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系正在做登基的大梦,突然被人推醒。睁眼一看,李辅国站在他的面前。连忙起身,恭敬的说道:“一字并肩王让我回宫吧,我的诺言一定兑现。”
李辅国两眼望天,冷冷的说道:“你犯上作乱,图谋不轨,还敢口出狂言。李豫见机得快,你答应给我的,他都能给我。他是合法的继承人,拥立他顺理成章。你已经没有活在世上的必要了。”手一挥,两名侍卫上前用白绫将李系勒死。
三天后,太子李豫在唐肃宗的灵前登基,称为代宗皇帝,改年号为宝应元年。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元帅府司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辅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以宦官的身份担任宰相,成了唐朝太监的第一人。他和另一宰相元载联合,在朝廷之中党同伐异,飞扬跋扈,根本就不把唐代宗放在眼里,气焰极为嚣张。
唐代宗内心窝囊,还是想坐正皇帝的位置。想拉拢李辅国,改善一下关系。在宫中办了一桌酒宴,特意邀请宰相和六部尚书赴宴。人都到文明了,只有李辅国迟迟没有来。唐代宗派长子李适去请,李辅国做作了一番之后,才跟随李适来参加宴席。
进入宴会厅,唐代宗起身迎接。李辅国不但不行君臣之礼,反而毫无顾虑的说道:“大家都往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表明了要一手遮天。实际上唐代宗让他掌管宰相府和元帅府事务,已经把军国大事都放在他的身上了。举行宴会的目的,是想他让出一部分权力,没想到碰了钉子,李辅国不买账。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唐代宗的不满,更引起李适的强烈不满。
礼部尚书萧华看不过眼,讥讽地说道:“李丞相是要作皇上的主啊,难道就不怕背上犯上作乱的罪名啊?”李辅国瞟了萧华一眼,漫不经心的说道:“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我们之间的交情何等深厚,岂是你这叛臣能挑拨离间的。”萧华的确在安禄山的手下做过太守,有口难辩。只得忍气吞声。
李豫本想借提发挥,但由于李辅国掌握皇宫的禁军,不敢逼得急了,引来麻烦。其他大臣见皇上都敬畏三分,自是不敢向李辅国叫板。一顿酒宴,原是想使李辅国收敛一些,不想还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唐代宗正式上朝,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跪下朝见,但李辅国不跪。身为礼部尚书的萧华出班上奏:“启奏皇上,李辅国朝堂之上,不跪皇帝,犯了欺君之罪。臣执掌礼部,奏请治罪。”
唐代宗瞟了李辅国一眼,李辅国一脸的怒气,头一昂,眼睛向上斜视,根本不看唐代宗。唐代宗倒吸一口凉气,立即说道:“辅国辅佐功劳巨大,朕已经特许不行君臣之礼。这件事萧华不知,现在朕正式宣布。以后辅国上奏不用跪拜,褒奖他辅佐先皇之功。”
李辅国甚是得意,因此也恨上了萧华,上前向唐代宗拱一下手说道:“启禀陛下,礼部尚书萧华,曾经背叛朝廷,为安禄山重用,是朝廷的叛臣,应该斩首。”唐代宗说道:“此事父皇已经处置,但萧华办事不力,贬出京城,到峡州担任司马。”萧华伏在地上:“谢皇上恩典。”
虽然没有处死萧华,但已经辙消了他尚书的职务,贬官五级,李辅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得意洋洋的走到唐代宗的身前,面对大臣说道:“退朝。”
唐朝宫廷的变化,史朝义虽然不知情,但边将不敢进攻是实事。特意招集宰相许叔冀,元帅田承嗣商议向唐朝发起进攻的有关事宜。许叔冀说道:“听探子报告,李亨病重,几个皇子都想继位,唐朝内部争权夺利,争斗十分激烈。没有心思处理国事,更谈不上出兵。这样的好时机不能不利用,臣上奏立即向潼关发起攻击,再次夺取长安。”
