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混沌的遐想
醒睡时,意识从大脑一直弥散到全身的皮肤之下,仿佛这些意识的粒子因为密度低于空气,而增加了整个身体受到的浮力,让身体与床的距离增加了几百分之一毫米的距离。当身体渐渐放松,渐渐张弛,呼吸频率慢慢降至清醒活动时的百分之七十,意识已成为一些紧密的团雾,包裹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那时,是意识逐渐像即将滴落在清水中的墨汁那样,像自成团块状的形态,每个碳分子之间依然保持着蛛网一样的连接,每个个体之间保持着沟通和联络。意识的信息像流水一样穿梭在每个分子之间,汇聚,分散,联络,思考,输出。
随着时间,用秒为单位的时间往前平均的移动,墨汁之间的间隙被水分子慢慢填充,慢慢撑大,慢慢扩展。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地球重力的地方,起初水滴型的墨汁,这时伴随着渐离地增大和缓缓被重塑为不规则的球形。
墨汁,水滴,水,河流,湖溪,大海,银河……
银河,懵懂期的人类,几乎独立成体系的文明,总会有对这个抬头可见的壮丽景象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解释和比喻。而今天,不再被束缚在银河旋臂上的人类,得以在超越银河系本身的结构之外欣赏这个孕育半人马旋臂、孕育英仙旋臂、孕育猎户悬臂,孕育太阳系,孕育太阳,孕育地球的普通宇宙星系。
至今,根据千年来的观测和研究成果,通过星隧连结的各个人为命名的星区,或自然存在的星系,都处于室女座超星系团的范围内。而为何这种理论上近似于虫洞的空间结构,无法突破超星系团这样的宇宙结构,至今没有可靠的、令所有人完全信服的理论模型来解释。
意识,墨汁,石墨,碳元素,碳氮氧循环,超巨星塌缩,碳基生命,脊索动物,鱼……
在室女座超星系团目前已被人类开发的六万零七百七十九个适居星球上,依然未曾发现过比大西星上藻类植物更复杂的生命。在这样的事实下,更遑论拥有智慧的碳基生命,或是有别于碳基生命的硅基或硼基生命形式。
如果从我们所在的的这个超星系团环望近一千亿光年尺度的宇宙,生命显得如此的孤独。若是用早期“银河”的概念来套用现在仍然对于整个宇宙认识处于无知懵懂的人类,从各个住人星球仰望夜空时发出的那些若干感叹或富有诗意、或粗犷豪迈。那些星光点点或稀疏,或稠密的星空,能否也能比喻为“银河”?或是直接更广义的称为星河?
超星系团,虚无的空间,低密度的宇宙,少数的可见物质,繁星若尘,星河,银河,江海湖溪……
何水无鱼
浩瀚黑暗的宇宙,也许才是这深渊一般的水,也许才是可以承载光,承载可见物质,承载主序星,承载岩石行星,承载生命,承载墨汁,承载脊索动物的鱼类,承载并不重要的意识,承载未知的大海。繁星点点,是这个暗物质组成的无尽,光速却被限制在三十万千米每秒大洋中的脆弱鱼儿。
人类,不过是这些鱼儿体内细胞中,比原子更小的结构存在罢了。人类,不过是在这每立方光年里仅有一个恒星的漆黑深渊里,用自己原始的长矛在这混沌中穿凿原子直径一样的纤细管道罢了。在这里,人类整体统一成如何强大的帝国也罢,分裂成如何破碎的坞壁部落也罢;群体或所谓国家、星区、星球之间合作联盟、纵横捭阖也罢,对抗征伐也罢;个体间友爱无间也罢,猜忌憎恨也罢;在宇宙的混沌和无序看来,都如此渺小,如此无益,如此虚无。
何城无市
交易之所为市,喧杂之所为市,熙攘来往之所为市,人肩接踵之所为市,人聚人住之所为市……
在人类已有足迹的这六万多个适居星球上,包括演化出这种灵长目生物的地球,本无“市”的概念,自从人拿起了粗糙的石块、围拢在不知如何而来的火堆前、便渐渐开始了“市”的雏形。逐渐,这个种群终于把“市”的概念和形式扩散到了自己所及的所有地方,这些本来只有岩石、金属和各种液体的星球上。这,对于宇宙来说,也一点都不重要。
对人类却很重要……
