好意思,人家是皇帝,反正妃子多任性。
又过了三年,朱佑樘六岁有余,平时也都是在自家院中玩耍,小家伙独自跑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隔壁吴氏的小院。
这日小家伙吃完饭和母亲纪氏说要去吴娘娘院里玩耍,纪氏也没有多心,就由着儿子去了。
这吴氏就住在纪氏隔壁也就十几步远,平日里儿子也没有少去。
小家伙刚出小院门就小跑着向隔壁吴氏的院中走去,还没有进门就听见小巷的尽头安乐堂的大门口处有一女童在玩耍。
啊哈,小家伙看到女娃了,看到妹子了,自己天天一个人玩估计是真的很无聊,有个小伙伴多好,况且还是个小姑娘。
想来小家伙对着安乐堂外面的世界也是非常的憧憬,很想走出堂外看一看。
于是就径直的往巷口处跑去了,隔着栏杆大门看到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娃在堂外玩耍。
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能在这安乐堂栅栏外见到妹子真的不容易,况且还是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妹子呢。
正常估计也很少有小孩跑这来,这就不是好地方,是个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离这远远的。
这女童长得是好生可爱,小家伙便和这女童玩了起来,虽然隔着栅栏,但是抵不住天真无邪的童心,哪怕是说说话也挺好的。
纪氏吃完刚到院中,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平日里在吴氏的院中儿子总是嚷嚷着大叫,玩的不亦乐乎,今天这是怎么这么安静。
于是赶紧隔着墙问道:“吴姐姐,我儿是否在你院中。”
这时的吴氏正好在院中躺着午休,听到纪氏这一叫,立马坐了起来走到墙边回道:“侄没有来呀,侄不在家嘛?”
吴氏心里一惊,想必是小家伙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吴氏赶紧跑到隔壁的院中。
平日里纪氏和吴氏是再三的叮嘱,在安乐堂里不要乱跑除了去吴娘娘家外。
安乐堂里住着很多年老得病的宫女太监,为了孩子的安全即使是去其他人家玩,也是由纪氏亲自带着,纪氏吴氏两位平日里为了小家伙是操废了心。
吴氏和宫女来到了纪氏院中,立马决定分头去找小家伙,大家都急忙出了门去。
出门没多大一会就听吴氏叫到:“在这里,侄在这里,纪妹妹。”
纪氏和两名宫女赶紧往吴氏叫声方向跑去,跑到大门口见到儿子正在玩呢,正和一女童隔着栅栏玩耍,纪氏心中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纪氏不忍责备儿子,毕竟儿子在院中长大,在堂里也没有其他孩童和儿子一起玩,别说小姑娘家了,小家伙更是不知院外的怎样一番世界。
于是纪氏大步走到小家伙旁边说道:“孩儿你这是和谁在玩耍呢?”
小家伙兴奋地回道:“孩儿每日均在家中和吴娘娘院中玩耍,独自一人好不欢快,刚才孩儿见堂门栅栏外有一女童,便跑来和她一起玩耍,请母亲莫要生气。”
我去,这是摆明了我要找妹子的节奏,不愧是留着皇家的血。
纪氏见儿子如此回答,心中也很是欣慰,相比别人家的子女,自己的孩子却无法走出堂到街上去,心里好是惭愧,赶紧说道:“娘亲未生气,以后便叫你姑姑带你多到堂边上玩耍。”
小家伙心里高兴极了,高兴之余给纪氏介绍了自己刚认识的栅栏外女童:这是‘白痴’,孩儿很是喜欢和她玩耍。
白痴?谁家的孩子起了个这样的名字,要真是的也是女童老爹是个白痴。
众人听到都笑了起来,要说小家伙这发音也是醉了没有谁了。
纪氏俯下身子,见这女童长的乖巧玲珑可爱至极,于是问道女童:“小姑娘你家住在哪里,你叫什么。”
纪氏肯定不相信自己儿子说的,哪有女孩子家叫白痴名字的。
女童答到:“我姓张,叫白芷,是兴济人,我父亲是国子监生,我家住在那里,边说边用手指到隔壁的一座小院。”
看到女童如此有礼貌,纪氏心中也是满满欢喜,书香门第家的妹子就是不一样。
就这样年幼的朱佑樘第一次遇到了他未来的老婆孝康敬皇后,也就是本书的女主人公张白芷。
这张氏女童家住在安乐堂附近,从此之后年幼的朱佑樘和张白芷就经常一起玩,虽然隔着栅栏但还是天真无邪嬉嬉闹闹地玩耍着,直到小家伙进宫。
朱佑樘出生长大生活就是这样,童年在宫外过得普通有些苦,但肯定不会像寻常人家的孩子那样自由。
小家伙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对他未来是很有影响,尤其是对他的爱情。
