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只有两间屋子,一间李先进夫妻住,一间李老太跟孩子们住。后来孩子长大,就在旁边盖了一间又矮又小的茅草屋给李小兰和盛余住。李小兰出嫁,李老太又去世后,原主就一个人住。
这间屋子除了一张床,角落里还堆着许多杂物。朱春花是个懒人,自己的屋子都不去收拾,更不会管盛景住的这间屋子。李先进和李建设也不会进盛景的屋子。
这些瓮子要等秋收后才会用来腌酸菜,平时就空扔在这角落里。
这会儿是白天,虽然大家都出工了,但还有老人和小孩儿在家。盛景先把金子放在这里,准备等半夜再把它埋到后院茅厕墙角去。
当初建房子里还剩些不规整的泥砖和碎石,随意地堆放在茅厕旁边,一直没人收拾。那里还长了些杂草。
朱春花比较懒,李先进整天忙队里的事,李建设除了上工就去黑市搞钱,要不然就跟他的兄弟交流感情。
如果不是发迹了要建房,几年内他们是不会来动那个地方。
这罐金子放在山上不安全,她又没个空间什么的能带走,就只能埋在这里,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回来取。
把金子放好,盛景这才出了门,去了隔壁赵月娥家。
院子门开着,她进了院子才朝敞开的堂屋叫了一声:“钱奶奶。”
“进来。”
盛景进去,问正坐在那里纳鞋底的钱老太问道:“我刚从山上下来,家里没人。您知道我妈去哪儿了吗?”
“她回城了。”
钱老太满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盛景:“你是不是傻?你妈要接你回城,给你找工作,你怎么不赶紧答应,还跟她顶嘴?”
“我知道你心里有怨。但这怨气能当饭吃啊?你不回去,呆在村里做一辈子农村人啊?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你还往外推。平时总觉得你聪明,怎么这件事上就犯了傻?”
老人一片好心,盛景也没打断她,任她数落。
等钱老太不说话了,她才道:“我不是不回,我是不相信她会这么好心。我担心她是把我骗回去,嫁给什么老光棍或傻子。”
“不会吧?”
“怎么不会?”盛景道,“这些年她对我不管不问,这就不说了。逢年过节都不接我回去,我连我爸我爷奶长什么样,家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这合理吗?钱奶奶,我很怀疑我不是我妈亲生的。”
“不是亲生的不可能。这年头,谁愿意养别人的孩子?”钱奶奶摇头。
尤其是盛景是六零年生的,那可是灾荒之年,自己都快要饿死了,哪里有余粮去养别人家的孩子。
最多的可能就是盛景是李玉芬跟别的男人生的,这孩子不姓盛,所以不敢带回盛家去。
“怎么不可能?那年头乱,没准我是谁的孩子,出国时不方便带我,给了一笔钱让李玉芬养呢。”盛景说这话的声音极小。
钱老太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朝外面张望了一下。
回到座位上她拍了盛景的胳膊一下:“这话以后可不能说了。”
盛景点点头,又小声道:“这话我也就是跟您才这么说。我知道您对我好。”
钱老太有四个儿子,个个高高大大,家境相比之下宽裕一些。钱老太又是厚道善心的,看原主可怜,时不时会给点吃的,原主小时候才没被饿死。
平日里,如果李家人打骂原主,钱老太也会出面护着。在原主心里,钱老太比李老太更可亲。
不过钱老太有个缺点,那就是心里藏不住事儿,俗称大嘴巴。她家劳力多,她从五十岁起就不下地了,时常去大槐树下跟那些六七十岁不上工的老头儿、老太太聊天。这天一聊,李家的大小事只需一天功夫就会被全村人知道。
原主在村里“小可怜”形象的树立,钱老太功不可没。
这会儿钱老太叮嘱盛景别往外说,可她一会儿去聊天的时候肯定忍不住,要跟别人偷偷说,还会叮嘱别人“别往外说”。
李玉芬回来接盛景去城里,结果被拒绝了。在这个哪家鸡多生了一个蛋都要议论上半天的小村子里,可谓是大新闻。再加上这份身世猜测,大家不议论个十天半个月才怪。
李玉芬如果是亲妈,再不管女儿,甚至虐待女儿,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盛景对此有怨言,反而是大不孝。
村里把女孩儿当牛马使唤的大有人在。他们可以对孩子不好,但孩子不能不报恩。
可如果她不是李玉芬亲生的,而是李玉芬得了人家的钱,结果却待她不好,嫉妒心会让大家都说李玉芬的坏话,舆论导向偏向她这一边。
不管怎么样,原主都是在李家长大的。盛景可以不认李玉芬那一家子,但李家的养育之恩却不能不报,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不过是逢年过节送点礼花点小钱,盛景不会让这件事成为自己品德上的黑点,功成名就后被别人攻讦。她需要村里一边倒的舆论。
“我过来是跟您说一声,一会儿我要进城去。我舅舅、舅妈回来劳烦您跟他们说一声,中午别煮我的饭了。”她道。
“进城啊?你要去做什么?”
