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杏花巷。
“小南,又卖茶了?”
巷口杀猪的屠夫笑问着。
许知南笑答道:“老友人情罢了。”
杀猪的屠夫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闲聊道:“我就说嘛,茶馆咋还卖起酒来了。不过啊,胖瘦阎罗也是江湖上凶名远扬之徒,出了南城你可要小心点。”
许知南身后,何明搀扶着身受重伤的林峰,他好奇的看着巷子里的一切。
在数十年前,南城上还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山村上的族人据说乃是九黎族后人,在蚩尤与炎黄大战后,蚩尤身死,而九黎残族退返深山之中。
何明在入杏花巷时,也敏锐的发现有几家居民身穿异服,赤脚遮面,更有甚者当街逗弄碗里的蛊虫,仿若晋人逗弄蟋蟀一般。
只是看那一眼长相渗人的蛊虫,何明就觉得头皮发麻,他不由在心中感叹,南城人真是诡怪,白天行凶无人报官,当街养蛊无人围观,放在晋国之中,哪一件不是掉脑袋的事情?
何明又望了一眼正与许知南搭话的屠夫,他光着膀子,模样也与寻常汉人无异,只是他身旁的小女娃身上穿的衣饰与西南藩国的羌族有些七分相像。
最让何明感到神秘的是小女孩脖子上挂着一件银饰,银饰上面画着奇怪图案,细细看去似虎又似豹。
看的越多,听的越多,何明愈发觉得这杏花巷深不可测。
单看这模样憨厚的屠夫,笑着与人搭话,只是伸手在牛骨上摸一下捏一下,手中的屠刀便仿佛比绣花针还细,三两下动作之后,骨净如石,肉不粘骨。
再听这屠夫说话。
“小南,要不你拿二斤杏花给我,那胖阎罗也好,瘦阎罗也罢,我都替你宰了。”
屠夫模样憨厚,但说起杀人仿佛比杀猪杀鸡还要简单一些。
凶名远扬是两位阎罗落在这位屠夫眼里,竟比不上二斤杏花。
又或者,这二斤杏花不只是杏花,比如眼前这少年茶馆里卖的是茶又不仅仅是茶。
许知南才不管身后人有何想法,他笑道:“姜叔想要杏花,为何不自个儿向婆婆讨要,何苦欺负小子?”
“谁不知道婆婆最疼你小子。我等去找婆婆,怕是口都开不了就被撵出来了。”
“姜叔你这可是败了婆婆的名声,婆婆向来和蔼,平日里恶言都不曾有一句,何来撵人之说?”
“呸呸呸。”
屠夫脸色一变,不重不轻的抽了自己两个耳光,骂道:“我这个嘴巴喷粪的混蛋玩意,中午的酒喝大了,说了几句胡话,知南还莫要与我这个混球儿计较。”
屠夫随手划出一刀,割下一块肉,扔了过去,陪笑道:“这二斤羊肉就当我赔的不是,我说的话,便当个屁放了。”
“屠夫,我等可也听见了,若是没个二斤肉,可别怪我等嚼耳根子了。”
街上的一地痞流氓喊道。
“是啊屠夫,我等都听到了。”
其他的地痞流氓纷纷笑道。
屠夫晃了晃刀,“你们的脑袋可不止二两。”
“快走快走,这愣货可开不起玩笑。”
众人一哄而散,怕也不怕。
许知南接过羊肉,用手轻轻掂了一下,三斤不止,抱拳道:“谢了姜叔。”
屠夫放下刀,拿起毛巾擦了擦身旁小丫头的脸蛋道:“记我家姑娘账上就好。”
许知南望着白皙憨萌的小姑娘,笑道:“姜叔,小然这嫁妆怕不是给的有些早。”
不知为何,许知南望着屠夫家的小姑娘总有一股亲近之感。
屠夫默默放下毛巾,再拿起刀时,早已不见少年身影。
