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禽兽,不可混而居之!

  一阵凉意渗透心扉,胳膊上泛起一层细密的寒栗。

  是毛骨悚然?

  是难以置信?

  宋言早已知晓宁国朝纲败坏,士大夫高居庙堂,把控一切,却怎地也未曾想到居然会如此夸张。

  纵然是士大夫阶层权势最为夸张的宋朝,士大夫敢喷的皇帝满脸唾沫;纵然是士大夫极为张狂的明末,士大夫敢弄死一个又一个皇子,皇帝,明面上一个个还是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像宁国这般公然宣称百姓乃禽兽,绝对是头一遭。

  先秦时期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备异族入侵。

  始皇帝勾连长城,是为了不让匈奴马踏中原。

  就算是特不靠谱修建隔离墙,也是为了防止边境移民。

  像宁国这般,为防备自家百姓而修筑高墙的,绝对是独一份。

  宋言呵了一声,今日算是长见识了。

  宁国,当真是烂透了。

  烂到根了。

  宋言甚至都震惊于这样一个腐朽到极致的政权,究竟是如何维持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崩溃的?或许,正是朝堂上的各大势力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才一直维系着宁国的存在。

  宋言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就算宁和帝真的重新执掌了宁国的权力,他能改变这一切吗?

  做不到。

  这是宋言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案。

  宋言并不否定宁和帝的水平和手段,他是个相对优秀的皇帝,但距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又缺少朱元璋那般动辄九族消消乐的狠辣,即便宁和帝重新掌握权力,他能改变的地方也是极少的。

  他或许可以压制杨家,可以祓除白鹭书院的影响,可终究不能和世家门阀以及文官士大夫彻底撕破脸,因为他身边的力量主要便是由世家门阀和士大夫构成。

  宋言知晓房海的意思,于房海心中,宋言这个宁和帝的外甥女婿,天然便是保皇派的伙伴。

  曾几何时,宋言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在看到这一面高墙,在听到那一句人与禽兽,不可混而居之之后,内心深处这样的想法受到了冲击和撼动。

  于宋言看来,现在的宁国需要的或许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革命!

  不知在这宁国,来一场打土*,分*地,最后会是怎样的光景?

  “是不是觉得很离谱?”房海于旁边观察着宋言的面色,宋言的脸上一片漠然,似是毫不在意,可最初那一瞬间的惊悚,还是瞒不过房海的眼睛:“我也觉得难以置信,虽然说起来,房家算是这个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可是,我很怕啊。”

  “很怕在不久的将来,就因为这一堵高墙,因为那一句禽兽,导致我们都被人砍了脑袋。”

  房海吐了口气,目光凝视着面前斑驳的城墙,城墙上也有禁卫军驻扎,数量甚至比外城还要密集,身上也都是银亮的盔甲,手中都是锃亮的长刀,更有巨弩架于城楼,不知这巨弩,究竟是防备异族入侵,亦或是防备自家百姓?

  “据说,当初定下这规矩的时候,也是有一些人反对的,然更多的士大夫却是想要去享受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最终反对也没什么用处,墙建了起来,内城,外城分了开来。”

  房海继续说着:“大抵便是那时候,士大夫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吧,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皇帝薨逝之后,便给了一个仁宗的庙号。”

  “当真没人能看出这堵墙的祸患吗?”宋言抿了抿唇,有些疑惑。

  房海笑了笑:“怎么可能!”

