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初春。关中平原依旧没有春意,植被还是一片枯黄。但是冬天的积雪消融不少。大地变的黄一块白一块。一座城池孤零零耸立其中,它的名字很应景—黄白城。
此时,黄白城南边几里外的平原上,大地突然震颤起来。东边和西边的地平线上,浮现出两列刀枪旌旗,以及战马骑士的身影。而后马啸嘶鸣,以及马蹄奔踏之声滚滚而来。
这两股骑兵,西边的是冯宇军的华雄军团,东边的是张济的西凉铁骑。
在朝廷将年号改为建安之前两个月,冯宇就悄然将华雄军团,高顺的陷阵营调入长安。并令屯守汉中平原的徐荣军团,以及上洛郡驻军,配合他们扫平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境内的西凉残余势力。
当两军骑阵相距不到五十仗时,张济的瞳孔因惊惧而聚敛起来。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骑兵。
整个战骑连人带马,除了马腿的下方小半截,全部被鳞状铁铠裹的严严实实。成列的战骑将阳光反射为明晃晃的一片,晃的张济都睁不开眼。
那战马仅肩高就近六尺,比普通人还高一头。战马上的骑士最奇特之处不是全身着甲,而是他们除手持一仗三尺的马槊,马鞍旁还挂着一种钉满铁钉,约五尺长的大棒。他们居然不用斩马刀,反而用这种钝器!
这就是冯宇新解锁出来的俱甲重装骑兵。他们所乘骑的马是高级马场中培育出的重型大马,体格类似原世界中的夏尔马。
此马虽然速度和耐力上比鲜卑的矮种战马要差不少,与西凉马接近。但在负重上,它远超鲜卑马和西凉马。因为自身重量,冲击力自然也是后者几倍。
张济此时想撤,但哪里还撤的了。敌骑此时已近在三十仗之内。密集的箭矢已从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下,重装骑兵背后的轻骑飞羽,开始向阵前进行覆盖式抛射。
张济的西凉铁骑,骑手甲胄若和普通军队比起来,堪称精良。但当下,也就勉强能挡住高速射来的箭矢。他们的战马可就不行了。时不时能见到因被射伤而惊跳的战马将骑手颠下马来。
咻…噗的一声,张济左前方的一名亲卫,坐骑瞬间扑倒在地。一支箭矢直接洞穿那战马的迎面骨。这名亲卫也向前飞出两仗,而后被万马踩踏的稀碎。
“挺槊,准备接敌!”张济鼓足勇气高喝起来,实际上他内心已是绝望无比。现在他庆幸的是,这一战没有将侄儿张绣拉来。
两军骑阵终于近距交锋了,重装骑兵的马槊轻易捅入对方人或马的身体后,便脱手扬长而去。
而西凉铁骑的马槊捅到重装骑兵的身上,往往是枪尖带着一溜火星,在铁铠上划过一道深深的划痕。
运气好的或扎的准的,能将枪头以接近垂直角度,凭借对冲的巨大动能捅入对方重铠,但自己也会被巨大反作用力掼下马来。
冯宇军前方重骑与对方错马而过后,那些轻骑飞羽已调转马头向后方跑去,边跑还边放箭后射。
当冯宇军的重装骑兵调转马头,摘下他们的狼牙棒时,发现张济残存的千余西凉铁骑已经溃散。
华雄冷哼了一声:“奶奶的,这么快就跑了!”他随即吩咐令兵以号角传令,让轻骑飞羽和骑兵斥候继续追击溃敌。
远方,大股的长安屯垦兵,华雄军团步兵营,以行军队阵列向黄白城下徐徐开来。他们中还夹杂着大量的辎重车队。
那些辎重车上装载着配重式投石机的构件。不过现在似乎用不着了,因为黄白城中的杨秋已经举了白旗。打扫战场时,张济的尸体也被找到,一支箭矢不偏不倚射入他的鼻梁之中。
半个月前,盘踞在京兆尹北部的杨秋在华雄打击下,连战连败,被迫带着残兵败将退入到黄白城。并请求来张济的援兵。
没想到今日张济就这么轻易败了,若不是杨秋亲眼所见,他都有点不敢相信。张济的军力可是在关中各路势力中数一数二的。
整个战斗过程,远处观战的杨秋也看得清楚。冯宇军重装铁骑那恐怖的战力,让他的心情反而轻松起来。因为他无需在降与战间继续犹豫不决。
华雄登上了这座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的小城。他的南面就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北面便是连接漠北,千沟万壑的黄土垅原。
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他就扫荡了京兆尹境内的梁兴与杨秋两部,但距离主公交给他的任务目标--控制黄河以西的关中平原全境,还很远。
……
春光明媚的庭院中,冯宇正与自己妻妾,还有他的一儿一女在凉亭中休憩赏花。凉亭中还有另外三个妇人,她们分别是孙策的母亲吴氏和诸葛玄的两个堂嫂。
近十个孩童在院中互相追逐嬉闹着。让冯宇以为自己身在某个原世界的小学操场上。
这些孩童自然都是三位妇人的子女,包括诸葛亮和孙权。冯宇会时不时的邀请这两家人来自己府中游玩。
此时,蔡邕在仆人引领下,径直向凉亭行来。吴氏与诸葛亮的两位庶母,知趣的向冯宇告辞,然后几声招呼,将孩童们召唤近前后告退而去。整个庭院一下清净下来。
蔡琰笑着问道:“父亲大人,今日来筑阳,是来看女儿啊,还是和女婿谈国事啊?”