小姑娘怀里抱着一只花猫,轻轻抚摸花猫的脑袋,她微微扭头,望着许知南离去的方向,张了张露出可爱虎牙的小嘴巴,轻轻做出一个咬的动作。
茶馆内。
何明有些担忧的望着躺在床上的侍卫林峰,此时的林峰早已晕眩过去,面色苍白。
“受的伤多是外力,不致命,静养几日便可如普通人般行动自如,只是,近些日子耍不了刀剑了。”
山羊胡老道留下一副药贴,又叮嘱几句,便离开茶馆。
只不过走的时候,山羊胡老道顺手提了壶茶,许知南看见却敢怒不敢言。
何明听说过南城有三大规矩,一是南山不得入军,二是南城不得杀人,三是外人不得入杏花巷。
在十七年前,晋有一将军带五千兵入南山,但还未入南城,便有半数士兵被南山毒雾侵害,最终将军亲自入南城致歉,并下令让晋军恪守南城三规。
但规矩是死的,三点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例如兵甲不过百可入南山、南山县令可依法杀人、杏花巷中人可带外人进入。
除南城三大规矩外,杏花巷还有两条禁忌,一是,僧道不得入内,二是,孔孟传人不得入内。
何明盯着离开的老道,只觉得这老道似乎有些眼熟,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地方见过此人。
许知南送走老道,返回茶馆,望着何明道:“有这老道出手,那他便没了性命之忧。”
何明恭敬起身,行礼道:“多谢小友相助,以后若有用的到何某的地方,何某定倾力而为。”
许知南不是特别在意,懒散地躺在竹椅之上,道:“不必多礼,那老顽固都拿师徒之名胁迫我了,我自会安稳护送你到洛阳。”
杏花巷外不足十米处曾有一学堂,学堂内曾有一老先生,而许知南年幼时便在学堂中读书识字。
许知南回想起当年那偏执老先生被气得吹鼻子瞪眼的场景,不由得笑了起来。
“对了,何大人。前些年我曾见了那老顽固一面,腿有旧疾,回来后我便给他讨过一方子,不知近些年身子骨可曾好些?”
“张兄的腿已经好多了,寒冬腊月也不在如往常一般刺骨难言,这还要归功于许小友的方子。”
“那老顽固身体如何?让他打的拳,平日里练了没有?”
“一直在练,张兄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却比我这个后辈还要硬朗许多。”
两人一问一答。
对于老先生的事情,许知南显得很感兴趣。
几个回合下来,许知南明显热情了许多,他招招手,吩咐道:“去沏一壶茶,再上点瓜果点心。”
一直站在一旁,身穿破旧衣裳的少女转身进入了后房。
何明用余光多瞄了几眼那个仿若死人一般的少女,从始至终她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脸上也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仿若一个死士,只知机械的服从命令。
何明道:“童童,也去帮帮忙。”
“好嘞。”
一直坐在何明身旁孩童开心的跑了过去,比起面前这个少年,他更喜欢找这个比自己大一些的姐姐玩耍。
“何大人若是想让那孩子活的久些,最好离她远些。”
许知南冷不丁的一句话,让何明有些不知所措,他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一个安排就让许知南反应如此大。
“是在下唐突了。”何明急忙起身致歉,随后语气严厉,“童童,回来!”
