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载誉和王妃收拾了个包袱,把母亲背在背上,出了小院向院子的主人告别。便向沈家村走去,沈家村在城西头。进村打听沈大壮家,村民都热情的给他们指路。
来到沈家门外,载誉上前叩门。只听沈大壮高声应道:“来了。”紧接着传出脚步声,门栓一响,大门打开。载誉看到沈大壮笑呵呵的站在门边,对着王妃深深一礼:“见过夫人。”
王妃呡唇一笑:“不必这般客气,是老身前来叨扰了。”
这时候,沈大壮的妻子走过来,拉起王妃的手亲热的说道:“伯母快请进,我们屋子小,您不要嫌弃。”
王妃拍拍她的手说道:“说得那里话,老身要多谢你收留才是啊。”
载誉在心里放下一口气,母妃以前对人颐指气使的样子,让他十分担心她会对沈大壮夫妇不够礼貌。这样看来,她已经完全放下自己的身份了。
沈家只有四间泥坯草房。载誉坚持要出钱租下沈家的两间屋子。沈大壮说什么也不肯收他的钱,最后只同意让两家人各自生活。
载誉有自己的担心,他看沈妻十分憨厚老实,怕母亲过些日子会犯老毛病。别再把沈妻当成下人那般使唤,他可丢不起那人。
安顿好了母亲,载誉就打算与沈大壮出门去矿山。临行时,他再三叮嘱母亲,要好好与沈妻相处,把从前王府里的那些习惯改掉。他们如今是庶民,沈家对他们情深义重,一定要懂得知恩图报。
王妃点头应道:“母妃不是糊涂人,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她再怎么自私的性子,但是对于唯一可以依靠的儿子,王妃当然是会替儿子着想。
载誉与沈大壮几人一起出了城,西行五里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山,沈大壮所说的矿石场就在这里。远远的看见巨大的山体被工人开挖的去了一半,露出了白生生的断崖。
人们在裸露的山体上挥汗如雨的开凿山石,看着这个矿场,载誉才知道,在码头上搬运货物是件多么舒服的事情。
他们走上矿山,迎面过来一个工头,将几人上下打量一遍。问道:“来做工的?”
沈大壮道:“是。”
“哪里人?”
“京城。”
那人斜着眼睛,咂咂嘴道:“矿山这活不容易做,辛苦的很啊。”
沈大壮道:“兄弟不怕苦,只要能按时发下工钱就可以。”
工头道:“只要好好干活,不会拖欠工钱的。”
沈大壮道:“那就好。”
工头道:“一天三十文,不过不能偷懒。若是敢偷懒就赶下山去,没有工钱。”
就这样沈大壮和载誉等五人留在了矿山。从天刚放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到天黑。一天下来,把人累个半死。住处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铺上一块草席直接睡在地上。
半个月之后,载誉和沈大壮四人回了一次城。赶在天黑之前进入城中,回到家里,见母亲与沈妻已经吃过饭,正坐在屋子里边说话便做着手工活。看到载誉和沈大壮进门,两人高兴的赶紧给他们做饭。
载誉看到母亲现在就像个寻常人家的老妇人一样,忙里忙外,烧火做饭。与沈妻二人相处融洽,十分要好。俩女人配合默契,没一会儿,一顿香喷喷的晚饭就做好了。
载誉与沈大壮在矿山吃得太差,这顿饭把两人都撑得肚皮滚圆。说了会儿话,载誉与母亲回到自己的房中,他给了母亲一些银钱,让她用以日常开支。又问起这些日子母亲过的可好?
