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词一时爽,一直抄词一直爽。

  这是赵骏当初的想法。

  特别是当着晏殊的面,抄晏殊和他儿子晏几道的,看着晏殊气鼓鼓的样子,那就更爽。

  包括范仲淹都被他抄过,就差带着柳永逛青楼。

  唯一可惜的是吕夷简不是什么大词人,不然以当初他跟吕夷简的关系,那肯定得把吕夷简抄的裤头都不剩下。

  后来一时兴起,才刚出生的苏轼也很快成为了赵骏抄词的受害者。

  当时想着,反正苏轼才刚出生,离他长大还远着呢。

  现在抄他几首词,谁还管以后的事?

  结果这一晃眼十六年过去了,正主还真就长大了,找上了门来讨说法。

  年轻时候的回旋镖又打了回来,这上哪说理去?

  面对人家家长,赵骏一时无言。

  主要也是当初还抄过苏洵的《六国论》,后来又抄了苏轼那么多诗词。

  他属实是有些对不起苏家父子。

  “噗嗤!”

  “哈哈哈哈哈。”

  晏殊率先就笑了起来,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旁边庞籍很是纳闷,问道:“晏公,这是何故发笑?”

  “我想起了高兴的事情。”

  “什么高兴的事情?”

  “我老婆生孩子了。”

  晏殊捂着硬憋笑道。

  庞籍:“???”

  富弼:“???”

  文彦博:“???”

  其余宰相:“???”

  “哈哈哈哈哈。”

  范仲淹也绷不住了,捧腹大笑起来。

  韩琦扭过头去,试探性问道:“范公,你这又是何故发笑?”

  “我老婆,也生孩子了。”

  范仲淹捂着肚子乐不可支,特别是在看到赵骏的脸已经憋得通红之后,就更忍不住了。

  “额”

  只是他们这一说,场内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宰相们一个个也都绷不住了。

  杜衍资格老,诧异说道:“你们的老婆,是同一个人?”

  “对对对”

  晏殊都快笑岔气了。

  “不是。”

  还是范仲淹反应过来,边笑边找补道:“是同一天生孩子。”

  “.”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

  富弼不知道是揶揄还是真佩服地说道:“二老真是老当益壮。”

  现在政制院已经年轻化了。

  赵骏38岁,富弼文彦博韩琦等人基本都在48岁左右,平均年龄在50来岁。

  其余人除了杜衍74岁以外,范仲淹、晏殊、夏竦、郑戬等人都是60多岁,能在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那确实是不一般。

  “好了。”

  赵骏瞪了众人一眼。

  虽说被人家正主找上门来,又被知道内情的晏殊范仲淹嘲笑确实让人很尴尬。

  不过怎么说也是在宦海浮沉多年,脸皮早就练得非同一般。

  如今别说当初赵祯找到了自己珍藏在笔记本里好康的片子,就算是赵祯当着自己面挊飞机,那也是脸不红气不喘。

  甚至还会点评一下赵祯的手势以及龙弟的大小。

  因而他此时也是厚着脸皮对苏涣说道:“嗯,苏轼听起来确实是個有上进心的孩子,很好,既然如此,我就帮你问问鲁迅先生,看他愿不愿意见见苏轼。”

  “多谢知院。”

  苏涣虽然对范仲淹跟晏殊的反应很不理解,但既然达到了目的,那也就识趣告退。

  等他走后,政制院就只剩下诸多宰相。

  其余负责整理文书和起草诏令的属吏都在院外右侧制敕司办公室,因而除非他们大声喊外面的人进来,不然屋子里就只有他们几个。

  办公桌后,晏殊与范仲淹还在笑,富弼等人又不是傻子,看他们目光一直在望着赵骏,就知道在嘲笑赵骏了。

  杜衍笑道:“都说说呗。”

  “苏轼是有名的词人,在后世历史地位,据说比我还高。”

  晏殊笑着拍案道:“汉龙把苏轼的词全抄了。”

  “全抄了?”

  郑戬大惊失色道:“怎么抄的?”