何明心中暗道自己坏了分寸,自己本就寄人篱下,却还想着管着闲事,忘了多做多错的道理。
童童听到爷爷严厉的声音,委屈地低着头,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难怪人家是尚书,而老顽固你混到最后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
许知南知道何明这是将自己善意的提醒当成了威胁,但也不做解释,“何大人不必如此小心,你既是我老师的朋友,也可算我半个长辈。这杏花巷外面传的邪乎了些,但待久就会发现与寻常人家也并无两样。”
何明道:“何某只是怕出门在外,不小心坏了规矩,糟践了自己倒是没什么,只怕拖累了小友。”
许知南听后便没再说些什么,深聊的兴致已散了大半。
简单的吃了些东西,许知南便离开茶馆。
杏花巷不大,但该有的商户人家却一个不少。
江湖上多将南城传的神乎其神,但许知南知道,里面的人大多是离乡的可怜人罢了。
中原战乱,不少江湖人犯了死罪或者为了寻求一个安稳便会来到南山。
不过,寻南山容易,入南城难。
南山位于群山之中,是最高最陡的一座,在山下远远的就可看见南山,但寻常百姓怕是没爬到南城便已死在南山的路上。
想要入住南城同样困难,运气好点,多给些钱财便可入住,运气差点,需做几件事情。
江湖人能做什么事情?无非是杀人放火,救人保人。
而杏花巷内则是住着第一批来到南山的人定居的人,想要入住杏花巷得有杏花婆婆的许可,而从自打杏花巷存在几十余年来,婆婆只同意过五个外乡人入住。
许知南便是其中之一。
来到一破旧花店前,店门敞开,许知南拨开门帘,大步向院内走去。
“婆婆,孙儿来了。”
许知南不见外,大大咧咧的向里面走去,边走边哭诉喊着冤,“那个破老道又去我店里抢茶喝了,婆婆,你可得给孙儿做主。”
“臭小子,你还有脸说,我去你那拿的茶叶,你哪次不放毒?这次学聪明了,不下毒,该放泻药了是吧?”
未见其人,但闻其声,老道的骂声从院子内传来。
许知南脚步一顿,神色有些尴尬。
偷摸着说人坏话,咋还被当事人听到了。
老道穿着破旧的道服,鼻青脸肿的从院子里走了出来,边走边骂道:“祖孙两没一个好东西。”
老道揉着淤青的眼睛,路过许知南,伸出一只手去抓许知南的手。
许知南本能去躲,但老道的手更快,死死摁住了他的手腕,许知南只得昂着脑袋向院子里喊:“奶奶,他欺负你孙子!”
老道慌忙把手收了回去,骂道:“不要脸,你一个汉人血脉也好意思喊僰(bo)族人为奶奶。”
“养大于生,我不仅喊奶奶,我还给我奶养老。不像你,臭乞丐一个,死在南山都没人替你收尸。”
“你小子倒是牙尖嘴利。”
老道不怒反笑,拍了拍许知南的肩膀,随后看了眼许知南身后的少女,问道:“这僚(獠)人交于我如何?”
许知南无所谓的耸肩,“她若愿意跟你,我没意见。”
“算了算了,老道我可不想这么早见无量天尊。”
老道如同江湖骗子一般摇着脑袋,神神叨叨着,“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许知南不理会老道,走入院内便见一衣着简朴与寻常老妇无异的老人坐在一棵桂花树下,观察着院中的花草。
动了动鼻子,花草虽多,但香气却不杂,异常的好闻。
“婆婆,我来看你了。”
许知南提着自己准备好的花草种子,放在桌上。
杏花婆婆继续摆弄着眼前的花草,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你要去中原?”
“那老顽固难得求我一次,我总不好拒绝。”
许知南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杏花婆婆,但杏花婆婆如往常一般,不喜不悲。
“你曾答应过我不问朝堂事。”
“我只替何明拦着江湖人,我又没三头六臂,延军或晋军要是带着军队来,我也保不住他。”
“没这么简单。”
“婆婆你的意思是?”
杏花婆婆不再说话。
许知南犹豫起来,一时间有些为难。
“去吧。”
杏花婆婆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子,许知南急忙上前去扶,杏花婆婆一只手搭在许知南的胳膊上,微微侧脸道:“真若想去便去吧,你打小机灵,只是记得,及冠之前回来。”
“婆婆你放宽心,距离及冠还有几个月,我这来去一趟也就不到两个月,及冠之前定能回来。毕竟,我还要婆婆你给我提字呢。”
“但愿如此。”
杏花婆婆在许知南的搀扶下缓缓走进后屋,在踏入房间半步后,她缓缓转身,望着身后的少女,问道:“考虑的如何?”
少女浑浊的目光开始缓缓聚焦,她抬头望向面前的老人,声音沙哑,不答反问:“儒家何其伪?法制何其毒?巫族何其辜?”
