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眼角含泪,轻笑几声,音色却毫不颤抖,“枉你们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竟不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
大公主公主生母为司马同族,夫亡之后,四个孩子皆于归姓司马,等同过继司马一脉,如何是外姓之子,何谈血脉不正!
只此改姓一点,足以让朝臣明白了她的用意,却无可奈何。
大公主一改往日的和煦面容,这番话语气势汹涌,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史官见此实为无奈,只眼角微微扫了大公主一眼,见她盛气凌人,不得不上前解围。
他深躬身子向下一鞠,“此确是先皇亲笔书之,笔迹,御印也是做不得假的,群臣不可妄议,不可妄议!”
以外孙换嫡孙,或许是先皇想到保朝堂的唯一办法,况司马靖文才武略,行兵布阵,小小年纪就有独到的见解,皆不逊于先皇。
故而先皇甚为关注和爱护,且自古就有让贤一说,先帝费尽心思,恐也只能这般。
内殿的皇后听着这喧闹也渐渐平了下来,她拂去了最后一滴泪水,立即松开了紧握手中的锦帕,站起身子。
命外头所站的勋伍军侍卫将二公主母女拿下来,“将这血脉不正,无君无父的孽畜拖了出去,打入天牢!”
下头之人却无一人敢上前,这镇国敬希公主年少时曾为勋伍军统领数年。
虽已是过去多年,可在宫中值事的侍卫也多少认得出她,左右皆犹豫着,始终不肯上前捉拿。
皇后倏尔瞪着红肿的眼睛,怒步行至台阶之下,“怎么?本宫的懿旨竟叫不动你们了!”
“父皇……”二公主仍念叨紧握着父亲冰冷的手,身后跪着的阮月却被侍卫抓着扣了起来,余下之人依旧不敢对二公主无礼。
二公主立时站起身来,将泪水抹去,声色更咽但语气平坦泰然。
她淡淡道:“父皇已故,若是觉着我们母女二人阻了李家前路,那便发善心将我母女二人放回民间吧,何必非要闹个你死我活,众生不得安宁呢!”
外头的大公主手持遗诏,一瞧着里头动静将要闹了大来,立即又转头上前一言。
忙上前解围道:“皇后娘娘!父皇临终留言,不可为难二妹妹,您这又是何必呢?”
“是啊皇后娘娘,这是父皇临终之愿,您不能……”皇后身侧悠悠传来了三公主唯唯诺诺的声音。
她一直低着头,模样像极了只被吓破胆的猫儿,不敢抬眼相望。
“皇后娘娘,请听我一言。”皇后身侧一体态丰腴的婢女潇儿悄然行至皇后身旁。
她轻声提醒皇后,“现而众人皆已知二公主回宫,且陛下才刚刚行下了命令,都是群臣听着了的!”
潇儿话中之意溢于言表,“您若是逼迫不放,待新帝上了位,凭着大公主同她的亲疏,娘娘与李家定是要吃亏的!”
小丫头的一席话猛然点醒了皇后,她紧咬牙根怒瞪着二公主,久久才硬生生将恨意咽进了腹中,也罢了,日子还长呢,且走着瞧吧!
司马二十八年,秋日才至,微风浮起,年仅十二岁的司马靖身着一袭明黄色雕龙图腾的衣袍。
站在这大堂之上,看着文武百官的朝拜,俯视这天下起伏连绵的城池……
匆匆又七年光阴如逝,边境纷扰不定,蠢蠢欲动,新帝司马靖便服带着阮月同两位母亲民间出游,瞧一瞧着都城繁华漫天,热闹不休的市景。
一位身纤翩翩高约五尺,着素白之衣的姑娘,嘴里碎碎的念着,脚步不停的跟着前头佩剑高大的少年。
她满脸英气,眼中四散着光晕,像极了当年的镇国敬希公主。
这少年则身穿白月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根蓝白色兽纹腰带,高高绾着冠发。
长若流水的发丝服帖顺在背后,微仰着头,有着一双惺忪的眼睛,体型伟岸,当真是风度翩翩貌胜潘安。
两人后头则跟着两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大公主和二公主,亦是当今的太后与才受封诰命不久的惠昭夫人。
太后面容依旧富态,迎着微风和煦一笑,“妹妹你瞧这俩孩子,都不慢着点儿走!咱们两个跟也跟不上,真是岁月不饶人,咱们啊也老了……老了……”
笑了一会子,太后又不禁的叹起气来,“眼下你我姐妹四人,今也只有两位在京中,三妹最终却还是远嫁了,亦是逃不开的宿命......”
