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dx; 第四章留洋知事
这里先按下祁占奎与张树亭说过啥话,张树亭要不要蹚这潭浑水不提。
再说新任知事王琴堂,虽然骑一头毛驴来赴任,但此人却绝非等闲之辈。在没来安肃之前,曾在上海华亭县做过知事。不但做过上海华亭知事,在做上海华亭知事之前,还曾留学日本,不但留学过日本,还曾是前清进士,深得上一级范阳道首老乔器重,这也是范阳道署早早通知安肃县公署,要全员出动,隆重迎接新知事的原因。
但一开始,安肃县公署公人哪里清楚这些,见一任知事,独自骑一头毛驴赴任,不由哭笑不得。要知道,这时候还是一九一二年的秋天,民国成立还只半年有余,但此时的安肃境却连换两任知事,第一任,也是大清朝安肃县最后一位知县,姓曾,曾知县喜欢坐轿子,出门坐一坐轿子还没什么,就是去一趟县衙后身茅房,也要轿夫抬着去。但民国成立三个多月过去,连一个安肃议会都没有组织起来,便干脆被上峰罢了职;第二任知事姓李,又是行伍出身,在队伍里爱骑马,从队伍上退下来后也爱骑马,从外地赶来安肃任职那天,就是骑马来的,但也不是他一人骑马来的,是由一帮人前呼后拥着,一同骑马来的。又是因为三个多月过去,不是挑厨子老赵的毛病,就是嫌饭做淡了或咸了,或挑杂役老楚的毛病,嫌他不是把马越喂越瘦了,就是把马越喂越懒了。正因为只关注自己与马的吃喝,没心思梳理县政和关注天下苍生,让安肃县民看不到一点新政举措,又被新成立的议会罢了职,卷铺盖走人了。这第三任知事,倒不喜欢坐轿,也不喜欢骑马,但看上去,却也是一副不着三四的样子,恐怕在这安肃境也呆不了很久,就会像第一任老曾,第二任老李那样,卷铺盖走人了。
正因为人们不大看好这第三任新知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走人。就连厨子老赵,杂役老楚也开始怠慢起来。厨子老赵这天中午本来给新任知事准备了一碗红烧肉,五个火烧,其它公人皆吃白菜炖粉条,每人三个火烧。因新知事的到来,这顿饭每人碗里还要格外多一块红烧肉。但因不看好这位新知事,也是自作主张,将特为新知事准备的一碗红烧肉,又回到锅里,最终只给新知事送去了一碗只有两块红烧肉的白菜炖粉条,三个火烧。杂役老楚碗里倒多出两块红烧肉来,本来也只能吃到三个火烧,这一顿却吃到了五个。
杂役老楚一见老赵这样,本来准备要好好替新知事收拾一下住处,再置上一床新被褥,这时也开始马马虎虎起来,新被褥也不准备置办了。
王琴堂对这一切似乎一点也没察觉。待与门口的几个老汉闲扯过一阵,来到县公署厨房,与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白菜炖粉条和三个火烧,也没有休息,让大家伙下午该干吗干吗。也不让人陪着,把嘴巴一抹,就径直出了县公署,往南而来。
王琴堂信步南来,沿街望去,就见安肃城沿街两侧,商铺,首饰铺、钱粮店、杂货铺、布店、肉铺、药铺……一家紧挨一家,再看并不宽阔的石板铺就的城街上,又是车水马龙市声嘈杂,南来北往客商熙来攘往。王琴堂不由暗自点头,真不愧南北通衢要冲,商贾云集重地。这一幕,也是上午进城后皆见识过的。
只是此时没人清楚,王琴堂信步南来,还奔着一个地方去的。这个地方,早在几天前,翻看《畿辅通志》和安肃当地县志,他就注意到了。其中《畿辅通志》上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说安肃县自古以酿酒著称,酒质好人所共知。尤其“润泉涌烧锅产酒以‘酒质清纯,酒香怡人’而闻名,远销京、津地区,购者蜂涌。”这给他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但给他印象更深的还是在保定范阳道署这两天。从邯郸老家来安肃赴任,第一站先到保定范阳道署报到,范阳道首前天为他接风,喝得就是润泉涌烧锅的酒,昨天晚上,老乔又为他送行,喝得同样也是润泉涌烧锅的酒。一接一送两次用酒,老乔也只是指了指杯中酒,对他说过一句:
“这酒,就是你即将赴任的安肃县上一个叫润泉涌烧锅产的酒。”
王琴堂不太懂酒,好与不好,他喝不出。但他知道,老乔喝的酒就一定错不了,不但错不了,老乔这话他也记下了。就在今天上午,刚进南城门,就见有许多大车小辆停在左首一店堂前,排着长长骡马车队,再看这些大车小辆上,或拉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陶坛或藤篓,或干脆空着车厢,却热闹异常。也是因为好奇,王琴堂不由让毛驴停下,抬头细瞅这座店堂,又见店堂上方雕饰有大团花朵图案的青砖花墙间,镶有一块玉石匾额,又见匾额上写有三个苍劲有力大字:“润泉涌”。
也是第一次来安肃,王琴堂显然并不清楚,原来志中所载润泉涌烧锅就在这里,或者说,老乔的一接一送,两次喝的酒,原来就产自这里。当时看罢,心头就是一动。待打听着来到县公署,又发现县公署距这座有名烧锅并不远,心头又是一动。一时间,便决定下午就来亲自看一看。
沿城街往南,就见功夫不大,王琴堂便再次来到了润泉涌烧锅店堂前。这时再看店堂下,正有七八个伙计,肩扛陶坛出出进进,虽是深秋,天已寒,但见他们个个却又是满头大汗,或干脆光着膀子,将扛出陶坛里的酒直接倾倒到最前面车辆的陶坛或藤篓里,或干脆将陶坛直接捆牢到最前面的车辆上,然后,接过车主人递过来的一个小牌牌,交到店堂口一张方桌上,再随口喊一声:
“张庄张套子的酒清了!”
