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吕夷简出来之后劝说道:“无故斩杀将领,会令军心不稳,切莫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不明智的决定。”
赵祯走在回廊下,最近这几天一直在下雨,今天雨小了很多,但还是让他很是愁闷。
特别是在他屡屡听到宋朝是一个被阉割的朝代的时候,更让人心烦。
不过吕夷简说的是对的,斩杀将领得有理由,虽然宋朝武将地位低,可也不是说杀就能杀的,至少也得在人家战败之后才能找借口吧。
可问题在于要是再让黄德和这种东西留在军队里,那不是等着宋军战败?
所以赵祯气过之后,也只能说道:“那就把他撤了,这样的贪生怕死之徒,怎么能留在我大宋军中呢?”
吕夷简又说道:“赵骏说范雍为官清廉,且他多年在地方安抚百姓有功,若冒然贬官,难以服众,官家也应该谨慎安排。”
赵祯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那就迁回汴京,知河南府。”
副相盛度上前问道:“官家,黄德和死不足惜,但范雍是陕西转运使,执掌陕西军政,赵元昊若要发动战争,他被撤了,又该换谁上去?”
这个问题把赵祯难住了,范雍进士出身,之前的表现可没那么差劲,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做到陕西路最高军政长官的位置。
但眼看李元昊就要进攻大宋了,范雍这个无能之辈被撤去,那自然要该换一个能打仗的才行,可谁能打仗呢?
赵祯一时犹豫。
副相蔡齐上来说道:“官家,此事看来还是得问问赵骏。”
“对,问他。”
赵祯恍然大悟,连忙又回了屋子。
这个时候赵骏还在和晏殊说话呢,现在已经是说到了大宋第二场大败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失败的原因,还是指挥失度的问题。”
就听到赵骏正在讲解:“三川口之战后,宋仁宗派夏竦当西北军主官,让韩琦和范仲淹做副手,虽然韩琦和范仲淹在今天名声是大,但我觉得他们军事才能没那么强。”
“韩琦力主和西夏决战,范仲淹则采取主动防御,夏竦又犹豫不决,让宋仁宗决定,宋仁宗自己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二傻子,让他做决定那不扯淡吗?结果就是要战不战,要防不防。先是采取韩琦方案,又经过范仲淹劝阻,改为折中,让韩琦进攻,范仲淹防守。”
“折中是最蠢的办法,还不如干脆全军出击,野人一拳,要么你死要么我死。或者和范仲淹那样据守,至少老范还是聪明的,比韩琦那蠢货强得多。到地方修固城防、安抚治民、淘汰老弱、训练士卒、招揽人才。”
“反观韩琦不看实际情况,也不知道宋军羸弱而敌人强大。结果就是韩琦主动出兵,派任福进攻,导致任福在好水川又全军覆没,搞得李元昊越打越自信,对宋廷更加猖狂。”
“要不是有狄青在,几次小规模战役中奋勇杀敌,靠着狄青浴血拼杀挽回了一点败局,恐怕大宋连脸都丢光了。”
“不过总体来说,宋朝国力还是有的。因为老范的坚守政策,西夏的国力支撑不起他们继续打下去,所以在定川寨之战,宋将葛怀敏不听号令,盲目轻进,被夏军全歼,老范亲率军队救援之后,西夏也只能撤出边塞,未能达成其占据关中平原的战略目标。”
“基本上这也是宋、辽、夏三国鼎立的转折点吧,反正宋朝没有能力再收回西北,西夏本来就国小民贫,就算赢了三次战争国力也耗不起,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那自然就只能签订盟约互相承认对方咯。”
“而且我为什么觉得范仲淹军事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呢?那是人家会搞清楚状况,知道宋军不行,主动出击肯定打不过,于是原地固守改变西北军队糟糕的情况。反观韩琦那货,跟赵括没什么区别,要真听了他的话全军出击,一把梭哈,西北军全都完蛋。”
赵骏说得口沫横飞。
门口的赵祯那是脸上挂满了黑线,握紧的拳头青筋暴跳。
到现在也听了两天历史了,虽然知道赵骏一直对宋朝没什么好感,说起宋朝皇帝也没什么敬意,但当听到他说自己是个优柔寡断的二傻子时,还是忍不住气得肺都快炸掉。
你才是二傻子,你全家都是二傻子。
赵祯在心里骂了一句,要不是他脾气确实不错,都忍不住想抄起屋里的板凳揍人了。
晏殊瞅了眼门口的赵祯,于是问道:“那按照你的意思,要是把范雍夏竦换成范仲淹做主官,就不会有三川口跟好水川之败了吗?”
