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昭唐 第337章 君臣合战(五)

小说: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8:0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颔下几滴口水,柔嫩的嘴唇泛着水润光泽。

  一张一合,口水舔回舌蕾。

  再舌尖一抿,身子一翻,玉臂撑着头,另一手搭在紧致的大腿上。眉目间,媚色流动,一缕秀发落在胸口上、嘴上和脸上。

  一盏油灯飘摇。罗汉床上,一半灯光撒在淑妃娇躯上,整个人半黄半黑。

  隔着珠帘,她十步外有张案几。

  “嗒嗒嗒………………”吴王急趋而入。

  “大郎,何事夜见呐。”甜腻的嗓音钻进耳朵。

  宫室空荡,远不如大明宫奢华。

  熏香释放间,抬眼看去,淑妃穿着轻薄的黑色纱衣,内里只有一件白兜肚。

  看到淑妃这副相,吴王眉头一凝,心中百转千回。从前贤惠守礼的母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沉默地立在珠帘之外。

  母子二人隔着这层晶莹的屏障,在不见人影的黑暗与寂静中,显得无比孤单。

  但出于身份,吴王只一瞥便收回目光,恭谨地参拜床上的艳丽妇人:“臣敬慎拜见殿下!深夜求见,恕臣冒犯之罪。”

  “来。”淑妃眼神迷离的伸出手臂,勾动手指:“吴王,离母亲近些。”

  吴王平身,只小跑到帘前,就叉手跪坐,开门见山奉告道:“小朱贼进犯王畿。关东百姓被烹杀,官吏屈从淫威。三辅士民有的逃走,有的赶来河西,镇守将士人心惶惶。这难道是将士群臣不努力么?是因为军力相比羸弱,是因为没有重臣同生共死,令他们感觉被抛弃。臣惶恐闻奏,请赴前线,与之共事!”

  淑妃手指隔空轻轻一点:“我的好大儿,你未历行伍,未遭流离,不知生之可贪,死之可畏,否则就不会说这糊涂话。那杀人盈城的潼关,别说什么衙兵禁军,就是都将节度,也是说死就死,也是你想去就去的?”

  “不,这是一次通知。”吴王叉手再拜:“长安乃我根本,圣唐决不容长安再度落日。臣既监国,现在认为应集军国之力全力维稳关中,然后援及圣帝征讨。圣帝那边,臣自会派大臣禀报。”

  “圣帝委汝监国,何曾许汝擅离金城宫?”淑妃声色一下冷淡:“此事,宰相可知晓?”

  “诏书有下,以诏书为准,诏书没说过臣不得离开金城。”吴王不为所动,神色坚定:“至于宰相们…………俟别殿下,臣自会召集群臣,剖明心迹。此刻,监国事,臣做主。”

  “骄横,汝辈骄横至此!”淑妃矫健坐起,单薄纱衣滑落肩头,披头散发审视着这个言行突然有些反常,有些陌生的儿子:“此言传至行在,播于朝堂,岂不致人猜忿?尔在金城监国而非长安,就不曾思量其中深意?”

  “臣当然明白。”吴王的声音异常清晰:“臣是长子,臣最长,这就是注定的事。圣帝非是一定要猜忌,而是在顾虑。帝王总是冷酷无情,况存亡之秋。救亡之君,心肠尤硬。”

  心底最害怕的事被道出,淑妃顿时心神涣散,失却了话题,只是茫然的喃喃:“但这对我母子不公平………是长子,是长子母,就该被猜忌,被防备么,圣帝不该这样对待我们………你不懂,我睡觉都不安生,梦见被栽赃,被宇文柔抓走,就像那小婊子把朱邪吾思拖进永巷窟室那般。”

  何虞卿又想起了那个负心汉说的:“在我心里,从来都是圣唐优先。绝没有谁委身于我甚至把自己当成嫁妆,就可以让我怎样。”

  “殿下。”吴王劝慰道:“何必总是往坏的方向想呢,也可往好的想。圣唐的确暂时无人撼动,我们这些附着的王子皇妃不用昼夜恐惧权臣篡位时被屠如猪狗,已经足够了。”

  “一时宠辱,又何足道哉?”

