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出一串上升的无调性音阶,德林闭着眼,紧皱眉头,头不断跟随者节奏左右摇摆着。这可能是他第十二次听这首《非终结》了,不,可能更多。
台上的休斯也是紧闭双眼,演奏者华彩乐段。可能是最近的事情太多,这次的华彩即兴部分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接五连音的同音反复。
在最后的颤音中,第二乐章结束。就在这时,德林的手表震了一下,他很警觉地抬起左手手腕,同时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一揉搓的动作,眼睛的投影上显示,有一台急救手术需要他马上进行。他向邻座的听众微微点下头示意,欠身离开了座位。
来到大厅,德林调出了急救手术的位置,“天啊!在上海!”他嘀咕了一句,然后和医院的行政协调,同时凭医院的急诊通知,很顺利地向当局申请到了优先通行权,他看了一下编号,AHE9A,微微地笑了下,因为这个编号的发音,和他女儿的名字很像。不过,没有更多时间给他联想,然后只是过了两分钟,德林就从萨尔斯堡到了上海的浦东陆家嘴。
就在事故现场,德林看到了患者。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患者几乎成了一团肉泥。德林虽然飞快地准备着手术,但是脑子里不断在想,是怎么样的事故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在德林自身准备的过程中,急救和手术设备一件件都陆续到达现场,当然托尼是继德林之后第二个到场的,所有的设备都经过他的统筹。手术方案也是托尼和德林一起定下的。
他俩还正在纠结于对于脑外科的方案,一个悲剧发生了,所有的优先通行通道全部关闭。也就是说,麻醉师雄安浩二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到现场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无论德林和托尼制定出多么优秀的脑外科方案,都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试试手术了。
可是患者不能再等了,所有的生命体征都已经降到了极限。在申请到空间迁移权后,手术就在第四空间展开了。
二级M 细胞注入是目前最优选择,好在无论是德林还是托尼都是拥有最终方案权的急救医生,他们的任何方案都可以无需系统干预的情况下先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被修改。当然备案就不需要了,因为所有的实施方案都必须输入在系统中先,用来驱动这些手术设备。
两秒之后,二级M 细胞就注入完毕,现在可以进入第二部操作,那就是把心脏起搏器的两级取下,把起搏器的电极直接靠近患者,产生适当的电磁场,用来干涉神经系统的电子传递,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这样的操作是几乎让患者全身的机能都瘫痪了,但是之所以能够实施就是因为二级M 细胞的注入,它们不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可以继续按照预先设置的传送路径进行养分和氧的交换,从而保证机体的存活。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德林和托尼一丝不苟地关注着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因为这些设备的速度太快,只要稍有差池,就会酿成更大惨剧,这是他们的经验。
因为就在三天前,那台重力伽马手术刀的一个参数小数点后第十八位不稳定,造成一条毛细血管和两根末梢神经的断裂。为了修复,整台手术比预计时间延长了23分14秒,能耗也比预计多了三个单位。还不止这些,他俩为了能够说明是设备问题,而不是方案问题,花了整整三个小时,把整个手术过程从新整理了一遍,并提交了23万字的事故报告,才算保住了最终方案权。
现在,托尼监控着现场的设备的运作和每一个切入点的精确度,而德林闭着眼,躺在他最熟悉的躺椅上,重新审视着一条条指令,不过他必须提前看50条的指令。以他现在的能力,也只能做到看提前50条指令了,因为如果再提前一条,他就不能保证所有的指令都正确了顺序都正确,而如果他看延后一条的指令,一旦指令有错,需要修改,很有可能就来不及反应了。在这样高强度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要持续三小时,唯一能做到的,就只能闭上眼睛,而让所有的指令,而且是仅有指令通过脑电波协振投射在视觉中枢上。
“嗯?偏移量似乎有点大?”德林暗自嘀咕了一句。一条指令是定位给一段受损的肺静脉的,但是德林发现系统反馈的这个定位数据和他们要求的差了一个数量级,这可不能马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赶紧去追踪这条定位指令,并希望在提前20步的时候将她修正完成,否则拖沓下来的指令如果再有一条错误,就根本来不及更正。
