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到来让李显吓了一跳,在看到身形佝偻满面风霜的骆宾王之后,李显只觉得自己脑袋里那初唐四杰的风流形象顿时崩塌了四分之一,骆宾王大概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清秀少年,当然说美男子也算不上的,只是五官端正而已,大概是近些年来东躲西藏过的不太如意,所以看上去老了很多。
李显再也没想到这位居然还能囫囵个的出来,当初徐敬业谋反,骆宾王作为那份檄书的作者是受到朝野瞩目的,李显记得当时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眼见起兵不成就直接砍了己方的二十五个主要人物,带着二十五颗头颅投降了,当时说里面就有骆宾王的首级。
现在骆宾王突然又冒了出来,李显生怕是别人冒认,不过冒认骆宾王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会背上很大的政治包袱,并不十分划算,所以当时李显也是大半都相信了。
等检查过后,李显看了骆宾王证明身份的文书,虽然是多年以前的,但是也更可信一点,连忙让人好好将他安置了,安置之后李显也叹了口气,这年头不是文学家都能当好官的,骆宾王这个人大概是太正义了,所以在官场混的太艰难了,这样的人去任实职不太合适,李显开始思考给他安排一个闲职。
毕竟骆宾王一直在拥护李唐皇室,如今冒着风险从藏身之地跑到了长安,李显不能不照顾一下这位,然后骆宾王就奉上了一份上书,这份上书是直接给李显的,李显本来以为他要自荐为官,结果就接到了对方要求给皇帝找老师的上书。
李显看到骆宾王的上书这才反应过来,坏了,忘记给李重义安排老师了!当然这也不怪他,之前李重义的老师不是李显就是郑玘,要是让李重义当个太子吧,李显还能记得给他配个太傅之类的,然而人家都当皇帝了,这个老师的身份算什么?而且老师也不是能随便找的,李重义如今十一岁正是重塑三观的时候,万一被别人引歪了,那他和郑玘这么多年的教育岂不是白费了?
不过骆宾王说的也很对,李显想了想转头跟郑玘说:“给你加个太傅的衔吧。”
李重义是皇帝不是太子,在唐朝的官职之中其实是有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职位的,只不过这三个职位太过重要,轻易不会设置,现在正好是时候。
郑玘提醒道:“别忘了你自己,娄相也要有个位置才好。”
这都不是事儿,于是李显过去跟李重义说了一下,李重义立马同意让人诏书发出去,娄师德进太师,郑玘进太傅,李显……头上就多了个太保的名号,只不过这只是他要保证自己对李重义的思想教育能够插得进手,还要在找几个人真正的给李重义讲课才行。
毕竟如今娄师德在外面跟大食死磕,郑玘身为宰相忙了个底朝天,李显就更不用说了,这三个人都没什么功夫跟他讲课。
不过骆宾王虽然是才子,李显也没打算让他去教李重义,皇帝可以文采不好不会写诗也没什么,但是万万不能变成榆木脑袋,骆宾王在朝堂之上混的这么艰难,真让他一朝去当皇帝的老师,只怕没过两天就被人给弄下来了。
李显有些同情骆宾王转眼就给他请了个闲职回来:朝议大夫。因为骆宾王没啥突出的政治事迹,倒是诗文写的不错,李显就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不是很高正五品下阶,却也比他之前的官职要好很多了。
骆宾王十分感激李显,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的贫困交加,晚年也不知何去何从,如今李显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就是让他养老的意思了。
骆宾王今年已经七十一了,李显看着他身体似乎不太好,想想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谋反然后逃亡估计路上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李显看他独个前来,以为是他不放心便温言问道:“老翁亲友如今都在何方?我派人将他们接到长安同老翁一家团圆吧。”
骆宾王听了之后不由得老泪横流:“臣的家人……都已亡故。”
骆宾王当年能够逃走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太过匆忙凌乱,家人在路上就失散了,等他跑到西边安定下来之后也曾经打探过家人行踪,最后得到的结果十分不好,家里人都被抓了起来,因为他谋反的缘故,他的家人也没别的好说的了,皇室谋反还能留一条命被贬为庶人流放,他这种就是只能是一死一户口本了。
李显听了之后心下恻然,一边给骆宾王选了处好的房子送给他,一边安排了侍婢小厮都是按照他的品级来定的,骆宾王新下感激更甚,甚至还写了几篇诗文称赞李显。
骆宾王当官的本事不行,但是他写诗作文的水平可是一等一的高,而且也是士人认证的,大概因为他人品好的关系,他说李显好,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真的觉得李显好了,于是长安又来了一波人过来投奔。
李显心里松了口气,该说是善有善报吗?虽然他一开始只是可怜骆宾王,却不想他那糊了一半的名声又给转回来了,李显眼睛转了转就去找骆宾王问道:“不知老翁可愿将自身所学授与别人?”