  “事君者,没有谁会一直受信,永葆常青。况且圣帝现在并未猜忌成形,有指使党羽谋害臣的意思。有些事,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便是必然。”

  吴王隔帘注视着灯下的母亲:“我们只需明白,彼此的底线何在……”

  他适时收住了话头。圣人对自己的猜忌或许只是出于政治必要,但母亲的敏感与安全感缺失已如惊弓之鸟,再说下去只会徒增其苦。

  “底线………”淑妃咀嚼着这个词,脸色苍白:“你这一去潼关,就是去踩那条线。圣帝和朝堂那些眼睛,会信你只是去守城?会不会认为,你是想借机邀买军心呢。”

  “也许会。”吴王眸光电也似的一扫,沉声道:“但臣不会就这样待在金城宫。臣无法坐视长安处在风雨飘摇,于是摒弃了踌躇。而且吴王贤,吴王贤,纵然群臣都谄媚,但我母子自己难道不知道吗?我们卑微到极处,如果没有一定看好,那才是砧板之肉。”

  说完,他深深一揖及地,起身时,不再看帘后:“这便告辞了,谨愿殿下长乐无极。”

  “你了不得,可你可曾想过,若你出了事,留下我与荔枝孤儿寡母待如何?”淑妃看着眼前判若两人的儿子,那个记忆中总让她暗自忧心的少年。

  “那也只有请殿下——”吴王的影子在灯下顿了一瞬:“节哀顺变,善自珍重。”

  油灯跳跃,映照着珠帘后淑妃垂在床沿边的消瘦面容,在墙壁上投出巨大的刺耳阴影:“大郎!!”

  吴王的轮廓淹没在黑夜之中。

  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

  出得翠微殿,冷风扑面而来,将吴王袖子满满鼓起。

  他负手俯瞰了眼在禁闭甬道外等候的火把,又望向漆黑的天,轻轻闭上眼睛,心中只有一片澄澈。

  人与人的路都是不可复制的。

  他走在自己的路上。

  哪怕路途风雨再大,大到步履维艰。哪怕荆棘丛生,刺得人伤痕遍布。他也仍旧痴痴笑笑,因为他体会其中滋味!

  ………

  不多时,离金城宫外门不远。

  吴王的队伍已经过来,当星星点点的火光出现,火把照出来的,是宫道上一群人影立在那,周围御史台、九卿,甚至卫尉寺的宫廷武士也若隐若现。

  吴王甫一出宫,郑延昌就接到了他谒见淑妃和打算去潼关的情报,便立即叫上人赶来拦截。

  最终郑延昌还是在门前拦下马队,草草叉手,神色冷漠:“殿下欲弃职责不顾?”

  “何人拦路?”队伍分开,吴王策马而出。

  “回大王。”王官祭酒元谢在旁边微微躬身,有些紧张:“是相国。”

  “看见了。”吴王驱马上前,在离人群七八步处停下,居高临下看着为首的郑延昌:“军务如火,寡人忧心如焚,方欲赴潼关督师,亲临前线,激励将士。这,难道不是最紧要的职责’?”

  “战阵凶险,非千乘所宜轻涉。”郑延昌前趋一步,看了过去:“这军事在行宫也可处置,何须殿下亲冒锋矢!”

  “坐地冲锋,何如相见白刃?”吴王环顾宫道上密密麻麻的大臣,军兵:“相国带这么多人过来,想干什么?”

  “臣不敢。”郑延昌俯身,再次拱手:“请殿下回宫歇息。”

  “请殿下回宫歇息——”黑暗里,众人纷纷俯身。

  “郑相。”见情势不妙,元谢连忙上前一拜,低声交涉:“勾当军国事者乃大王。大王行事,自有法度,何须臣子首肯?还是请相国快把路让开。”

  “元公!”人群里,有御史认出了元谢,冷冷叫出他:“王府祭酒,在此越职言事,摇唇鼓舌,不识狱吏之威乎?”

  元谢面色一白,下意识地望向吴王,咬紧了牙关。

  “郑君。”韩偓瞥向郑延昌,凑眉低喝道:“公已古稀之龄,非要与吴王难堪么?”

