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连秀才都还不是的宁江,面对着如此强大、几乎覆盖全城,可让猛虎惊慌、群狼奔逃的官威,也会像其他的考生一般惊惧、不安,若是稍微心虚一些,甚至双腿发软,瘫倒在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在他的后方,就有两名信心不足的学子,惊惶中打了退堂鼓,不安退却。
帝星高照,天人交感,上可定国,下可安邦!
在这个时代,文气,可以说是最庄严、最神秘的力量,它代表着儒家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正统地位,令诸子百家里的其它各家全都成了外道,它是人间帝王君权神授的象征,使得大周王朝万世一系,再不惧四夷的挑战。
但是对于宁江来说,这股文气虽然强大,但还无法撼动他的“金魄”。
虽然如此,他也能够感应到自身金魄的些许摇动,由此可知,进士这一级别的文气的确是不可小觑,若是用在战场上,化作军势,几乎等于给己方的士兵加上了强**uff,同时大幅削弱敌人的士气,难怪说,每一个进士出生的儒将都是“万人敌”。
宁江相信,如果不是元魔皇的横空出世,彻底结束了儒家天下,大周王朝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数百年不衰。
只可惜,元魔皇的出世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是他提前谋划,恐怕最多也只能延缓儒道的衰败,而最后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也还未知。
队伍排成了两队,四名小童提着灯笼从府门里走出,一同转身,分作两排,领着两队学子鱼贯而入。随着童子的带领,学子们先后进入院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尊挡在所有人面前的文圣神像。
每一排的两个学子,一同向文圣鞠躬,然后分从左右绕过文帝像,进入会场。
宁江位于队伍的后端,来到文帝像前,抬头看着文圣孔子之像。
尧之为君巍巍乎,武王临渊斩乱臣!
上野获麟夫子泣,遂著春秋镇河山!
自“铸圣”成功,儒道独尊之后,原本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的文圣孔丘被不断神话。西狩获麟,不喜反泣,知道这是上天知吾道不昌,令其为不王之圣,遂笔削《春秋》,令乱臣贼子惧……然而最初的孔夫子,也不过就是周游列国,欲求官职而不得的普通人。
当然,现在的儒家天下,这种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单是一个“不敬圣贤”,基本上就是前途无亮。
与身边的另一人,一同对着孔子的圣像拜了一拜。
这一瞬间,隐隐的,有无形的气运往圣像投去,虽然微弱如丝,对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也无法觉察,但宁江还是清晰的体悟到了这种气运的转移。
他的嘴角,溢着一丝冷笑。
——天下英雄俱入吾彀中矣!
在重生前的那上一世里,为了能够重生,他也曾试着从儒道方面着手,不过因为那个时候,文帝宫已经被元魔皇彻底摧毁,天下儒生文气尽失,他自也没有能够得到什么。
虽然如此,对于儒家的文气体系,他却已是要比其他人了解得多,是以,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整个文气体系并没有天下书生所想的那么神圣,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尽管如此,他却也不得不承认,构建出这一整套文气体系的人,的确是非常的了不起,甚至可称得上是只手遮天。而不管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骗局,它的确是开创了大周王朝八百年的盛世,使得华夏子民不需要再担心外族的欺侮,也使得在这八百年间,虽然也有战火和纷争,但至少没有再发生那种席卷天下、十室九空的朝代更替。
只是,这个世界,终究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能够“万世一系”的,不管当初的开创者是多么的理想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弊端在不断的积累中,不知不觉,就变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座大山,而一旦有人想要搬开这座大山,再一次的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那些占据了话语权的受益者就会拿着至高无上的圣贤书狠狠的把他压下去,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也正因此,这个儒家天下,不但失去了其一开始容纳百川的开明,反变得越来越保守,最终犹如一潭死水,在这死水般的几百年间,科技也好,制度也好,都不再有任何的进步,甚至胆敢让它进步的人,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拜完圣像后,宁江随着队伍,进入院中,前方阶台之上,放置着三张桌子,桌后坐着三人,分别是临江郡知府典宏、省城下来的学政桑乐志,以及朝廷临时认命的考监欧永昌。
以文气放出官威的,正是知府典宏。
所有考生排列齐整,四名童子提着灯笼往两侧离去。紧接着,知府典宏便开始训话,训完话后,便由学政大人解说考场规则,当然,即便是他不说,其实每一个人也都一清二楚。
然后,考监欧永昌一个个的念着名字,念到名字的人上台领了考牌,被衙卫带到各自的考棚。
宁江被点到名字,上台的时候,知府典宏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等所有考生前都被带走后,桑乐志道:“刚才的那个宁江,莫非就是在岳湖诗会上作出《长歌行》的宁江?”
