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反正 第七章 谒永陵三军恸哭 布檄文三桂反正

小说:三藩反正 作者:兰陵明华 更新时间:2024-08-04 23:17:09 源网站:顶点小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吴三桂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给将士们一个交待,也给自己一个交待。

  十二月一日一早,初冬的昆明格外的阴冷。天空飘起了细雨。吴三桂一身素缟,带领三军前往篦子坡。由于事先没有通知要去干什么,士兵们纷纷窃窃私语,不知道吴三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些百姓也跟在后面看热闹:“哎,看呀,平西王这孝衣孝帽的。要干嘛去呀?”

  “咳,这狗汉奸,不知道是家里什么人死了,活该!”

  永历陵位于太华山中,永明湖畔。当年吴三桂杀害永历,有些昆明市民冒着生命危险,将永历的尸骨埋葬于篦子坡上。由于仓促,也没有什么墓碑,就是个小坟头。如今,吴军将士再来到这里,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永历陵竟已成为一座规模相当宏大的陵寝,颇有皇家陵园的气派!原来这十多年间,吴三桂一直派人暗中加修永历陵,就逐渐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对此,清政府也是知情的,但认为吴三桂思念旧主嘛,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吴三桂命汪仕容各陈三强负责修陵,别的要求没有,只有一条:怎么气派怎么修!汪、陈二人也不含糊,比葫芦画瓢,照着十二陵的规格修建,神道有二里多长,两侧是石像,左文臣,右武将,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打头的挑着白幡,以吴三桂为首,全是白衣白甲,腰系麻绳,臂弯戴孝,马的身上也挽着白妙。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队伍列成方队,抬着牺牲品和大坛酒,演奏着祭陵曲,寄托着无限哀思。

  篦子坡并不高,下面地势平坦、开阔。墓碑就修筑在缓坡之上,两侧是曲折蜿蜒的石阶。只见墓碑高大雄伟,上书“大明永历皇帝之墓”八个大字,庄严肃穆。

  吴三桂驻足良久,抬头仰望。他缓缓迈动脚步,拾级而上。往事如梦境般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赐尚方...”

  “非终为虏臣...”

  “歃血为盟,共扶明室。如有...”

  “吾等屈身事满洲,以待其变。追永...”

  终于,吴三桂迈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来到墓碑之下。吴三桂朝墓三躹躬,然后跪倒:

  大明永历皇帝之灵在上:

  陛下,臣吴三桂来向您请罪了!您虽屈死于九泉,但有万民敬仰;我虽苟活在世上,但却遭千人唾骂。

  今天,我来祭奠您,只为了赎清我前半生的罪孽,求您原谅!

  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吴三桂仿佛做了一场大梦,现在梦终于醒了。

  吴三桂拜了大旗,传令道:“全军举哀!”

  哭声惊天动地,远近皆闻。吴三桂点上一柱香,又行了君臣大礼,众人也都跟着再次跪下,和着哀乐,三拜九叩首。

  这是忏悔的泪水。吴三桂杀害永历,犯了大罪。永历帝为人谦和、鲜有过失,颇有万历遗风。他在西南十余年,于百姓之中有很高的人望。吴三桂杀了永历,绝了人望,他对不起、有负于大明。三桂犯了罪过,向永历谢罪,向天下人谢罪。

  这是屈辱的泪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牺牲民族利益为代价,才换来一个平西王藩位。而今清廷一纸令下,说撤就撤了,他深感自己被愚弄被欺骗。同时,吴三桂所谓为清朝奋斗了大半辈子,立下赫赫战功,在清人眼里不过是一条狗而已。吴三桂降清,沦为了可耻的汉奸,他感觉万分屈辱,无颜见人。

  这也是释然的泪水。人在面临一项重大抉择,特别是事关生死命运的大事时,往往会顾虑很多,内心饱受煎熬。吴三桂从萌生反清意志,到最后走上反正道路,前后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他寝食难安、备受折磨,现在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心中反而轻松了许多。

  吴三桂的大哭,勾起了将士们对故国和故君的思念之情,也都纷纷痛哭起来。

  三军恸哭皆素缟,天地同悲感人心!