“小南,又卖茶了?”
巷口杀猪的屠夫笑问着。
许知南笑答道:“老友人情罢了。”
杀猪的屠夫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闲聊道:“我就说嘛,茶馆咋还卖起酒来了。不过啊,胖瘦阎罗也是江湖上凶名远扬之徒,出了南城你可要小心点。”
许知南身后,何明搀扶着身受重伤的林峰,他好奇的看着巷子里的一切。
在数十年前,南城上还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山村上的族人据说乃是九黎族后人,在蚩尤与炎黄大战后,蚩尤身死,而九黎残族退返深山之中。
何明在入杏花巷时,也敏锐的发现有几家居民身穿异服,赤脚遮面,更有甚者当街逗弄碗里的蛊虫,仿若晋人逗弄蟋蟀一般。
只是看那一眼长相渗人的蛊虫,何明就觉得头皮发麻,他不由在心中感叹,南城人真是诡怪,白天行凶无人报官,当街养蛊无人围观,放在晋国之中,哪一件不是掉脑袋的事情?
何明又望了一眼正与许知南搭话的屠夫,他光着膀子,模样也与寻常汉人无异,只是他身旁的小女娃身上穿的衣饰与西南藩国的羌族有些七分相像。
最让何明感到神秘的是小女孩脖子上挂着一件银饰,银饰上面画着奇怪图案,细细看去似虎又似豹。
看的越多,听的越多,何明愈发觉得这杏花巷深不可测。
单看这模样憨厚的屠夫,笑着与人搭话,只是伸手在牛骨上摸一下捏一下,手中的屠刀便仿佛比绣花针还细,三两下动作之后,骨净如石,肉不粘骨。
再听这屠夫说话。
“小南,要不你拿二斤杏花给我,那胖阎罗也好,瘦阎罗也罢,我都替你宰了。”
屠夫模样憨厚,但说起杀人仿佛比杀猪杀鸡还要简单一些。
凶名远扬是两位阎罗落在这位屠夫眼里,竟比不上二斤杏花。
又或者,这二斤杏花不只是杏花,比如眼前这少年茶馆里卖的是茶又不仅仅是茶。
许知南才不管身后人有何想法,他笑道:“姜叔想要杏花,为何不自个儿向婆婆讨要,何苦欺负小子?”
“谁不知道婆婆最疼你小子。我等去找婆婆,怕是口都开不了就被撵出来了。”
“姜叔你这可是败了婆婆的名声,婆婆向来和蔼,平日里恶言都不曾有一句,何来撵人之说?”
“呸呸呸。”
屠夫脸色一变,不重不轻的抽了自己两个耳光,骂道:“我这个嘴巴喷粪的混蛋玩意,中午的酒喝大了,说了几句胡话,知南还莫要与我这个混球儿计较。”
屠夫随手划出一刀,割下一块肉,扔了过去,陪笑道:“这二斤羊肉就当我赔的不是,我说的话,便当个屁放了。”
“屠夫,我等可也听见了,若是没个二斤肉,可别怪我等嚼耳根子了。”
街上的一地痞流氓喊道。
“是啊屠夫,我等都听到了。”
其他的地痞流氓纷纷笑道。
屠夫晃了晃刀,“你们的脑袋可不止二两。”
“快走快走,这愣货可开不起玩笑。”
众人一哄而散,怕也不怕。
许知南接过羊肉,用手轻轻掂了一下,三斤不止,抱拳道:“谢了姜叔。”
屠夫放下刀,拿起毛巾擦了擦身旁小丫头的脸蛋道:“记我家姑娘账上就好。”
许知南望着白皙憨萌的小姑娘,笑道:“姜叔,小然这嫁妆怕不是给的有些早。”
不知为何,许知南望着屠夫家的小姑娘总有一股亲近之感。
屠夫默默放下毛巾,再拿起刀时,早已不见少年身影。
小姑娘怀里抱着一只花猫,轻轻抚摸花猫的脑袋,她微微扭头,望着许知南离去的方向,张了张露出可爱虎牙的小嘴巴,轻轻做出一个咬的动作。