  “鲁迅先生你们都知道吧。”

  范仲淹此时心情平复下来,笑容满面道:“就是汉龙的笔名。”

  “啧啧啧。”

  “没想到鲁迅竟是知院的笔名。”

  “厉害,我记得以前在报纸上,鲁迅还与知院一唱一喝,遥相呼应,没想到是自己与自己在说话呢。”

  “听说后世有什么聊天软件,叫什么抠抠,痿性的,一个人可以开两个号,有大号跟小号之分,合着他自己大号跟小号对话,然后演给天下人看。”

  其余宰相也是笑了起来,终于明白了笑点在哪里。

  赵骏没好气地瞪了晏殊一眼:“再笑,你儿子晏几道今年也14岁了吧。”

  “你想干嘛?”

  晏殊顿时警惕了起来。

  赵骏抬头看天花板道:“鲁迅先生一直是以硬汉风格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在报纸上鼓舞着天下百姓,也许偶尔也该尝尝婉约派风格。”

  “你敢!”

  晏殊吹胡瞪眼道:“汉龙,他还只是个孩子!”

  “嘻嘻嘻嘻。”

  赵骏嘿嘿一笑,也不说话,就盯着晏殊。

  晏殊被他盯得发毛,便与赵骏对视。

  但如今赵骏也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经过跟着吕夷简学习,那脸厚比城墙还厚,依旧盯着晏殊。

  反正他又不吃亏。

  果然。

  晏殊没一会儿就败下阵来,咳嗽两声,顾左右而言他道:“额咳咳这个,汉龙抄词那也是为了扬鲁迅这个笔名的文名,如此才能写出那些一针见血的文章,针砭时政,鼓舞世人嘛。

  说着他又环顾四周道:“我看汉龙之前用鲁迅做笔名,写的江南一带那些恶风恶俗,对女子以及宗族子的压迫就很有感染力。诸多篇章,也很好地讽刺了民间许多道德败坏之事,如配女儿骨、吃绝户、典妻女、拜邪教等等,都在民间引起了共鸣。如此让百姓深恶痛绝,令人世人觉醒,那都是鲁迅最早以诗词扬名,随后文章警世的功绩,汉龙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做错。”

  “嘿嘿。”

  赵骏又嘿嘿一笑,目光看向其余宰相。

  “是了是了,晏相说的是。”

  “不错,汉龙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啊。”

  “今鲁迅成为当今文坛第一人,让大宋教科书上都是他的文章,自此孩子们的思想观念上去,那影响的就不止是一代人。”

  众人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一边嘴里说着话,一边把注意力放在办公上去了。

  经过十多年的蕴育。

  鲁迅这个小号如今已经成为大宋文坛第一人。

  即便是欧阳修都跟他没法比。

  甚至欧阳修还经常写文章称赞鲁迅学识渊博,看问题深刻,是当世第一奇人。

  也因此鲁迅在民间粉丝非常多。

  有人欣赏他诗词风格硬朗,如关东大汉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也有人认为他看待事物透彻,研究到了其中本质,如那些批判性的文章。

  所以晏殊用这个理由为赵骏辩护,他们还真不好说什么。

  很快一场小闹剧就散了。

  而上午时分,苏洵前去了吏部报道,下午的时候又去了审官院。

  这是个直属于政制院的三级机构,吏部现在成为实权部门,负责天下官员的调动。

  而审官院则负责中下级官员的磨勘、选调。

  就是如果吏部要调动某位官员,那么必须要对这位官员任上做的事情进行评估。

  审官院就负责这些事情,把评估报告写好上交到政制院,政制院确认无误后再扔给吏部调动,这就完成了整个官员调动的流程。

  所以审官院属于位卑权重类型,掌管着大宋目前多达五六万名正五品以下的中下级官员的生死大权。

  目前的审官院主官,就是王安石。

  本来以赵骏对王安石的看重,不应该是只放在三级部门。

  但要知道大宋宰相是一品官,而一级部门的尚书是正二品,副职侍郎是从二品。

  二级部门尚书正三品,副职从三品。

  三级正四品,副职从四品。

  也就是说,三级部门的品级与一路转运司相当。

  王安石在被赵骏抽调走之前是歙州知州,正常的升迁模式应该做路五司副职。

  如副转运使、转运使通判之类,品级在从四品到正五品之间。

  然后再升到五司正职,由正四品的转运使,升到中央二级部门做副职,再慢慢爬到一级部门的侍郎,最后才能做到尚书。

  能一路干到目前十六个一级部门做尚书,那基本都已经是人中龙凤。

  如杨察、杨告就是这么升上来的。

  而审官院位置又很重要,因此王安石自然就被安排在这个重要部门,以他状元身份加上跟着赵骏行走天下两年镀金,足以越级升迁。

  听说同年进士的苏洵来了之后,王安石亲自去迎接。

  “明允兄,好久不见。”