  “能入得庙堂的,又有几个是蠢笨之人?接下来几十年,偶尔也有人提出要将城墙拆除,终究都是不了了之。或许,朝堂上绝大多数人都能看清楚这堵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是啊……有些东西,享受过了,再想要将其舍弃,就很难了。”

  “或许,不过只是醉生梦死罢了。”

  “走吧。”摇了摇头,房海似是已经没有太多兴趣继续说下去,引着宋言等人便入了城。

  内城和外城的区别自然是极大的。

  只是一堵墙,俨然两个世界。

  没有外城的拥挤和喧嚣,内城显得格外安静。

  青石板铺成了路面,平整,光滑,便是马车行走在上面也感觉不到半分颠簸。没有沿街叫卖的摊贩,偶尔能看到一些酒楼,店铺,大都妆点的金碧辉煌,属于那种一看装修就知道非常昂贵的类型。也有人行走于街道,大都不会高声喧哗,便是说话也只是低声交流着什么。庶民,自然也是有的,多是某些府邸的下人。虽然嘴巴上说着人与禽兽不可混而居之,但需要有人伺候的时候,也不是不能网开一面。街道两旁的商铺后方,便是依次林立的阁楼,园林,宅院,每一栋都是古色古香,优雅的美感与低调的奢华并存。

  每隔几十步的距离便能看到两个禁卫军,相向而立,位于街道两侧……这里不是有禁卫军巡逻,这里到处都是禁卫军。

  一行人拐了一个弯,兜兜转转之后,便来到了一栋府邸前方,房府两个鎏金大字,于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黄。

  这宅邸,自然是要比松州府的宅子更奢华一些的。

  作为房家嫡子,房海地位是很高的,虽说世子之位因着房俊的死,有了些微的松动,可宅子里的下人,却也不敢对房海有半分不敬,更何况,就算是不继承国公的爵位,房海本身也是一个侯爵。

  没有半分怠慢,无论是房海带来的家丁,还是跟着宋言过来的十个黑甲士,全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稍稍奇怪的是,偌大的宅子里,却是见不着主事之人,房海询问了一番之后方才知晓,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以及侄子侄女,大都不在家中,因着上元将至的缘故,各种诗会茶会数不胜数,都已有了邀约。

  于这些人,房海也不是特别在意,吩咐厨房那边准备了一下中午的饭食。

  待到一顿午饭结束,已经过了午时。

  下午时间,房海本是准备带着宋言熟悉一下东陵城,只是忽然想起自己的奏章都还没有准备好,无奈之下只能留在家里准备奏章,原本准备安排府内的一个管事跟着宋言,也被婉拒,一个人出了门。

  当然,说是一个人,宋言也清楚,小姨子定然在某个地方悄悄的跟着自己。

  安全方面用不着担心。

  一路走过。

  房府,杜府,崔府,张府……大抵都是一些朝廷大员的宅邸,皆是奢华,高雅。路上也遇到不少人,虽觉得宋言的模样有些面生,却也没人感觉奇怪,毕竟朝堂之上人来人往,出现一些新面孔也实属正常。

  偶尔经过一个绸缎布庄,便见着几个大家小姐于其中挑选布料,内城的绸缎庄子自然和外城的不一样,里面几乎都是云锦,蜀锦,这样的名贵料子,宋言大概知道,其中最值钱的应是一种叫做云烟纱的料子,据说布料极为细腻,半隐半现,如云似烟,颇受王公贵族的喜欢。

  一匹云烟纱的价值,许是比得上十匹优秀的战马。

  那可能是一个普通五口之家,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银钱。

  而那小姐大抵只是问了一下有没有云烟纱到货,价格上是完全不在意的。

  又走过了一段距离,便遇到了一个茶庄。

  陆羽茶庄。

  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写下了《茶经》陆羽……想来应该不是的,毕竟这时候的陆羽应是还未曾出生。

  茶庄被一些公子小姐包了场,里面正在举行诗会。

  这种地方举行的诗会,自然跟群玉苑,青楼这种地方的诗会不太一样,没有敲锣打鼓,没有琴音袅袅,没有妓子搔首弄姿,一群公子小姐,相向席地而坐,面前便只有笔墨纸砚,主座上有一个竹筒,竹筒内有许多竹签,抽中哪个竹签,便以竹签上的题目作诗,填词。