茶馆内。
何明有些担忧的望着躺在床上的侍卫林峰,此时的林峰早已晕眩过去,面色苍白。
“受的伤多是外力,不致命,静养几日便可如普通人般行动自如,只是,近些日子耍不了刀剑了。”
山羊胡老道留下一副药贴,又叮嘱几句,便离开茶馆。
只不过走的时候,山羊胡老道顺手提了壶茶,许知南看见却敢怒不敢言。
何明听说过南城有三大规矩,一是南山不得入军,二是南城不得杀人,三是外人不得入杏花巷。
在十七年前,晋有一将军带五千兵入南山,但还未入南城,便有半数士兵被南山毒雾侵害,最终将军亲自入南城致歉,并下令让晋军恪守南城三规。
但规矩是死的,三点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例如兵甲不过百可入南山、南山县令可依法杀人、杏花巷中人可带外人进入。
除南城三大规矩外,杏花巷还有两条禁忌,一是,僧道不得入内,二是,孔孟传人不得入内。
何明盯着离开的老道,只觉得这老道似乎有些眼熟,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地方见过此人。
许知南送走老道,返回茶馆,望着何明道:“有这老道出手,那他便没了性命之忧。”
何明恭敬起身,行礼道:“多谢小友相助,以后若有用的到何某的地方,何某定倾力而为。”
许知南不是特别在意,懒散地躺在竹椅之上,道:“不必多礼,那老顽固都拿师徒之名胁迫我了,我自会安稳护送你到洛阳。”
杏花巷外不足十米处曾有一学堂,学堂内曾有一老先生,而许知南年幼时便在学堂中读书识字。
许知南回想起当年那偏执老先生被气得吹鼻子瞪眼的场景,不由得笑了起来。
“对了,何大人。前些年我曾见了那老顽固一面,腿有旧疾,回来后我便给他讨过一方子,不知近些年身子骨可曾好些?”
“张兄的腿已经好多了,寒冬腊月也不在如往常一般刺骨难言,这还要归功于许小友的方子。”
“那老顽固身体如何?让他打的拳,平日里练了没有?”
“一直在练,张兄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却比我这个后辈还要硬朗许多。”
两人一问一答。
对于老先生的事情,许知南显得很感兴趣。
几个回合下来,许知南明显热情了许多,他招招手,吩咐道:“去沏一壶茶,再上点瓜果点心。”
一直站在一旁,身穿破旧衣裳的少女转身进入了后房。
何明用余光多瞄了几眼那个仿若死人一般的少女,从始至终她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脸上也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仿若一个死士,只知机械的服从命令。
何明道:“童童,也去帮帮忙。”
“好嘞。”
一直坐在何明身旁孩童开心的跑了过去,比起面前这个少年,他更喜欢找这个比自己大一些的姐姐玩耍。
“何大人若是想让那孩子活的久些,最好离她远些。”
许知南冷不丁的一句话,让何明有些不知所措,他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一个安排就让许知南反应如此大。
“是在下唐突了。”何明急忙起身致歉,随后语气严厉,“童童,回来!”