或喊一声:
“梁各庄梁宝良的酒清了!”
或
“史各庄史偏子的酒清了,欠陶坛一口!”
再看方桌后,坐一光头汉子,穿黑布长衫,见伙计将手中牌牌交到他面前,一边“噼噼啪啪”拨动算盘珠子,还一边在一张宣纸上勾画不停,同时也随着喊一声,
“张庄张套子的酒清了!”
或:
“梁各庄梁宝良的酒清了!”
或:
“史各庄史偏子的酒清了,欠陶坛一口!”
这样的场景,走南闯北许多年,他还是第二见到。第一次是在上午,当然也是在这里。再看方桌前那穿黑长衫的光头汉子,王琴堂以为,不是这烧锅店堂的掌柜,恐怕就是东家了。王琴堂此来的目的,也想能尽快结识他们,好为下一步实施他的“实业兴县”计划做准备。于是,几步上前,可待一打听,原来这光头长衫汉子即不是润泉涌烧锅的掌柜,也不是东家,而是烧锅店堂的大伙计老孙。
而此时,润泉涌烧锅的东家张树亭,正在容城小祁庄光线暗淡的酒馆,边喝酒边等着他要找的人从醉梦中醒来呢。
这里先按下祁占奎与张树亭说过啥话,张树亭要不要蹚这潭浑水不提。
再说新任知事王琴堂,虽然骑一头毛驴来赴任,但此人却绝非等闲之辈。在没来安肃之前,曾在上海华亭县做过知事。不但做过上海华亭知事,在做上海华亭知事之前,还曾留学日本,不但留学过日本,还曾是前清进士,深得上一级范阳道首老乔器重,这也是范阳道署早早通知安肃县公署,要全员出动,隆重迎接新知事的原因。
但一开始,安肃县公署公人哪里清楚这些,见一任知事,独自骑一头毛驴赴任,不由哭笑不得。要知道,这时候还是一九一二年的秋天,民国成立还只半年有余,但此时的安肃境却连换两任知事,第一任,也是大清朝安肃县最后一位知县,姓曾,曾知县喜欢坐轿子,出门坐一坐轿子还没什么,就是去一趟县衙后身茅房,也要轿夫抬着去。但民国成立三个多月过去,连一个安肃议会都没有组织起来,便干脆被上峰罢了职;第二任知事姓李,又是行伍出身,在队伍里爱骑马,从队伍上退下来后也爱骑马,从外地赶来安肃任职那天,就是骑马来的,但也不是他一人骑马来的,是由一帮人前呼后拥着,一同骑马来的。又是因为三个多月过去,不是挑厨子老赵的毛病,就是嫌饭做淡了或咸了,或挑杂役老楚的毛病,嫌他不是把马越喂越瘦了,就是把马越喂越懒了。正因为只关注自己与马的吃喝,没心思梳理县政和关注天下苍生,让安肃县民看不到一点新政举措,又被新成立的议会罢了职,卷铺盖走人了。这第三任知事,倒不喜欢坐轿,也不喜欢骑马,但看上去,却也是一副不着三四的样子,恐怕在这安肃境也呆不了很久,就会像第一任老曾,第二任老李那样,卷铺盖走人了。
正因为人们不大看好这第三任新知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走人。就连厨子老赵,杂役老楚也开始怠慢起来。厨子老赵这天中午本来给新任知事准备了一碗红烧肉,五个火烧,其它公人皆吃白菜炖粉条,每人三个火烧。因新知事的到来,这顿饭每人碗里还要格外多一块红烧肉。但因不看好这位新知事,也是自作主张,将特为新知事准备的一碗红烧肉,又回到锅里,最终只给新知事送去了一碗只有两块红烧肉的白菜炖粉条,三个火烧。杂役老楚碗里倒多出两块红烧肉来,本来也只能吃到三个火烧,这一顿却吃到了五个。
杂役老楚一见老赵这样,本来准备要好好替新知事收拾一下住处,再置上一床新被褥,这时也开始马马虎虎起来,新被褥也不准备置办了。
王琴堂对这一切似乎一点也没察觉。待与门口的几个老汉闲扯过一阵,来到县公署厨房,与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白菜炖粉条和三个火烧,也没有休息,让大家伙下午该干吗干吗。也不让人陪着,把嘴巴一抹,就径直出了县公署,往南而来。
王琴堂信步南来,沿街望去,就见安肃城沿街两侧,商铺,首饰铺、钱粮店、杂货铺、布店、肉铺、药铺……一家紧挨一家,再看并不宽阔的石板铺就的城街上,又是车水马龙市声嘈杂,南来北往客商熙来攘往。王琴堂不由暗自点头,真不愧南北通衢要冲,商贾云集重地。这一幕,也是上午进城后皆见识过的。