王妃笑道:“母亲从不知道,民间的妇人是这般的淳朴善良。她对母亲很好,处处照顾我年纪大。性情也好,住在这里,我感觉比王府还顺心呢。”
载誉笑道:“您在王府有人前后服侍,自然比这里好。”
王妃叹气道:“可王府哪有这般宁静清闲。有儿子赡养,还不需要勾心斗角,真是舒坦啊。”她脸上是少有的安静祥和模样。载誉心中暗叹,也许母亲本也是个善良淳厚之人。只是被王府那样的地方沁淫多年,而改变了原来的样子。
矿山上实在太苦了,载誉的双手上遍布伤痕和老茧,身体也消瘦了不少。王妃心疼儿子,便要求他多歇息几日:“家里只有我一个老母,用不了多少钱。你不必这般辛苦,还是身体要紧。”
沈妻与王妃是一样的想法,她与沈大壮没有孩子,家庭负担也没有那么重。高升的妻子即将临产,所以他也不能急着回去。而高迁的父亲即将生辰,所以也不想走。尹满堂不想自己回去,矿山那种地方,若是没有熟悉人照应,根本就活不下去。
过了三四天,高升的孩子出世,沈妻准备了一篮子鸡蛋,让沈大壮给高升家送去。沈大壮就拉着载誉一起,高升家离着沈家不远,虽然是两个村子,但也就是隔着几块农田。
两人沿着田间小路走到高家庄,进了村子沈大壮向村民打听了高升家的位置。走过村中的十字大街,很快就来到高升家门前,两人敲门进去。从他们身后的巷子里,走出来一人,竟然是陈记米铺的胖老板。
因为他是开米铺的,所以置办了许多田产,而高家庄这里就有不少的田地是他的。秋收过后,他前来收租。正巧,刚在十字大街那里看见载誉和沈大壮向这边走来,他便悄悄的从后面尾随到高升的家门口。认准了高升的家门,他迅速的闪身离开,去巡防营向萧承梁汇报。
自从巡防营去码头围堵壮工扑了个空,之后便再也找不到萧载誉的身影。萧承梁派出了所有的亲信和眼线,在城中四处搜寻他。但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他就好像从城中蒸发了似的,无影又无踪。
父王告诉他,载誉因为身边有母亲,所以他不可能会离开京城。那么为什么会找不到他呢?他正冥思苦想之际,陈老板兴冲冲的跑来告诉他在高家庄看见了萧郎。萧承梁心中一亮,心道父王果然说的不错。
来到沈家门外,载誉上前叩门。只听沈大壮高声应道:“来了。”紧接着传出脚步声,门栓一响,大门打开。载誉看到沈大壮笑呵呵的站在门边,对着王妃深深一礼:“见过夫人。”
王妃呡唇一笑:“不必这般客气,是老身前来叨扰了。”
这时候,沈大壮的妻子走过来,拉起王妃的手亲热的说道:“伯母快请进,我们屋子小,您不要嫌弃。”
王妃拍拍她的手说道:“说得那里话,老身要多谢你收留才是啊。”
载誉在心里放下一口气,母妃以前对人颐指气使的样子,让他十分担心她会对沈大壮夫妇不够礼貌。这样看来,她已经完全放下自己的身份了。
沈家只有四间泥坯草房。载誉坚持要出钱租下沈家的两间屋子。沈大壮说什么也不肯收他的钱,最后只同意让两家人各自生活。
载誉有自己的担心,他看沈妻十分憨厚老实,怕母亲过些日子会犯老毛病。别再把沈妻当成下人那般使唤,他可丢不起那人。
安顿好了母亲,载誉就打算与沈大壮出门去矿山。临行时,他再三叮嘱母亲,要好好与沈妻相处,把从前王府里的那些习惯改掉。他们如今是庶民,沈家对他们情深义重,一定要懂得知恩图报。
王妃点头应道:“母妃不是糊涂人,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她再怎么自私的性子,但是对于唯一可以依靠的儿子,王妃当然是会替儿子着想。
载誉与沈大壮几人一起出了城,西行五里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山,沈大壮所说的矿石场就在这里。远远的看见巨大的山体被工人开挖的去了一半,露出了白生生的断崖。
人们在裸露的山体上挥汗如雨的开凿山石,看着这个矿场,载誉才知道,在码头上搬运货物是件多么舒服的事情。
他们走上矿山,迎面过来一个工头,将几人上下打量一遍。问道:“来做工的?”