骆宾王听了之后连忙摆手,自嘲笑道:“我这一生须臾蹉跎,有哪里能够为人师表?”
李显微微一笑:“老翁为天下读书人典范,乃我辈楷模,书院之中学子望眼欲穿只盼老翁能不吝赐教。”
别的不说,如果能学到骆宾王写文作诗的本事,文科在文采这方面那就不用担心了,至于时政方面那只能是看个人的领悟能力,这个有老师教却未必还能教好了。
骆宾王听了之后颇为心动,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官,然而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他既文采斐然也是想要在官场上一展身手的,如今熄了那个心思,想了想若是能够教书育人也是不错。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骆宾王介绍到了梅花书院,一时之间梅花书院也门庭若市了起来——一开始这地方就是李显为了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孤儿用的,到了后来因为他当上了摄政王这里也跟着水涨船高,一些普通平民家或者是富商家的孩子也给送了过来,而骆宾王来了之后,很多读书人也都愿意过来了。
骆宾王日子过的滋润起来,还给李显推荐了三个人:富嘉谟、吴少微以及谷倚。这三个人在后世名声并不如骆宾王大,但是在当下他们却是和骆宾王其名的文学大家,被称为北京三杰,尤其是富嘉谟和吴少微写的诗作更是被并称为吴富体。
不过大概是文辞华丽的人在政治道路上都不太顺利,这三个人的生平经历不如骆宾王坎坷,却也并不十分顺遂,官职不是很大,因为年纪也不小了,上进心没有年轻时那样强,在看到骆宾王寄来的书信之后思考了一下梅花书院的来历,也就带着包袱直接跑到了李显那里。
李显同样收留了两个人,赐给了他们房子,这两个人比较幸运家当什么的都带出来了,所以也不用李显过多安置。
休战之后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渐渐的开始有了不同的景象,长安这边旧族门阀都隐隐靠拢了过来,而洛阳那边则是各种新贵,大概还是跟出身有关系,旧族门阀都看不惯武曌很久了,只是之前没得选,现在终于有的选了,赶紧过来吧。
而对于李显光明正大的从自己这边挖人的举动,武曌也没办法,那些人要么就是一个人光杆司令无牵无挂,要么就是居家迁移,还有一些没有居家迁移的是因为人家是世家!所谓的世家就是地盘贼大人口贼多,虽然被武曌打击了这么多年,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因为一个人迁怒整个家族,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洛阳的朝廷就也要空一半了。
“压制世家果然任重而道远。”武曌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不知长安那边作何打算?”
武玄辉说道:“只怕要多有掣肘了。”
从太宗开始到武曌一直走在打压世家的道路上,成效也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李显抗不扛得住?洛阳很多新贵都在等着看长安的笑话,那些世家他们了解的很,都是一副你不用我就不是明君的嘴脸,当然也有好一点的世家人家埋头苦干真的凭本事往上走,还有一些除了个姓氏基本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偏偏还想要大块的蛋糕,武曌这么务实的人能留他们?滚吧你们,大周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
这些人只能愤愤不平的去长安了,结果……到了长安也碰了一鼻子的灰!首先摄政王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皇帝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见的,他们能够见到的大多都是从李显的摄政王府提拔上去的,这些人大多出身不是特别好,很多都是梅花书院出来的,没有背景就只能依靠摄政王或者郑相,他们的立场还用说吗?
武曌好歹还要想想朝堂平衡,一些没啥本事但是不能赶走的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但是李显这边比武曌那边还干脆,手上没有真本事的一概都不要,虽然给这些人特赦不用必须科举,但是也要通过考试的,那个考试实际上也不比科举简单到哪里去。
那些本来打着长安人少他们到这边就能得一二官位的人瞬间傻眼了,不少人都愤愤不平的表示李显这是倒行逆施,甚至还有人说他这样跟逆周有何不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然有所不同,更大的不同就是……我这里不要废物。”
这一句话得罪了许多人,于是之前李显那被糊过来一点的名声又开始被世家集体抹黑,李显一点也不在乎。
甚至有人当着李显的面说:“摄政王这是将朝廷当成自己的封地了吗?肆意任用朝廷命官,可还将圣人放在眼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有本事你也这么干啊。”
来人被噎了个够呛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简直是斯文扫地!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摄政王?
