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谷城的守将名叫孙河,字伯海,乃是孙坚族子,亦是东吴名将孙桓之父。
其人性格忠直,讷言敏行,年少便随孙坚南征北战,常为先驱。
后孙坚去世,孙策起兵,便跟着吴景、吕范等人加入了孙策麾下,是为孙策创业班底之一。
本来孙策麾下的战将外姓之人极多,可随着这两年兵败,不少外姓大将战死。
因而此次为了抵抗刘备,孙策便动用起了孙家帮。
别看孙策起家艰难,实际上孙家人才极多,尤其是将才,比如守将孙河。
在受了孙策之令防备春谷之后,此人便下令严守城池,防止刘备军细作混入其中。
本来在春谷之地,是要让斥候观察水军动向的。
但由于鲁肃领了命令,整日来回晃荡,这些斥候见得多了,便不再起疑。
因而连太史慈悄悄摸到了城西芦苇荡尚且不知。
正值此夜天上乌云密布,城下伸手不见五指,孙河便令麾下道:
“今夜无月,四下皆黑,若见有人靠城,无论如何诉说,且先弓箭逼退,再来唤我。”
“尔等于此巡逻,不可让一人靠至城下,违者一队皆斩!”
其麾下众人皆领命行事,战在城上,士兵巡逻一丝不苟,城上火把来往,防备甚严。
于是当太史慈来到城下之后,看着城上巡逻士兵甚众,便沉声道:
“我军于此观察数日,敌军防备未曾减弱!”
“今见天色如此,正欲突袭,不料敌军防备反倒越发森严!”
“如此防备之下,虽能奇袭,亦难取之,不知诸位有何计策夺城?”
他虽不将城内守兵看在眼里,但也不想麾下兵马死伤过多,由此问计。
众人听得此言,便不住沉思,不一会儿时间,便见其麾下曲长武济出言道:
“将军,吾观敌军城上防备甚严,我等不妨兵分两路!”
“末将自领一军前去西门诈城,吸引敌军来此,将军自去东门!”
“若是敌军不疑,末将至得城内便去夺门!”
“若是敌军生疑,末将便即佯攻,将军自从后路袭之,或可一鼓下城!”
众人一听这话,皆是点头应诺,太史慈闻言,亦是抚须笑道:
“从吾三载,却有长进,此计可行也!”
他这么一夸奖,武济即涩然一笑,可余光撇到诸葛亮,却见其微微摇头,不由皱眉道:
“我见先生摇头,莫非觉得此计难行?”
太史慈等人见状,亦是看向了孔明,便见其摇头一笑道:
“并非将军之计不行,只是在下见敌将行事严谨,定有防备!”
“贸然前去猛攻,恐难顺利夺取此城!”
武济闻之,虽知诸葛亮身份不低,但见其年轻,便有些不悦道:
“那依先生之见,我军又当如何取城?”
诸葛亮闻言,摇头一笑道:
“亮却无夺城之计!”
武济一听,还待再说,太史慈却沉声道:
“既无良策,我军便依此计,总不至在此空耗时间,徒费良机!”
说着不等众人回话,他便依照武济的计策安排下去。
分了三千兵马与武济诈城,他则是带着本部九千余人绕至城后。
如此待得三更时分,武济即带着兵马朝着城下行去,至于百步,忽听一声高呼道:
“城下何人,速速止步,报上名来!”
武济见之,急忙笑着上前答话,言说自己乃是孙策派来的援军。
岂料他方才一步,便见城上弓弩手已然驾好了弓弩,咻的一声,便有一支弓箭射到了他脚下。
武济一看此状,顿时大惊失色,忙问道:
“城上兄弟为何如此,我等并无恶意,何以弓箭相加?”
而他一问,城上守将便高声道:
“管你何人,将军至前,断不能靠城!”
“若再进一步,休怪我等弓弩无情!”
看着城上防备如此严密,武济心中一骇,暗道今日恐难成事。
想了一会儿,他面上好生回着话语,私下却令麾下刀盾兵上前,准备强攻。
他这边准备动军,城上却派出兵马将消息报与孙河。
此时孙河才将睡下不久,听得此言,便即起身冷笑道:
“如今刘备大军在南,主公亲自守御,此地又无战事,何须兵马来援?”
“此必敌军诈城之计也,且与我整备兵马吾当亲破之!”
言罢,他就调集千余兵马准备带兵破敌。
可他刚一起身,忽觉不对,忙问道传令之人道:
“敌军有多少人马前来?均在西门不成?”