  王抟看着剑拔弩张的两帮人马,眉头紧蹙。

  这若是把吴王赶回去,他们等若是就与其结下了梁子。寻常亲王倒罢了,可吴王未来还说不准,特别是他现在一反常态表现出这副样貌,更让王抟迟疑。

  王抟忍不住看吴王,脸上却只有木然,他斟酌了半天,马鞭一指:“寡人再问一次,这路若汝让不开,便让卫尉来押寡人。”

  “郑公。”宰相和太子交恶,是历来大忌,王抟没想到吴王会说出这话,一副不肯让步的势头。哪怕他与郑延昌并无甚笃私交,也断没有坐视郑延昌与吴王结仇的意思。

  作为站在这的一员,他自认为有义务遏止事态,回头扯郑延昌袖子,低声苦苦道:“靠关中那点兵马就能另立门户吗?别忘了圣唐实力都掌握在圣人手上,朝廷也在这。且放他去罢!”

  “今日这么一看,吴王只是碍于身份,所以才默然无声。”李溪眼底浮现欣赏,也开解道:“小小年纪便懂得和光同尘,守拙度势,不可得罪。”

  一旁的韦说也是颔首:“公心只有圣唐,可荥阳郑氏的子女却还要继续出仕为妃。郑畋、从傥余德,不可毁于公手…………吾等只需明哲保身,不附任何一王,何必……”

  “闯过去!”吵吵嚷嚷中,眼见他们发生分裂,吴王双手一扯,陡然催马。

  “谁敢!”大群御史攘袖挤出,指着王府官员骂骂咧咧,厉声喝道:“尔辈教唆吴王行险,切莫自误!”

  “郑公!”韩偓咬牙道:“如此之事,稍有不慎,难道要群臣与公同受嫌恶吗?”

  “吴王春秋渐长,以上好色如命,我等随时可能变成吴王之臣……”

  “相国岂不念家族乎?”

  郑延昌睁开眼,满脸怒色的看着眼前乱象,猛地一举手,大喝道:“都退下了!”

  家与国,孰为轻重,不问可知。他固然不怕死,只盘算着让圣唐再次伟大,可荥阳郑氏的命运却也不能栽在他手上,跟着他一起冒险!

  熊熊火把下,宫门复寂。

  郑延昌背着手儿,阴沉着脸来回踱步。

  看看韩偓几个,又看了看吴王众人,心里一横便是甩动袖子:“拿来马!”

  一名中郎将牵来坐骑。

  郑延昌一个按鞍旋蹬就双手按在了马背上,身躯低趴,扫过群臣:“吴王年少,某与殿下同行,汝辈但奉公事。圣人留下的三千卫戍军,某带走了。金城宫安全,只在卫尉军身上。中书门下,飞书请在,再请圣人回师部分!”

  “敬受命。”萧宽叉手。

  卫尉寺的性质决定了其军人难以参与大规模战斗,但搞治安和宫廷防务却绰绰有余。

  再说圣人大军才又把这边扫荡了一圈,也没可防御的对象。

  郑延昌转头向吴王,厉声道:“某和圣唐在巢乱,在长安同生共死。难道某不急切关中安宁?可越急得当口,就越要镇静!记住,此刻殿下是统筹军政的护国者,不是凭着勇气,就可不与商量,说走就走的豪侠!”

  吴王深深吸口气,握着马鞭举手:“今晚我辈的言论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我辈的作为一定会流传青史。”

  自己不甘平凡,想稳住地位,想挽救这天崩地陷的五浊恶世。却须牢牢记住,不奋而向前,自己这个毫无根基的王,也只有在宫廷跟着母亲沉沦下去。

  而不是只想着眼前这点!

  自己专心在这和这些老奸巨滑的大臣们争权夺利,难道还能赢得了这些精怪?自己在这里勤勉监国,结交党羽,难道能比得了李政阳、李观音、李曲说他们的家势?

  只有跳出道之内,用另一种方式压下他们!

  没什么抱怨的,母亲的确一无所有,大舅二舅也人微言轻,但相反的,母亲也带给自己年长的好处。小门小户的舅甥情分,也远比那些豪门真挚可靠。

  文德武运,文德武运,弟弟们,我辈就都在这文德武运上,全力以赴吧。

  “出发!”郑延昌老眼里精光一闪,一夹马,在吴王之前就冲了出去!右手只是高高斜伸出:“万岁!”

  众目睽睽,韩偓、王抟、李溪、吴王与群臣、军兵也只是都绷紧了,随着郑延昌万岁二字出口,右手同样高高斜伸出。

  “万岁,万岁!”

  战马也似感染到气氛,希律律的只是一窝蜂发狂嘶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上命昭唐,上命昭唐最新章节,上命昭唐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