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姨娘
江妈妈连忙挣扎起身,跌跌撞撞地冲向门外。
此时,屋里又涌入几个人来,却是苏玉修与丰姨娘并春草春荣几个,一见屋里这诡异的情形,只惊得目瞪口呆,待看到父亲把压在姐姐身上的嫡母抱到床上,苏玉修这才抢上一步,冲到姐姐面前,失声叫道,“姐!姐!你怎么了?”他先前从嫡母屋里出去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即将上京的消息告诉自己姨娘去了,两人正在屋里商议嫡母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时,就听姨娘的丫头柳叶进来说正院里似乎出事了,他这才与姨娘赶了过来。他不明白,方才他出去时,屋里的气氛还算融洽,怎么一会儿工夫,就乱成了这样?
丰姨娘到底年长,略怔片刻后就疾步过来,蹲下身去看了看苏玉妍的脸色,便伸手使劲掐住她的人中。
只听“哎”的一声轻叹,苏玉妍缓缓睁开了双眼。
苏玉修大喜,连声唤道,“姐,你醒了?”
苏慎此时已经把宋氏在床上放好,闻声回头,瞧见女儿醒来,顿觉心里一松,忙上前扶她起来,又检视了一番,见只有后脑磕地处略显红肿外再无异状时,这才放下心来,又看了看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宋氏,这才向苏玉修道,“修儿,你姐姐既然醒了,你就先送她回房,一会儿李启贤就来请脉。”说完,又肃然扫过屋里众人惊惶不安的脸,沉声说道,“方才屋里发生的事,我不知道你们听到了多少,不过,你们都给我记好了,一个字也不许乱说,否则,家法处置!”
苏慎平日里对待下人也算温和,此时双目含威,倒也颇有几分煞气,春草几个早惊得脸色苍白,当即鸡啄米一样地连连点头应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只有丰姨娘轻声说道,“老爷,大小姐不过是因为夫人病势加重心里着急而至痰迷心窍,妾身自会跟下人们说清楚,还请老爷放心。”因宋氏不理中馈,苏家大小事务,多半都是由丰姨娘打理,加上她本就是宋氏的陪嫁,也勉强算得上名正言顺,因此苏府上下,也都视她如半个主母。
想不到这个平时不擅言辞的丰姨娘在这紧要关头竟会显出如此的从容镇定,苏玉妍不禁大为佩服。
苏玉修此时恨不得立时就把姐姐弄出嫡母屋里,也不要人帮忙就俯身抱起姐姐,奈何姐姐原比他高大,他又人小力薄,才勉强把人抱起,就觉****战战,十分吃力。
苏玉妍想要挣扎,却又觉得全身乏力,只得低声叫道,“玉修,我自己走……”
丰姨娘见状,忙吩咐春草掌灯,让春荣与春芳一左一右地搀扶着苏玉妍,一路缓缓往东面厢房而来。
苏玉修跟在她们的身后,眼睛不停地睃向姐姐,嘴里还不时小声叫道,“姐,姐……”
丰姨娘微微侧过脸来,嗔了儿子一眼,“大小姐的命金贵着呢,你就别大呼小叫的了……”
听她这么一说,苏玉妍不禁莞尔一笑,“姨娘说的是,我的命硬着呢,这点小伤,哪算得了什么。”
苏玉修欲待要说什么,却看到丰姨娘的脸色略显阴郁,不禁心里微动,当即冲苏玉妍笑道,“姐姐福大命大,三年前那场大病都熬过来了,这点小伤,的确算不得什么。”
说话间已经到了东厢房,春草急急放下灯笼,就帮着丰姨娘把苏玉妍安置在明间的软榻上。
丰姨娘取过榻上的印花羊毛薄毯,动作轻柔地盖在苏玉妍身上,又为她掖好毯角,这才吩咐春草去煮茶。
待春草出去,丰姨娘便缓缓在榻前的锦杌上坐下,柔声说道,“大小姐,夫人她方才……吓着您了吧?”