  “介甫兄,惭愧惭愧。”

  审官院内,二人相互抱拳。

  苏洵上下打量了一下王安石,感慨道:“介甫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啊。”

  王安石笑道:“明允兄过奖,请。”

  说着请苏洵到了办公室。

  两个人到了王安石的办公室,互相见礼坐下,接着又让吏员上了茶水。

  直到此时王安石才沉吟着说道:“上午知院得知兄过来,非常高兴。只是官场是一个讲资历的地方,兄这五年在家中资历短缺,现在可不好安排。”

  苏洵苦笑道:“无妨,我兄长昨日也让我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哪怕是去西域为官,我也无怨无悔。”

  “嗯。”

  王安石点点头道:“那兄还请稍等片刻,我先给你报备做一下手续,到时候伱等通知就可以,不过以知院的习惯,可能应该会召见你,到时候或许知院应有安排也说不定。”

  “那就多谢介甫兄!”

  苏洵拱拱手。

  不得不说,王安石还是很了解赵骏,知道赵骏重视人才。

  苏洵历史上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才能还是非常不错,写的文章也都比较深刻,颇具战略眼光。

  所以赵骏还是比较欣赏他。

  上午赵骏让苏涣把苏洵下午叫过去一趟,这事王安石并不知道,但他却能猜到,自然是知道赵骏大概率会那么做,因此也并不担心同年的前途。

  在审官院报备之后,全套的磨勘手续就算完了,接下来就等听调,以前一般这个时间很短,可能几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

  但现在官员任期增加,官员的流动性没那么大,所以必须要等任期结束或者任上出事,如退休、被抓、病退、守孝等情况才能派新的官员,导致如今等待听调的时间也增加。

  不过若是上面有最高指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很快到了下午酉时初,也就是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到了官员下班时间,苏洵就接到了苏涣让他带着苏轼、苏辙去见赵骏的指示。

  苏洵先回家属大院接了苏轼兄弟,随后又跟着苏洵前往皇宫,一路去了政制院。

  此刻政制院诸多宰相们都已经下班,他们刚刚从后院赵祯那开完会回去,政制院里倒是没有人。

  因此赵骏在政制院右厢房接见了他们。

  相比于苏涣,当初中一甲进士时,曾经去过垂拱殿殿试,苏轼和苏辙兄弟则是第一次进皇宫。

  一路上小心翼翼,低着头,余光却四处乱瞟,好奇地打量。

  很快他们就到了政制院内。

  赵骏坐在书桌案后,手里拿着一篇文章似乎是在细细阅读。

  苏涣带着苏洵他们进屋,向赵骏行礼道:“知院。”

  “下官见过知院。”

  “小子见过知院。”

  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连忙拱手行礼。

  苏轼偷偷打量,就看到那是个大概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面容俊朗,身姿挺拔。

  与普通大宋人不同的是,他居然没有留长发,而是简单的短发,两鬓微微发白,穿着中山装,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儒雅气质。

  “免礼!”

  赵骏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谢知院。”

  众人起身。

  “坐下说话吧。”

  “谢知院。”

  众人又坐下。

  在大家就坐的功夫,赵骏也打量着苏家兄弟。

  他一眼就认出谁是苏轼谁是苏辙。

  虽说主要是苏轼坐的位置就在苏洵旁边,但从外表上看,苏轼比苏辙长两岁,个子高一些,模样老成一点。

  14岁的苏辙像个初中生,苏轼则像个高中生。两兄弟还没长开,但模样却颇为俊秀。

  是两个阳光开朗的好少年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