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打赏,茶馆老板也欢喜了起来,碰到谈的来的你说咋这么好,谈着谈着就有银子拿,一个愿意打赏,另外一个当然更乐意领赏了。
不对,这几个人刚才茶水钱都没有钱付了,哪里还有钱打赏自己,茶馆老板很是迷惑。
朱佑樘很是无奈,侍卫二人和李东阳也是相当尴尬地翻着自己的口袋,刚才为救太子殿下被灾民围困,几人已经把身上的钱财全部散了出去,这下可好,说了打赏店老板,到头来分文没有。
“那个,店家,实在不好意思,你看这.......”朱佑樘很抱歉的说道。
“没事的,这位公子,我看您也是仁厚宽心之人,不必说什么抱歉的,您有这心意我就心领啦。”
“那这样吧,我让我们家的教书先生给你的茶馆提个字当做招牌吧,我家老师书法精湛优美造诣极高,堪称当世一绝,店家看是否可以不。”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的,能给小的茶馆题字,那可当真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刚好之前的店招牌因为地震震了下来摔坏了,我正准备去学馆找个教书先生重新写招牌呢。”
没钱打赏但是可以以文笔来凑,题字这活,古代君王都喜欢,各朝代的大佬们字应该写的还都不错,皇帝们也很乐意给大臣家或者给些建筑啥的题字,脸上有光荣耀极大,但朱佑樘却不这么想。
不是朱佑樘自己的字写的不好,实在是自己授课老师李东阳的字写的太好了,在明朝的书法家里,李东阳也是能排上号的,在老师面前自己的字是怎么说也不敢拿出来献丑的。
另外就是这招牌确实是写的越好,来的客人也就越多,尤其是那些个识字的爷们。
“可小店也没有笔墨纸砚,要不我这就去学馆借去。”说完店老板就准备动身出门。
为个招牌店都不要了,生意都不做了,这是店老板看来也是爱文之人。
“不用了,店家,这茶馆题字呀不急这一时,稍后我等去办点事后回头再来给你题字,你看如何。”朱佑樘说道。
“可以,可以,客官一看就像金口玉言之人,那就等客官忙完好了。”
说完,朱佑樘再三感谢了店老板离开了茶馆。
清晨的茶馆生意是相当冷淡,街面上的其他店铺生意也是冷冷清清,倒是街道两旁扎满的帐篷里但是依稀有人头攒动。
地震过去好几日,依然有很多人不敢住进屋中,生怕地震再次来袭,街上的灾民也是来来往往,奔流不息。
几人向县衙走去,边走边查看着街角,只见刚才朱佑樘拉住问话的大叔,抱着满满的一坛子粥向回跑。
夏日的骄阳如火烤一般,这大叔满头大汗,顺头流下豆大的汗珠,上半身破碎的衣服也是湿了大片,但止不住内心的喜悦。
弄了这么多吃的,真是高兴,怀里的这坛子粥自己家里可以吃上好几天,当然主要是还碰到了好心人,赏赐了不少银两。
朱佑樘等继续向前走,街道的另一段赈灾施粥的人家确实不少,大户人家嘛,余粮还是有点多的。
几人走着走着来到了县衙,李县令正在处理县里文案,见到朱佑樘后赶快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拖着受伤的腿脚准备行礼。
“李知县免礼,养伤期间礼仪就算了。”
“谢谢太子殿下体谅。”
“学馆的张先生今天没有来帮忙吗?”朱佑樘问道。
“张峦今天一早就来了,早上来到和我说,最近几天家中事多,暂时不来县衙里帮忙了。”
“什么事,学馆不是也停课了一月嘛。”朱佑樘很关西的问道。
“听说是要嫁女儿了,昨天大堂里的就是张小姐,我这侄女心肠善良人好,就是脾气厉害,可惜以后要苦了她了。”
这话怎讲?
“殿下有所不知,我这侄女的未婚夫君孙秀才,久病未愈,每日汤药不离,这嫁过去不是跟着遭罪嘛,都不知道能过几天正常日子,说守寡可能就守寡了。”
“嗯,这个刚听别人说了,知道了点情况。”
“这张老爷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病入膏肓之人?”