再说说小家伙他爹宪宗皇帝朱见深,宪宗其实在明朝也算是个不错的皇帝。
宪宗刚即位就为于谦等平反,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还恢复他叔的帝号,重修了陵寝,美中不足的是给他叔定的谥号有点坑就五个字,也没有给他叔迁到十三陵去。
在位期间短暂设立西厂(巧了就是汪直带领的一个特务组织)以及开辟了土地兼并的先河,为此引来了很多人说明实亡于成化,完全扯淡。
虽说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最要紧的命脉,但封建王朝的灭亡规律大抵都这样,从建立那天起其实都已经慢慢地都走向灭亡了。
文静而又漂亮的姑娘谁不喜欢,给谁都可以来一打,除了纪氏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这个后边着重讲。
纪氏有了身孕后宪宗大喜,想想自己唐唐大明天子,20多岁了当了五年多的皇帝,却只有一个儿子,枝叶严重不够茂盛。
这下是极好,宪宗本打算给纪氏一个名分,奈何纪氏出身低微,也怕自己的贞儿吃醋,主要的是宪宗有一种恋母情怀疯狂地爱着万贵妃。
宪宗的这些心思怀恩都看在眼里,于是怀恩提醒皇帝不妨学一下宣宗皇帝,先将纪氏安排在宫外,等待皇子或者公主长大再接入宫中。
怀恩说后,宪宗喜出望外,好主意,反正这事也不是头一次,爷爷开过先例,自己来一回,这就不是事了。
于是宪宗便依了怀恩所说,在安乐堂里找了一个院子让纪氏养胎,在安乐堂里住着倒也是安全不会走漏风声。
这安排的是真妥当,为了不走漏风声,把自己小情人安排到安乐堂里去了,安乐堂在哪里,安乐堂就是明朝的冷宫,里面也都是老太监,老宫女什么的。
纪氏出宫后便被怀恩带到了宫外的一处宅子,这宅子位于安乐堂里面,十分的小巧。
这宅子比起安乐堂里其他的宅院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倒也够纪氏和伺候的一个宫女居住,怀恩派了几名刚到锦衣卫的高手日夜保护在纪氏住的安乐堂附近。
这事除了宪宗皇帝和怀恩再无第三人知道,几名锦衣卫也是不晓得自己保护的人是谁。
只知道是厂督直接交待的,一个怀孕的美女外加一个伺候的宫女,这剧情还能是啥,总不可能是厂公的,想必也会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怀恩对这纪氏也是格外照顾,纪氏所怀骨肉万一是皇子,或许就是未来的大明接班人。
有人说或许怀恩有那么些个心思,投资一下自己的未来,但人家已经是太监老大了,还投资个屁,人家是真的人品好,心肠好。
纪氏搬到安乐堂的宅院后,发现这里住的是非常舒适,虽然是少了些自由,但是在院中却可无拘无束,再也没有宫中皇家那一套繁琐的礼节。
只是经常会想起一同来京的苏氏和汪直,当然也还会想起韩雍韩大人,偶尔会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韩雍大人样子。
又会想起韩大人,必须的,就算没有爱慕之心,也会有感恩之心在里面。
再说这韩雍,成化二年秋天被罢官回家养老了,没办法还是广西的叛乱,离韩雍上次平叛还未过去一年,宪宗皇帝能不生气。
事实也证明了起义叛乱这些,光靠镇压没有用的,越是镇压越是会起来闹,没有根本滴解决名族问题,哪能像我们现在这样56个名族这么团结。
搬来安乐堂小院后隔壁的吴氏经常来看望纪氏,久而久之纪氏吴氏两人感情变得甚笃。
这吴氏本是宪宗皇帝的第一任正宫皇后,因为杖责过万贵妃被废,才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后就被废,当时废后这事是闹得满城风雨。
宪宗他叔朱祁钰废过皇后(女医明妃传金晨扮演的,不过电视剧里完全给汪皇后黑化了),他爷朱瞻基也废过皇后(巧了就是女医明妃里的那个尼姑)。
明朝废后的皇帝有点多,不过这一块宪宗真的应该学学他爹朱祁镇怎么对待钱皇后的。
被废之后的吴氏搬到安乐堂居住,一住就是20多年直到宪宗去世,吴氏身边也就一个照顾自己的宫女,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凄苦。
除了吴氏经常来看纪氏的就是怀恩公公了,怀恩也偶尔和宪宗提起过几次是否接纪氏回宫,提过几次宪宗没有回复后,怀恩也不好再提起。
成化六年盛夏在宫外的一个住宅里,我们的主人公孝宗皇帝朱佑樘出生了。
朱佑樘刚刚出生,怀恩即刻告诉了宪宗,宪宗大喜,但仍旧没有接这纪氏母子回宫的打算。
朱佑樘出生后虽贵为皇子,但幼年却在一个近似平民家庭环境里长大,出生后连个名字都没有起直到入宫。