说没吓着,那是自欺欺人,不过丰姨娘这话问得,竟好似亲眼目睹过方才那骇人的场面一般,苏玉妍想了想,遂抿唇一笑,“我还好……倒让姨娘担心了。”丰姨娘相貌平常,浑身上下却隐隐透着大家气度,全然不似一个地位卑微的妾室,更难得的是,宋氏那样挑剔的性子,也没有挑过她的错处。所以,苏玉妍以前世的工作经验推断,丰姨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因而她一向敬而远之,尽量不与其发生交集,这次,也不能例外。
丰姨娘似乎看出她心里的疑虑,把身子微微往榻前挪了挪,声音更加柔和了,“大小姐,夫人她……也是爱女心切,还望大小姐千万不要违逆了夫人的心愿才是。”
这话是什么意思?让自己乖乖地听从宋氏的摆布?想到丰姨娘已经知悉内情,苏玉妍不禁心里一动,侧过脸来,眸光闪闪地望着丰姨娘,“姨娘说些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大小姐,我知道,有些事,原不是我这个做姨娘该知道的。”丰姨娘想是意识到苏玉妍对自己的戒备,不禁低叹一声。“可事已至此,有些话,我却不得不对您说了。“
闪烁的烛影里,苏玉妍的眸光停留在丰姨娘那平淡无奇的瓜子脸上,好半晌,才轻声说道,“姨娘有话就说吧,别在绕弯子了。”
“是啊,在姐姐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苏玉修也在一旁插嘴。
丰姨娘回过头去,瞪了儿子一眼,“我跟大小姐说几句话,你去外头看着人来。”
苏玉修一愣,看了看丰姨娘凝重的脸色,只得压下心中的疑问,磨磨蹭蹭地出门去了。
丰姨娘慢慢起身,上前把房门掩上,复又在锦杌上坐下,这才缓缓说道,“这些年来,夫人从不许人提起她在昌宁的外家,不知大小姐对自己的外祖家了解多少?”
对于丰姨娘突然提起宋氏的外家,苏玉妍颇感意外,当然,以她从江妈妈那里探知的只字片语,根本就无法满足她的好奇心,眼下丰姨娘主动提及,说不定还能解了她心头之惑,她自然求之不得。当下,她便作出踌躇的模样来,“既然母亲不让人提起,姨娘却又为何……”就算她急于知道那些陈年旧事,也不能落了丰姨娘的口实。
“你母亲之所以不提,那是因为……他们伤透了她的心。”丰姨娘似是看穿她心中所想,只淡淡一笑,却不再与她兜什么圈子,“你母亲是宋家先太夫人膝下所出唯一的嫡女,本应受尽万千宠爱,可惜先太夫人盛年早逝,老太爷又续娶了继室,年余便得了一对龙凤胎,自此之后,你母亲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我是宋家的家生子,打小就跟在你母亲身边,她待我又情同姐妹,我自然感同身受……”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
当苏玉妍听到“你母亲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时,不禁也在心里暗暗揣测这“微妙”二字的微妙含义——虽为嫡女,可生母早逝,父亲续娶继室,又喜得龙凤双胎,于丧母的长女淡薄些,也在情理之中,但不知丰姨娘所说的“微妙”处境,到底微妙到了何种程度。
“不过,你母亲天生丽质,到了适嫁之龄时,提亲的人几乎都要把宋家的门槛踏破了,老太爷经过慎重考虑,为她拣中了一门亲事。”丰姨娘略略扫了苏玉妍一眼,又继续说道,“只可惜,临嫁之时,你母亲突然生了一场重病,老太爷遍请天下名医,皆说无回天之力,权衡之下,老太爷便作出了让次女代嫁的决定。”
苏玉妍心中顿时一凛。怪不得宋氏从不曾在人前提起她的娘家,原来竟有这样的隐情!