典宏道:“不错!”
桑乐志笑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今这首诗,已不知在多少学堂挂着,单是这一首,就足以让他身后留名了,我本以为,能够写出这般佳作的人,只怕也是个上了岁数,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的学者,不想竟是一个少年。”
典宏道:“桑大人有所不知,这少年年幼时便父母双亡,去岁更曾被奸人陷害,若是普通人,仅过这些磨难,难免自暴自弃,不想这少年反而因此奋发图强,在这些日子里,日日在家用功读书,几乎是一刻不曾松懈。本官初得地方官员上报此子之毅力与刻苦时,兀自有些不信,因此亲自暗访,几次经过高锁县,无人不夸赞此子之用功,从他院后经过,也每每能够听到读书声。本官也收集了他这数月以来,从家中送出,请人评判指点的文章、策论,竟是一日比一日精进,竟连本官也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
桑乐志、欧永昌俱知典宏为人一向刚正,既然连他都这般夸赞,那断无虚言,一同道:“难得!难得!”
典宏道:“在本官看来,以此子的实力,考过这场当无问题,不过最终还要看他自己发挥如何!”
……
[记得要投推荐票啊!]xh.52
在他的后方,就有两名信心不足的学子,惊惶中打了退堂鼓,不安退却。
帝星高照,天人交感,上可定国,下可安邦!
在这个时代,文气,可以说是最庄严、最神秘的力量,它代表着儒家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正统地位,令诸子百家里的其它各家全都成了外道,它是人间帝王君权神授的象征,使得大周王朝万世一系,再不惧四夷的挑战。
但是对于宁江来说,这股文气虽然强大,但还无法撼动他的“金魄”。
虽然如此,他也能够感应到自身金魄的些许摇动,由此可知,进士这一级别的文气的确是不可小觑,若是用在战场上,化作军势,几乎等于给己方的士兵加上了强**uff,同时大幅削弱敌人的士气,难怪说,每一个进士出生的儒将都是“万人敌”。
宁江相信,如果不是元魔皇的横空出世,彻底结束了儒家天下,大周王朝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数百年不衰。
只可惜,元魔皇的出世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是他提前谋划,恐怕最多也只能延缓儒道的衰败,而最后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也还未知。
队伍排成了两队,四名小童提着灯笼从府门里走出,一同转身,分作两排,领着两队学子鱼贯而入。随着童子的带领,学子们先后进入院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尊挡在所有人面前的文圣神像。
每一排的两个学子,一同向文圣鞠躬,然后分从左右绕过文帝像,进入会场。
宁江位于队伍的后端,来到文帝像前,抬头看着文圣孔子之像。
尧之为君巍巍乎,武王临渊斩乱臣!
上野获麟夫子泣,遂著春秋镇河山!