长安城内攻击李显的人开始渐渐变多,只不过也没到让大家都担心的地步,李显在长安的声望那还是没得说的,小龙王这个名号第一开始就是长安城内流传出去的啊,只不过这个外号已经很少人会叫了,毕竟李显已经不小了,而且也不够尊重。
这些人见李显油盐不进,想了想还是找人想要跟李显说一下,没办法,现在李显在大唐境内说是权势滔天都不为过,虽然有三省和丞相制约,但是……李显会选那些给他拖后腿的人?开什么玩笑。
最后这些人就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心里清楚李显的方式是对的,但是对于他这样打压世家也有点话要说,他只好转头找李显说了两句,李显慢悠悠的喝了口茶说道:“不外乎是能者上庸者下,他们自己没本事怪谁?”
“那也不能任由朝廷被寒门把持啊,寒门少伟男,殿下还是要三思才行。”
李显一脸惊奇的问道:“谁说朝廷被寒门把持了?什么时候我成寒门子弟了?”
骆宾王一脸心塞的看着他,李显只好继续说道:“现在朝中一共两位宰相,娄相和郑相,娄相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两朝老臣,他当宰相有人有意见?”
当然没意见啦,谁都知道娄师德现在是大唐肱骨,没了他怎么去打地盘?
见到骆宾王摇头李显又说道:“郑相,世家出身,不会有人觉得郑家不是世家吧?”
骆宾王额角一抽,听着李显还在哪里掰着手指头说着:“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皆是世家子,怎么就被一概而论成了寒门子弟呢?”
骆宾王心有点累,殿下,您说的那都是一二品的大臣啊,做官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有几个人能走到这个地步的?这些人都是世家子没错,但是……往下走可就是寒门子弟多了啊。
但是骆宾王年纪大了也不想跟李显死磕这点事情,有那个功夫他还不如去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孩子收来当弟子呢,他的儿女孙子孙女都被杀掉了,他一个是想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朝廷命官也算是报答了李显的恩情,另外一个也是想要找个人养老送终。
于是最后骆宾王也只能叹着气说道:“武曌性情刚烈在对上世家也不得不退让,殿下莫要太过激进啊。”
李显挑眉:“我知道您今天来只怕是被那些人烦到了,别的我也不多说,就告诉那些人,没屁点本事就知道从别人手里抢好处的我还真不用,要么老实趴着要么死,我说得出做得到。”
恩,李显其实十分想说有办法想去,没办法死去。只不过想一想骆宾王老头子估计会被气死所以就委婉一点吧。
骆宾王果然被气得够呛一连说了三遍:“殿下慎言!”
李显默默闭嘴,反正意思已经带到了,不过估计骆宾王会说的比这个还委婉许多,算了,那些人爱作死就作死去吧,舆论影响嘛,谁不会啊,之前李显是没腾出手来,自己这么多年不放嘴炮真是被小看了。
于是李显转头就去安排人开始四处散布那些旧族门阀是因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看着咱们摄政王心慈手软就跑过来投降,没想到还不死心的想要占领朝廷,想要天下的官都给他们当呐。
接着就是开始各种造谣比如:这些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就因为他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现在到了大唐还想浑水摸鱼呢。
长安城可以说是大唐的消息中心,这里的信息流传的很快,没过两天,对于这些旧族的各种谣言就尘嚣直上,他们倒也有心辩解,但是谣言这种东西除非有真凭实据的辟谣,否则大家都会选择相信啊。
到后来甚至不用李显去推动就有人自然而然的开始挤兑这些不上进的世家,没办法这些世家过来让一些士子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他们出身都不是那么好,也都是一路苦读上来的,好不容易大唐现在更多的录取寒门子弟他们有机会了,结果就来了一批世家。
尼玛,我们辛苦半天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你们一过来凭着姓氏不看本事就想做官?不能忍!