“应该吧。”
赵骏已经把东西都吃完了,靠在床头想着自己上课研究的古代历史,说道:“老范的策略其实就是步步为营的乌龟战术,像韩琦那样主动出击肯定打不赢,但让范仲淹坐镇西北的话,至少不会败。”
“能打胜仗吗?”
晏殊又问。
“胜仗?您是指把范雍和夏竦换成范仲淹能打胜仗?”
赵骏语气中带了点不敢置信的疑惑。
“是啊。”
晏殊一头雾水,不是你说范仲淹的战术策略不错的吗?
“拉日叔,您在开玩笑吧。”
赵骏顿时乐了起来:“范仲淹是不错,但他不是神。大宋这个体制,维持半边江山就不错了,还想打胜仗?怎么可能嘛。”
晏殊就不乐意了,说道:“为什么不行呢?你不是说范仲淹能够改变西北的局势吗?”
“是倒是,但大宋从上到下都是烂的,特别是皇帝。”
赵骏双手一摊道:“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是废物,把一个国家弄得重文抑武,怎么可能让军队的武德昌盛起来呢?套用范大将军的话就是,主战派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宰相了,改过不辣?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卫青和霍去病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是什么军队啊,大汉精锐之士啊,背后又有崇尚武功的汉武帝支持。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皇帝都什么玩意儿啊?赵光义、赵恒、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都是些什么货色,卫青霍去病复生都带不起来的好吧。”
“再看看人家李世民,自己就是亲自打仗出身的武皇帝,北宋武功就赵匡胤有点能力,文治也就赵祯勉强够格,其他人你看看。大宋什么水平啊?就这么几个人你赵佶、赵桓什么的都在当皇帝,他能当吗?当不了的,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
赵祯吕夷简等人默不作声。
大宋重文抑武是国策,这就已经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事情,即便皇帝有心想改变,恐怕满朝的文官都得反对如潮。
沉默了片刻,晏殊就说道:“但我们说的不就是宋仁宗时期吗?你不是说仁宗还行吗?”
“哦哟,谢天谢地。仁宗是还可以,但军队根子烂,老范回天乏术啊。”
赵骏双手一摊说道:“像这个的国家本身就没有打好武德的基础,在开国初期就自我阉割了,军队数量是看着挺多,但战斗力不高,战斗意志不强,人再多也没用呀。”
“也许范仲淹去西北确实可以把军事民事工作做好,但把军队好好训练起来,变成一支强军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就算他可以抵挡住李元昊的进攻,让三次大败都防御住了,谁能保证在之后的宋夏战争和宋辽战争能赢,靖康耻的事情不会发生啊?”
“所以我觉得在宋朝重文抑武这个大环境下,想对外战争获得全盘胜利,难如登天。”
“我只能劝宋朝皇帝,要想将宋朝打造成像汉唐那样的世界第一大国,还是要务实一点,首先就得把自己的战术打法,战争的理念先搞懂。”
“狄青和岳飞都带得蛮好的,非得打压做什么呢?特别是赵构,十二道金牌催人家一个战胜的将军回去啊,脸都不要了。”
“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还想打胜仗嘛。”
“范仲淹也不错,但他适合做战略部署,可以让他先去把西北的军事民事工作做好,把军队训练起来再谈打胜仗的问题。”
“至于战术布置的话,还是得靠宋军自己,狄青不就是在这三场战役打出名堂的吗?宋仁宗要是聪明点,就别把武将限制得那么死,让武将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打仗不行吗?就像霍去病那样,非把武将们困死他才高兴?”