“我采了点药,进城去卖。另外我想看看能不能打听到李玉芬住在哪儿,也能搞明白她为什么要接我回城。”
“你不知道她的地址,就这么去找?”钱老太诧异道。
盛景苦笑:“他们防我跟防贼似的。有什么话,都是李玉芬跟我外婆和舅舅单独说,把我支开。”
这么一说,钱老太越发深信盛景的那个猜测了。
“行,你舅妈回来,我告诉她。”
盛景从钱老太家出来,就去了找了大队长,要开介绍信。
“你妈不是特意来接你的吗?你怎么不跟她回去,还自己回去?”李柱生奇怪地问道。
“她赶着去上班,我自己慢慢去。而且我是要先去办点事,并不是要回城里。”盛景道。
盛景的户口就不在李家庄,人家来自己这里开介绍信,一个是图方便,另一个也是尊重自己,因此李柱生没有多问,麻利地地给盛景开了介绍信。
盛景出了李家庄,在路口等了大半个小时,才等来了一辆班车。
李家庄这地界是北城出入的交通要道,许多地方的班车进北城都要路过李家庄,所以十分方便。
原主去年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了。她原先就能凭本事在“业余”时间跟着村里的赤脚医生采草药或抓知了猴赚学费,不读书后赚的钱就更多。昨晚盛景数了数,她的存款有十二块五毛二分。
相对于月工资只有三十块要养家的李玉芬,以及一家数口都没几个存款的村民来说,原主一个小姑娘能有这钱,已算是很富有了。
这是原主辛苦上山采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才存下来的。
这年头物价便宜,有这些钱,盛景暂时不会去动那些小黄鱼,哪怕一条都不行。
毕竟一看她这样子就不是有钱人,贸然拿出一条小黄鱼去卖,肯定要被人盯上。她势单力薄,这时的社会秩序又不好,别被人敲了闷棍丢了小命。
但原主存的这钱,她打算近期内只要一进城,就去国营饭店给自己加餐,把身体养好。
她上了车,交了一毛钱的车钱,坐了一个多小时,下后车在公交车站看了半天,又问了人,上了一辆公交车。
等下了公交车,已临近中午了。她先在附近找了国营饭店吃了饭,这才又一路问人,找到了小说里写的槐花胡同。
这间屋子除了一张床,角落里还堆着许多杂物。朱春花是个懒人,自己的屋子都不去收拾,更不会管盛景住的这间屋子。李先进和李建设也不会进盛景的屋子。
这些瓮子要等秋收后才会用来腌酸菜,平时就空扔在这角落里。
这会儿是白天,虽然大家都出工了,但还有老人和小孩儿在家。盛景先把金子放在这里,准备等半夜再把它埋到后院茅厕墙角去。
当初建房子里还剩些不规整的泥砖和碎石,随意地堆放在茅厕旁边,一直没人收拾。那里还长了些杂草。
朱春花比较懒,李先进整天忙队里的事,李建设除了上工就去黑市搞钱,要不然就跟他的兄弟交流感情。
如果不是发迹了要建房,几年内他们是不会来动那个地方。
这罐金子放在山上不安全,她又没个空间什么的能带走,就只能埋在这里,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回来取。
把金子放好,盛景这才出了门,去了隔壁赵月娥家。
院子门开着,她进了院子才朝敞开的堂屋叫了一声:“钱奶奶。”
“进来。”
盛景进去,问正坐在那里纳鞋底的钱老太问道:“我刚从山上下来,家里没人。您知道我妈去哪儿了吗?”
“她回城了。”
钱老太满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盛景:“你是不是傻?你妈要接你回城,给你找工作,你怎么不赶紧答应,还跟她顶嘴?”
“我知道你心里有怨。但这怨气能当饭吃啊?你不回去,呆在村里做一辈子农村人啊?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你还往外推。平时总觉得你聪明,怎么这件事上就犯了傻?”
老人一片好心,盛景也没打断她,任她数落。
等钱老太不说话了,她才道:“我不是不回,我是不相信她会这么好心。我担心她是把我骗回去,嫁给什么老光棍或傻子。”
“不会吧?”