  每每有某个公子新作出炉,就会邀请一名小姐将自己的诗词念出,便能得到一番夸赞,随后便有另一名书生,拿出一份更为优秀的,才子们互相较劲,身段婀娜的佳人又给这些才华赋予了一层朦胧的暧昧。

  品茶,作诗,倒也风雅。

  尽管,于宋言看起来这所谓的诗会,更像是一个相亲会。

  若是当真遇上看对眼的,难保不会发生些什么。

  毕竟现在宁国民间虽然日趋保守,可权贵阶层,怎一个糜乱了得,宋言便能瞧见,有几个留着少女发式的小姐,眉眼间都隐含媚态。偶尔便会有一阵喝彩的声音,应是某个公子做了一首好的诗词,宋言于茶楼外面稍稍听了一段时间,便摇了摇头,没什么兴趣。

  这些诗词,大抵写的还是国破家仇之类的东西。

  一个连东陵城都没怎么出去过,常年流连于青楼,茶楼的富家少爷,从未见过边疆战乱,从未见过蛮族凶残,写出来的东西不免矫揉造作,徒增笑尔。偏生那些小姐们还觉得这首诗颇为不错,不少小姐望向这位公子都是眸含春水,而那公子表面上还是云淡风轻,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模样,唯有眼神中些微的得意,暴露了真正的想法。

  宋言便有些好奇,不知将这人放到边关,直面女真战马的铁蹄和举起的弯刀,是否还能写出来这样的东西。

  摇摇头,宋言便继续往前走去,又经过了一段路程,宋言终于停下脚步,抬眸望去:安宁侯府。

  却是到了赵丰家。

  宋言嘴角勾起些微的弧线,紧了紧衣领,便朝着赵家大门走去。

  门口自然也是有门子守着的,这是大户人家的标配。

  只是相比较松州府,宁平县这些地方的豪门望族来说,东陵城的门子显然更懂得规矩,更知晓自己的身份,见着宋言身影身子立马便弯了下来,算是在鞠躬行礼,脸上完全看不出半点跋扈,眉眼间也满是笑意:“这位公子,敢问……您找谁?”

  声音也是颇为客气。

  毕竟,这里是皇城啊。

  有权有势的人实在是太多,稍有不敬,许是就会得罪人。

  “在下平阳伯,求见安宁侯。”宋言笑笑,报出了自己的名号。

  平阳伯?

  门子在脑海中思索了一下,似是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名号,而且,自称伯爵,可这年龄看起来也太小了一点吧?

  有没有二十岁?

  总感觉像是在忽悠。

  不过,这不是他一个门子该管的事情。

  尽管心中狐疑,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半分,反倒是告罪一声:“伯爷稍待,小的这就去禀报我家老爷。”

  侯府,后院。

  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正坐于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个小茶壶,优哉游哉的晒着太阳。

  这位,便是安宁侯,赵改之了。

  据说他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因着小时候顽皮,犯下了严重过错,老侯爷便给他改了名。

  赵改之算是个胸无大志的。

  再加上现在文官做大,本身又是武勋一脉,不想在朝堂上被文官指摘,刁难,干脆便向皇帝请了个闲散职位,整日于侯府之中,逗逗鸟,遛遛狗,日子倒也过得自在。冬日里,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许是赵改之最喜欢做的事情了,每当这个时候,便不由想起难产而死的妾室。那丫头,名字叫秦翠翠,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身段普普通通,长相也算不得有多好看,可赵改之就是喜欢,从小便在身边伺候着,秦翠翠很爱笑,不知怎地,每每看到她的笑脸,赵改之便感觉心里面暖洋洋的,像是晒太阳一样舒服。

  这样想着,赵改之便叹了口气。

  阳光虽暖,却终究比不得人心呢。

  便在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赵改之眉头皱起,心中有些不喜,他是不太喜欢晒太阳的时候被人打搅的,眼角望去就见着门子急匆匆走来。赵改之是个温吞性子,即便心中不是很高兴,却也没有直接发作:“何事?”