“不愿意咋办,这可是十几年前就定的亲,孙家前些年是各种嫌弃张家,但是现在自己儿子快不行了,才想起来有过这么一个未过门的媳妇。”
“峦兄又是个不好面子,不与世争的人,也想过解了婚约,但是孙家人不同意,真的是有苦也得放在心里。”
这孙家是真的可恶,拿着道德伦理绑架着张老爷,听的太子和侍卫三人更是多了一分气愤。
“不谈这些了李县令,将县里的文书档案拿来过目一下,还有这万老爷买米买的怎么样了。”
“昨日派去4名衙役跟着万老爷一块去买粮,估计要十来天才能回来吧。”
“再派人去催,这事不可耽误。”
“是的,陛下。”
接着几个官差抱着一大堆的档案来到太子面前,这些个陈年旧事旧账,差不多100多年的交粮纳税账簿。
“殿下,历朝的档案都这里,你查阅吧。”
好好的太子竟然翻起这些玩意,白芷妹子马上就要出嫁了,弟弟朱祐杬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储君位置了,朱佑樘却来翻看着这些东西。
没有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过着拜金生活,享受着风花雪夜的风情,这个人却查起来了一个县里小小的档案。
苏秦两位侍卫也是长了眼了,自己的殿下这爱好真的非同凡响,跟着长见识了,二人紧接着就和朱佑樘翻找这些个陈年旧账。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欠税,这个让大明朝头疼了一个两百多年的事,看了这个小小县城中的税收税收记录,朱佑樘就脑袋大了。
“李县令,为什么还有成化元年的欠粮?”朱佑樘相当诧异。
成化元年,自己的爷爷英宗去世,自己老爹刚当上皇帝,那时候自己的母亲也还在广西,自己更是没有一丁点影子,到现在20多年了,这欠粮欠的可真够久。
“这边还有天顺年间的,殿下。”
“这还有宣德年间的,殿下。”
苏叶熙秦慕羽两名侍卫越找越有劲,这什么情况,县里的完粮纳税就没有不欠的,最多一年欠的有三成之多。
“最底下还有洪武年间的。”李县令此语一出,连旁边的李东阳也感到十分惊诧。
这还了得,感情这县里税收从大明开朝一直欠到现在,匪夷所思,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不对,这几个人刚才茶水钱都没有钱付了,哪里还有钱打赏自己,茶馆老板很是迷惑。
朱佑樘很是无奈,侍卫二人和李东阳也是相当尴尬地翻着自己的口袋,刚才为救太子殿下被灾民围困,几人已经把身上的钱财全部散了出去,这下可好,说了打赏店老板,到头来分文没有。
“那个,店家,实在不好意思,你看这.......”朱佑樘很抱歉的说道。
“没事的,这位公子,我看您也是仁厚宽心之人,不必说什么抱歉的,您有这心意我就心领啦。”
“那这样吧,我让我们家的教书先生给你的茶馆提个字当做招牌吧,我家老师书法精湛优美造诣极高,堪称当世一绝,店家看是否可以不。”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的,能给小的茶馆题字,那可当真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刚好之前的店招牌因为地震震了下来摔坏了,我正准备去学馆找个教书先生重新写招牌呢。”
没钱打赏但是可以以文笔来凑,题字这活,古代君王都喜欢,各朝代的大佬们字应该写的还都不错,皇帝们也很乐意给大臣家或者给些建筑啥的题字,脸上有光荣耀极大,但朱佑樘却不这么想。
不是朱佑樘自己的字写的不好,实在是自己授课老师李东阳的字写的太好了,在明朝的书法家里,李东阳也是能排上号的,在老师面前自己的字是怎么说也不敢拿出来献丑的。
另外就是这招牌确实是写的越好,来的客人也就越多,尤其是那些个识字的爷们。
“可小店也没有笔墨纸砚,要不我这就去学馆借去。”说完店老板就准备动身出门。
为个招牌店都不要了,生意都不做了,这是店老板看来也是爱文之人。
“不用了,店家,这茶馆题字呀不急这一时,稍后我等去办点事后回头再来给你题字,你看如何。”朱佑樘说道。
“可以,可以,客官一看就像金口玉言之人,那就等客官忙完好了。”