话说这三公主司马芜曲,受封为平赫夫人,在先帝故去后第二年,乃司马三十年被迫和亲衡伽国,终年不得归省。
惠昭夫人只紧紧攥着自己的手,不发一言,心中却挂念万分,如今边境战况不定,也不知三妹妹究竟安好与否......
回到驿馆之中歇息,太后正在一旁插花品茶,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司马靖说着话。
她忽而试探一问:“靖儿,如今你也老大不小了,还不思虑立后之事吗?”
司马靖猛然抬眼,听母亲忽提及此事,不由得心头一颤,望了望窗外的阮月。
他嘴角不禁微微一扬,又迅速转于严肃之貌,低下头来,眼神愈发坚定。
沉默良久才摇头道:“儿暂时还未有打算,如今宵亦边境不固,孩儿想着先把国事处理得当,再考虑这些事!”
太后没有再说话,也深知自己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自司马靖登基为帝以来,群臣多数便彻底倒向了李氏一族。
太皇太后多年把持政权不下,司马靖每每行下的旨意大体都被朝臣阻了回去,大志难酬。
自五年前平赫夫人被迫和亲至衡伽国处之后,司马靖便日夜钻研,誓要将朝中政见大权从太皇太后处夺回。
后来的三年,更是历经了多少明争暗斗总算是成了,可京中护卫勋伍军却始终被太皇太后把持。
勋伍军权至关重要,一为防御外来之敌,二为对抗内部之乱,三则是可保卫皇室安全。
如今太皇太后把持不放,若生二心,不正如一把利刃架在脖颈之处么?
自司马靖手掌大权后,改先帝政策,兴天下百姓,仅仅几年便已有了卓越成就,这番大改却使得李家慌了阵脚。
司马靖为彻底斩断前朝将士倾倒李家一族,两年前,便是夺回政见大权的第三个月。
司马靖将挚交好友,亦是李旦老将军之子李修直,派遣前往驻守边境,这才略略分了一些李氏之心。
大公主公主生母为司马同族,夫亡之后,四个孩子皆于归姓司马,等同过继司马一脉,如何是外姓之子,何谈血脉不正!
只此改姓一点,足以让朝臣明白了她的用意,却无可奈何。
大公主一改往日的和煦面容,这番话语气势汹涌,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史官见此实为无奈,只眼角微微扫了大公主一眼,见她盛气凌人,不得不上前解围。
他深躬身子向下一鞠,“此确是先皇亲笔书之,笔迹,御印也是做不得假的,群臣不可妄议,不可妄议!”
以外孙换嫡孙,或许是先皇想到保朝堂的唯一办法,况司马靖文才武略,行兵布阵,小小年纪就有独到的见解,皆不逊于先皇。
故而先皇甚为关注和爱护,且自古就有让贤一说,先帝费尽心思,恐也只能这般。
内殿的皇后听着这喧闹也渐渐平了下来,她拂去了最后一滴泪水,立即松开了紧握手中的锦帕,站起身子。
命外头所站的勋伍军侍卫将二公主母女拿下来,“将这血脉不正,无君无父的孽畜拖了出去,打入天牢!”
下头之人却无一人敢上前,这镇国敬希公主年少时曾为勋伍军统领数年。
虽已是过去多年,可在宫中值事的侍卫也多少认得出她,左右皆犹豫着,始终不肯上前捉拿。
皇后倏尔瞪着红肿的眼睛,怒步行至台阶之下,“怎么?本宫的懿旨竟叫不动你们了!”
“父皇……”二公主仍念叨紧握着父亲冰冷的手,身后跪着的阮月却被侍卫抓着扣了起来,余下之人依旧不敢对二公主无礼。
二公主立时站起身来,将泪水抹去,声色更咽但语气平坦泰然。
她淡淡道:“父皇已故,若是觉着我们母女二人阻了李家前路,那便发善心将我母女二人放回民间吧,何必非要闹个你死我活,众生不得安宁呢!”
外头的大公主手持遗诏,一瞧着里头动静将要闹了大来,立即又转头上前一言。
忙上前解围道:“皇后娘娘!父皇临终留言,不可为难二妹妹,您这又是何必呢?”
