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随即想到,常言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李牧只得压下嘴边的话。
“宁城侯可有心事”
黄琬见李牧神色凝重,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李牧顿了顿,笑着说道:“无事,不过是想起了些琐事而已”
蔡邕看了看李牧,朗声说道:“老朽看得出来,定国是个爽朗之人,何事让定国,这般吞吞吐吐”
李牧摇了摇头,笑了笑,不再说话。
“宁城侯可是在思念远在凉州的妻稚子”
黄琬见李牧的神色,依旧是凝重,试探的问道。
李牧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墙壁,又垂下眼眸,神色温柔的一笑。
“正月初八,我离开凉州,今天已整整十天了确实想她们了”
“此番,我奉诏进京之前,便有传言,朝廷有人,置我于死地”
“一面是家人的悲切挽留,一面是陛下的诏书。”
“李牧只得别妻又别子,孤一人,前来雒阳,向陛下,也是向全天下昭示,李牧并无谋反之意”
“如今,我生死难料,家中贤妻稚子,何止是度如年”
李牧站起来,神色悲愤的说道: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
紫萧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恨满牙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
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应缓。
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不断。
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妾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李牧念的这首诗,名叫相思曲是唐代诗人,戴叔伦之作。描写了一个坚贞、勇敢的女子,思念她的郎。
“久闻宁城侯文韬武略,乃大汉堂堂的镇西将军。今一见,不过是浪得虚名也”
“宁城侯所作之诗,音律全无,况且,又是靡靡之音,只叙女子闺房思念实在是与宁城侯的份,相去甚远”
李牧话音刚落,卫仲道哂笑道。
“卫公子,您说错了”
只听得一道,如风铃般灵动悦耳,又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声音,从屏风后飘来。
李牧心下一顿,转看时,只见,一个约莫十七八,着红色棉裙的窈窕女子,走出屏风。
但见,那女子,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发如浮云,眼眸盈盈若秋水。
端的是个国色天香的古典美人
李牧心道:此女定是蔡琰了,想比在吴地待了近十年,有江南女子的口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昭姬,还不快回去,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能这般抛头露面”
蔡邕见自家闺女,突然从屏风后走出,心下一惊,板着脸,沉声说道。
“爹爹您就让昭姬留下来吧昭姬保证,下次再也不敢了”
蔡琰莲步轻移,来到蔡邕边,柔声说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蔡邕见自家闺女这样说了,况且还有外人在场,也不好太严厉,沉声道。
“昭姬见过宁城侯,见过黄大人,见过卫公子。”
蔡琰一脸欣喜的应了声,随即朝着李牧、黄琬、卫仲道施了一礼,柔声说道。
李牧三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卫公子,宁城侯所作之诗,粗听之下,确实毫无音律,细品之后,却非如此。”
蔡琰看着卫仲道,柔声说道。
“至于卫公子所说的此诗乃靡靡之音,只叙女子闺房思念,那便是误解宁城侯了”
“这首诗看似诉说,闺中女子如何思念自己的丈夫。”
“其实,这首诗是,丈夫站在妻子的角度上,将所有的思念诉说出来。”
“所以呢,这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体会。”
蔡琰见卫仲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说道。