说完,朱佑樘再三感谢了店老板离开了茶馆。
清晨的茶馆生意是相当冷淡,街面上的其他店铺生意也是冷冷清清,倒是街道两旁扎满的帐篷里但是依稀有人头攒动。
地震过去好几日,依然有很多人不敢住进屋中,生怕地震再次来袭,街上的灾民也是来来往往,奔流不息。
几人向县衙走去,边走边查看着街角,只见刚才朱佑樘拉住问话的大叔,抱着满满的一坛子粥向回跑。
夏日的骄阳如火烤一般,这大叔满头大汗,顺头流下豆大的汗珠,上半身破碎的衣服也是湿了大片,但止不住内心的喜悦。
弄了这么多吃的,真是高兴,怀里的这坛子粥自己家里可以吃上好几天,当然主要是还碰到了好心人,赏赐了不少银两。
朱佑樘等继续向前走,街道的另一段赈灾施粥的人家确实不少,大户人家嘛,余粮还是有点多的。
几人走着走着来到了县衙,李县令正在处理县里文案,见到朱佑樘后赶快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拖着受伤的腿脚准备行礼。
“李知县免礼,养伤期间礼仪就算了。”
“谢谢太子殿下体谅。”
“学馆的张先生今天没有来帮忙吗?”朱佑樘问道。
“张峦今天一早就来了,早上来到和我说,最近几天家中事多,暂时不来县衙里帮忙了。”
“什么事,学馆不是也停课了一月嘛。”朱佑樘很关西的问道。
“听说是要嫁女儿了,昨天大堂里的就是张小姐,我这侄女心肠善良人好,就是脾气厉害,可惜以后要苦了她了。”
这话怎讲?
“殿下有所不知,我这侄女的未婚夫君孙秀才,久病未愈,每日汤药不离,这嫁过去不是跟着遭罪嘛,都不知道能过几天正常日子,说守寡可能就守寡了。”
“嗯,这个刚听别人说了,知道了点情况。”
“这张老爷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病入膏肓之人?”
“不愿意咋办,这可是十几年前就定的亲,孙家前些年是各种嫌弃张家,但是现在自己儿子快不行了,才想起来有过这么一个未过门的媳妇。”
“峦兄又是个不好面子,不与世争的人,也想过解了婚约,但是孙家人不同意,真的是有苦也得放在心里。”
这孙家是真的可恶,拿着道德伦理绑架着张老爷,听的太子和侍卫三人更是多了一分气愤。
“不谈这些了李县令,将县里的文书档案拿来过目一下,还有这万老爷买米买的怎么样了。”
“昨日派去4名衙役跟着万老爷一块去买粮,估计要十来天才能回来吧。”
“再派人去催,这事不可耽误。”
“是的,陛下。”
接着几个官差抱着一大堆的档案来到太子面前,这些个陈年旧事旧账,差不多100多年的交粮纳税账簿。
“殿下,历朝的档案都这里,你查阅吧。”
好好的太子竟然翻起这些玩意,白芷妹子马上就要出嫁了,弟弟朱祐杬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储君位置了,朱佑樘却来翻看着这些东西。
没有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过着拜金生活,享受着风花雪夜的风情,这个人却查起来了一个县里小小的档案。
苏秦两位侍卫也是长了眼了,自己的殿下这爱好真的非同凡响,跟着长见识了,二人紧接着就和朱佑樘翻找这些个陈年旧账。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欠税,这个让大明朝头疼了一个两百多年的事,看了这个小小县城中的税收税收记录,朱佑樘就脑袋大了。
“李县令,为什么还有成化元年的欠粮?”朱佑樘相当诧异。
成化元年,自己的爷爷英宗去世,自己老爹刚当上皇帝,那时候自己的母亲也还在广西,自己更是没有一丁点影子,到现在20多年了,这欠粮欠的可真够久。
“这边还有天顺年间的,殿下。”
“这还有宣德年间的,殿下。”
苏叶熙秦慕羽两名侍卫越找越有劲,这什么情况,县里的完粮纳税就没有不欠的,最多一年欠的有三成之多。
“最底下还有洪武年间的。”李县令此语一出,连旁边的李东阳也感到十分惊诧。
这还了得,感情这县里税收从大明开朝一直欠到现在,匪夷所思,真是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