“是啊皇后娘娘,这是父皇临终之愿,您不能……”皇后身侧悠悠传来了三公主唯唯诺诺的声音。
她一直低着头,模样像极了只被吓破胆的猫儿,不敢抬眼相望。
“皇后娘娘,请听我一言。”皇后身侧一体态丰腴的婢女潇儿悄然行至皇后身旁。
她轻声提醒皇后,“现而众人皆已知二公主回宫,且陛下才刚刚行下了命令,都是群臣听着了的!”
潇儿话中之意溢于言表,“您若是逼迫不放,待新帝上了位,凭着大公主同她的亲疏,娘娘与李家定是要吃亏的!”
小丫头的一席话猛然点醒了皇后,她紧咬牙根怒瞪着二公主,久久才硬生生将恨意咽进了腹中,也罢了,日子还长呢,且走着瞧吧!
司马二十八年,秋日才至,微风浮起,年仅十二岁的司马靖身着一袭明黄色雕龙图腾的衣袍。
站在这大堂之上,看着文武百官的朝拜,俯视这天下起伏连绵的城池……
匆匆又七年光阴如逝,边境纷扰不定,蠢蠢欲动,新帝司马靖便服带着阮月同两位母亲民间出游,瞧一瞧着都城繁华漫天,热闹不休的市景。
一位身纤翩翩高约五尺,着素白之衣的姑娘,嘴里碎碎的念着,脚步不停的跟着前头佩剑高大的少年。
她满脸英气,眼中四散着光晕,像极了当年的镇国敬希公主。
这少年则身穿白月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根蓝白色兽纹腰带,高高绾着冠发。
长若流水的发丝服帖顺在背后,微仰着头,有着一双惺忪的眼睛,体型伟岸,当真是风度翩翩貌胜潘安。
两人后头则跟着两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大公主和二公主,亦是当今的太后与才受封诰命不久的惠昭夫人。
太后面容依旧富态,迎着微风和煦一笑,“妹妹你瞧这俩孩子,都不慢着点儿走!咱们两个跟也跟不上,真是岁月不饶人,咱们啊也老了……老了……”
笑了一会子,太后又不禁的叹起气来,“眼下你我姐妹四人,今也只有两位在京中,三妹最终却还是远嫁了,亦是逃不开的宿命......”
话说这三公主司马芜曲,受封为平赫夫人,在先帝故去后第二年,乃司马三十年被迫和亲衡伽国,终年不得归省。
惠昭夫人只紧紧攥着自己的手,不发一言,心中却挂念万分,如今边境战况不定,也不知三妹妹究竟安好与否......
回到驿馆之中歇息,太后正在一旁插花品茶,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司马靖说着话。
她忽而试探一问:“靖儿,如今你也老大不小了,还不思虑立后之事吗?”
司马靖猛然抬眼,听母亲忽提及此事,不由得心头一颤,望了望窗外的阮月。
他嘴角不禁微微一扬,又迅速转于严肃之貌,低下头来,眼神愈发坚定。
沉默良久才摇头道:“儿暂时还未有打算,如今宵亦边境不固,孩儿想着先把国事处理得当,再考虑这些事!”
太后没有再说话,也深知自己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自司马靖登基为帝以来,群臣多数便彻底倒向了李氏一族。
太皇太后多年把持政权不下,司马靖每每行下的旨意大体都被朝臣阻了回去,大志难酬。
自五年前平赫夫人被迫和亲至衡伽国处之后,司马靖便日夜钻研,誓要将朝中政见大权从太皇太后处夺回。
后来的三年,更是历经了多少明争暗斗总算是成了,可京中护卫勋伍军却始终被太皇太后把持。
勋伍军权至关重要,一为防御外来之敌,二为对抗内部之乱,三则是可保卫皇室安全。
如今太皇太后把持不放,若生二心,不正如一把利刃架在脖颈之处么?
自司马靖手掌大权后,改先帝政策,兴天下百姓,仅仅几年便已有了卓越成就,这番大改却使得李家慌了阵脚。
司马靖为彻底斩断前朝将士倾倒李家一族,两年前,便是夺回政见大权的第三个月。
司马靖将挚交好友,亦是李旦老将军之子李修直,派遣前往驻守边境,这才略略分了一些李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