传令之人连忙回话,说敌军约莫两三千人。
孙河一听,便觉不对,他城内足有五千兵马之多,敌军即便来诈城,也不可能只有这点兵马。
想清楚之后,他便带兵来到街上准备道:
“且去让尔等在城外等候,待得天明再行入城,看尔等如何动之!”
士兵闻言,策马便即离去,如此过得片刻,忽听西面喊杀声四起。
众人见城外确实是敌军,便对孙河道:
“将军,既是敌军在西,我等不妨速速增援!”
可孙河一听,却摇了摇头道:
“且先暂待半刻,吾虑此恐是敌军声东击西之计也!”
众人见之,不再多劝,如此又等一刻,忽见东边喊杀声四起。
原来是太史慈领兵至东门之后,便一直等待,听得西边喊杀声,便令麾下士兵悄悄用钩索上城。
不料却被孙河兵马发现,两军又在东门交战。
孙河此时一见西门先有战事,东门后有声响,便知敌军主力多半在东门,由是带着兵马便朝东门杀来。
直至门前,便忙杀上城去,一时便与太史慈麾下战在一处。
两军厮杀一时,太史慈见城上喊声越来越大,知道是援兵前来,难以夺城,只得鸣金收兵。
孙河这边杀退了太史慈的进攻,便即大笑道:
“刘备军已然技穷,南边突破不得,又来春谷寻机!”
“吾又岂是那等轻易中计之辈!”
如此笑着,他又令麾下士兵严加防守,自己则是返回府内休息。
却说太史慈本欲奇袭,却被孙河看破,败退而归。
及至芦苇荡中,清点片刻,便见这一战损兵足有五六百人之多。
见此结局,太史慈心中自是恼怒道:
“今日奇袭不得,诸位且好生休整,待明日吾带尔等亲自夺城!”
众将听着,亦是一阵愤愤不平,可诸葛亮见此,却是上前笑道:
“将军且慢,亮有一计,或可破城!”
武济正因计策不成,心中羞愧,见他上前,便气闷道:
“既有计策,何不早言,非待我等损兵折将方才献计?”
诸葛亮听着此话,并不言语,只是静静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见他如此,便皱眉沉声道:
“先生又有何计可以破城?”
“眼下我军士卒疲惫,若真有妙计,不妨待得明日再施!”
可诸葛亮一听,却微微一笑道:
“此计非今夜不可行也,还望将军依得方才之略,先攻西门,再攻东门!”
“如此行事,此城便一鼓可下!”
众人听着,满以为是什么妙计,没想到是这番话语,顿时哂笑不已。
太史慈闻言,一时眉头紧皱,犹豫不决。
诸葛亮见之,一步上前拱手笑道:
“将军若从吾策,此城不下,愿受军法处置!”
太史慈见他神色坚定,不好多言,只得一咬牙道:
“也罢,吾便从汝之计,看敌军如何应之!”
说着,他再度带着兵马返回春谷城前,依旧是武济佯攻,他担任主攻。
但这一次他给武济配置五千兵马,自己则是领着七千余绕到城后。
此时时间已经将近五更,正是人精神疲惫之时。
武济一来,二话不说,带着兵马便冲向了城池,一时喊杀声再度响彻夜空。
一鼓作气势如虎,竟然直接杀到了城上。
武济见之,面露喜色,忙催促士兵攻城。
城内守兵见敌军来势汹汹,急忙派人前往城内叫醒孙河。
孙河刚睡的一个时辰,正是昏昏沉沉,忽听敌军去而复返,当下怒骂了一句便带着兵马朝着西门增援而来。
一至此处,便见敌军已经杀上城池,索性便带着麾下奋力厮杀,想把敌军逼下去。
可就在这时,太史慈在东边听得西边喊杀声,便令人悄悄摸到城下,用钩索朝着城上爬去。
待得孙策军发现之时,太史慈兵马便已上城。
两军见状,再度开始厮杀,但这一次,东门不仅迟迟没有援军,兵马还越杀越少。
太史慈见之大喜,索性取来盾牌亲自登上城墙。
同一时间,孙河正在西门拼杀,忽听东门喊杀声起,一颗心顿时跌落谷底,惊呼道:
“敌军何意,乃故技重施耶?”
他心想带着兵马增援,却见西门敌军越杀越勇,一时不得退去。
如此耽搁两刻,便听城内一个急切喊声道:
“敌军入城矣,敌军入城矣!”