李显每天看着信阁给他送上来的各种消息看的特别开心,跟看热闹一样。
信阁就是专门手机消息用的,本来李显想要给这个部门取个名字叫信息部的,但是郑玘嫌弃画风太不一致,顺手给改成了信阁。
李显也无可无不可,折腾完信阁就遇到了这帮过来没事儿找抽的货,这些人在长安被民众骂得狗血淋头之后,李显转头就跑了——他得去练兵!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脑子进的水,他应该跟郑玘商量完了之后,然后让郑玘去的!练兵这种事情哪怕他是摄政王也不能太过分啊,至少要做做样子,天知道他从一开始就没在基层吃过苦!
练兵练兵要有兵可练才行,李显没在现有的军队中挑,他直接在长安周围征兵,并且条件开的十分优渥,比现在的普通军队的士兵待遇要翻上一翻吧,不过他也提前说明了,这个军队呢,他的正职就是军人,不会出现农忙时候还能放回去干农活这种事情,跟现有的府兵制并不太一样。
顺便来这个军队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而且不是你报名就能来的,要接受考核。
李显把自己能想到的都给加上了,至于考核这个主要是考的体能,那些体能都不达标的就算了吧。
李显初期的计划是这支军队挑三百来人训练一下,成果好再扩大,不过人也不能太多,而且军队驻扎的地点要保密,既然是秘密武器那就秘密到底吧。
他跟郑玘千挑万选在附近选了一个山沟训练,郑玘看到李显的训练计划之后,想了想一封信就将跟在娄师德身边学习的郑瑾给叫了回来。
李显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你把他喊回来干嘛?娄将军还对他赞不绝口,颇有要收他当弟子的意思呢。”
“我看你这个训练计划不错,让他来试试吧。”
卧槽……李显当时就惊了,他这个训练计划在这个时代来讲说实话看上去特别的没人性,咳咳,后世的军事化管理嘛,只是李显万万没想到啊郑玘居然要把弟弟送过去。
这是亲哥?
李显忍不住说道:“你别闹了,这个训练不是闹着玩的,他现在身子骨还没长开这样对身体不好的,更何况……阿瑾又何必走这条路呢?”
郑瑾出身很好,不当将军也可以走文科的路子,干嘛非要拼命呢?
郑玘倒是说道:“也不是让他全程跟下来,能跟多少就跟多少吧,总要吃过苦才明白创业不容易。”
李显翻了个白眼:“好想你吃过多少苦似的。”
“恩?”郑玘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李显看着郑玘忽然明白了郑玘的想法,特/种/兵这种杀伤力十分巨大的武器一定要在自己人手里,李显是需要一个继承人的,但是这个继承人必须忠于皇帝,郑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了。
当然这里面大概也有郑玘的私心,他想要给弟弟一点保障,只凭着幼年那点交情是当不了一辈子的,他也不能守护郑瑾一辈子,就算知道弟弟本事不差也要给他铺好路才行。
李显叹了口气,郑玘这基本上就是把弟弟当儿子养了。结果郑玘这封信还没出去,那边娄师德就来信了:亲,咱们打赢了,大食那边决定认怂,快派个人来签订新条约!
李显再也没想到这位居然还能囫囵个的出来,当初徐敬业谋反,骆宾王作为那份檄书的作者是受到朝野瞩目的,李显记得当时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眼见起兵不成就直接砍了己方的二十五个主要人物,带着二十五颗头颅投降了,当时说里面就有骆宾王的首级。
现在骆宾王突然又冒了出来,李显生怕是别人冒认,不过冒认骆宾王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会背上很大的政治包袱,并不十分划算,所以当时李显也是大半都相信了。
等检查过后,李显看了骆宾王证明身份的文书,虽然是多年以前的,但是也更可信一点,连忙让人好好将他安置了,安置之后李显也叹了口气,这年头不是文学家都能当好官的,骆宾王这个人大概是太正义了,所以在官场混的太艰难了,这样的人去任实职不太合适,李显开始思考给他安排一个闲职。
毕竟骆宾王一直在拥护李唐皇室,如今冒着风险从藏身之地跑到了长安,李显不能不照顾一下这位,然后骆宾王就奉上了一份上书,这份上书是直接给李显的,李显本来以为他要自荐为官,结果就接到了对方要求给皇帝找老师的上书。
李显看到骆宾王的上书这才反应过来,坏了,忘记给李重义安排老师了!当然这也不怪他,之前李重义的老师不是李显就是郑玘,要是让李重义当个太子吧,李显还能记得给他配个太傅之类的,然而人家都当皇帝了,这个老师的身份算什么?而且老师也不是能随便找的,李重义如今十一岁正是重塑三观的时候,万一被别人引歪了,那他和郑玘这么多年的教育岂不是白费了?