“没想到你小姨母代嫁之后,你母亲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待到能走动的时候,带着我到先太夫人的灵前痛哭了一场……后来,就由老太爷做主,嫁给了你父亲。”说罢,丰姨娘脸上竟露出惋惜之色来,仿佛在说宋氏嫁给苏慎,就是一个天大的遗憾。
想到宋氏那终日阴郁的面孔,苏玉妍也不禁生出几分怅然来。以宋氏的天人之姿,嫁给平庸的苏慎,自然心有不甘,难怪这些年来,宋氏对苏慎始终冷冰冰的不假言辞。这三年来,她也亲眼目睹了夫妻两人形同陌路的景况,据她所知,苏慎根本就不曾在宋氏屋里宿过****,这样的妻子,形同虚设。可即便如此,苏慎还是对宋氏无微不至、无所不从,倾尽所能满足宋氏的任何要求,听说当年纳丰姨娘为妾,也是因为膝下无子被苏老太爷以死相逼才答应下来的,试问苏慎这些年来又何曾有幸福可言?丰姨娘替宋氏惋惜,又有谁来替苏慎惋惜?
见苏玉妍沉默不语,丰姨娘又道,“你母亲为着你小姨母代嫁之事,对你外祖家恨之入骨,这些年来都不曾回过一次京都。倒是你外祖念及父女之情,每年都会托人捎来书信并一些上好的布料和头面来……”
这些事情,就算丰姨娘不说,苏玉妍也略知一二。出于直觉,她觉得丰姨娘的言辞偏袒了宋家,至于丰姨娘所说的与宋氏情同姐妹的话,她更是半信半疑——既然与宋氏感情笃深,那她为何这些年来鲜少踏入宋氏屋里?而同样身为宋氏陪嫁丫头的江妈妈,却又为何能时时与宋氏相伴,深得宋氏的倚重?再说了,单从丰姨娘能轻易得知宋氏家信的内容来看,她这番言辞,就值得自己好好推敲一番。
江妈妈连忙挣扎起身,跌跌撞撞地冲向门外。
此时,屋里又涌入几个人来,却是苏玉修与丰姨娘并春草春荣几个,一见屋里这诡异的情形,只惊得目瞪口呆,待看到父亲把压在姐姐身上的嫡母抱到床上,苏玉修这才抢上一步,冲到姐姐面前,失声叫道,“姐!姐!你怎么了?”他先前从嫡母屋里出去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即将上京的消息告诉自己姨娘去了,两人正在屋里商议嫡母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时,就听姨娘的丫头柳叶进来说正院里似乎出事了,他这才与姨娘赶了过来。他不明白,方才他出去时,屋里的气氛还算融洽,怎么一会儿工夫,就乱成了这样?
丰姨娘到底年长,略怔片刻后就疾步过来,蹲下身去看了看苏玉妍的脸色,便伸手使劲掐住她的人中。
只听“哎”的一声轻叹,苏玉妍缓缓睁开了双眼。
苏玉修大喜,连声唤道,“姐,你醒了?”
苏慎此时已经把宋氏在床上放好,闻声回头,瞧见女儿醒来,顿觉心里一松,忙上前扶她起来,又检视了一番,见只有后脑磕地处略显红肿外再无异状时,这才放下心来,又看了看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宋氏,这才向苏玉修道,“修儿,你姐姐既然醒了,你就先送她回房,一会儿李启贤就来请脉。”说完,又肃然扫过屋里众人惊惶不安的脸,沉声说道,“方才屋里发生的事,我不知道你们听到了多少,不过,你们都给我记好了,一个字也不许乱说,否则,家法处置!”
