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按部就班,就这么一天天过着,现在是12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人们都准备着迎接新的一年,突然听到村头有人在哭喊,这哭声从北头飘到到南头,我跟着父母出门看了看,原来是村头一户人家的老爷爷去世了,我紧紧的拽着母亲的衣角,这哭喊声让我心里阵阵发寒,我并不知道亲人的去世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我又可以跟着父母去吃席了。
乡亲们都开始忙里忙外,在我们这里,如果一家有婚丧嫁娶,这家的叔伯兄弟及家眷都要过去帮忙,而跟婚宴不同的是,所有的乡亲们都会蒸一大锅馒头给有丧事的人家送过去,并向死去的人行祭拜之礼。
第二天,唢呐匠吹着唢呐,声音响彻整个村庄,这家人的大门口挂起了一个大大的纸糊灯笼,这个纸糊灯笼是以白色为主,零星点缀着一些彩色装饰,灯笼分三四层,高有两三米左右,内径两米左右,外形酷似一座塔楼,在灯笼每个角上都会挂一个红色小灯笼,底端垂着一条条彩色纸带。
傍晚,我跟着母亲端着一大铁盘子馒头,来到村头的爷爷家,走近大门,一片黑压压的景象,院子露天的地方都用军绿色帐篷遮盖起来,门口的灶伙里大厨师傅正在张罗着明天酒席上要用的肉和菜,这些大厨师傅都是临时雇佣的,他们的职业就是专门为婚丧嫁娶上门做酒席,院子里靠墙的地方排满了圆桌、支架和方凳,由于空间小放不开这么多桌椅,只能现用现摆现收,这些家当也是从专人手里租赁过来的,等用完再还回去。
过世的老爷爷就躺在上房屋里的红棺材里,红棺材前面摆着贡品和蜡烛,还有老爷爷的相片,我只敢远远的站在旁边看着,母亲将手里的馒头连同大铁盘一起递给主家,主家端进屋将馒头倒入一个大竹篮里,再将一块白布放大铁盘里送给母亲,
“礼尚往来”也是乡亲们一直追从的礼节,然后母亲跪在地上给过世的老人烧纸磕头,此时门口守孝的儿子儿媳齐声痛哭起来,待我们走出大门,哭声渐停,我带着一种无知和畏惧,头也不回的跑回家,感觉刚刚经历的都可以在电视机旁烟消云散。
晚饭间隙,那家人的儿子头戴孝帽,手拿孝棒,跪在我家门口,他是来请我父亲去做八大金刚之一的,八大金刚就是指八个抬棺材的汉子,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要分别去八个人家门口跪拜。
而这些人都是从村子里选出来的年轻汉子的,但选人也是有规矩的,都是从本家之外的其他大家庭中选一个,再由每个大家庭中的兄弟两个轮流来,这次轮到我的父亲。
而在今晚,所有的八大金刚都要被主家请去喝酒吃肉,父亲披了一件外套,也被请过去,很晚才回来。
第三天,我一早就爬起来,换好一身干净衣服,奶奶给我准备了一根红布条,拿别针别在棉袄里子上,奶奶说这是丧事上小孩子用来辟邪的,但不能露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至少能让我壮壮胆。
父亲一早就过去做准备事宜了,晌午十点多,我跟着母亲来到这家,大门口摆满了花圈,门口两边跪着两排孩子,是这家人的孙子孙女们,他们拿着孝棒给前来的乡亲们行跪拜之礼,院子里已经整整齐齐的摆好了圆桌和方凳,每个圆桌都配十把方凳,大概有七八桌的样子,母亲先去给主家随礼,每家都是10块钱,由记账的人记在白纸簿子上。
不一会儿,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其他小伙伴们跟我一样紧贴在父母的身后站着,耐心等待着美味入口,眼见主家帮忙的人,从灶伙里端着一个木质大方盘,里面放着今天的第一道菜
“酸汤”,酸汤里放着一些粉丝和肉片,这第一碗汤是要泡着馍吃的,每次吃席,母亲都不让我吃这第一道菜,怕吃饱了吃不下更好吃的东西,紧接着就是凉菜、热菜、热汤……里面除了各种肉之外,还有我最爱吃的拔丝丸子、水果醪糟,我们几个小孩子一人拿着一根鸡爪互相炫耀着,浑然不觉这是一件丧事,更无暇顾及主家人的悲痛。
短短一个小时时间,酒席接近尾声,端盘子的人上来了米饭和最后一道菜,这也是一道酸汤,跟第一道菜不同的是菜多,更加酸爽,乡亲们都称它是
“滚蛋汤”。酒席散去,先是大门口的大灯笼准备降下来,这时妇女们都带着自己家的小孩子在底下候着,一起哄抢灯笼角上的小灯笼,如果抢到灯笼,就预示着会保佑这家的孩子平平安安,母亲也带着我抢了一个拿回家,我跟着几个小伙伴带着强大的好奇心,一起蹲守在这家大门口。