  “老爷,门外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平阳伯,说是要见您。”

  “平阳伯?宁国有这个爵位吗?”赵改之有些疑惑。

  “好像是没有,我也觉得那是个骗子,毕竟那人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实在是太过年轻。”门子便抓了抓头发:“要不,我去将他赶走?”

  赵改之像是想到了什么,身子忽地从太师椅上起来:“不,不用,我知道是谁了。”

  “请他入客厅吧,让人准备好茶水。”

  门子急匆匆的去了。

  赵改之则是抬眸望了一眼天空中的太阳,有些刺,眼睛便眯成一条缝。

  他只是对朝堂上的变化不甚在意,却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平阳伯,十七八岁,只是这两个特征,赵改之便已经知晓来人身份。

  宋言。

  没办法,自家婆娘是杨家人。

  杨家和这宋言之间多有矛盾。

  夫人自是向着自家人的。

  那段时间,杨家接连出事儿,杨妙清死了,外甥宋震,宋云死了,五个杨家旁支县令死了,到最后便是杨国臣的儿子杨铭都死了,自家夫人便没少在他面前数落宋言的不是,便是想不知道都不可能。

  随着上元将近,外放官员都要回京述职,宋言也不例外。

  这人杀性极重,宋震宋云两人的死,都和宋言脱不了关系,虽说不是一个母亲,可好歹也是一个父亲的兄弟,下手却是没有任何保留,两人死的老惨了;平阳城内,一百三十三个文官,算上家中族人,被他砍了脑袋的,没有八百也有一千。

  可以想象一旦宋言入京,在得知自己平阳刺史的官职被撸了,怕是会忍不住大闹一番,杨家,白鹭书院也是不会放过这个除掉宋言的机会。当然,在杨家和白鹭书院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宋言终究还是太过弱小,他多半是要死在东陵城的。

  只是以宋言的性格,就算是要死,临死之前多半也会在东陵城放上一把大火,拖着一些人和他一起去阴曹地府。

  虽然娶了杨氏女为妻,但赵改之并不打算参与进去。

  只是他怎地也想不到,宋言这一把火居然会先烧到自己头上……思虑之间也就到了客堂,身子刚刚坐下,没多长时间便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门子将宋言引到这边之后,便转身离去,视线扫过前方身影,略带些微稚嫩的脸,让赵改之简直难以相信,就是面前的少年,能以远远不如对方的兵力,屠戮数万倭寇和女真蛮子。

  “早就听闻平阳伯以弱冠之年,护宁国边境,今日得见,才发现平阳伯比老朽想象中的还要年轻,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赵改之笑呵呵的夸赞着,表现的甚是亲密,甚至还主动上前,握住宋言的手。

  宋言便感觉浑身上下都是极不自在。

  古人最是喜欢这样的礼节,重视之人,亲密之人见面,恨不得将对方的手攥在掌心,仿佛唯有如此,才能展现出双方交情。若非宋言早已知晓这种规矩,怕不是要以为这些人的性取向都有些不太对劲。脸上也是堆满笑意:“侯爷谬赞了,不过侥幸而已。”

  双方又是一番寒暄,这才分宾主坐下。

  早有婢子送来香茗。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赵改之这才问道:“平阳伯应是初到东陵吧,不知来侯府所为何事?”

  “倒也无甚要紧。”宋言喝了一口茶,“只是刚入东陵城,尚在长安街同刺史房海,一起前往房府的时候,同安宁侯世子发生了一点小小的矛盾。”

  宋言并未遮掩什么,直截了当的表示出自己的目的。

  赵改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眉头紧锁,这是来者不善啊?

  他本不想参与杨家和宋言之间的破事儿,倒是没想到这宋言居然直接登门问罪,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觉得他安宁侯好欺负不成?