“怎么不会?”盛景道,“这些年她对我不管不问,这就不说了。逢年过节都不接我回去,我连我爸我爷奶长什么样,家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这合理吗?钱奶奶,我很怀疑我不是我妈亲生的。”
“不是亲生的不可能。这年头,谁愿意养别人的孩子?”钱奶奶摇头。
尤其是盛景是六零年生的,那可是灾荒之年,自己都快要饿死了,哪里有余粮去养别人家的孩子。
最多的可能就是盛景是李玉芬跟别的男人生的,这孩子不姓盛,所以不敢带回盛家去。
“怎么不可能?那年头乱,没准我是谁的孩子,出国时不方便带我,给了一笔钱让李玉芬养呢。”盛景说这话的声音极小。
钱老太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朝外面张望了一下。
回到座位上她拍了盛景的胳膊一下:“这话以后可不能说了。”
盛景点点头,又小声道:“这话我也就是跟您才这么说。我知道您对我好。”
钱老太有四个儿子,个个高高大大,家境相比之下宽裕一些。钱老太又是厚道善心的,看原主可怜,时不时会给点吃的,原主小时候才没被饿死。
平日里,如果李家人打骂原主,钱老太也会出面护着。在原主心里,钱老太比李老太更可亲。
不过钱老太有个缺点,那就是心里藏不住事儿,俗称大嘴巴。她家劳力多,她从五十岁起就不下地了,时常去大槐树下跟那些六七十岁不上工的老头儿、老太太聊天。这天一聊,李家的大小事只需一天功夫就会被全村人知道。
原主在村里“小可怜”形象的树立,钱老太功不可没。
这会儿钱老太叮嘱盛景别往外说,可她一会儿去聊天的时候肯定忍不住,要跟别人偷偷说,还会叮嘱别人“别往外说”。
李玉芬回来接盛景去城里,结果被拒绝了。在这个哪家鸡多生了一个蛋都要议论上半天的小村子里,可谓是大新闻。再加上这份身世猜测,大家不议论个十天半个月才怪。
李玉芬如果是亲妈,再不管女儿,甚至虐待女儿,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盛景对此有怨言,反而是大不孝。
村里把女孩儿当牛马使唤的大有人在。他们可以对孩子不好,但孩子不能不报恩。
可如果她不是李玉芬亲生的,而是李玉芬得了人家的钱,结果却待她不好,嫉妒心会让大家都说李玉芬的坏话,舆论导向偏向她这一边。
不管怎么样,原主都是在李家长大的。盛景可以不认李玉芬那一家子,但李家的养育之恩却不能不报,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不过是逢年过节送点礼花点小钱,盛景不会让这件事成为自己品德上的黑点,功成名就后被别人攻讦。她需要村里一边倒的舆论。
“我过来是跟您说一声,一会儿我要进城去。我舅舅、舅妈回来劳烦您跟他们说一声,中午别煮我的饭了。”她道。
“进城啊?你要去做什么?”
“我采了点药,进城去卖。另外我想看看能不能打听到李玉芬住在哪儿,也能搞明白她为什么要接我回城。”
“你不知道她的地址,就这么去找?”钱老太诧异道。
盛景苦笑:“他们防我跟防贼似的。有什么话,都是李玉芬跟我外婆和舅舅单独说,把我支开。”
这么一说,钱老太越发深信盛景的那个猜测了。
“行,你舅妈回来,我告诉她。”
盛景从钱老太家出来,就去了找了大队长,要开介绍信。
“你妈不是特意来接你的吗?你怎么不跟她回去,还自己回去?”李柱生奇怪地问道。
“她赶着去上班,我自己慢慢去。而且我是要先去办点事,并不是要回城里。”盛景道。
盛景的户口就不在李家庄,人家来自己这里开介绍信,一个是图方便,另一个也是尊重自己,因此李柱生没有多问,麻利地地给盛景开了介绍信。
盛景出了李家庄,在路口等了大半个小时,才等来了一辆班车。
李家庄这地界是北城出入的交通要道,许多地方的班车进北城都要路过李家庄,所以十分方便。
原主去年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了。她原先就能凭本事在“业余”时间跟着村里的赤脚医生采草药或抓知了猴赚学费,不读书后赚的钱就更多。昨晚盛景数了数,她的存款有十二块五毛二分。
相对于月工资只有三十块要养家的李玉芬,以及一家数口都没几个存款的村民来说,原主一个小姑娘能有这钱,已算是很富有了。
这是原主辛苦上山采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才存下来的。
这年头物价便宜,有这些钱,盛景暂时不会去动那些小黄鱼,哪怕一条都不行。
毕竟一看她这样子就不是有钱人,贸然拿出一条小黄鱼去卖,肯定要被人盯上。她势单力薄,这时的社会秩序又不好,别被人敲了闷棍丢了小命。
但原主存的这钱,她打算近期内只要一进城,就去国营饭店给自己加餐,把身体养好。
她上了车,交了一毛钱的车钱,坐了一个多小时,下后车在公交车站看了半天,又问了人,上了一辆公交车。
等下了公交车,已临近中午了。她先在附近找了国营饭店吃了饭,这才又一路问人,找到了小说里写的槐花胡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七十年代胡同姑娘,七十年代胡同姑娘最新章节,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七十年代胡同姑娘,七十年代胡同姑娘最新章节,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