  此时,墓中突然飞出一只白鸟,这种鸟谁也没有见过,大如飞鹏,羽翼似雪,翅贯苍穹,举目若神,只见它在吴三桂的头顶盘旋了几周,然后大叫三声,即向天空飞去,消失在茫茫天际之间。

  “这是永历帝的灵魂所在!”汪仕容惊呼道,“永历帝说他原谅王爷了,还望王爷不忘皇恩,中兴大明,为他报仇!”

  “万岁!万岁!”三军将士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许久,吴三桂缓缓起身,面向三军。人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都纷纷止住哭声,看着三桂。只见吴三桂猛一拧头,将脑后的辫子甩到胸前,用手攥住。

  吴三桂凝视着这条辫子,这条象征着清政府统治、民族屈辱的辫子。猛然间,他抽出身上的佩剑,用力向辫子根部砍去!

  吴三桂剪掉了辫子!人群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将士们也纷纷抽出刀来,将辫子割去,然后狠狠地扔在地上,踩上两脚。

  吴三桂示意三军安静下来,“诸位,你们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靠的都是谁啊?”

  “都是托王爷您的福。”众将答道。

  “不对。”

  “那难道是朝廷?”

  “也不对。是托先帝的福。老夫原不过是一个待罪东陲的边将,是崇祯皇帝看得起我,封我为平西伯,赐我尚方宝剑。所以大家能有今天,全是靠大明的余荫啊。”

  众将点头称是。

  “大明将士们,我奉太祖十四世孙谕令,并以周王的名义,起兵反清,光复大明,你们可愿追随?”

  “誓死追随!誓死追随!”三军异口同声。汪仕容高声赞礼:“诸位将士,请静听周王讨清檄文!”

  胡国柱清了清嗓子,双手捧着檄文,登上高台,向吴三桂恭施军礼。吴三桂欠身还礼,挽首站在一旁。三军将士侧耳静听,胡国柱抑扬顿挫朗声读道: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悉:

  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众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惨矣!东宫定藩乏颠锫,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远夫偈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帝,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记名托孤,宗社是赖。姑饮泣忍隐,未敢轻举,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警惕者,盖三十年矣!

  兹彼夷君无道,奸邪高涨,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霄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悲,妇号子洋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官卖爵,仁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封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间,告庙兴师,克期进发。

  移会总统兵马上将耿,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长驱潞水,出铜鸵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剪彼嚣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习兵法,夺拔痪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量材优翟,无靳高爵厚封,起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单仕;所催征粮谷,封储仓库,印信册籍,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镇幸甚,天下幸甚!

  吴三桂垂手听完檄文,移步过来,向永历墓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手捧一碗清酒,在墓碑前轻轻洒过,然后把手一扬,将碗摔碎于地。

  吴三桂起身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谨告三军将士,伪清作恶,人神共愤,本王升旗举兵,逐鞑虏,复汉室,不破燕京誓不还!”

  三军将士顿时欢声雷动,高呼道:“万岁!”

  “扫灭鞑虏,报仇雪恨!”

  在这篇檄文中,吴三桂首度公布了自己降清的内幕,获得了世人的谅解;高举“拥立崇祯三太子”和“兴明讨虏”两面大旗,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吴三桂的政治声誉和个人威望。

  汉人扬眉吐气,清人胆战心惊。在吴三桂之前,搞反清复明的人也不少,像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郑成功、张煌言等,但他们的反清对清人造成的打击非常有限,反而成了清人自我吹嘘的资本。现在,吴三桂将让清政府第一次感到害怕。

  这篇檄文是吴三桂向清政府的宣战书,同时标志着南明第四政权——周(启)王朝的正式建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藩反正,三藩反正最新章节,三藩反正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