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哭 第9章 高坎地

小说:南宋不哭 作者:头破水流 更新时间:2024-08-20 14:14:30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依然还是那间破屋,裸露的脊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简单地修缮一番,不再四处漏风。

  “衙门的老爷下来送喜报,见房屋实在寒碜,便出面修整,”林氏骄傲地看了一样杨成文,笑着道:“还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

  年数长了,终究腐朽不堪,明年的雨季只怕难以支撑,幸好有了户头。杨成文将林氏放下来,找来一些干柴。

  烟雾升起,熊熊的火光照亮阴暗的小屋,阴冷的潮气一扫而光,很快,铁锅的水沸腾开来。

  “娘,你先休息,我去见见盛兴叔!”杨成文端起一碗开水递到林氏手中,转身朝外走去。

  “成文,一亩半地就在高坎上,早就荒废,暂时也指望不上!”林氏苦笑道。

  高坎地紧靠后山,全是些裸露黄土,留不住水,异常干燥贫瘠,更主要的是地势太高,干旱季节只能望天收。庄里虽然利用瀑布开辟了几条灌溉渠,然而等这片地进水,其余的田都要淹了。

  以前的杨成文还是太年轻了……

  凤县处于宋金交战的前线,常有北方的汉人不堪金朝的欺凌,拖家带口往南方迁徙,战乱一起人更多。

  杨家庄土地肥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仿佛是世外桃源,自然吸引了很多外来穷苦人家前来定居。然而,移民没有户头便没有土地,也没有居住权,只能做做长工,或者到县里打散工,如果在内地,也有一份不菲的收入。

  可是这几年,陕西是主战场,宋金形成了拉锯战,县城破败无比,到处都是流民,哪里能有好日子过。

  杨家庄后面的落霞坡上有一片低矮的木屋,全部都是外地人居住,由里长同一登记管理,平时给本地人开荒种地,勉强度日。

  这些人吃尽了金兵的苦,却也对金兵畏惧如虎,对现在的生活倒也满意。林氏和杨成文以前的处境也是一般,现在却不同了。

  有了户头,便有了相应的待遇和特权。山坡上到处都是无主之地,开垦出来全是自己的,虽然都是高坎地一般的旱地,种种土豆红薯……

  “土豆和红薯?”林氏摇摇头,表示并没有见过。

  “那玉米呢,大概一米多高,一节一节的,上面长满梆子……扒开皮,里面都是一粒粒果实……”杨成文介绍的很详细,眼神中全是希翼的目光。

  “这孩子,怎么糊涂了!”林氏伸出手摸了摸杨成文的额头,“那是粟米,怎么会是玉米!”

  杨成文差点崩溃。

  玉米肯定是没有,粟米就是小米嘛,同样是耐旱植物,产量却差了好几倍,也相对脆弱,种不好便颗粒无收,而玉米随便丢到地里,总会长大,总会有收成。

  杨成文算是明白了,现成的便宜长工,漫山遍野的荒地,怎么没有人开垦,原来是得不偿失。

  时间已是下午,接连赶了几天的路,杨成文有些疲惫,准备做饭。

  前世也算是独立生活过,做饭炒菜,勉强能吃,林氏心疼杨成文,将杨成文赶往一旁,开始忙碌起来。

  很快,面粉的香味在屋里打转,菜很简陋,一碗白菜,半盘腌萝卜。

  “娘,我去集镇上买些肉来,现在你儿子有钱了!”杨成文打开包袱,白晃晃的银子几乎晃花了林氏的眼。

  五十两白银差不多普通人家四年的生活费了,还有带回来的战利品。虽然是半身铠,却也价值百贯,弓箭翻倍,至于弯刀,锋利无比品质上乘,只会比弓箭贵。

  “我儿是应该好好滋补,今日天晚,还是明天再去!”林氏笑着道。

  杨成文知道林氏误会了,点了点头。前些天在军营里吃野味,都是大补之物,虚火上升,如今正好吃些清淡的。

  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味精,都是真正的有机菜。

  大雪后的白菜本就娇嫩,再加上原汁原味,吃到嘴里口感香甜。腌制萝卜更是林氏的拿手菜,清脆可口,酸中带甜,最为下饭。

  可惜没有辣椒……

  杨成文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林氏只吃了半个馒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脸上全是满足的神情。

  屋子中间挂着一块棉布,将两张简陋的木床隔开。这个以前没有,可能是林氏意识到杨成文长大了。

  破旧的棉被传来淡淡的味道,那是阳光的清新,杨成文躺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并无睡意。

  虽然是穿越而来的,只恨书读的少,早知道前世多研究研究古汉语,多了解些南宋的历史,现在脑壳都是晕的。

  最好的发展方向是学武,却没有名师,杨家庄虽然有武社,面向的是杨家子弟,杨家枪法不会外传,目前的处境想都不要想。

  学文……一想起初中高中时的文言文,自问学业优良的杨成文觉得一个头两个头大。不过,在宋朝做学问是相当有前途的。

  看来想要杨家以自己为荣,这个目标貌似相当有难度。

  好吧,抛开高大上的理想,目前最迫切的是填饱肚子,不能再让娘受那奔波之苦,俗话说的好,财多米多没有日子多,要想想办法。

  想着想着,杨成文心中有了决断,便沉沉睡去。

  高坎地紧靠着山坡,山坡很平缓,直到半山腰才突然一急,变得陡峭无比。杨成文一早来到地里,来回走了几趟,观察地形。

  地里留不住水,干旱时干死,一到雨季,山上的水冲下来,好不容易长好的庄稼会被水流连根拔走。

  这块地周围面积很大,却不适合种庄稼。

  杨成文皱着眉头,寻思是不是另外找一块地,不过想想杨家庄在此几百年,只怕留下来的都是一个样。

  一定有办法的……

  突然,杨成文脑中灵光一闪,不由跳起来。记得在云南时,也是这种地形,当地人会在高处挖一个深洞,用水泥密封,将水储存下来,留在干旱时用。

  高坎地山势很平,正适合挖洞,不会塌方。这一片地少说有十多亩,沿着山挖一条深沟,待到春暖花开之时,积雪融化,山沟里的水正好用来春耕。

  山沟的两边打开一个切口,当雨季雨水冲刷而下时,多余的水顺着事先挖好的沟渠流进大河中,可谓一举两得。

  春种粟米冬种麦,这两种都是耐旱品种,只在灌浆时需要一些水,平时靠天时即可应付。

  我特么的真是天才!

  咱虽然文不成武不就,却多了近一千年的见识,还是有希望地!杨成文咧着嘴,心中喷发蓬勃斗志。

  杨成文找来一把铁锹,铲去积雪,才挖下一锹深,便碰到坚硬的黄土层,用尽全力也只能挖去一点,手腕震得生疼。

  看来即便没有水泥,以此种地质,水也不会渗透掉很多,只是这条沟要开挖成功,怕是需要耗费不少的银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宋不哭,南宋不哭最新章节,南宋不哭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