晏殊无奈道:“宋朝的武将,怕是不能为主官。”
“所以说宋朝是个太监王朝嘛。”
赵骏又嘲讽了一句:“要我说,宋仁宗那二傻子蠢笨驴,有狄青这么个天花板级别的统帅,躺着都能收回西夏和燕云十六州,可惜他不敢用。宋朝就这点不好,重文抑武太过头了,搞得武德不充沛。宋粉还天天叫着对外战争胜率高,胜率高也没见一统天下啊,还两次被北方游牧民族灭国,真的是滑稽。”
又说我二傻子?还加了个蠢笨驴?
赵祯眼皮子狂跳,目光看向了旁边地上的板凳,咬牙忍着才没有抄板凳砸过去。
之前还说他是有宋一朝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呢,才过了一天时间就变味了,现在到了赵骏嘴里一口一个二傻子了,这谁受得了?
不过好在从赵骏嘴里算是找到了一个靠谱的西北主官,如果让范仲淹去的话,那至少西北局势不会那么糜烂。
赵祯从屋子里出来,原本愤怒的心情也被政事充斥,犹豫了一会儿,对吕夷简道:“吕相,难道咱们重文抑武的策略,真的错了吗?”
吕夷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说道:“梁、唐、晋、汉、周及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楚、南唐、北汉......武将全权掌兵的后果,希望官家明白。”
“朕知道了。”
赵祯就不再犹豫。
相比于什么武德充沛,哪有他赵家的天下重要?
五代十国时期,各路武将掌握兵权之后,纷纷噬主篡位的例子可离得不远呢。
就连赵匡胤本人都是这么起家的,一出陈桥兵变欺负孤儿寡母夺了后周。跟自己的江山被人家篡了相比,就算打输了又怎么样?
反正西夏和辽国也打不进来,大不了花钱买平安嘛。
赵骏的民族应该有尚武精神的言论放在后世那肯定是没错的,但放在大宋?
呵呵,暴论罢了。
“那让范仲淹去西北?”
赵祯又道。
吕夷简脸上面无表情,心中暗喜,拱手说道:“官家英明。”
赵祯做了这个决定,倒也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又回到了屋内,听赵骏说起定川寨之战的前因后果。
总的来说,因宋军情报落后,对敌人轻视,加上高层摇摆不定,指挥失调等等问题,造成了下层执行力混乱,最终被李元昊三次伏击,三次惨败。
这三次大败导致宋军在西北的战斗力严重下滑,对本来就已经出现赤字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让大宋已经无力再主动进攻西夏。
西夏方面国力太弱,虽然战斗力比较强,三战三胜,但几次小规模战役中还是吃瘪,如金汤城之战中狄青大胜。
所以双方互相纠缠了几年,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只能互相捏着鼻子认下了对方。
而有了赵骏帮忙总结原因,赵祯和他的宰相团队就有了计划。
他们想把李元昊扼杀于萌芽之中。
针对指挥失度的问题,让范仲淹一个人当主官,全权负责西北战事。还有武备松弛、民生凋敝等等情况,也让范仲淹去训练军队,改善民生。
至于宋朝内部情报都快变成筛子这事,他们也打算等正式给范仲淹下达经略陕西路的任命之前,进行全方面部署。
比如可以故意给李元昊提供一些假情报,同时告诉范仲淹,李元昊会故意把一些西夏番部送来投降做内应的事情,让他小心应对,千万不要中计等等。
按照赵骏的意思,与西夏之间的战争还要过两年才会开启,只要范仲淹在这两年里经略得当,说不好就能挽回败局,甚至大败李元昊,让李元昊重新俯首称臣,不敢再发动叛乱。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赵祯就一边去赵骏那听历史,一边和他的团队研究该如何才能对李元昊的自立为皇进行反制。
只是认赵祯想破头都想不到,就在他即将准备任命范仲淹去西北的时候,老范给他整了个大活。
吕夷简出来之后劝说道:“无故斩杀将领,会令军心不稳,切莫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不明智的决定。”
赵祯走在回廊下,最近这几天一直在下雨,今天雨小了很多,但还是让他很是愁闷。
特别是在他屡屡听到宋朝是一个被阉割的朝代的时候,更让人心烦。
不过吕夷简说的是对的,斩杀将领得有理由,虽然宋朝武将地位低,可也不是说杀就能杀的,至少也得在人家战败之后才能找借口吧。
可问题在于要是再让黄德和这种东西留在军队里,那不是等着宋军战败?