不想,蔡邕表情严肃的说道:“此次正是为国事而来。”
蔡琰见如此状况,知道蔡邕定是有要事与冯宇相商。便对冯宇道:“父亲与夫君有要事相商,妾身和妹妹就先行告退了。”说罢,她和魏丽儿两人,抱着各自孩儿有说有笑的走了。
此时,冯宇方才问道:“岳仗有何事与小婿相告?”
蔡邕伸出两根指头,说道:“两件事,一大一小。汝要先听大的还是小的?”
冯宇笑着答道:“那就先小的吧,免得吾先听了大的,因惊诧过度忽略掉小的事。”
“小事就是朝廷并没有同意刘表的推荐,因为朱隽和杨彪不同意,汝应该知道他们在朝中份量吧。相反他们认为朱隽之子朱皓更适合。”
“这我已有所预料,等下再谈此事。那大的呢?”
“大的是袁绍,袁术都现反意!”
“啊?!”冯宇吃了一惊,这果然是影响天下大局的大事。
此时,黄白城南边几里外的平原上,大地突然震颤起来。东边和西边的地平线上,浮现出两列刀枪旌旗,以及战马骑士的身影。而后马啸嘶鸣,以及马蹄奔踏之声滚滚而来。
这两股骑兵,西边的是冯宇军的华雄军团,东边的是张济的西凉铁骑。
在朝廷将年号改为建安之前两个月,冯宇就悄然将华雄军团,高顺的陷阵营调入长安。并令屯守汉中平原的徐荣军团,以及上洛郡驻军,配合他们扫平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境内的西凉残余势力。
当两军骑阵相距不到五十仗时,张济的瞳孔因惊惧而聚敛起来。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骑兵。
整个战骑连人带马,除了马腿的下方小半截,全部被鳞状铁铠裹的严严实实。成列的战骑将阳光反射为明晃晃的一片,晃的张济都睁不开眼。
那战马仅肩高就近六尺,比普通人还高一头。战马上的骑士最奇特之处不是全身着甲,而是他们除手持一仗三尺的马槊,马鞍旁还挂着一种钉满铁钉,约五尺长的大棒。他们居然不用斩马刀,反而用这种钝器!