苏慎平日里对待下人也算温和,此时双目含威,倒也颇有几分煞气,春草几个早惊得脸色苍白,当即鸡啄米一样地连连点头应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只有丰姨娘轻声说道,“老爷,大小姐不过是因为夫人病势加重心里着急而至痰迷心窍,妾身自会跟下人们说清楚,还请老爷放心。”因宋氏不理中馈,苏家大小事务,多半都是由丰姨娘打理,加上她本就是宋氏的陪嫁,也勉强算得上名正言顺,因此苏府上下,也都视她如半个主母。
想不到这个平时不擅言辞的丰姨娘在这紧要关头竟会显出如此的从容镇定,苏玉妍不禁大为佩服。
苏玉修此时恨不得立时就把姐姐弄出嫡母屋里,也不要人帮忙就俯身抱起姐姐,奈何姐姐原比他高大,他又人小力薄,才勉强把人抱起,就觉****战战,十分吃力。
苏玉妍想要挣扎,却又觉得全身乏力,只得低声叫道,“玉修,我自己走……”
丰姨娘见状,忙吩咐春草掌灯,让春荣与春芳一左一右地搀扶着苏玉妍,一路缓缓往东面厢房而来。
苏玉修跟在她们的身后,眼睛不停地睃向姐姐,嘴里还不时小声叫道,“姐,姐……”
丰姨娘微微侧过脸来,嗔了儿子一眼,“大小姐的命金贵着呢,你就别大呼小叫的了……”
听她这么一说,苏玉妍不禁莞尔一笑,“姨娘说的是,我的命硬着呢,这点小伤,哪算得了什么。”
苏玉修欲待要说什么,却看到丰姨娘的脸色略显阴郁,不禁心里微动,当即冲苏玉妍笑道,“姐姐福大命大,三年前那场大病都熬过来了,这点小伤,的确算不得什么。”
说话间已经到了东厢房,春草急急放下灯笼,就帮着丰姨娘把苏玉妍安置在明间的软榻上。
丰姨娘取过榻上的印花羊毛薄毯,动作轻柔地盖在苏玉妍身上,又为她掖好毯角,这才吩咐春草去煮茶。
待春草出去,丰姨娘便缓缓在榻前的锦杌上坐下,柔声说道,“大小姐,夫人她方才……吓着您了吧?”
说没吓着,那是自欺欺人,不过丰姨娘这话问得,竟好似亲眼目睹过方才那骇人的场面一般,苏玉妍想了想,遂抿唇一笑,“我还好……倒让姨娘担心了。”丰姨娘相貌平常,浑身上下却隐隐透着大家气度,全然不似一个地位卑微的妾室,更难得的是,宋氏那样挑剔的性子,也没有挑过她的错处。所以,苏玉妍以前世的工作经验推断,丰姨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因而她一向敬而远之,尽量不与其发生交集,这次,也不能例外。
丰姨娘似乎看出她心里的疑虑,把身子微微往榻前挪了挪,声音更加柔和了,“大小姐,夫人她……也是爱女心切,还望大小姐千万不要违逆了夫人的心愿才是。”
这话是什么意思?让自己乖乖地听从宋氏的摆布?想到丰姨娘已经知悉内情,苏玉妍不禁心里一动,侧过脸来,眸光闪闪地望着丰姨娘,“姨娘说些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大小姐,我知道,有些事,原不是我这个做姨娘该知道的。”丰姨娘想是意识到苏玉妍对自己的戒备,不禁低叹一声。“可事已至此,有些话,我却不得不对您说了。“
闪烁的烛影里,苏玉妍的眸光停留在丰姨娘那平淡无奇的瓜子脸上,好半晌,才轻声说道,“姨娘有话就说吧,别在绕弯子了。”
“是啊,在姐姐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苏玉修也在一旁插嘴。
丰姨娘回过头去,瞪了儿子一眼,“我跟大小姐说几句话,你去外头看着人来。”
苏玉修一愣,看了看丰姨娘凝重的脸色,只得压下心中的疑问,磨磨蹭蹭地出门去了。
丰姨娘慢慢起身,上前把房门掩上,复又在锦杌上坐下,这才缓缓说道,“这些年来,夫人从不许人提起她在昌宁的外家,不知大小姐对自己的外祖家了解多少?”