孙河闻之,大骇不已,忙令麾下撤军,岂料他刚一撤到城下,便见太史慈已经领军杀至。
无奈之下,他只得迎上前去,与太史慈战在一处。
然则太史慈本是当世猛将,他并不是对手,又兼无马,岂能抗之!
不过三合便被打翻在地,擒获当场。
随着孙河被擒,春谷便正式宣告陷落。
太史慈一夜之间先败后胜,心中畅快不已,忙令人前去将诸葛亮请入城中笑道:
“亏得先生之计,我军才得一鼓取城!”
“但不知何故,还望先生告知?”
诸葛亮闻言,便对太史慈解释道:
“因亮见敌将行事谨慎,防备极为严密。”
“将军即便猛攻,也断难有成效!”
“然则彼等连日死守,士卒疲惫,今得一战,便即气泄,由此可攻!”
“又兼将军故技重施,敌将不备,见西门事起,自当先援西门。”
“由此东门松懈,凭将军之勇,故可一战而下!”
太史慈听罢这番言论,顿时对诸葛亮大为佩服。
今夜这个计策虽然简单,却是把握了人心之妙,非智者不可为也!
如此想着,他又想起自己捉到了孙河,便忙道:
“而今我军将敌将孙河擒获,此人乃孙策族兄,不知该当如何行事?”
诸葛亮听着擒获敌军主将,自是露齿一笑道
“我等本是由此打开通路,今即破敌,自当助主公击败孙策!”
“在下思虑,此地位于敌军大寨后方,见春谷被袭,孙策必要来救。”
“不妨以孙河印信,使部曲前去将孙策诈来。”
“但得孙郎离开大寨,我军必可夺其营垒!”
“待其失去营垒防护,我等再从此处出击,或可将其擒获!”
太史慈听得其谋,自是大喜,随之依计行事,又以孙河印信做书,让部曲带着假军令朝着孙策大营行去。
因是春谷距离繁昌仅有七八十里路,士兵行出春谷,连行不到一日,便抵达了繁昌大寨。
众人一听刘备军分兵奇袭春谷,便都是大惊不已,陈端忙道:
“主公,春谷乃我军后路,不容有失,既是将军求援,可见太史慈兵马不少!”
“当速速增援,免得春谷有失,招至大祸!”
若是别人突袭春谷,孙策自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但一听是太史慈领兵前来,他便令韩当等人严守营寨,带着五千兵马朝着春谷增援而去。
其人性格忠直,讷言敏行,年少便随孙坚南征北战,常为先驱。
后孙坚去世,孙策起兵,便跟着吴景、吕范等人加入了孙策麾下,是为孙策创业班底之一。
本来孙策麾下的战将外姓之人极多,可随着这两年兵败,不少外姓大将战死。
因而此次为了抵抗刘备,孙策便动用起了孙家帮。
别看孙策起家艰难,实际上孙家人才极多,尤其是将才,比如守将孙河。
在受了孙策之令防备春谷之后,此人便下令严守城池,防止刘备军细作混入其中。
本来在春谷之地,是要让斥候观察水军动向的。
但由于鲁肃领了命令,整日来回晃荡,这些斥候见得多了,便不再起疑。
因而连太史慈悄悄摸到了城西芦苇荡尚且不知。
正值此夜天上乌云密布,城下伸手不见五指,孙河便令麾下道:
“今夜无月,四下皆黑,若见有人靠城,无论如何诉说,且先弓箭逼退,再来唤我。”
“尔等于此巡逻,不可让一人靠至城下,违者一队皆斩!”
其麾下众人皆领命行事,战在城上,士兵巡逻一丝不苟,城上火把来往,防备甚严。
于是当太史慈来到城下之后,看着城上巡逻士兵甚众,便沉声道:
“我军于此观察数日,敌军防备未曾减弱!”
“今见天色如此,正欲突袭,不料敌军防备反倒越发森严!”
“如此防备之下,虽能奇袭,亦难取之,不知诸位有何计策夺城?”
他虽不将城内守兵看在眼里,但也不想麾下兵马死伤过多,由此问计。
众人听得此言,便不住沉思,不一会儿时间,便见其麾下曲长武济出言道:
“将军,吾观敌军城上防备甚严,我等不妨兵分两路!”
“末将自领一军前去西门诈城,吸引敌军来此,将军自去东门!”
“若是敌军不疑,末将至得城内便去夺门!”
“若是敌军生疑,末将便即佯攻,将军自从后路袭之,或可一鼓下城!”
众人一听这话,皆是点头应诺,太史慈闻言,亦是抚须笑道:
“从吾三载,却有长进,此计可行也!”