小家伙(对的这货6岁没有进宫前还真没有名字)在一天天的慢慢长大,而他的父亲宪宗皇帝竟已经快忘了自己的这个儿子。
宪宗可能是真的忘记了这茬,皇上嘛一夜留情的太多了,哪能记得那么清楚,当皇帝没有几个私生子那可能就是尸位素餐暴殄天物了,毕竟宫里妹子那么多,礼数再严怎么也不能管住荷尔蒙吧。
怀恩作为宪宗亲信,也不好在耳边常提起,要么说怀恩是聪明人呢,这些事你提多了,皇帝反感你先不说,怀疑你有啥企图就不好了。
怀恩只罢是自己经常去看望这母子俩,每次去看望纪氏母子的时候顺带补贴些自己的银两。
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中出生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很是难得,朱佑樘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幼儿时的几年。
在小院里玩耍调皮,吃着普通的餐食,穿着也是寻常百姓小孩一样。
就是不知道自己爹是谁,小家伙肯定会问纪氏自己的老爹是谁,人家都有爹我爹呢。
纪氏估计会回答,你爹是个大忙人,有很多的大事要处理,有一天会接你去大宅子里住,带你吃好多好多好东西。
虽然有吴氏和怀恩的接济,但是纪氏母子连同宫女三人的生活过的却是总是有些艰辛,生活和寻常普通百姓没有两样。
吴氏自从被废搬来安乐堂后,生活也是相当拮据补贴有限,怀恩虽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但不贪不拿,想来也无太多的银子接济这几人。
纪氏的身体只从生完小家伙,也是病了起来,没有太医的诊治,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每日总想着再能见到苏氏,汪直,甚至是韩雍大人。
成化七年妃子柏氏的儿子朱佑极被立为太子,然而宪宗皇帝对宫外的这个儿子依然是不闻不问,几年了这货估计已经完全忘记了。
小家伙虽然出生在安乐堂小院里,却不缺少关爱,吴氏就是其中之一,吴氏也是安乐堂里除了纪氏外最疼小家伙的人了。
吴氏自己的遭遇和纪氏一样凄惨,对年幼刚出生的朱佑樘是十分的疼爱,小家伙长大能说话后就叫着这位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大的女子为吴娘娘。
就这样朱佑樘继续在安乐堂小院生活着。成化八年,年幼的太子朱佑极也夭折,内心受到巨大打击的宪宗皇帝依然没有想起宫外的这个儿子。
这货儿子挂俩了,为啥不记得外面还有一个呢,不好意思,人家是皇帝,反正妃子多任性。
又过了三年,朱佑樘六岁有余,平时也都是在自家院中玩耍,小家伙独自跑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隔壁吴氏的小院。
这日小家伙吃完饭和母亲纪氏说要去吴娘娘院里玩耍,纪氏也没有多心,就由着儿子去了。
这吴氏就住在纪氏隔壁也就十几步远,平日里儿子也没有少去。
小家伙刚出小院门就小跑着向隔壁吴氏的院中走去,还没有进门就听见小巷的尽头安乐堂的大门口处有一女童在玩耍。
啊哈,小家伙看到女娃了,看到妹子了,自己天天一个人玩估计是真的很无聊,有个小伙伴多好,况且还是个小姑娘。
想来小家伙对着安乐堂外面的世界也是非常的憧憬,很想走出堂外看一看。
于是就径直的往巷口处跑去了,隔着栏杆大门看到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娃在堂外玩耍。
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能在这安乐堂栅栏外见到妹子真的不容易,况且还是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妹子呢。
正常估计也很少有小孩跑这来,这就不是好地方,是个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离这远远的。
这女童长得是好生可爱,小家伙便和这女童玩了起来,虽然隔着栅栏,但是抵不住天真无邪的童心,哪怕是说说话也挺好的。
纪氏吃完刚到院中,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平日里在吴氏的院中儿子总是嚷嚷着大叫,玩的不亦乐乎,今天这是怎么这么安静。
于是赶紧隔着墙问道:“吴姐姐,我儿是否在你院中。”
这时的吴氏正好在院中躺着午休,听到纪氏这一叫,立马坐了起来走到墙边回道:“侄没有来呀,侄不在家嘛?”