自“铸圣”成功,儒道独尊之后,原本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的文圣孔丘被不断神话。西狩获麟,不喜反泣,知道这是上天知吾道不昌,令其为不王之圣,遂笔削《春秋》,令乱臣贼子惧……然而最初的孔夫子,也不过就是周游列国,欲求官职而不得的普通人。
当然,现在的儒家天下,这种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单是一个“不敬圣贤”,基本上就是前途无亮。
与身边的另一人,一同对着孔子的圣像拜了一拜。
这一瞬间,隐隐的,有无形的气运往圣像投去,虽然微弱如丝,对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也无法觉察,但宁江还是清晰的体悟到了这种气运的转移。
他的嘴角,溢着一丝冷笑。
——天下英雄俱入吾彀中矣!
在重生前的那上一世里,为了能够重生,他也曾试着从儒道方面着手,不过因为那个时候,文帝宫已经被元魔皇彻底摧毁,天下儒生文气尽失,他自也没有能够得到什么。
虽然如此,对于儒家的文气体系,他却已是要比其他人了解得多,是以,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整个文气体系并没有天下书生所想的那么神圣,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尽管如此,他却也不得不承认,构建出这一整套文气体系的人,的确是非常的了不起,甚至可称得上是只手遮天。而不管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骗局,它的确是开创了大周王朝八百年的盛世,使得华夏子民不需要再担心外族的欺侮,也使得在这八百年间,虽然也有战火和纷争,但至少没有再发生那种席卷天下、十室九空的朝代更替。
只是,这个世界,终究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能够“万世一系”的,不管当初的开创者是多么的理想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弊端在不断的积累中,不知不觉,就变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座大山,而一旦有人想要搬开这座大山,再一次的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那些占据了话语权的受益者就会拿着至高无上的圣贤书狠狠的把他压下去,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也正因此,这个儒家天下,不但失去了其一开始容纳百川的开明,反变得越来越保守,最终犹如一潭死水,在这死水般的几百年间,科技也好,制度也好,都不再有任何的进步,甚至胆敢让它进步的人,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拜完圣像后,宁江随着队伍,进入院中,前方阶台之上,放置着三张桌子,桌后坐着三人,分别是临江郡知府典宏、省城下来的学政桑乐志,以及朝廷临时认命的考监欧永昌。
以文气放出官威的,正是知府典宏。
所有考生排列齐整,四名童子提着灯笼往两侧离去。紧接着,知府典宏便开始训话,训完话后,便由学政大人解说考场规则,当然,即便是他不说,其实每一个人也都一清二楚。
然后,考监欧永昌一个个的念着名字,念到名字的人上台领了考牌,被衙卫带到各自的考棚。
宁江被点到名字,上台的时候,知府典宏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等所有考生前都被带走后,桑乐志道:“刚才的那个宁江,莫非就是在岳湖诗会上作出《长歌行》的宁江?”
典宏道:“不错!”
桑乐志笑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今这首诗,已不知在多少学堂挂着,单是这一首,就足以让他身后留名了,我本以为,能够写出这般佳作的人,只怕也是个上了岁数,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的学者,不想竟是一个少年。”
典宏道:“桑大人有所不知,这少年年幼时便父母双亡,去岁更曾被奸人陷害,若是普通人,仅过这些磨难,难免自暴自弃,不想这少年反而因此奋发图强,在这些日子里,日日在家用功读书,几乎是一刻不曾松懈。本官初得地方官员上报此子之毅力与刻苦时,兀自有些不信,因此亲自暗访,几次经过高锁县,无人不夸赞此子之用功,从他院后经过,也每每能够听到读书声。本官也收集了他这数月以来,从家中送出,请人评判指点的文章、策论,竟是一日比一日精进,竟连本官也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
桑乐志、欧永昌俱知典宏为人一向刚正,既然连他都这般夸赞,那断无虚言,一同道:“难得!难得!”
典宏道:“在本官看来,以此子的实力,考过这场当无问题,不过最终还要看他自己发挥如何!”
……
[记得要投推荐票啊!]xh.52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儒道之天下霸主,儒道之天下霸主最新章节,儒道之天下霸主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儒道之天下霸主,儒道之天下霸主最新章节,儒道之天下霸主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