正午时分,戴孝的人都跪拜在上房门口,开始大哭起来,我挤进人群翘首以待,眼看八大金刚都戴好白色口罩和白色手套,口袋里都装一条白色毛巾,他们用四根木头和四把长条木凳将棺材固定好并且支起来,每侧四人,每两人一根木头,在亲人们烧完纸钱并行完跪拜之礼后,唢呐匠在最前头卖力的吹着悲伤的调调,八大金刚齐力起棺跟在其后,一大家子戴孝的人紧随,一起往大门外走去,哭声、喊声、唢呐声连成一片,我被这种气势吓着了,飞奔的跑回了家,这时候每家每户的门前都点燃一堆麦秸以表追悼,乡亲们都站在路边叹息着,一起目送这位慈祥的老爷爷,紧挨我家门口的那口水井也被裹上了红布。
八大金刚要将棺材从村子的北头一直抬到村子的南头,我紧贴着母亲和奶奶,一起站在自家门口观望,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向我们走来,最前头是过世老爷爷的大儿子抱着相片,后面由其他儿子儿媳拽着两条长长的白布条,白布条固定在棺材两端,大家一起用力为八大金刚分担着重量。
可这四个杠杆八个人抬,力量的分布也各不相同,有轻有重,突然听到其中一个人喊着,
“停一下”,队伍们也跟着停下脚步,戴孝的人一起跪地继续哭着,因为力量分布不均,需要重新调整杠杆的位置,调整好杠杆,休息片刻,队伍又重新起身,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村子的南头,再在通往大路的路口停下来,点燃一个大的麦秸堆,开始焚烧给过世的人带的东西,有纸糊童男童女、花圈、衣服……还有那个大灯笼,焚烧完毕,八大金刚将棺材抬到一辆手扶拖拉机上,然后上车,主家安排几个戴孝亲眷,连同唢呐匠一起往南开去。
听奶奶说,这是要去南滩把人埋了,那里也是我们村子大多数人的归宿,等她离开了,也要去那里陪我爷爷,我的爷爷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过世了,我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奶奶屋子里摆放的照片,长长的胡子,瘦弱而慈祥。
后晌三四点钟,八大金刚归来,主家又摆了一桌招待了一番,晚饭过后,父亲回到家,有些醉意,但一直喊肩膀疼,父亲脱下衣服,整个肩膀都发紫破皮了,因为父亲的实在,在抬杠杆的过程中把一半重量都压在他的身上,一路上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他太累了,也没有找大夫,随便包扎了一下,忍着疼躺在炕上睡着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的肩膀也自愈了。
乡亲们都开始忙里忙外,在我们这里,如果一家有婚丧嫁娶,这家的叔伯兄弟及家眷都要过去帮忙,而跟婚宴不同的是,所有的乡亲们都会蒸一大锅馒头给有丧事的人家送过去,并向死去的人行祭拜之礼。
第二天,唢呐匠吹着唢呐,声音响彻整个村庄,这家人的大门口挂起了一个大大的纸糊灯笼,这个纸糊灯笼是以白色为主,零星点缀着一些彩色装饰,灯笼分三四层,高有两三米左右,内径两米左右,外形酷似一座塔楼,在灯笼每个角上都会挂一个红色小灯笼,底端垂着一条条彩色纸带。
傍晚,我跟着母亲端着一大铁盘子馒头,来到村头的爷爷家,走近大门,一片黑压压的景象,院子露天的地方都用军绿色帐篷遮盖起来,门口的灶伙里大厨师傅正在张罗着明天酒席上要用的肉和菜,这些大厨师傅都是临时雇佣的,他们的职业就是专门为婚丧嫁娶上门做酒席,院子里靠墙的地方排满了圆桌、支架和方凳,由于空间小放不开这么多桌椅,只能现用现摆现收,这些家当也是从专人手里租赁过来的,等用完再还回去。
过世的老爷爷就躺在上房屋里的红棺材里,红棺材前面摆着贡品和蜡烛,还有老爷爷的相片,我只敢远远的站在旁边看着,母亲将手里的馒头连同大铁盘一起递给主家,主家端进屋将馒头倒入一个大竹篮里,再将一块白布放大铁盘里送给母亲,
“礼尚往来”也是乡亲们一直追从的礼节,然后母亲跪在地上给过世的老人烧纸磕头,此时门口守孝的儿子儿媳齐声痛哭起来,待我们走出大门,哭声渐停,我带着一种无知和畏惧,头也不回的跑回家,感觉刚刚经历的都可以在电视机旁烟消云散。
晚饭间隙,那家人的儿子头戴孝帽,手拿孝棒,跪在我家门口,他是来请我父亲去做八大金刚之一的,八大金刚就是指八个抬棺材的汉子,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要分别去八个人家门口跪拜。
而这些人都是从村子里选出来的年轻汉子的,但选人也是有规矩的,都是从本家之外的其他大家庭中选一个,再由每个大家庭中的兄弟两个轮流来,这次轮到我的父亲。
而在今晚,所有的八大金刚都要被主家请去喝酒吃肉,父亲披了一件外套,也被请过去,很晚才回来。