对于丰姨娘突然提起宋氏的外家,苏玉妍颇感意外,当然,以她从江妈妈那里探知的只字片语,根本就无法满足她的好奇心,眼下丰姨娘主动提及,说不定还能解了她心头之惑,她自然求之不得。当下,她便作出踌躇的模样来,“既然母亲不让人提起,姨娘却又为何……”就算她急于知道那些陈年旧事,也不能落了丰姨娘的口实。
“你母亲之所以不提,那是因为……他们伤透了她的心。”丰姨娘似是看穿她心中所想,只淡淡一笑,却不再与她兜什么圈子,“你母亲是宋家先太夫人膝下所出唯一的嫡女,本应受尽万千宠爱,可惜先太夫人盛年早逝,老太爷又续娶了继室,年余便得了一对龙凤胎,自此之后,你母亲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我是宋家的家生子,打小就跟在你母亲身边,她待我又情同姐妹,我自然感同身受……”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
当苏玉妍听到“你母亲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时,不禁也在心里暗暗揣测这“微妙”二字的微妙含义——虽为嫡女,可生母早逝,父亲续娶继室,又喜得龙凤双胎,于丧母的长女淡薄些,也在情理之中,但不知丰姨娘所说的“微妙”处境,到底微妙到了何种程度。
“不过,你母亲天生丽质,到了适嫁之龄时,提亲的人几乎都要把宋家的门槛踏破了,老太爷经过慎重考虑,为她拣中了一门亲事。”丰姨娘略略扫了苏玉妍一眼,又继续说道,“只可惜,临嫁之时,你母亲突然生了一场重病,老太爷遍请天下名医,皆说无回天之力,权衡之下,老太爷便作出了让次女代嫁的决定。”
苏玉妍心中顿时一凛。怪不得宋氏从不曾在人前提起她的娘家,原来竟有这样的隐情!
“没想到你小姨母代嫁之后,你母亲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待到能走动的时候,带着我到先太夫人的灵前痛哭了一场……后来,就由老太爷做主,嫁给了你父亲。”说罢,丰姨娘脸上竟露出惋惜之色来,仿佛在说宋氏嫁给苏慎,就是一个天大的遗憾。
想到宋氏那终日阴郁的面孔,苏玉妍也不禁生出几分怅然来。以宋氏的天人之姿,嫁给平庸的苏慎,自然心有不甘,难怪这些年来,宋氏对苏慎始终冷冰冰的不假言辞。这三年来,她也亲眼目睹了夫妻两人形同陌路的景况,据她所知,苏慎根本就不曾在宋氏屋里宿过****,这样的妻子,形同虚设。可即便如此,苏慎还是对宋氏无微不至、无所不从,倾尽所能满足宋氏的任何要求,听说当年纳丰姨娘为妾,也是因为膝下无子被苏老太爷以死相逼才答应下来的,试问苏慎这些年来又何曾有幸福可言?丰姨娘替宋氏惋惜,又有谁来替苏慎惋惜?
见苏玉妍沉默不语,丰姨娘又道,“你母亲为着你小姨母代嫁之事,对你外祖家恨之入骨,这些年来都不曾回过一次京都。倒是你外祖念及父女之情,每年都会托人捎来书信并一些上好的布料和头面来……”
这些事情,就算丰姨娘不说,苏玉妍也略知一二。出于直觉,她觉得丰姨娘的言辞偏袒了宋家,至于丰姨娘所说的与宋氏情同姐妹的话,她更是半信半疑——既然与宋氏感情笃深,那她为何这些年来鲜少踏入宋氏屋里?而同样身为宋氏陪嫁丫头的江妈妈,却又为何能时时与宋氏相伴,深得宋氏的倚重?再说了,单从丰姨娘能轻易得知宋氏家信的内容来看,她这番言辞,就值得自己好好推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