田承嗣说道:“你说的是前些时的事了,李亨早死了,他的长子李豫继位,朝政也恢复了正常。目前我们燕朝的兵力,与唐朝相差不大。但是都掌握在各个将军的手里。范阳李怀玉有五万精兵,陈留张献诚有三万精兵,安志忠、薛嵩、薛忠义、能元浩等诸将各有两万精兵,加上洛阳的六万军士,朝廷有二十多万军队。用得好,完全有能力推翻唐朝。但是皇上新近登基,各将军都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他们不听皇上的调遣,形成不了合力,进攻能力大打折扣。臣建议先向各军队首领发一份圣旨,看看他们的反应,再进行部署。”
许叔冀说道:“田元帅的担心有道理,出征必先收拢人心。臣奏请皇上,发出诏书,征求节度使的意见。”史朝义虽然想扩展地盘,希望能有所建树。但也担心边将不听指挥,到时配合不力,反面适得其反。对许叔冀说道:“朕批准你们的上奏,中书省拟旨,向下发到边将手中,征求进攻长安的意见,要他们提出合理建议。”
第一个接到史朝义圣旨的是河南节度使陈留太守张献诚,只看了一眼,便将诏书递给身边的弟弟张献恭。“异想天开,老百姓听到打仗,就往外跑,攻击长安,谈何容易。要是打起来,种田的人都要跑光,补给都没了,还能打胜仗吗?征求意见,明摆着的事,多此一举。”
你就将实情回复上奏,而且徐州的李光弼虎视眈眈,我们抽不出兵来。范阳节度使李怀玉上奏折,赞成攻击长安,但范阳的兵动不了。安志忠、薛嵩、薛忠义都不愿出兵。能元浩干脆不回复,总之没有一个附和的。史朝义闷闷不乐,许叔冀说道:“先皇的威信是胜仗堆出来的,边将手中有兵,对皇上不信任,他们游移之间,保存实力。如果皇上亲自领兵打几个胜仗,攻克几个城池,就会威信大增。有了威信,才能服众。”
田承嗣听到这话,立即说道:“许丞相也是带兵出身的,应该知道攻克城池有多难。没有大军配合,孤军奋战,能攻克唐军把守的城池吗?谈何容易。现在只有先行整顿朝纲,将雄武皇帝制定的法典颁布实施,整顿好内部秩序。让军队守卫地盘,让百姓过一段太平的日子。然后统一行动,对抗唐朝,形成长期对抗僵持的局面。”
史朝义长叹一声说道:“大好时机,就这样白白的溜掉了。朕心有不甘,但又无能为力,只有长叹了。”
李辅国两眼望天,冷冷的说道:“你犯上作乱,图谋不轨,还敢口出狂言。李豫见机得快,你答应给我的,他都能给我。他是合法的继承人,拥立他顺理成章。你已经没有活在世上的必要了。”手一挥,两名侍卫上前用白绫将李系勒死。
三天后,太子李豫在唐肃宗的灵前登基,称为代宗皇帝,改年号为宝应元年。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元帅府司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辅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以宦官的身份担任宰相,成了唐朝太监的第一人。他和另一宰相元载联合,在朝廷之中党同伐异,飞扬跋扈,根本就不把唐代宗放在眼里,气焰极为嚣张。
唐代宗内心窝囊,还是想坐正皇帝的位置。想拉拢李辅国,改善一下关系。在宫中办了一桌酒宴,特意邀请宰相和六部尚书赴宴。人都到文明了,只有李辅国迟迟没有来。唐代宗派长子李适去请,李辅国做作了一番之后,才跟随李适来参加宴席。
进入宴会厅,唐代宗起身迎接。李辅国不但不行君臣之礼,反而毫无顾虑的说道:“大家都往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表明了要一手遮天。实际上唐代宗让他掌管宰相府和元帅府事务,已经把军国大事都放在他的身上了。举行宴会的目的,是想他让出一部分权力,没想到碰了钉子,李辅国不买账。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唐代宗的不满,更引起李适的强烈不满。
礼部尚书萧华看不过眼,讥讽地说道:“李丞相是要作皇上的主啊,难道就不怕背上犯上作乱的罪名啊?”李辅国瞟了萧华一眼,漫不经心的说道:“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我们之间的交情何等深厚,岂是你这叛臣能挑拨离间的。”萧华的确在安禄山的手下做过太守,有口难辩。只得忍气吞声。