不过骆宾王说的也很对,李显想了想转头跟郑玘说:“给你加个太傅的衔吧。”
李重义是皇帝不是太子,在唐朝的官职之中其实是有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职位的,只不过这三个职位太过重要,轻易不会设置,现在正好是时候。
郑玘提醒道:“别忘了你自己,娄相也要有个位置才好。”
这都不是事儿,于是李显过去跟李重义说了一下,李重义立马同意让人诏书发出去,娄师德进太师,郑玘进太傅,李显……头上就多了个太保的名号,只不过这只是他要保证自己对李重义的思想教育能够插得进手,还要在找几个人真正的给李重义讲课才行。
毕竟如今娄师德在外面跟大食死磕,郑玘身为宰相忙了个底朝天,李显就更不用说了,这三个人都没什么功夫跟他讲课。
不过骆宾王虽然是才子,李显也没打算让他去教李重义,皇帝可以文采不好不会写诗也没什么,但是万万不能变成榆木脑袋,骆宾王在朝堂之上混的这么艰难,真让他一朝去当皇帝的老师,只怕没过两天就被人给弄下来了。
李显有些同情骆宾王转眼就给他请了个闲职回来:朝议大夫。因为骆宾王没啥突出的政治事迹,倒是诗文写的不错,李显就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不是很高正五品下阶,却也比他之前的官职要好很多了。
骆宾王十分感激李显,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的贫困交加,晚年也不知何去何从,如今李显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就是让他养老的意思了。
骆宾王今年已经七十一了,李显看着他身体似乎不太好,想想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谋反然后逃亡估计路上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李显看他独个前来,以为是他不放心便温言问道:“老翁亲友如今都在何方?我派人将他们接到长安同老翁一家团圆吧。”
骆宾王听了之后不由得老泪横流:“臣的家人……都已亡故。”
骆宾王当年能够逃走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太过匆忙凌乱,家人在路上就失散了,等他跑到西边安定下来之后也曾经打探过家人行踪,最后得到的结果十分不好,家里人都被抓了起来,因为他谋反的缘故,他的家人也没别的好说的了,皇室谋反还能留一条命被贬为庶人流放,他这种就是只能是一死一户口本了。
李显听了之后心下恻然,一边给骆宾王选了处好的房子送给他,一边安排了侍婢小厮都是按照他的品级来定的,骆宾王新下感激更甚,甚至还写了几篇诗文称赞李显。
骆宾王当官的本事不行,但是他写诗作文的水平可是一等一的高,而且也是士人认证的,大概因为他人品好的关系,他说李显好,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真的觉得李显好了,于是长安又来了一波人过来投奔。
李显心里松了口气,该说是善有善报吗?虽然他一开始只是可怜骆宾王,却不想他那糊了一半的名声又给转回来了,李显眼睛转了转就去找骆宾王问道:“不知老翁可愿将自身所学授与别人?”
骆宾王听了之后连忙摆手,自嘲笑道:“我这一生须臾蹉跎,有哪里能够为人师表?”
李显微微一笑:“老翁为天下读书人典范,乃我辈楷模,书院之中学子望眼欲穿只盼老翁能不吝赐教。”
别的不说,如果能学到骆宾王写文作诗的本事,文科在文采这方面那就不用担心了,至于时政方面那只能是看个人的领悟能力,这个有老师教却未必还能教好了。
骆宾王听了之后颇为心动,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官,然而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他既文采斐然也是想要在官场上一展身手的,如今熄了那个心思,想了想若是能够教书育人也是不错。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骆宾王介绍到了梅花书院,一时之间梅花书院也门庭若市了起来——一开始这地方就是李显为了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孤儿用的,到了后来因为他当上了摄政王这里也跟着水涨船高,一些普通平民家或者是富商家的孩子也给送了过来,而骆宾王来了之后,很多读书人也都愿意过来了。
骆宾王日子过的滋润起来,还给李显推荐了三个人:富嘉谟、吴少微以及谷倚。这三个人在后世名声并不如骆宾王大,但是在当下他们却是和骆宾王其名的文学大家,被称为北京三杰,尤其是富嘉谟和吴少微写的诗作更是被并称为吴富体。
不过大概是文辞华丽的人在政治道路上都不太顺利,这三个人的生平经历不如骆宾王坎坷,却也并不十分顺遂,官职不是很大,因为年纪也不小了,上进心没有年轻时那样强,在看到骆宾王寄来的书信之后思考了一下梅花书院的来历,也就带着包袱直接跑到了李显那里。
李显同样收留了两个人,赐给了他们房子,这两个人比较幸运家当什么的都带出来了,所以也不用李显过多安置。
休战之后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渐渐的开始有了不同的景象,长安这边旧族门阀都隐隐靠拢了过来,而洛阳那边则是各种新贵,大概还是跟出身有关系,旧族门阀都看不惯武曌很久了,只是之前没得选,现在终于有的选了,赶紧过来吧。
而对于李显光明正大的从自己这边挖人的举动,武曌也没办法,那些人要么就是一个人光杆司令无牵无挂,要么就是居家迁移,还有一些没有居家迁移的是因为人家是世家!所谓的世家就是地盘贼大人口贼多,虽然被武曌打击了这么多年,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因为一个人迁怒整个家族,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洛阳的朝廷就也要空一半了。
“压制世家果然任重而道远。”武曌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不知长安那边作何打算?”