  心中虽已经有些怒气,只是安宁侯也算是个老奸巨猾的,面上却不露分毫,慢悠悠的端着茶杯送到嘴边,轻轻抿着:“哦?不知是何矛盾?”语气淡漠,已经不似之前那般热情:“丰儿这个不孝子,从小是被他母亲宠的有些坏了,为人处世许是张扬了一些,若是冒犯了平阳伯,我这个做父亲的,就代他向你道歉了。”

  宋言大笑起来:“也不过是我这个平阳伯,平阳刺史,以及房海这个松阳侯和松州刺史回京述职的时候,不知怎地得罪了令郎,导致令郎驾驶着马车,于长安街上狂奔,直冲我二人,若非小子还有一点武力傍身,我和房海怕不是要被直接撞死了。”

  噗。

  原本还只以为年轻人之间争风吃醋,起点小冲突,没怎么当回事儿的赵改之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大变,刚刚饮入口的茶水甚至都来不及吞下,直接便喷了出去。

  眼睛更是瞪大,有些手忙脚乱的将茶杯置于桌面,茶杯和盖子碰撞,咔滋作响。

  这逆子。

  他是想要害了整个安宁侯吗?

  好家伙,你算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侯府世子,你还不是侯爷呢,就算真是侯爷,遇到两个回京述职的刺史,你哪儿来的熊心豹子胆,敢直接将这两人撞杀?

  莫非是觉得赵家九族太多了不成?

  那房家岂是好惹的?

  眼前这个杀人如麻的京观狂魔又是好惹的?

  用力吸了口气,赵改之勉强平复心情:“伯爷,这……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

  “误会吗?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令郎的马车里,居然还有晋王世子洛靖轩,长兴侯嫡孙娄彦博,英国公嫡孙范泽豪和钱家少主钱晨。”宋言不急不缓:“我只知,在事情出了之后,禁卫军统领郭胜便恰到好处的出现,将我等包围,要捉拿归案。”

  赵改之的心,一个劲儿的往下沉。

  他也不是个蠢的,话都说到这份上,自然明白自家儿子,这是专门盯着宋言去的。

  “所以冒昧来访,就是想要问一问令郎,我和他素未谋面,更说不上什么仇怨,为何要如此针对在下?”宋言将茶杯放下,这赵家看来钱财不错,茶水还是茶汤,而不是崔家和房家售卖的香茗:“总要给一个说法不是,在下虽算不得什么大人物,可好歹也算是郡马,不清不白遭人刺杀,若是传出去,便是陛下也颜面无光,侯爷你说是吧。”

  眼见宋言云淡风轻的模样,赵改之恨得牙根痒痒。

  原本听闻了宋言的一些事情,赵改之也只觉得这是一个纯粹的武夫,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可其他方面就很一般了,毕竟直接和杨家撕破脸,对着干,这般不明智的事情,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干不出来。

  可现在他忽然之间发现,这人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奸猾。

  这一番话说的客气,可实际上却是在威胁,意思很明显,今日若是不能给他一个说法,那就要将这事情闹到朝堂上,到那时候侯府还不知会遭受怎样的惩处。

  “说起来,看到令郎,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哦,是谁?”正思虑对策的赵改之随口问道。

  “我的手足兄弟,五哥宋震。”宋言叹口气:“欸,那可是我最好的兄弟,可怜命不好,死的太早了。”

  你就装吧,谁不知道那人就是你弄死的,还手足兄弟呢……心里面腹诽着,嘴上却是顺着宋言的话:“那还真是可惜。”

  宋言也不在意:“不知怎地,看到赵丰,我居然感觉他跟我家五哥长的有些相似,真要算下来,两人应该还是表亲呢,毕竟他们的母亲都是杨家人。”

  “在下听闻,赵伯父同夫人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只是,赵伯父还是小心一点杨家比较好,毕竟……罢了,罢了,当我没说,毕竟这关系到家父声誉。”