何明心中暗道自己坏了分寸,自己本就寄人篱下,却还想着管着闲事,忘了多做多错的道理。
童童听到爷爷严厉的声音,委屈地低着头,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难怪人家是尚书,而老顽固你混到最后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
许知南知道何明这是将自己善意的提醒当成了威胁,但也不做解释,“何大人不必如此小心,你既是我老师的朋友,也可算我半个长辈。这杏花巷外面传的邪乎了些,但待久就会发现与寻常人家也并无两样。”
何明道:“何某只是怕出门在外,不小心坏了规矩,糟践了自己倒是没什么,只怕拖累了小友。”
许知南听后便没再说些什么,深聊的兴致已散了大半。
简单的吃了些东西,许知南便离开茶馆。
杏花巷不大,但该有的商户人家却一个不少。
江湖上多将南城传的神乎其神,但许知南知道,里面的人大多是离乡的可怜人罢了。
中原战乱,不少江湖人犯了死罪或者为了寻求一个安稳便会来到南山。
不过,寻南山容易,入南城难。
南山位于群山之中,是最高最陡的一座,在山下远远的就可看见南山,但寻常百姓怕是没爬到南城便已死在南山的路上。
想要入住南城同样困难,运气好点,多给些钱财便可入住,运气差点,需做几件事情。
江湖人能做什么事情?无非是杀人放火,救人保人。
而杏花巷内则是住着第一批来到南山的人定居的人,想要入住杏花巷得有杏花婆婆的许可,而从自打杏花巷存在几十余年来,婆婆只同意过五个外乡人入住。
许知南便是其中之一。
来到一破旧花店前,店门敞开,许知南拨开门帘,大步向院内走去。
“婆婆,孙儿来了。”
许知南不见外,大大咧咧的向里面走去,边走边哭诉喊着冤,“那个破老道又去我店里抢茶喝了,婆婆,你可得给孙儿做主。”
“臭小子,你还有脸说,我去你那拿的茶叶,你哪次不放毒?这次学聪明了,不下毒,该放泻药了是吧?”
未见其人,但闻其声,老道的骂声从院子内传来。
许知南脚步一顿,神色有些尴尬。
偷摸着说人坏话,咋还被当事人听到了。
老道穿着破旧的道服,鼻青脸肿的从院子里走了出来,边走边骂道:“祖孙两没一个好东西。”
老道揉着淤青的眼睛,路过许知南,伸出一只手去抓许知南的手。
许知南本能去躲,但老道的手更快,死死摁住了他的手腕,许知南只得昂着脑袋向院子里喊:“奶奶,他欺负你孙子!”
老道慌忙把手收了回去,骂道:“不要脸,你一个汉人血脉也好意思喊僰(bo)族人为奶奶。”
“养大于生,我不仅喊奶奶,我还给我奶养老。不像你,臭乞丐一个,死在南山都没人替你收尸。”
“你小子倒是牙尖嘴利。”
老道不怒反笑,拍了拍许知南的肩膀,随后看了眼许知南身后的少女,问道:“这僚(獠)人交于我如何?”
许知南无所谓的耸肩,“她若愿意跟你,我没意见。”
“算了算了,老道我可不想这么早见无量天尊。”
老道如同江湖骗子一般摇着脑袋,神神叨叨着,“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许知南不理会老道,走入院内便见一衣着简朴与寻常老妇无异的老人坐在一棵桂花树下,观察着院中的花草。
动了动鼻子,花草虽多,但香气却不杂,异常的好闻。
“婆婆,我来看你了。”
许知南提着自己准备好的花草种子,放在桌上。
杏花婆婆继续摆弄着眼前的花草,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你要去中原?”
“那老顽固难得求我一次,我总不好拒绝。”
许知南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杏花婆婆,但杏花婆婆如往常一般,不喜不悲。
“你曾答应过我不问朝堂事。”
“我只替何明拦着江湖人,我又没三头六臂,延军或晋军要是带着军队来,我也保不住他。”
“没这么简单。”
“婆婆你的意思是?”
杏花婆婆不再说话。
许知南犹豫起来,一时间有些为难。
“去吧。”
杏花婆婆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子,许知南急忙上前去扶,杏花婆婆一只手搭在许知南的胳膊上,微微侧脸道:“真若想去便去吧,你打小机灵,只是记得,及冠之前回来。”
“婆婆你放宽心,距离及冠还有几个月,我这来去一趟也就不到两个月,及冠之前定能回来。毕竟,我还要婆婆你给我提字呢。”
“但愿如此。”
杏花婆婆在许知南的搀扶下缓缓走进后屋,在踏入房间半步后,她缓缓转身,望着身后的少女,问道:“考虑的如何?”
少女浑浊的目光开始缓缓聚焦,她抬头望向面前的老人,声音沙哑,不答反问:“儒家何其伪?法制何其毒?巫族何其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