他这么一夸奖,武济即涩然一笑,可余光撇到诸葛亮,却见其微微摇头,不由皱眉道:
“我见先生摇头,莫非觉得此计难行?”
太史慈等人见状,亦是看向了孔明,便见其摇头一笑道:
“并非将军之计不行,只是在下见敌将行事严谨,定有防备!”
“贸然前去猛攻,恐难顺利夺取此城!”
武济闻之,虽知诸葛亮身份不低,但见其年轻,便有些不悦道:
“那依先生之见,我军又当如何取城?”
诸葛亮闻言,摇头一笑道:
“亮却无夺城之计!”
武济一听,还待再说,太史慈却沉声道:
“既无良策,我军便依此计,总不至在此空耗时间,徒费良机!”
说着不等众人回话,他便依照武济的计策安排下去。
分了三千兵马与武济诈城,他则是带着本部九千余人绕至城后。
如此待得三更时分,武济即带着兵马朝着城下行去,至于百步,忽听一声高呼道:
“城下何人,速速止步,报上名来!”
武济见之,急忙笑着上前答话,言说自己乃是孙策派来的援军。
岂料他方才一步,便见城上弓弩手已然驾好了弓弩,咻的一声,便有一支弓箭射到了他脚下。
武济一看此状,顿时大惊失色,忙问道:
“城上兄弟为何如此,我等并无恶意,何以弓箭相加?”
而他一问,城上守将便高声道:
“管你何人,将军至前,断不能靠城!”
“若再进一步,休怪我等弓弩无情!”
看着城上防备如此严密,武济心中一骇,暗道今日恐难成事。
想了一会儿,他面上好生回着话语,私下却令麾下刀盾兵上前,准备强攻。
他这边准备动军,城上却派出兵马将消息报与孙河。
此时孙河才将睡下不久,听得此言,便即起身冷笑道:
“如今刘备大军在南,主公亲自守御,此地又无战事,何须兵马来援?”
“此必敌军诈城之计也,且与我整备兵马吾当亲破之!”
言罢,他就调集千余兵马准备带兵破敌。
可他刚一起身,忽觉不对,忙问道传令之人道:
“敌军有多少人马前来?均在西门不成?”
传令之人连忙回话,说敌军约莫两三千人。
孙河一听,便觉不对,他城内足有五千兵马之多,敌军即便来诈城,也不可能只有这点兵马。
想清楚之后,他便带兵来到街上准备道:
“且去让尔等在城外等候,待得天明再行入城,看尔等如何动之!”
士兵闻言,策马便即离去,如此过得片刻,忽听西面喊杀声四起。
众人见城外确实是敌军,便对孙河道:
“将军,既是敌军在西,我等不妨速速增援!”
可孙河一听,却摇了摇头道:
“且先暂待半刻,吾虑此恐是敌军声东击西之计也!”
众人见之,不再多劝,如此又等一刻,忽见东边喊杀声四起。
原来是太史慈领兵至东门之后,便一直等待,听得西边喊杀声,便令麾下士兵悄悄用钩索上城。
不料却被孙河兵马发现,两军又在东门交战。
孙河此时一见西门先有战事,东门后有声响,便知敌军主力多半在东门,由是带着兵马便朝东门杀来。
直至门前,便忙杀上城去,一时便与太史慈麾下战在一处。
两军厮杀一时,太史慈见城上喊声越来越大,知道是援兵前来,难以夺城,只得鸣金收兵。
孙河这边杀退了太史慈的进攻,便即大笑道:
“刘备军已然技穷,南边突破不得,又来春谷寻机!”
“吾又岂是那等轻易中计之辈!”
如此笑着,他又令麾下士兵严加防守,自己则是返回府内休息。
却说太史慈本欲奇袭,却被孙河看破,败退而归。
及至芦苇荡中,清点片刻,便见这一战损兵足有五六百人之多。
见此结局,太史慈心中自是恼怒道:
“今日奇袭不得,诸位且好生休整,待明日吾带尔等亲自夺城!”
众将听着,亦是一阵愤愤不平,可诸葛亮见此,却是上前笑道:
“将军且慢,亮有一计,或可破城!”
武济正因计策不成,心中羞愧,见他上前,便气闷道:
“既有计策,何不早言,非待我等损兵折将方才献计?”
诸葛亮听着此话,并不言语,只是静静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见他如此,便皱眉沉声道:
“先生又有何计可以破城?”
“眼下我军士卒疲惫,若真有妙计,不妨待得明日再施!”