武玄辉说道:“只怕要多有掣肘了。”
从太宗开始到武曌一直走在打压世家的道路上,成效也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李显抗不扛得住?洛阳很多新贵都在等着看长安的笑话,那些世家他们了解的很,都是一副你不用我就不是明君的嘴脸,当然也有好一点的世家人家埋头苦干真的凭本事往上走,还有一些除了个姓氏基本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偏偏还想要大块的蛋糕,武曌这么务实的人能留他们?滚吧你们,大周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
这些人只能愤愤不平的去长安了,结果……到了长安也碰了一鼻子的灰!首先摄政王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皇帝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见的,他们能够见到的大多都是从李显的摄政王府提拔上去的,这些人大多出身不是特别好,很多都是梅花书院出来的,没有背景就只能依靠摄政王或者郑相,他们的立场还用说吗?
武曌好歹还要想想朝堂平衡,一些没啥本事但是不能赶走的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但是李显这边比武曌那边还干脆,手上没有真本事的一概都不要,虽然给这些人特赦不用必须科举,但是也要通过考试的,那个考试实际上也不比科举简单到哪里去。
那些本来打着长安人少他们到这边就能得一二官位的人瞬间傻眼了,不少人都愤愤不平的表示李显这是倒行逆施,甚至还有人说他这样跟逆周有何不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然有所不同,更大的不同就是……我这里不要废物。”
这一句话得罪了许多人,于是之前李显那被糊过来一点的名声又开始被世家集体抹黑,李显一点也不在乎。
甚至有人当着李显的面说:“摄政王这是将朝廷当成自己的封地了吗?肆意任用朝廷命官,可还将圣人放在眼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有本事你也这么干啊。”
来人被噎了个够呛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简直是斯文扫地!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摄政王?
长安城内攻击李显的人开始渐渐变多,只不过也没到让大家都担心的地步,李显在长安的声望那还是没得说的,小龙王这个名号第一开始就是长安城内流传出去的啊,只不过这个外号已经很少人会叫了,毕竟李显已经不小了,而且也不够尊重。
这些人见李显油盐不进,想了想还是找人想要跟李显说一下,没办法,现在李显在大唐境内说是权势滔天都不为过,虽然有三省和丞相制约,但是……李显会选那些给他拖后腿的人?开什么玩笑。
最后这些人就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心里清楚李显的方式是对的,但是对于他这样打压世家也有点话要说,他只好转头找李显说了两句,李显慢悠悠的喝了口茶说道:“不外乎是能者上庸者下,他们自己没本事怪谁?”
“那也不能任由朝廷被寒门把持啊,寒门少伟男,殿下还是要三思才行。”
李显一脸惊奇的问道:“谁说朝廷被寒门把持了?什么时候我成寒门子弟了?”
骆宾王一脸心塞的看着他,李显只好继续说道:“现在朝中一共两位宰相,娄相和郑相,娄相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两朝老臣,他当宰相有人有意见?”
当然没意见啦,谁都知道娄师德现在是大唐肱骨,没了他怎么去打地盘?
见到骆宾王摇头李显又说道:“郑相,世家出身,不会有人觉得郑家不是世家吧?”
骆宾王额角一抽,听着李显还在哪里掰着手指头说着:“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皆是世家子,怎么就被一概而论成了寒门子弟呢?”