所以赵祯气过之后,也只能说道:“那就把他撤了,这样的贪生怕死之徒,怎么能留在我大宋军中呢?”
吕夷简又说道:“赵骏说范雍为官清廉,且他多年在地方安抚百姓有功,若冒然贬官,难以服众,官家也应该谨慎安排。”
赵祯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那就迁回汴京,知河南府。”
副相盛度上前问道:“官家,黄德和死不足惜,但范雍是陕西转运使,执掌陕西军政,赵元昊若要发动战争,他被撤了,又该换谁上去?”
这个问题把赵祯难住了,范雍进士出身,之前的表现可没那么差劲,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做到陕西路最高军政长官的位置。
但眼看李元昊就要进攻大宋了,范雍这个无能之辈被撤去,那自然要该换一个能打仗的才行,可谁能打仗呢?
赵祯一时犹豫。
副相蔡齐上来说道:“官家,此事看来还是得问问赵骏。”
“对,问他。”
赵祯恍然大悟,连忙又回了屋子。
这个时候赵骏还在和晏殊说话呢,现在已经是说到了大宋第二场大败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失败的原因,还是指挥失度的问题。”
就听到赵骏正在讲解:“三川口之战后,宋仁宗派夏竦当西北军主官,让韩琦和范仲淹做副手,虽然韩琦和范仲淹在今天名声是大,但我觉得他们军事才能没那么强。”
“韩琦力主和西夏决战,范仲淹则采取主动防御,夏竦又犹豫不决,让宋仁宗决定,宋仁宗自己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二傻子,让他做决定那不扯淡吗?结果就是要战不战,要防不防。先是采取韩琦方案,又经过范仲淹劝阻,改为折中,让韩琦进攻,范仲淹防守。”
“折中是最蠢的办法,还不如干脆全军出击,野人一拳,要么你死要么我死。或者和范仲淹那样据守,至少老范还是聪明的,比韩琦那蠢货强得多。到地方修固城防、安抚治民、淘汰老弱、训练士卒、招揽人才。”
“反观韩琦不看实际情况,也不知道宋军羸弱而敌人强大。结果就是韩琦主动出兵,派任福进攻,导致任福在好水川又全军覆没,搞得李元昊越打越自信,对宋廷更加猖狂。”
“要不是有狄青在,几次小规模战役中奋勇杀敌,靠着狄青浴血拼杀挽回了一点败局,恐怕大宋连脸都丢光了。”
“不过总体来说,宋朝国力还是有的。因为老范的坚守政策,西夏的国力支撑不起他们继续打下去,所以在定川寨之战,宋将葛怀敏不听号令,盲目轻进,被夏军全歼,老范亲率军队救援之后,西夏也只能撤出边塞,未能达成其占据关中平原的战略目标。”
“基本上这也是宋、辽、夏三国鼎立的转折点吧,反正宋朝没有能力再收回西北,西夏本来就国小民贫,就算赢了三次战争国力也耗不起,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那自然就只能签订盟约互相承认对方咯。”
“而且我为什么觉得范仲淹军事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呢?那是人家会搞清楚状况,知道宋军不行,主动出击肯定打不过,于是原地固守改变西北军队糟糕的情况。反观韩琦那货,跟赵括没什么区别,要真听了他的话全军出击,一把梭哈,西北军全都完蛋。”
赵骏说得口沫横飞。
门口的赵祯那是脸上挂满了黑线,握紧的拳头青筋暴跳。
到现在也听了两天历史了,虽然知道赵骏一直对宋朝没什么好感,说起宋朝皇帝也没什么敬意,但当听到他说自己是个优柔寡断的二傻子时,还是忍不住气得肺都快炸掉。
你才是二傻子,你全家都是二傻子。
赵祯在心里骂了一句,要不是他脾气确实不错,都忍不住想抄起屋里的板凳揍人了。
晏殊瞅了眼门口的赵祯,于是问道:“那按照你的意思,要是把范雍夏竦换成范仲淹做主官,就不会有三川口跟好水川之败了吗?”