可诸葛亮一听,却微微一笑道:
“此计非今夜不可行也,还望将军依得方才之略,先攻西门,再攻东门!”
“如此行事,此城便一鼓可下!”
众人听着,满以为是什么妙计,没想到是这番话语,顿时哂笑不已。
太史慈闻言,一时眉头紧皱,犹豫不决。
诸葛亮见之,一步上前拱手笑道:
“将军若从吾策,此城不下,愿受军法处置!”
太史慈见他神色坚定,不好多言,只得一咬牙道:
“也罢,吾便从汝之计,看敌军如何应之!”
说着,他再度带着兵马返回春谷城前,依旧是武济佯攻,他担任主攻。
但这一次他给武济配置五千兵马,自己则是领着七千余绕到城后。
此时时间已经将近五更,正是人精神疲惫之时。
武济一来,二话不说,带着兵马便冲向了城池,一时喊杀声再度响彻夜空。
一鼓作气势如虎,竟然直接杀到了城上。
武济见之,面露喜色,忙催促士兵攻城。
城内守兵见敌军来势汹汹,急忙派人前往城内叫醒孙河。
孙河刚睡的一个时辰,正是昏昏沉沉,忽听敌军去而复返,当下怒骂了一句便带着兵马朝着西门增援而来。
一至此处,便见敌军已经杀上城池,索性便带着麾下奋力厮杀,想把敌军逼下去。
可就在这时,太史慈在东边听得西边喊杀声,便令人悄悄摸到城下,用钩索朝着城上爬去。
待得孙策军发现之时,太史慈兵马便已上城。
两军见状,再度开始厮杀,但这一次,东门不仅迟迟没有援军,兵马还越杀越少。
太史慈见之大喜,索性取来盾牌亲自登上城墙。
同一时间,孙河正在西门拼杀,忽听东门喊杀声起,一颗心顿时跌落谷底,惊呼道:
“敌军何意,乃故技重施耶?”
他心想带着兵马增援,却见西门敌军越杀越勇,一时不得退去。
如此耽搁两刻,便听城内一个急切喊声道:
“敌军入城矣,敌军入城矣!”
孙河闻之,大骇不已,忙令麾下撤军,岂料他刚一撤到城下,便见太史慈已经领军杀至。
无奈之下,他只得迎上前去,与太史慈战在一处。
然则太史慈本是当世猛将,他并不是对手,又兼无马,岂能抗之!
不过三合便被打翻在地,擒获当场。
随着孙河被擒,春谷便正式宣告陷落。
太史慈一夜之间先败后胜,心中畅快不已,忙令人前去将诸葛亮请入城中笑道:
“亏得先生之计,我军才得一鼓取城!”
“但不知何故,还望先生告知?”
诸葛亮闻言,便对太史慈解释道:
“因亮见敌将行事谨慎,防备极为严密。”
“将军即便猛攻,也断难有成效!”
“然则彼等连日死守,士卒疲惫,今得一战,便即气泄,由此可攻!”
“又兼将军故技重施,敌将不备,见西门事起,自当先援西门。”
“由此东门松懈,凭将军之勇,故可一战而下!”
太史慈听罢这番言论,顿时对诸葛亮大为佩服。
今夜这个计策虽然简单,却是把握了人心之妙,非智者不可为也!
如此想着,他又想起自己捉到了孙河,便忙道:
“而今我军将敌将孙河擒获,此人乃孙策族兄,不知该当如何行事?”
诸葛亮听着擒获敌军主将,自是露齿一笑道
“我等本是由此打开通路,今即破敌,自当助主公击败孙策!”
“在下思虑,此地位于敌军大寨后方,见春谷被袭,孙策必要来救。”
“不妨以孙河印信,使部曲前去将孙策诈来。”
“但得孙郎离开大寨,我军必可夺其营垒!”
“待其失去营垒防护,我等再从此处出击,或可将其擒获!”
太史慈听得其谋,自是大喜,随之依计行事,又以孙河印信做书,让部曲带着假军令朝着孙策大营行去。
因是春谷距离繁昌仅有七八十里路,士兵行出春谷,连行不到一日,便抵达了繁昌大寨。
众人一听刘备军分兵奇袭春谷,便都是大惊不已,陈端忙道:
“主公,春谷乃我军后路,不容有失,既是将军求援,可见太史慈兵马不少!”
“当速速增援,免得春谷有失,招至大祸!”
若是别人突袭春谷,孙策自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但一听是太史慈领兵前来,他便令韩当等人严守营寨,带着五千兵马朝着春谷增援而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最新章节,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最新章节,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