第三天,我一早就爬起来,换好一身干净衣服,奶奶给我准备了一根红布条,拿别针别在棉袄里子上,奶奶说这是丧事上小孩子用来辟邪的,但不能露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至少能让我壮壮胆。
父亲一早就过去做准备事宜了,晌午十点多,我跟着母亲来到这家,大门口摆满了花圈,门口两边跪着两排孩子,是这家人的孙子孙女们,他们拿着孝棒给前来的乡亲们行跪拜之礼,院子里已经整整齐齐的摆好了圆桌和方凳,每个圆桌都配十把方凳,大概有七八桌的样子,母亲先去给主家随礼,每家都是10块钱,由记账的人记在白纸簿子上。
不一会儿,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其他小伙伴们跟我一样紧贴在父母的身后站着,耐心等待着美味入口,眼见主家帮忙的人,从灶伙里端着一个木质大方盘,里面放着今天的第一道菜
“酸汤”,酸汤里放着一些粉丝和肉片,这第一碗汤是要泡着馍吃的,每次吃席,母亲都不让我吃这第一道菜,怕吃饱了吃不下更好吃的东西,紧接着就是凉菜、热菜、热汤……里面除了各种肉之外,还有我最爱吃的拔丝丸子、水果醪糟,我们几个小孩子一人拿着一根鸡爪互相炫耀着,浑然不觉这是一件丧事,更无暇顾及主家人的悲痛。
短短一个小时时间,酒席接近尾声,端盘子的人上来了米饭和最后一道菜,这也是一道酸汤,跟第一道菜不同的是菜多,更加酸爽,乡亲们都称它是
“滚蛋汤”。酒席散去,先是大门口的大灯笼准备降下来,这时妇女们都带着自己家的小孩子在底下候着,一起哄抢灯笼角上的小灯笼,如果抢到灯笼,就预示着会保佑这家的孩子平平安安,母亲也带着我抢了一个拿回家,我跟着几个小伙伴带着强大的好奇心,一起蹲守在这家大门口。
正午时分,戴孝的人都跪拜在上房门口,开始大哭起来,我挤进人群翘首以待,眼看八大金刚都戴好白色口罩和白色手套,口袋里都装一条白色毛巾,他们用四根木头和四把长条木凳将棺材固定好并且支起来,每侧四人,每两人一根木头,在亲人们烧完纸钱并行完跪拜之礼后,唢呐匠在最前头卖力的吹着悲伤的调调,八大金刚齐力起棺跟在其后,一大家子戴孝的人紧随,一起往大门外走去,哭声、喊声、唢呐声连成一片,我被这种气势吓着了,飞奔的跑回了家,这时候每家每户的门前都点燃一堆麦秸以表追悼,乡亲们都站在路边叹息着,一起目送这位慈祥的老爷爷,紧挨我家门口的那口水井也被裹上了红布。
八大金刚要将棺材从村子的北头一直抬到村子的南头,我紧贴着母亲和奶奶,一起站在自家门口观望,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向我们走来,最前头是过世老爷爷的大儿子抱着相片,后面由其他儿子儿媳拽着两条长长的白布条,白布条固定在棺材两端,大家一起用力为八大金刚分担着重量。
可这四个杠杆八个人抬,力量的分布也各不相同,有轻有重,突然听到其中一个人喊着,
“停一下”,队伍们也跟着停下脚步,戴孝的人一起跪地继续哭着,因为力量分布不均,需要重新调整杠杆的位置,调整好杠杆,休息片刻,队伍又重新起身,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村子的南头,再在通往大路的路口停下来,点燃一个大的麦秸堆,开始焚烧给过世的人带的东西,有纸糊童男童女、花圈、衣服……还有那个大灯笼,焚烧完毕,八大金刚将棺材抬到一辆手扶拖拉机上,然后上车,主家安排几个戴孝亲眷,连同唢呐匠一起往南开去。
听奶奶说,这是要去南滩把人埋了,那里也是我们村子大多数人的归宿,等她离开了,也要去那里陪我爷爷,我的爷爷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过世了,我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奶奶屋子里摆放的照片,长长的胡子,瘦弱而慈祥。
后晌三四点钟,八大金刚归来,主家又摆了一桌招待了一番,晚饭过后,父亲回到家,有些醉意,但一直喊肩膀疼,父亲脱下衣服,整个肩膀都发紫破皮了,因为父亲的实在,在抬杠杆的过程中把一半重量都压在他的身上,一路上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他太累了,也没有找大夫,随便包扎了一下,忍着疼躺在炕上睡着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的肩膀也自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