“应该吧。”
赵骏已经把东西都吃完了,靠在床头想着自己上课研究的古代历史,说道:“老范的策略其实就是步步为营的乌龟战术,像韩琦那样主动出击肯定打不赢,但让范仲淹坐镇西北的话,至少不会败。”
“能打胜仗吗?”
晏殊又问。
“胜仗?您是指把范雍和夏竦换成范仲淹能打胜仗?”
赵骏语气中带了点不敢置信的疑惑。
“是啊。”
晏殊一头雾水,不是你说范仲淹的战术策略不错的吗?
“拉日叔,您在开玩笑吧。”
赵骏顿时乐了起来:“范仲淹是不错,但他不是神。大宋这个体制,维持半边江山就不错了,还想打胜仗?怎么可能嘛。”
晏殊就不乐意了,说道:“为什么不行呢?你不是说范仲淹能够改变西北的局势吗?”
“是倒是,但大宋从上到下都是烂的,特别是皇帝。”
赵骏双手一摊道:“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是废物,把一个国家弄得重文抑武,怎么可能让军队的武德昌盛起来呢?套用范大将军的话就是,主战派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宰相了,改过不辣?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卫青和霍去病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是什么军队啊,大汉精锐之士啊,背后又有崇尚武功的汉武帝支持。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皇帝都什么玩意儿啊?赵光义、赵恒、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都是些什么货色,卫青霍去病复生都带不起来的好吧。”
“再看看人家李世民,自己就是亲自打仗出身的武皇帝,北宋武功就赵匡胤有点能力,文治也就赵祯勉强够格,其他人你看看。大宋什么水平啊?就这么几个人你赵佶、赵桓什么的都在当皇帝,他能当吗?当不了的,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
赵祯吕夷简等人默不作声。
大宋重文抑武是国策,这就已经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事情,即便皇帝有心想改变,恐怕满朝的文官都得反对如潮。
沉默了片刻,晏殊就说道:“但我们说的不就是宋仁宗时期吗?你不是说仁宗还行吗?”
“哦哟,谢天谢地。仁宗是还可以,但军队根子烂,老范回天乏术啊。”
赵骏双手一摊说道:“像这个的国家本身就没有打好武德的基础,在开国初期就自我阉割了,军队数量是看着挺多,但战斗力不高,战斗意志不强,人再多也没用呀。”
“也许范仲淹去西北确实可以把军事民事工作做好,但把军队好好训练起来,变成一支强军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就算他可以抵挡住李元昊的进攻,让三次大败都防御住了,谁能保证在之后的宋夏战争和宋辽战争能赢,靖康耻的事情不会发生啊?”
“所以我觉得在宋朝重文抑武这个大环境下,想对外战争获得全盘胜利,难如登天。”
“我只能劝宋朝皇帝,要想将宋朝打造成像汉唐那样的世界第一大国,还是要务实一点,首先就得把自己的战术打法,战争的理念先搞懂。”
“狄青和岳飞都带得蛮好的,非得打压做什么呢?特别是赵构,十二道金牌催人家一个战胜的将军回去啊,脸都不要了。”
“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还想打胜仗嘛。”
“范仲淹也不错,但他适合做战略部署,可以让他先去把西北的军事民事工作做好,把军队训练起来再谈打胜仗的问题。”
“至于战术布置的话,还是得靠宋军自己,狄青不就是在这三场战役打出名堂的吗?宋仁宗要是聪明点,就别把武将限制得那么死,让武将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打仗不行吗?就像霍去病那样,非把武将们困死他才高兴?”