雄鹰大帝建立的方卫帝国只经历了九十七年便瓦解了,而这个英雄辈出,同时伴随着无尽屠戮和悲惨的时代,在整个三千年的人类宇宙开拓史中绝无仅有。本来,这篇随笔到这里,从时间顺序上应该聊聊帝国之后那三十多年间的事情。但笔者觉得,那段历史对于人类的惨状底线的触碰太过于赤裸,人类的个体在这段时间里经历着近乎没有希望的黑暗。
虽然,作为自诩为准专业的历史爱好者不应该对某段历史、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物有泾渭分明的好恶感,更不应该把这种喜好传递给也许会阅读自己文字的读者。但,笔者每每阅览那段时期的种种事件时,都未能释怀那种透心的悲凉感。也许因为这样,历史学家们总是把方卫帝国到这段黑暗时期,作为人类宇宙开拓史第一阶段的尾声。
这个时期的人类,经历了三次政治上的统一和分裂,经历了延续至今的基本税制系统改革,经历了奋进和充满雄心的拓展期,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平稳和安定,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流血和破坏。人类在这个时期的经历中,从个体到集体,都经历了从初期开拓者的热血奋进,到安居者对安定生活本身的无限热爱。
自此之后的近二百年里,虽然也有分裂和战争,也有失败的锐意革新,但人类却在三十多年黑暗时代近似于废墟的脚下各个星球上砥砺前行。虽然随后的至今二千多年中,历史本身的进程依然在曲折前行,却未再发生第一阶段末期这样的悲惨不堪回首。可能因为人类本身经历过地球时代数千年的文明史,加上宇宙开拓初期的这段时期后,初步意识到了作为星际文明应当演化出的若干特性吧?
(本章完)
醒睡时,意识从大脑一直弥散到全身的皮肤之下,仿佛这些意识的粒子因为密度低于空气,而增加了整个身体受到的浮力,让身体与床的距离增加了几百分之一毫米的距离。当身体渐渐放松,渐渐张弛,呼吸频率慢慢降至清醒活动时的百分之七十,意识已成为一些紧密的团雾,包裹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那时,是意识逐渐像即将滴落在清水中的墨汁那样,像自成团块状的形态,每个碳分子之间依然保持着蛛网一样的连接,每个个体之间保持着沟通和联络。意识的信息像流水一样穿梭在每个分子之间,汇聚,分散,联络,思考,输出。
随着时间,用秒为单位的时间往前平均的移动,墨汁之间的间隙被水分子慢慢填充,慢慢撑大,慢慢扩展。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地球重力的地方,起初水滴型的墨汁,这时伴随着渐离地增大和缓缓被重塑为不规则的球形。
墨汁,水滴,水,河流,湖溪,大海,银河……
银河,懵懂期的人类,几乎独立成体系的文明,总会有对这个抬头可见的壮丽景象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解释和比喻。而今天,不再被束缚在银河旋臂上的人类,得以在超越银河系本身的结构之外欣赏这个孕育半人马旋臂、孕育英仙旋臂、孕育猎户悬臂,孕育太阳系,孕育太阳,孕育地球的普通宇宙星系。
至今,根据千年来的观测和研究成果,通过星隧连结的各个人为命名的星区,或自然存在的星系,都处于室女座超星系团的范围内。而为何这种理论上近似于虫洞的空间结构,无法突破超星系团这样的宇宙结构,至今没有可靠的、令所有人完全信服的理论模型来解释。
意识,墨汁,石墨,碳元素,碳氮氧循环,超巨星塌缩,碳基生命,脊索动物,鱼……
在室女座超星系团目前已被人类开发的六万零七百七十九个适居星球上,依然未曾发现过比大西星上藻类植物更复杂的生命。在这样的事实下,更遑论拥有智慧的碳基生命,或是有别于碳基生命的硅基或硼基生命形式。
如果从我们所在的的这个超星系团环望近一千亿光年尺度的宇宙,生命显得如此的孤独。若是用早期“银河”的概念来套用现在仍然对于整个宇宙认识处于无知懵懂的人类,从各个住人星球仰望夜空时发出的那些若干感叹或富有诗意、或粗犷豪迈。那些星光点点或稀疏,或稠密的星空,能否也能比喻为“银河”?或是直接更广义的称为星河?