蔡琰见李牧看着她笑,顿觉得双颊滚烫,心如小鹿乱撞。
“正因为宁城侯疼他的妻子,懂他的妻子,才会作出这般,令人感同受的佳作”
蔡琰一脸绯红的说道。
“若非昭姬解评,为父差点也要误会了宁城侯”蔡邕笑着点了点头,自嘲道。
“宁城侯为一个军人,作出这般煽柔的诗作,岂不失了男子气概”
卫仲道见蔡琰,让他失了面子,心下气恼,口气不善道。
“夫妻之间,本是琴瑟和鸣,闺房之中,更应吴侬软语。”
“难不成,卫公子还想用金戈铁马,来诉说夫妻分”
蔡琰见卫仲道这般固执,心下不喜,说道。
“为女子,就应该深居闺房,怎能这般抛头露面况且,你我早有婚约在,怎敢这般忤逆于我”
卫仲道又见蔡琰,这般让他颜面扫地,心下羞怒不已,沉声说道。
蔡琰见卫仲道,这般粗鲁无礼,心下虽是气恼,但也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暗自神伤
“卫公子,你与蔡姑娘之间的婚约,不过是长辈的一句玩笑话罢了”
“退一步说,卫蔡两家,可有正式的订婚仪式可有定信物婚嫁六礼可有”
“再退一步说,卫公子这般呵斥蔡姑娘,不过是仗着,河东卫家的家世罢了”
“蔡姑娘尚未嫁进卫家,便这般低声下气,若真嫁进卫家,还不得受尽委屈”
李牧看着卫仲道,沉声说道。
只见,卫仲道气的满脸涨红,捂着嘴,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好半晌,才哑着嗓子说道“想必宁城侯对自己的夫人很好喽”
“我与两位内子,相识三年有余,未曾对她们说过,半句重话”
“李牧本是一介布衣,起于并州微末之间,两位内子贤良淑德,一路相扶,不离不弃,更是不远千里,相随至凉州。”
“此般恩,李牧终其一生,难报万一”
“李牧心怀感恩,安敢不诚心相待所谓恩夫妻,恩在前,在后。”
李牧神色肃穆,沉声说道。
“如今我李牧,困于雒阳之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实乃可悲可叹”
李牧心下长叹一口气,神色悲愤的说道。
蔡琰看到,李牧说起他的两位妻子时,那般深、那般呵护、那般相敬,直觉得心下,又是羡慕又是酸涩又是黯然
感谢大家的订阅
感谢大家的推荐票
感谢书友淚、傷逝去2张月票
感谢书友单翼的天使2张月票
感谢书友eingzi的6张推荐票
感谢书友一群三开5张推荐票
感谢书友北宅404的4张推荐票
谢谢大家
本章完
“宁城侯可有心事”
黄琬见李牧神色凝重,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李牧顿了顿,笑着说道:“无事,不过是想起了些琐事而已”
蔡邕看了看李牧,朗声说道:“老朽看得出来,定国是个爽朗之人,何事让定国,这般吞吞吐吐”
李牧摇了摇头,笑了笑,不再说话。
“宁城侯可是在思念远在凉州的妻稚子”
黄琬见李牧的神色,依旧是凝重,试探的问道。
李牧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墙壁,又垂下眼眸,神色温柔的一笑。
“正月初八,我离开凉州,今天已整整十天了确实想她们了”
“此番,我奉诏进京之前,便有传言,朝廷有人,置我于死地”
“一面是家人的悲切挽留,一面是陛下的诏书。”
“李牧只得别妻又别子,孤一人,前来雒阳,向陛下,也是向全天下昭示,李牧并无谋反之意”
“如今,我生死难料,家中贤妻稚子,何止是度如年”
李牧站起来,神色悲愤的说道: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
紫萧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恨满牙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
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应缓。
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不断。
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妾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李牧念的这首诗,名叫相思曲是唐代诗人,戴叔伦之作。描写了一个坚贞、勇敢的女子,思念她的郎。
“久闻宁城侯文韬武略,乃大汉堂堂的镇西将军。今一见,不过是浪得虚名也”
“宁城侯所作之诗,音律全无,况且,又是靡靡之音,只叙女子闺房思念实在是与宁城侯的份,相去甚远”