沈大壮道:“是。”
“哪里人?”
“京城。”
那人斜着眼睛,咂咂嘴道:“矿山这活不容易做,辛苦的很啊。”
沈大壮道:“兄弟不怕苦,只要能按时发下工钱就可以。”
工头道:“只要好好干活,不会拖欠工钱的。”
沈大壮道:“那就好。”
工头道:“一天三十文,不过不能偷懒。若是敢偷懒就赶下山去,没有工钱。”
就这样沈大壮和载誉等五人留在了矿山。从天刚放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到天黑。一天下来,把人累个半死。住处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铺上一块草席直接睡在地上。
半个月之后,载誉和沈大壮四人回了一次城。赶在天黑之前进入城中,回到家里,见母亲与沈妻已经吃过饭,正坐在屋子里边说话便做着手工活。看到载誉和沈大壮进门,两人高兴的赶紧给他们做饭。
载誉看到母亲现在就像个寻常人家的老妇人一样,忙里忙外,烧火做饭。与沈妻二人相处融洽,十分要好。俩女人配合默契,没一会儿,一顿香喷喷的晚饭就做好了。
载誉与沈大壮在矿山吃得太差,这顿饭把两人都撑得肚皮滚圆。说了会儿话,载誉与母亲回到自己的房中,他给了母亲一些银钱,让她用以日常开支。又问起这些日子母亲过的可好?
王妃笑道:“母亲从不知道,民间的妇人是这般的淳朴善良。她对母亲很好,处处照顾我年纪大。性情也好,住在这里,我感觉比王府还顺心呢。”
载誉笑道:“您在王府有人前后服侍,自然比这里好。”
王妃叹气道:“可王府哪有这般宁静清闲。有儿子赡养,还不需要勾心斗角,真是舒坦啊。”她脸上是少有的安静祥和模样。载誉心中暗叹,也许母亲本也是个善良淳厚之人。只是被王府那样的地方沁淫多年,而改变了原来的样子。
矿山上实在太苦了,载誉的双手上遍布伤痕和老茧,身体也消瘦了不少。王妃心疼儿子,便要求他多歇息几日:“家里只有我一个老母,用不了多少钱。你不必这般辛苦,还是身体要紧。”
沈妻与王妃是一样的想法,她与沈大壮没有孩子,家庭负担也没有那么重。高升的妻子即将临产,所以他也不能急着回去。而高迁的父亲即将生辰,所以也不想走。尹满堂不想自己回去,矿山那种地方,若是没有熟悉人照应,根本就活不下去。
过了三四天,高升的孩子出世,沈妻准备了一篮子鸡蛋,让沈大壮给高升家送去。沈大壮就拉着载誉一起,高升家离着沈家不远,虽然是两个村子,但也就是隔着几块农田。
两人沿着田间小路走到高家庄,进了村子沈大壮向村民打听了高升家的位置。走过村中的十字大街,很快就来到高升家门前,两人敲门进去。从他们身后的巷子里,走出来一人,竟然是陈记米铺的胖老板。
因为他是开米铺的,所以置办了许多田产,而高家庄这里就有不少的田地是他的。秋收过后,他前来收租。正巧,刚在十字大街那里看见载誉和沈大壮向这边走来,他便悄悄的从后面尾随到高升的家门口。认准了高升的家门,他迅速的闪身离开,去巡防营向萧承梁汇报。
自从巡防营去码头围堵壮工扑了个空,之后便再也找不到萧载誉的身影。萧承梁派出了所有的亲信和眼线,在城中四处搜寻他。但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他就好像从城中蒸发了似的,无影又无踪。
父王告诉他,载誉因为身边有母亲,所以他不可能会离开京城。那么为什么会找不到他呢?他正冥思苦想之际,陈老板兴冲冲的跑来告诉他在高家庄看见了萧郎。萧承梁心中一亮,心道父王果然说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