超星系团,虚无的空间,低密度的宇宙,少数的可见物质,繁星若尘,星河,银河,江海湖溪……
何水无鱼
浩瀚黑暗的宇宙,也许才是这深渊一般的水,也许才是可以承载光,承载可见物质,承载主序星,承载岩石行星,承载生命,承载墨汁,承载脊索动物的鱼类,承载并不重要的意识,承载未知的大海。繁星点点,是这个暗物质组成的无尽,光速却被限制在三十万千米每秒大洋中的脆弱鱼儿。
人类,不过是这些鱼儿体内细胞中,比原子更小的结构存在罢了。人类,不过是在这每立方光年里仅有一个恒星的漆黑深渊里,用自己原始的长矛在这混沌中穿凿原子直径一样的纤细管道罢了。在这里,人类整体统一成如何强大的帝国也罢,分裂成如何破碎的坞壁部落也罢;群体或所谓国家、星区、星球之间合作联盟、纵横捭阖也罢,对抗征伐也罢;个体间友爱无间也罢,猜忌憎恨也罢;在宇宙的混沌和无序看来,都如此渺小,如此无益,如此虚无。
何城无市
交易之所为市,喧杂之所为市,熙攘来往之所为市,人肩接踵之所为市,人聚人住之所为市……
在人类已有足迹的这六万多个适居星球上,包括演化出这种灵长目生物的地球,本无“市”的概念,自从人拿起了粗糙的石块、围拢在不知如何而来的火堆前、便渐渐开始了“市”的雏形。逐渐,这个种群终于把“市”的概念和形式扩散到了自己所及的所有地方,这些本来只有岩石、金属和各种液体的星球上。这,对于宇宙来说,也一点都不重要。
对人类却很重要……
雄鹰大帝建立的方卫帝国只经历了九十七年便瓦解了,而这个英雄辈出,同时伴随着无尽屠戮和悲惨的时代,在整个三千年的人类宇宙开拓史中绝无仅有。本来,这篇随笔到这里,从时间顺序上应该聊聊帝国之后那三十多年间的事情。但笔者觉得,那段历史对于人类的惨状底线的触碰太过于赤裸,人类的个体在这段时间里经历着近乎没有希望的黑暗。
虽然,作为自诩为准专业的历史爱好者不应该对某段历史、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物有泾渭分明的好恶感,更不应该把这种喜好传递给也许会阅读自己文字的读者。但,笔者每每阅览那段时期的种种事件时,都未能释怀那种透心的悲凉感。也许因为这样,历史学家们总是把方卫帝国到这段黑暗时期,作为人类宇宙开拓史第一阶段的尾声。
这个时期的人类,经历了三次政治上的统一和分裂,经历了延续至今的基本税制系统改革,经历了奋进和充满雄心的拓展期,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平稳和安定,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流血和破坏。人类在这个时期的经历中,从个体到集体,都经历了从初期开拓者的热血奋进,到安居者对安定生活本身的无限热爱。
自此之后的近二百年里,虽然也有分裂和战争,也有失败的锐意革新,但人类却在三十多年黑暗时代近似于废墟的脚下各个星球上砥砺前行。虽然随后的至今二千多年中,历史本身的进程依然在曲折前行,却未再发生第一阶段末期这样的悲惨不堪回首。可能因为人类本身经历过地球时代数千年的文明史,加上宇宙开拓初期的这段时期后,初步意识到了作为星际文明应当演化出的若干特性吧?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类宇宙开拓史,人类宇宙开拓史最新章节,人类宇宙开拓史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类宇宙开拓史,人类宇宙开拓史最新章节,人类宇宙开拓史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