只是此时没人清楚,王琴堂信步南来,还奔着一个地方去的。这个地方,早在几天前,翻看《畿辅通志》和安肃当地县志,他就注意到了。其中《畿辅通志》上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说安肃县自古以酿酒著称,酒质好人所共知。尤其“润泉涌烧锅产酒以‘酒质清纯,酒香怡人’而闻名,远销京、津地区,购者蜂涌。”这给他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但给他印象更深的还是在保定范阳道署这两天。从邯郸老家来安肃赴任,第一站先到保定范阳道署报到,范阳道首前天为他接风,喝得就是润泉涌烧锅的酒,昨天晚上,老乔又为他送行,喝得同样也是润泉涌烧锅的酒。一接一送两次用酒,老乔也只是指了指杯中酒,对他说过一句:
“这酒,就是你即将赴任的安肃县上一个叫润泉涌烧锅产的酒。”
王琴堂不太懂酒,好与不好,他喝不出。但他知道,老乔喝的酒就一定错不了,不但错不了,老乔这话他也记下了。就在今天上午,刚进南城门,就见有许多大车小辆停在左首一店堂前,排着长长骡马车队,再看这些大车小辆上,或拉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陶坛或藤篓,或干脆空着车厢,却热闹异常。也是因为好奇,王琴堂不由让毛驴停下,抬头细瞅这座店堂,又见店堂上方雕饰有大团花朵图案的青砖花墙间,镶有一块玉石匾额,又见匾额上写有三个苍劲有力大字:“润泉涌”。
也是第一次来安肃,王琴堂显然并不清楚,原来志中所载润泉涌烧锅就在这里,或者说,老乔的一接一送,两次喝的酒,原来就产自这里。当时看罢,心头就是一动。待打听着来到县公署,又发现县公署距这座有名烧锅并不远,心头又是一动。一时间,便决定下午就来亲自看一看。
沿城街往南,就见功夫不大,王琴堂便再次来到了润泉涌烧锅店堂前。这时再看店堂下,正有七八个伙计,肩扛陶坛出出进进,虽是深秋,天已寒,但见他们个个却又是满头大汗,或干脆光着膀子,将扛出陶坛里的酒直接倾倒到最前面车辆的陶坛或藤篓里,或干脆将陶坛直接捆牢到最前面的车辆上,然后,接过车主人递过来的一个小牌牌,交到店堂口一张方桌上,再随口喊一声:
“张庄张套子的酒清了!”
或喊一声:
“梁各庄梁宝良的酒清了!”
或
“史各庄史偏子的酒清了,欠陶坛一口!”
再看方桌后,坐一光头汉子,穿黑布长衫,见伙计将手中牌牌交到他面前,一边“噼噼啪啪”拨动算盘珠子,还一边在一张宣纸上勾画不停,同时也随着喊一声,
“张庄张套子的酒清了!”
或:
“梁各庄梁宝良的酒清了!”
或:
“史各庄史偏子的酒清了,欠陶坛一口!”
这样的场景,走南闯北许多年,他还是第二见到。第一次是在上午,当然也是在这里。再看方桌前那穿黑长衫的光头汉子,王琴堂以为,不是这烧锅店堂的掌柜,恐怕就是东家了。王琴堂此来的目的,也想能尽快结识他们,好为下一步实施他的“实业兴县”计划做准备。于是,几步上前,可待一打听,原来这光头长衫汉子即不是润泉涌烧锅的掌柜,也不是东家,而是烧锅店堂的大伙计老孙。
而此时,润泉涌烧锅的东家张树亭,正在容城小祁庄光线暗淡的酒馆,边喝酒边等着他要找的人从醉梦中醒来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润泉涌大烧锅传奇,润泉涌大烧锅传奇最新章节,润泉涌大烧锅传奇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润泉涌大烧锅传奇,润泉涌大烧锅传奇最新章节,润泉涌大烧锅传奇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