李豫本想借提发挥,但由于李辅国掌握皇宫的禁军,不敢逼得急了,引来麻烦。其他大臣见皇上都敬畏三分,自是不敢向李辅国叫板。一顿酒宴,原是想使李辅国收敛一些,不想还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唐代宗正式上朝,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跪下朝见,但李辅国不跪。身为礼部尚书的萧华出班上奏:“启奏皇上,李辅国朝堂之上,不跪皇帝,犯了欺君之罪。臣执掌礼部,奏请治罪。”
唐代宗瞟了李辅国一眼,李辅国一脸的怒气,头一昂,眼睛向上斜视,根本不看唐代宗。唐代宗倒吸一口凉气,立即说道:“辅国辅佐功劳巨大,朕已经特许不行君臣之礼。这件事萧华不知,现在朕正式宣布。以后辅国上奏不用跪拜,褒奖他辅佐先皇之功。”
李辅国甚是得意,因此也恨上了萧华,上前向唐代宗拱一下手说道:“启禀陛下,礼部尚书萧华,曾经背叛朝廷,为安禄山重用,是朝廷的叛臣,应该斩首。”唐代宗说道:“此事父皇已经处置,但萧华办事不力,贬出京城,到峡州担任司马。”萧华伏在地上:“谢皇上恩典。”
虽然没有处死萧华,但已经辙消了他尚书的职务,贬官五级,李辅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得意洋洋的走到唐代宗的身前,面对大臣说道:“退朝。”
唐朝宫廷的变化,史朝义虽然不知情,但边将不敢进攻是实事。特意招集宰相许叔冀,元帅田承嗣商议向唐朝发起进攻的有关事宜。许叔冀说道:“听探子报告,李亨病重,几个皇子都想继位,唐朝内部争权夺利,争斗十分激烈。没有心思处理国事,更谈不上出兵。这样的好时机不能不利用,臣上奏立即向潼关发起攻击,再次夺取长安。”
田承嗣说道:“你说的是前些时的事了,李亨早死了,他的长子李豫继位,朝政也恢复了正常。目前我们燕朝的兵力,与唐朝相差不大。但是都掌握在各个将军的手里。范阳李怀玉有五万精兵,陈留张献诚有三万精兵,安志忠、薛嵩、薛忠义、能元浩等诸将各有两万精兵,加上洛阳的六万军士,朝廷有二十多万军队。用得好,完全有能力推翻唐朝。但是皇上新近登基,各将军都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他们不听皇上的调遣,形成不了合力,进攻能力大打折扣。臣建议先向各军队首领发一份圣旨,看看他们的反应,再进行部署。”
许叔冀说道:“田元帅的担心有道理,出征必先收拢人心。臣奏请皇上,发出诏书,征求节度使的意见。”史朝义虽然想扩展地盘,希望能有所建树。但也担心边将不听指挥,到时配合不力,反面适得其反。对许叔冀说道:“朕批准你们的上奏,中书省拟旨,向下发到边将手中,征求进攻长安的意见,要他们提出合理建议。”
第一个接到史朝义圣旨的是河南节度使陈留太守张献诚,只看了一眼,便将诏书递给身边的弟弟张献恭。“异想天开,老百姓听到打仗,就往外跑,攻击长安,谈何容易。要是打起来,种田的人都要跑光,补给都没了,还能打胜仗吗?征求意见,明摆着的事,多此一举。”
你就将实情回复上奏,而且徐州的李光弼虎视眈眈,我们抽不出兵来。范阳节度使李怀玉上奏折,赞成攻击长安,但范阳的兵动不了。安志忠、薛嵩、薛忠义都不愿出兵。能元浩干脆不回复,总之没有一个附和的。史朝义闷闷不乐,许叔冀说道:“先皇的威信是胜仗堆出来的,边将手中有兵,对皇上不信任,他们游移之间,保存实力。如果皇上亲自领兵打几个胜仗,攻克几个城池,就会威信大增。有了威信,才能服众。”
田承嗣听到这话,立即说道:“许丞相也是带兵出身的,应该知道攻克城池有多难。没有大军配合,孤军奋战,能攻克唐军把守的城池吗?谈何容易。现在只有先行整顿朝纲,将雄武皇帝制定的法典颁布实施,整顿好内部秩序。让军队守卫地盘,让百姓过一段太平的日子。然后统一行动,对抗唐朝,形成长期对抗僵持的局面。”
史朝义长叹一声说道:“大好时机,就这样白白的溜掉了。朕心有不甘,但又无能为力,只有长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