李牧话音刚落,卫仲道哂笑道。
“卫公子,您说错了”
只听得一道,如风铃般灵动悦耳,又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声音,从屏风后飘来。
李牧心下一顿,转看时,只见,一个约莫十七八,着红色棉裙的窈窕女子,走出屏风。
但见,那女子,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发如浮云,眼眸盈盈若秋水。
端的是个国色天香的古典美人
李牧心道:此女定是蔡琰了,想比在吴地待了近十年,有江南女子的口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昭姬,还不快回去,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能这般抛头露面”
蔡邕见自家闺女,突然从屏风后走出,心下一惊,板着脸,沉声说道。
“爹爹您就让昭姬留下来吧昭姬保证,下次再也不敢了”
蔡琰莲步轻移,来到蔡邕边,柔声说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蔡邕见自家闺女这样说了,况且还有外人在场,也不好太严厉,沉声道。
“昭姬见过宁城侯,见过黄大人,见过卫公子。”
蔡琰一脸欣喜的应了声,随即朝着李牧、黄琬、卫仲道施了一礼,柔声说道。
李牧三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卫公子,宁城侯所作之诗,粗听之下,确实毫无音律,细品之后,却非如此。”
蔡琰看着卫仲道,柔声说道。
“至于卫公子所说的此诗乃靡靡之音,只叙女子闺房思念,那便是误解宁城侯了”
“这首诗看似诉说,闺中女子如何思念自己的丈夫。”
“其实,这首诗是,丈夫站在妻子的角度上,将所有的思念诉说出来。”
“所以呢,这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体会。”
蔡琰见卫仲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说道。
蔡琰见李牧看着她笑,顿觉得双颊滚烫,心如小鹿乱撞。
“正因为宁城侯疼他的妻子,懂他的妻子,才会作出这般,令人感同受的佳作”
蔡琰一脸绯红的说道。
“若非昭姬解评,为父差点也要误会了宁城侯”蔡邕笑着点了点头,自嘲道。
“宁城侯为一个军人,作出这般煽柔的诗作,岂不失了男子气概”
卫仲道见蔡琰,让他失了面子,心下气恼,口气不善道。
“夫妻之间,本是琴瑟和鸣,闺房之中,更应吴侬软语。”
“难不成,卫公子还想用金戈铁马,来诉说夫妻分”
蔡琰见卫仲道这般固执,心下不喜,说道。
“为女子,就应该深居闺房,怎能这般抛头露面况且,你我早有婚约在,怎敢这般忤逆于我”
卫仲道又见蔡琰,这般让他颜面扫地,心下羞怒不已,沉声说道。
蔡琰见卫仲道,这般粗鲁无礼,心下虽是气恼,但也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暗自神伤
“卫公子,你与蔡姑娘之间的婚约,不过是长辈的一句玩笑话罢了”
“退一步说,卫蔡两家,可有正式的订婚仪式可有定信物婚嫁六礼可有”
“再退一步说,卫公子这般呵斥蔡姑娘,不过是仗着,河东卫家的家世罢了”
“蔡姑娘尚未嫁进卫家,便这般低声下气,若真嫁进卫家,还不得受尽委屈”
李牧看着卫仲道,沉声说道。
只见,卫仲道气的满脸涨红,捂着嘴,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好半晌,才哑着嗓子说道“想必宁城侯对自己的夫人很好喽”
“我与两位内子,相识三年有余,未曾对她们说过,半句重话”
“李牧本是一介布衣,起于并州微末之间,两位内子贤良淑德,一路相扶,不离不弃,更是不远千里,相随至凉州。”
“此般恩,李牧终其一生,难报万一”
“李牧心怀感恩,安敢不诚心相待所谓恩夫妻,恩在前,在后。”
李牧神色肃穆,沉声说道。
“如今我李牧,困于雒阳之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实乃可悲可叹”
李牧心下长叹一口气,神色悲愤的说道。
蔡琰看到,李牧说起他的两位妻子时,那般深、那般呵护、那般相敬,直觉得心下,又是羡慕又是酸涩又是黯然
感谢大家的订阅
感谢大家的推荐票
感谢书友淚、傷逝去2张月票
感谢书友单翼的天使2张月票
感谢书友eingzi的6张推荐票
感谢书友一群三开5张推荐票
感谢书友北宅404的4张推荐票
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