这就是冯宇新解锁出来的俱甲重装骑兵。他们所乘骑的马是高级马场中培育出的重型大马,体格类似原世界中的夏尔马。
此马虽然速度和耐力上比鲜卑的矮种战马要差不少,与西凉马接近。但在负重上,它远超鲜卑马和西凉马。因为自身重量,冲击力自然也是后者几倍。
张济此时想撤,但哪里还撤的了。敌骑此时已近在三十仗之内。密集的箭矢已从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下,重装骑兵背后的轻骑飞羽,开始向阵前进行覆盖式抛射。
张济的西凉铁骑,骑手甲胄若和普通军队比起来,堪称精良。但当下,也就勉强能挡住高速射来的箭矢。他们的战马可就不行了。时不时能见到因被射伤而惊跳的战马将骑手颠下马来。
咻…噗的一声,张济左前方的一名亲卫,坐骑瞬间扑倒在地。一支箭矢直接洞穿那战马的迎面骨。这名亲卫也向前飞出两仗,而后被万马踩踏的稀碎。
“挺槊,准备接敌!”张济鼓足勇气高喝起来,实际上他内心已是绝望无比。现在他庆幸的是,这一战没有将侄儿张绣拉来。
两军骑阵终于近距交锋了,重装骑兵的马槊轻易捅入对方人或马的身体后,便脱手扬长而去。
而西凉铁骑的马槊捅到重装骑兵的身上,往往是枪尖带着一溜火星,在铁铠上划过一道深深的划痕。
运气好的或扎的准的,能将枪头以接近垂直角度,凭借对冲的巨大动能捅入对方重铠,但自己也会被巨大反作用力掼下马来。
冯宇军前方重骑与对方错马而过后,那些轻骑飞羽已调转马头向后方跑去,边跑还边放箭后射。
当冯宇军的重装骑兵调转马头,摘下他们的狼牙棒时,发现张济残存的千余西凉铁骑已经溃散。
华雄冷哼了一声:“奶奶的,这么快就跑了!”他随即吩咐令兵以号角传令,让轻骑飞羽和骑兵斥候继续追击溃敌。
远方,大股的长安屯垦兵,华雄军团步兵营,以行军队阵列向黄白城下徐徐开来。他们中还夹杂着大量的辎重车队。
那些辎重车上装载着配重式投石机的构件。不过现在似乎用不着了,因为黄白城中的杨秋已经举了白旗。打扫战场时,张济的尸体也被找到,一支箭矢不偏不倚射入他的鼻梁之中。
半个月前,盘踞在京兆尹北部的杨秋在华雄打击下,连战连败,被迫带着残兵败将退入到黄白城。并请求来张济的援兵。
没想到今日张济就这么轻易败了,若不是杨秋亲眼所见,他都有点不敢相信。张济的军力可是在关中各路势力中数一数二的。
整个战斗过程,远处观战的杨秋也看得清楚。冯宇军重装铁骑那恐怖的战力,让他的心情反而轻松起来。因为他无需在降与战间继续犹豫不决。
华雄登上了这座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的小城。他的南面就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北面便是连接漠北,千沟万壑的黄土垅原。
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他就扫荡了京兆尹境内的梁兴与杨秋两部,但距离主公交给他的任务目标--控制黄河以西的关中平原全境,还很远。
……
春光明媚的庭院中,冯宇正与自己妻妾,还有他的一儿一女在凉亭中休憩赏花。凉亭中还有另外三个妇人,她们分别是孙策的母亲吴氏和诸葛玄的两个堂嫂。
近十个孩童在院中互相追逐嬉闹着。让冯宇以为自己身在某个原世界的小学操场上。
这些孩童自然都是三位妇人的子女,包括诸葛亮和孙权。冯宇会时不时的邀请这两家人来自己府中游玩。
此时,蔡邕在仆人引领下,径直向凉亭行来。吴氏与诸葛亮的两位庶母,知趣的向冯宇告辞,然后几声招呼,将孩童们召唤近前后告退而去。整个庭院一下清净下来。
蔡琰笑着问道:“父亲大人,今日来筑阳,是来看女儿啊,还是和女婿谈国事啊?”
不想,蔡邕表情严肃的说道:“此次正是为国事而来。”
蔡琰见如此状况,知道蔡邕定是有要事与冯宇相商。便对冯宇道:“父亲与夫君有要事相商,妾身和妹妹就先行告退了。”说罢,她和魏丽儿两人,抱着各自孩儿有说有笑的走了。
此时,冯宇方才问道:“岳仗有何事与小婿相告?”
蔡邕伸出两根指头,说道:“两件事,一大一小。汝要先听大的还是小的?”
冯宇笑着答道:“那就先小的吧,免得吾先听了大的,因惊诧过度忽略掉小的事。”
“小事就是朝廷并没有同意刘表的推荐,因为朱隽和杨彪不同意,汝应该知道他们在朝中份量吧。相反他们认为朱隽之子朱皓更适合。”
“这我已有所预料,等下再谈此事。那大的呢?”
“大的是袁绍,袁术都现反意!”
“啊?!”冯宇吃了一惊,这果然是影响天下大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