想到这里,德林快速地移动着指令,试图快速地找到他,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当他追溯到那条指令是,距离设备执行之差三条指令了。“简直太快了!”德林暗暗骂了一句。因为只差三条,就意味着德林根本没有时间修改……
眼看着,这条指令被输入设备,德林的瞳孔收缩了一下,可以就这一下收缩,指令中偏移量的最后一位被德林再审视了一遍,“诶?和刚才看到的数据不一样啊?”他下意识地张开眼睛,就看到重力伽马刀在肺静脉受损的位置精准地切下,并被重新续上一段人造血管,一切都有惊无险,德林又重新闭上了眼睛。
第二步骤终于结束,患者暴露在外的主要血管都被修复,也就是说二级M 细胞现在都可以在封闭的管道中运转了,这对二级M 细胞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它们的运转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因为它们不必担心运转太快而带来细小的空气扰动,而破坏预先设定好的运动路径。而且现在的二级M 细胞能够真正地能够在各个脏器中穿行,供给养分并带走代谢物。
第三步应该进行患者骨骼的修复。这就进入到相对简单的环节。所有的设备运作速度大大降低,对于托尼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情况了。所以他偷空,瞥了一眼德林。只见德林紧皱眉头,这个表情对于托尼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当《非终结》第二乐章想起,这种无尽的痛苦般的感受总是驱使着德林的双眉向中间拘谨过来,这让托尼“咦”了一声。
不过虽然说现场的情况托尼了然于胸,但任然不敢有半分的松懈,所以不及托尼细想,他的目光和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正在运转的设备上。
“太惨了!”托尼不由地感叹了一句。因为患者的骨骼这时候已经进行了修复,所有骨骼断面用生物钛进行接合,而经过将近半小时的接合手术,生物钛结合面达到3000多处,几乎每一块骨骼都被结合过,而且有一些显然已经通过之前的生物再生技术结合过的二次创面也被很好地接合了。托尼艳羡地摇了摇头,然后又眯缝着眼,看着设备对已经涂抹在患者骨骼上的生物钛进行原子级的编码,这一过程虽然肉眼不可见,但是设备的运作轨迹清晰地告诉着托尼现在正在进行的工序。这是系统的默认步骤,所以无论是托尼还是德林,都不需要参与。
“Yes!”托尼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并半举起,挥舞了一下。随着这一声“Yes”,意味着患者的骨骼修复已经全部完成,编码工序也结束。但同时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台上的休斯也是紧闭双眼,演奏者华彩乐段。可能是最近的事情太多,这次的华彩即兴部分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接五连音的同音反复。
在最后的颤音中,第二乐章结束。就在这时,德林的手表震了一下,他很警觉地抬起左手手腕,同时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一揉搓的动作,眼睛的投影上显示,有一台急救手术需要他马上进行。他向邻座的听众微微点下头示意,欠身离开了座位。
来到大厅,德林调出了急救手术的位置,“天啊!在上海!”他嘀咕了一句,然后和医院的行政协调,同时凭医院的急诊通知,很顺利地向当局申请到了优先通行权,他看了一下编号,AHE9A,微微地笑了下,因为这个编号的发音,和他女儿的名字很像。不过,没有更多时间给他联想,然后只是过了两分钟,德林就从萨尔斯堡到了上海的浦东陆家嘴。
就在事故现场,德林看到了患者。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患者几乎成了一团肉泥。德林虽然飞快地准备着手术,但是脑子里不断在想,是怎么样的事故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在德林自身准备的过程中,急救和手术设备一件件都陆续到达现场,当然托尼是继德林之后第二个到场的,所有的设备都经过他的统筹。手术方案也是托尼和德林一起定下的。
他俩还正在纠结于对于脑外科的方案,一个悲剧发生了,所有的优先通行通道全部关闭。也就是说,麻醉师雄安浩二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到现场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无论德林和托尼制定出多么优秀的脑外科方案,都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试试手术了。
可是患者不能再等了,所有的生命体征都已经降到了极限。在申请到空间迁移权后,手术就在第四空间展开了。
二级M 细胞注入是目前最优选择,好在无论是德林还是托尼都是拥有最终方案权的急救医生,他们的任何方案都可以无需系统干预的情况下先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被修改。当然备案就不需要了,因为所有的实施方案都必须输入在系统中先,用来驱动这些手术设备。