  宋言摇着头。

  赵改之心中耻笑,这小子终究还是太嫩了,这般挑拨离间的手段实在是太过生疏,僵硬,莫说是他了,便是他那个整日游手好闲的儿子都能看的出来。

  虽是这般,心里却也忍不住想看看这小子究竟能说出什么话来:

  “贤侄莫要如此,可是我夫人做了什么,惹得贤侄不快?贤侄无需担忧,有什么尽管说出来,若是我侯府的错,在下必不包庇。”

  宋言满脸为难:“倒也不是惹到了我……只是……欸,我曾经答应过父亲,绝不往外说的。”

  “我保证,绝不告知第四人,贤侄莫非还不相信我?”赵改之义正严词,心里莫名更好奇了。

  宋言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我父亲已经是极为凄惨了,终不能让伯父也落得那般。”面上表情变的正色起来:“伯父可知,我父亲的正妻杨妙清,乃杨家嫡女,其有八子,分别是长子宋淮,二子宋义,三子宋靖,四子宋安,五子宋震,六子宋哲,七子宋云,八子宋律。”

  赵改之点头。

  “那你可知,这八子,皆非我父亲血脉。”

  艹!

  饶是安宁侯老奸巨猾,可骤然听到这话,也是被吓了一跳,手一抖,桌上的茶杯都摔在了地上,啪嚓一声碎裂,茶水溅的到处都是。

  他瞪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宋言。

  他想说,这世上,怎能有做儿子的如此编排老子?

  可看宋言那郑重的表情,却又不像是在撒谎。

  虽说东陵和松州间隔数百里,可都是勋贵,一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联想到宋鸿涛最近做的一些事情,两个儿子死了,正妻死了,几乎感觉不到半点悲伤,头七刚过,便迫不及待的将外室接入国公府。

  勋贵之间,多流传宋鸿涛生性薄凉。

  可现在听宋言这话,恐怕不仅仅只是薄凉这么简单,这多半是宋鸿涛借着这些机会,将寄生在国公府的虫子,一个个的清理。尤其是宋哲,那可是宋家八子中最聪慧,最有前途的一个,犯了事,宋鸿涛非但没有半点求情的意思,反倒是直接逐出家门。

  这样想着,便觉得宋言更不是在撒谎了。

  好家伙,这宋鸿涛是被戴了绿帽啊,还一下子就是八顶。

  同为男人,赵改之便觉得宋鸿涛甚是可怜,也难怪不能往外说,毕竟事关男人颜面。

  这样的八卦,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有吸引力的,冥冥之中赵改之似是感觉,继续追问下去不太好,可心里却是痒痒的厉害,沉默了半响还是忍不住开口:“那奸夫是谁?”

  宋言便叹了口气,

  不妨碍宋言将这罪名全都扣在杨震头上。

  嘶。

  赵改之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好他娘的劲爆。

  “当真如此?”

  “当真。”宋言点头:“那杨震数次前往国公府做客,家父对嫡母用情至深,每一次都用心招待。”

  “他们甚至还在城外的一处寺庙多番幽会,幽会的时间也大都在杨妙清怀孕之前几日,寺庙里的和尚都已经交代了,我父亲知晓真相之后,被气的呕血。”

  赵改之面色古怪,一个男人做到这般地步,那当真是有够憋屈的,不像他,虽然子嗣不丰,但好歹是自己的……

  等一下,刚这样想,赵改之忽然感觉脑海中似是有一道闪电划过。

  宋言为何忽然告诉自己这些内容?

  刚刚他的话题,就转移的非常生硬,莫非是想要提醒自己什么?

  说起来,堂哥啊……他的夫人杨书萱似乎也有一个堂哥,曾经到侯府做客。

  那人叫什么来着……对了,杨丰!

  唰的一下,赵改之的面色,变的铁青。

  他忽然之间想起,那杨丰到安宁侯府做客,待了半月,在杨丰离开之后不到一月功夫。

  该死的,他不会也被人戴了绿帽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