吴氏心里一惊,想必是小家伙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吴氏赶紧跑到隔壁的院中。
平日里纪氏和吴氏是再三的叮嘱,在安乐堂里不要乱跑除了去吴娘娘家外。
安乐堂里住着很多年老得病的宫女太监,为了孩子的安全即使是去其他人家玩,也是由纪氏亲自带着,纪氏吴氏两位平日里为了小家伙是操废了心。
吴氏和宫女来到了纪氏院中,立马决定分头去找小家伙,大家都急忙出了门去。
出门没多大一会就听吴氏叫到:“在这里,侄在这里,纪妹妹。”
纪氏和两名宫女赶紧往吴氏叫声方向跑去,跑到大门口见到儿子正在玩呢,正和一女童隔着栅栏玩耍,纪氏心中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纪氏不忍责备儿子,毕竟儿子在院中长大,在堂里也没有其他孩童和儿子一起玩,别说小姑娘家了,小家伙更是不知院外的怎样一番世界。
于是纪氏大步走到小家伙旁边说道:“孩儿你这是和谁在玩耍呢?”
小家伙兴奋地回道:“孩儿每日均在家中和吴娘娘院中玩耍,独自一人好不欢快,刚才孩儿见堂门栅栏外有一女童,便跑来和她一起玩耍,请母亲莫要生气。”
我去,这是摆明了我要找妹子的节奏,不愧是留着皇家的血。
纪氏见儿子如此回答,心中也很是欣慰,相比别人家的子女,自己的孩子却无法走出堂到街上去,心里好是惭愧,赶紧说道:“娘亲未生气,以后便叫你姑姑带你多到堂边上玩耍。”
小家伙心里高兴极了,高兴之余给纪氏介绍了自己刚认识的栅栏外女童:这是‘白痴’,孩儿很是喜欢和她玩耍。
白痴?谁家的孩子起了个这样的名字,要真是的也是女童老爹是个白痴。
众人听到都笑了起来,要说小家伙这发音也是醉了没有谁了。
纪氏俯下身子,见这女童长的乖巧玲珑可爱至极,于是问道女童:“小姑娘你家住在哪里,你叫什么。”
纪氏肯定不相信自己儿子说的,哪有女孩子家叫白痴名字的。
女童答到:“我姓张,叫白芷,是兴济人,我父亲是国子监生,我家住在那里,边说边用手指到隔壁的一座小院。”
看到女童如此有礼貌,纪氏心中也是满满欢喜,书香门第家的妹子就是不一样。
就这样年幼的朱佑樘第一次遇到了他未来的老婆孝康敬皇后,也就是本书的女主人公张白芷。
这张氏女童家住在安乐堂附近,从此之后年幼的朱佑樘和张白芷就经常一起玩,虽然隔着栅栏但还是天真无邪嬉嬉闹闹地玩耍着,直到小家伙进宫。
朱佑樘出生长大生活就是这样,童年在宫外过得普通有些苦,但肯定不会像寻常人家的孩子那样自由。
小家伙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对他未来是很有影响,尤其是对他的爱情。
再说说小家伙他爹宪宗皇帝朱见深,宪宗其实在明朝也算是个不错的皇帝。
宪宗刚即位就为于谦等平反,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还恢复他叔的帝号,重修了陵寝,美中不足的是给他叔定的谥号有点坑就五个字,也没有给他叔迁到十三陵去。
在位期间短暂设立西厂(巧了就是汪直带领的一个特务组织)以及开辟了土地兼并的先河,为此引来了很多人说明实亡于成化,完全扯淡。
虽说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最要紧的命脉,但封建王朝的灭亡规律大抵都这样,从建立那天起其实都已经慢慢地都走向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