两秒之后,二级M 细胞就注入完毕,现在可以进入第二部操作,那就是把心脏起搏器的两级取下,把起搏器的电极直接靠近患者,产生适当的电磁场,用来干涉神经系统的电子传递,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这样的操作是几乎让患者全身的机能都瘫痪了,但是之所以能够实施就是因为二级M 细胞的注入,它们不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可以继续按照预先设置的传送路径进行养分和氧的交换,从而保证机体的存活。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德林和托尼一丝不苟地关注着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因为这些设备的速度太快,只要稍有差池,就会酿成更大惨剧,这是他们的经验。
因为就在三天前,那台重力伽马手术刀的一个参数小数点后第十八位不稳定,造成一条毛细血管和两根末梢神经的断裂。为了修复,整台手术比预计时间延长了23分14秒,能耗也比预计多了三个单位。还不止这些,他俩为了能够说明是设备问题,而不是方案问题,花了整整三个小时,把整个手术过程从新整理了一遍,并提交了23万字的事故报告,才算保住了最终方案权。
现在,托尼监控着现场的设备的运作和每一个切入点的精确度,而德林闭着眼,躺在他最熟悉的躺椅上,重新审视着一条条指令,不过他必须提前看50条的指令。以他现在的能力,也只能做到看提前50条指令了,因为如果再提前一条,他就不能保证所有的指令都正确了顺序都正确,而如果他看延后一条的指令,一旦指令有错,需要修改,很有可能就来不及反应了。在这样高强度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要持续三小时,唯一能做到的,就只能闭上眼睛,而让所有的指令,而且是仅有指令通过脑电波协振投射在视觉中枢上。
“嗯?偏移量似乎有点大?”德林暗自嘀咕了一句。一条指令是定位给一段受损的肺静脉的,但是德林发现系统反馈的这个定位数据和他们要求的差了一个数量级,这可不能马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赶紧去追踪这条定位指令,并希望在提前20步的时候将她修正完成,否则拖沓下来的指令如果再有一条错误,就根本来不及更正。
想到这里,德林快速地移动着指令,试图快速地找到他,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当他追溯到那条指令是,距离设备执行之差三条指令了。“简直太快了!”德林暗暗骂了一句。因为只差三条,就意味着德林根本没有时间修改……
眼看着,这条指令被输入设备,德林的瞳孔收缩了一下,可以就这一下收缩,指令中偏移量的最后一位被德林再审视了一遍,“诶?和刚才看到的数据不一样啊?”他下意识地张开眼睛,就看到重力伽马刀在肺静脉受损的位置精准地切下,并被重新续上一段人造血管,一切都有惊无险,德林又重新闭上了眼睛。
第二步骤终于结束,患者暴露在外的主要血管都被修复,也就是说二级M 细胞现在都可以在封闭的管道中运转了,这对二级M 细胞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它们的运转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因为它们不必担心运转太快而带来细小的空气扰动,而破坏预先设定好的运动路径。而且现在的二级M 细胞能够真正地能够在各个脏器中穿行,供给养分并带走代谢物。
第三步应该进行患者骨骼的修复。这就进入到相对简单的环节。所有的设备运作速度大大降低,对于托尼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情况了。所以他偷空,瞥了一眼德林。只见德林紧皱眉头,这个表情对于托尼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当《非终结》第二乐章想起,这种无尽的痛苦般的感受总是驱使着德林的双眉向中间拘谨过来,这让托尼“咦”了一声。
不过虽然说现场的情况托尼了然于胸,但任然不敢有半分的松懈,所以不及托尼细想,他的目光和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正在运转的设备上。
“太惨了!”托尼不由地感叹了一句。因为患者的骨骼这时候已经进行了修复,所有骨骼断面用生物钛进行接合,而经过将近半小时的接合手术,生物钛结合面达到3000多处,几乎每一块骨骼都被结合过,而且有一些显然已经通过之前的生物再生技术结合过的二次创面也被很好地接合了。托尼艳羡地摇了摇头,然后又眯缝着眼,看着设备对已经涂抹在患者骨骼上的生物钛进行原子级的编码,这一过程虽然肉眼不可见,但是设备的运作轨迹清晰地告诉着托尼现在正在进行的工序。这是系统的默认步骤,所以无论是托尼还是德林,都不需要参与。
“Yes!”托尼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并半举起,挥舞了一下。随着这一声“Yes”,意味着患者的骨骼修复已经全部完成,编码工序也结束。但同时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