晏殊无奈道:“宋朝的武将,怕是不能为主官。”
“所以说宋朝是个太监王朝嘛。”
赵骏又嘲讽了一句:“要我说,宋仁宗那二傻子蠢笨驴,有狄青这么个天花板级别的统帅,躺着都能收回西夏和燕云十六州,可惜他不敢用。宋朝就这点不好,重文抑武太过头了,搞得武德不充沛。宋粉还天天叫着对外战争胜率高,胜率高也没见一统天下啊,还两次被北方游牧民族灭国,真的是滑稽。”
又说我二傻子?还加了个蠢笨驴?
赵祯眼皮子狂跳,目光看向了旁边地上的板凳,咬牙忍着才没有抄板凳砸过去。
之前还说他是有宋一朝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呢,才过了一天时间就变味了,现在到了赵骏嘴里一口一个二傻子了,这谁受得了?
不过好在从赵骏嘴里算是找到了一个靠谱的西北主官,如果让范仲淹去的话,那至少西北局势不会那么糜烂。
赵祯从屋子里出来,原本愤怒的心情也被政事充斥,犹豫了一会儿,对吕夷简道:“吕相,难道咱们重文抑武的策略,真的错了吗?”
吕夷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说道:“梁、唐、晋、汉、周及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楚、南唐、北汉......武将全权掌兵的后果,希望官家明白。”
“朕知道了。”
赵祯就不再犹豫。
相比于什么武德充沛,哪有他赵家的天下重要?
五代十国时期,各路武将掌握兵权之后,纷纷噬主篡位的例子可离得不远呢。
就连赵匡胤本人都是这么起家的,一出陈桥兵变欺负孤儿寡母夺了后周。跟自己的江山被人家篡了相比,就算打输了又怎么样?
反正西夏和辽国也打不进来,大不了花钱买平安嘛。
赵骏的民族应该有尚武精神的言论放在后世那肯定是没错的,但放在大宋?
呵呵,暴论罢了。
“那让范仲淹去西北?”
赵祯又道。
吕夷简脸上面无表情,心中暗喜,拱手说道:“官家英明。”
赵祯做了这个决定,倒也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又回到了屋内,听赵骏说起定川寨之战的前因后果。
总的来说,因宋军情报落后,对敌人轻视,加上高层摇摆不定,指挥失调等等问题,造成了下层执行力混乱,最终被李元昊三次伏击,三次惨败。
这三次大败导致宋军在西北的战斗力严重下滑,对本来就已经出现赤字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让大宋已经无力再主动进攻西夏。
西夏方面国力太弱,虽然战斗力比较强,三战三胜,但几次小规模战役中还是吃瘪,如金汤城之战中狄青大胜。
所以双方互相纠缠了几年,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只能互相捏着鼻子认下了对方。
而有了赵骏帮忙总结原因,赵祯和他的宰相团队就有了计划。
他们想把李元昊扼杀于萌芽之中。
针对指挥失度的问题,让范仲淹一个人当主官,全权负责西北战事。还有武备松弛、民生凋敝等等情况,也让范仲淹去训练军队,改善民生。
至于宋朝内部情报都快变成筛子这事,他们也打算等正式给范仲淹下达经略陕西路的任命之前,进行全方面部署。
比如可以故意给李元昊提供一些假情报,同时告诉范仲淹,李元昊会故意把一些西夏番部送来投降做内应的事情,让他小心应对,千万不要中计等等。
按照赵骏的意思,与西夏之间的战争还要过两年才会开启,只要范仲淹在这两年里经略得当,说不好就能挽回败局,甚至大败李元昊,让李元昊重新俯首称臣,不敢再发动叛乱。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赵祯就一边去赵骏那听历史,一边和他的团队研究该如何才能对李元昊的自立为皇进行反制。
只是认赵祯想破头都想不到,就在他即将准备任命范仲淹去西北的时候,老范给他整了个大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