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天生蒙智之体么?提神醒脑汤虽然有提神醒脑,滋润智窍的功效,可是也不可能将天生蒙智之体打通呀?难道是……”
苏林的心中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心中大骇,“我知道了,是蒙智草。那该死的苏刘氏,原来这九年来,一直在给我的饭食中加入蒙智草,这才导致我迟迟不能开智。如果不是子衿这一碗提神醒脑汤,恐怕我真的要等考上童生以后才能开智了。”
智窍一通,开智对于苏林来说,便再也不是什么难事。董子衿见苏林突然面露喜色,便也高兴地问道:“苏林哥哥,有什么事值得高兴的么?”
“值得!太值得了。子衿,谢谢你的这一碗提神醒脑汤。现在,我开智无碍也!”
兴奋的苏林,马上拉着董子衿回到了厢房当中,苏林端坐书桌之前,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孔圣人的《论语》,而董子衿就坐在床头一只手托着下巴,痴痴地看着他。
“开智的言论等级越高,以后能够取得的成就便也就越高。天仁大陆有史以来记载的,能以孔子圣人之言开智的,唯亚圣孟子和半圣子思,今日,我苏林也来一试,看看这圣言开智有何难?”
端正坐直了身板,苏林的双目炯炯有神,翻开论语,从学而篇,一则则关于孔子的言论记载在眼前翻过。像方才一样,孔圣传递的思想在胸中荡漾,可是无论如何,都还没有达到气冲智窍的地步。
“果然,只是理解了《论语》圣言的表面意思,是不足以开智的。必须要真正的理解并且贯通,就好像十岁的苏文那样。他长期生活的环境,苏刘氏欺压于我,在他的心中有郁结,所以一旦他看到关乎孝悌的词句之时,便感同身受,将其中的思想融会贯通,冲破智窍……”
用圣言开智,哪里有那么容易?圣人的思想,要贯通成为自己的道,才能够冲破智窍。在《论语》当中,孔圣人大部分都是在贯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九种思想,九国就是各取其中一个字作为立国之本。
苏林翻阅《论语》,想要从中找到代表自己思想的道来,突然,心中一动,看到了为政篇中的“君子不器”,思绪如潮水一样涌动了起来,快速解读着这几句话。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会觉得,看到这四个字,让我的念头如此通达,胸中思想涌动,马上就要冲破智窍了呢?”
凭借直觉,苏林知道,如果自己要以圣言开智,就必定是这一句“君子不器”,可是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照直白的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
世人之所以难以圣言开智,就是因为圣人孔子的言论当中,蕴含的思想之深,每一句话都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一层意思。为了彻底地理解这一句“君子不器”,苏林发动脑海中的无字天书,迅速地搜索关于“君子不器”的一切相关记载。
最终,让苏林找到了这一句话最可信的出处。其实,这一句话的背后,还包含着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将自己的几个弟子叫到了身旁,指着一个装水的陶器说道,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就好比是这装水的器物一样,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装水。
这个时候,就有弟子纷纷上来向老师孔子求问自己是一个什么器。孔子微笑着一一给他们点了出来,其中最受孔子器重的弟子子贡被孔子比喻成了瑚琏。这瑚琏乃是上古时期,宗庙当中盛放黍稷的祭器,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之高,将他比喻成为瑚琏,意思就是子贡有安邦治国的才能。
但是,受到如此高评价的子贡却是皱着眉头,斗胆问了孔子道:“请问老师是什么器?”
孔子微笑着摇了摇头,口中轻声吐出了四个字:“君子不器!”
子贡方才恍然大悟,老师所言,寻常之人为器,就好像是那些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作用,而真正的君子,却是要多才多艺,不能够像“器”一样只有固定的作用。
子贡将自己所悟到的说了出来,其他的弟子也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子贡的悟性了得。但是,孔子却还是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了。
“君子不器”四个字后面承载着的便是这么一个孔圣与弟子子贡,也就是后来的半圣端木赐的一番言论典故。
苏林的悟性不差,在学校读书往往能够举一反三,但是他从这四个字当中能够体会到的也只不过是和子贡一样,以为孔子所说的君子是要多才多艺,不局限于一种才能罢了。但是,故事最后孔子对于子贡的回答却是摇头叹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子贡所说的不正确么?
“就差一点了!就差一点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苏林的脑子里疯狂地运转着,胸中的思想一点一点地涌动,“君子不器,所谓的器,寻常的不过一些装水的器皿,贵重一点的恍若祭祀的瑚琏,但是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只有固定的用途。而先贤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既然君子不能够与器皿相同,就说明君子不能够只有固定的用途,那么……又不是子贡所说的多才多艺,难道说……孔子的意思是……”
一拍脑袋,苏林突然咧着嘴大笑了起来,瞬间明白通透了,原来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真正的意思,不是君子应该多才多艺,而是根本就不应该有具体的才能,君子应该成为价值的承担者,应该形成自己的道。
君子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都是贯彻自己的道,也就是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而不应该只会某种或者某几种的才能。在孔子看来,那些所谓的才能都是末,而君子的道才是本。君子不器,而是要成为掌握器的人。
“君子不器,而要成为执器之人!哈哈!这就是我苏林的道,这才是我苏林的道!”
猛然间,苏林胸中的那一股君子不器的思想,涌动了上来,直冲眉心,根本毫不费力地就将他的智窍冲开,然后就只见一道金光直接从苏林的智窍冲上万里长空,这是真正圣人之言开智才具备的冲天斗牛之势。
苏林的心中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心中大骇,“我知道了,是蒙智草。那该死的苏刘氏,原来这九年来,一直在给我的饭食中加入蒙智草,这才导致我迟迟不能开智。如果不是子衿这一碗提神醒脑汤,恐怕我真的要等考上童生以后才能开智了。”
智窍一通,开智对于苏林来说,便再也不是什么难事。董子衿见苏林突然面露喜色,便也高兴地问道:“苏林哥哥,有什么事值得高兴的么?”
“值得!太值得了。子衿,谢谢你的这一碗提神醒脑汤。现在,我开智无碍也!”
兴奋的苏林,马上拉着董子衿回到了厢房当中,苏林端坐书桌之前,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孔圣人的《论语》,而董子衿就坐在床头一只手托着下巴,痴痴地看着他。
“开智的言论等级越高,以后能够取得的成就便也就越高。天仁大陆有史以来记载的,能以孔子圣人之言开智的,唯亚圣孟子和半圣子思,今日,我苏林也来一试,看看这圣言开智有何难?”
端正坐直了身板,苏林的双目炯炯有神,翻开论语,从学而篇,一则则关于孔子的言论记载在眼前翻过。像方才一样,孔圣传递的思想在胸中荡漾,可是无论如何,都还没有达到气冲智窍的地步。
“果然,只是理解了《论语》圣言的表面意思,是不足以开智的。必须要真正的理解并且贯通,就好像十岁的苏文那样。他长期生活的环境,苏刘氏欺压于我,在他的心中有郁结,所以一旦他看到关乎孝悌的词句之时,便感同身受,将其中的思想融会贯通,冲破智窍……”
用圣言开智,哪里有那么容易?圣人的思想,要贯通成为自己的道,才能够冲破智窍。在《论语》当中,孔圣人大部分都是在贯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九种思想,九国就是各取其中一个字作为立国之本。
苏林翻阅《论语》,想要从中找到代表自己思想的道来,突然,心中一动,看到了为政篇中的“君子不器”,思绪如潮水一样涌动了起来,快速解读着这几句话。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会觉得,看到这四个字,让我的念头如此通达,胸中思想涌动,马上就要冲破智窍了呢?”
凭借直觉,苏林知道,如果自己要以圣言开智,就必定是这一句“君子不器”,可是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照直白的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
世人之所以难以圣言开智,就是因为圣人孔子的言论当中,蕴含的思想之深,每一句话都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一层意思。为了彻底地理解这一句“君子不器”,苏林发动脑海中的无字天书,迅速地搜索关于“君子不器”的一切相关记载。
最终,让苏林找到了这一句话最可信的出处。其实,这一句话的背后,还包含着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将自己的几个弟子叫到了身旁,指着一个装水的陶器说道,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就好比是这装水的器物一样,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装水。
这个时候,就有弟子纷纷上来向老师孔子求问自己是一个什么器。孔子微笑着一一给他们点了出来,其中最受孔子器重的弟子子贡被孔子比喻成了瑚琏。这瑚琏乃是上古时期,宗庙当中盛放黍稷的祭器,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之高,将他比喻成为瑚琏,意思就是子贡有安邦治国的才能。
但是,受到如此高评价的子贡却是皱着眉头,斗胆问了孔子道:“请问老师是什么器?”
孔子微笑着摇了摇头,口中轻声吐出了四个字:“君子不器!”
子贡方才恍然大悟,老师所言,寻常之人为器,就好像是那些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作用,而真正的君子,却是要多才多艺,不能够像“器”一样只有固定的作用。
子贡将自己所悟到的说了出来,其他的弟子也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子贡的悟性了得。但是,孔子却还是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了。
“君子不器”四个字后面承载着的便是这么一个孔圣与弟子子贡,也就是后来的半圣端木赐的一番言论典故。
苏林的悟性不差,在学校读书往往能够举一反三,但是他从这四个字当中能够体会到的也只不过是和子贡一样,以为孔子所说的君子是要多才多艺,不局限于一种才能罢了。但是,故事最后孔子对于子贡的回答却是摇头叹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子贡所说的不正确么?
“就差一点了!就差一点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苏林的脑子里疯狂地运转着,胸中的思想一点一点地涌动,“君子不器,所谓的器,寻常的不过一些装水的器皿,贵重一点的恍若祭祀的瑚琏,但是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只有固定的用途。而先贤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既然君子不能够与器皿相同,就说明君子不能够只有固定的用途,那么……又不是子贡所说的多才多艺,难道说……孔子的意思是……”
一拍脑袋,苏林突然咧着嘴大笑了起来,瞬间明白通透了,原来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真正的意思,不是君子应该多才多艺,而是根本就不应该有具体的才能,君子应该成为价值的承担者,应该形成自己的道。
君子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都是贯彻自己的道,也就是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而不应该只会某种或者某几种的才能。在孔子看来,那些所谓的才能都是末,而君子的道才是本。君子不器,而是要成为掌握器的人。
“君子不器,而要成为执器之人!哈哈!这就是我苏林的道,这才是我苏林的道!”
猛然间,苏林胸中的那一股君子不器的思想,涌动了上来,直冲眉心,根本毫不费力地就将他的智窍冲开,然后就只见一道金光直接从苏林的智窍冲上万里长空,这是真正圣人之言开智才具备的冲天斗牛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