骆宾王心有点累,殿下,您说的那都是一二品的大臣啊,做官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有几个人能走到这个地步的?这些人都是世家子没错,但是……往下走可就是寒门子弟多了啊。
但是骆宾王年纪大了也不想跟李显死磕这点事情,有那个功夫他还不如去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孩子收来当弟子呢,他的儿女孙子孙女都被杀掉了,他一个是想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朝廷命官也算是报答了李显的恩情,另外一个也是想要找个人养老送终。
于是最后骆宾王也只能叹着气说道:“武曌性情刚烈在对上世家也不得不退让,殿下莫要太过激进啊。”
李显挑眉:“我知道您今天来只怕是被那些人烦到了,别的我也不多说,就告诉那些人,没屁点本事就知道从别人手里抢好处的我还真不用,要么老实趴着要么死,我说得出做得到。”
恩,李显其实十分想说有办法想去,没办法死去。只不过想一想骆宾王老头子估计会被气死所以就委婉一点吧。
骆宾王果然被气得够呛一连说了三遍:“殿下慎言!”
李显默默闭嘴,反正意思已经带到了,不过估计骆宾王会说的比这个还委婉许多,算了,那些人爱作死就作死去吧,舆论影响嘛,谁不会啊,之前李显是没腾出手来,自己这么多年不放嘴炮真是被小看了。
于是李显转头就去安排人开始四处散布那些旧族门阀是因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看着咱们摄政王心慈手软就跑过来投降,没想到还不死心的想要占领朝廷,想要天下的官都给他们当呐。
接着就是开始各种造谣比如:这些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就因为他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现在到了大唐还想浑水摸鱼呢。
长安城可以说是大唐的消息中心,这里的信息流传的很快,没过两天,对于这些旧族的各种谣言就尘嚣直上,他们倒也有心辩解,但是谣言这种东西除非有真凭实据的辟谣,否则大家都会选择相信啊。
到后来甚至不用李显去推动就有人自然而然的开始挤兑这些不上进的世家,没办法这些世家过来让一些士子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他们出身都不是那么好,也都是一路苦读上来的,好不容易大唐现在更多的录取寒门子弟他们有机会了,结果就来了一批世家。
尼玛,我们辛苦半天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你们一过来凭着姓氏不看本事就想做官?不能忍!
李显每天看着信阁给他送上来的各种消息看的特别开心,跟看热闹一样。
信阁就是专门手机消息用的,本来李显想要给这个部门取个名字叫信息部的,但是郑玘嫌弃画风太不一致,顺手给改成了信阁。
李显也无可无不可,折腾完信阁就遇到了这帮过来没事儿找抽的货,这些人在长安被民众骂得狗血淋头之后,李显转头就跑了——他得去练兵!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脑子进的水,他应该跟郑玘商量完了之后,然后让郑玘去的!练兵这种事情哪怕他是摄政王也不能太过分啊,至少要做做样子,天知道他从一开始就没在基层吃过苦!
练兵练兵要有兵可练才行,李显没在现有的军队中挑,他直接在长安周围征兵,并且条件开的十分优渥,比现在的普通军队的士兵待遇要翻上一翻吧,不过他也提前说明了,这个军队呢,他的正职就是军人,不会出现农忙时候还能放回去干农活这种事情,跟现有的府兵制并不太一样。
顺便来这个军队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而且不是你报名就能来的,要接受考核。
李显把自己能想到的都给加上了,至于考核这个主要是考的体能,那些体能都不达标的就算了吧。
李显初期的计划是这支军队挑三百来人训练一下,成果好再扩大,不过人也不能太多,而且军队驻扎的地点要保密,既然是秘密武器那就秘密到底吧。
他跟郑玘千挑万选在附近选了一个山沟训练,郑玘看到李显的训练计划之后,想了想一封信就将跟在娄师德身边学习的郑瑾给叫了回来。
李显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你把他喊回来干嘛?娄将军还对他赞不绝口,颇有要收他当弟子的意思呢。”
“我看你这个训练计划不错,让他来试试吧。”
卧槽……李显当时就惊了,他这个训练计划在这个时代来讲说实话看上去特别的没人性,咳咳,后世的军事化管理嘛,只是李显万万没想到啊郑玘居然要把弟弟送过去。
这是亲哥?
李显忍不住说道:“你别闹了,这个训练不是闹着玩的,他现在身子骨还没长开这样对身体不好的,更何况……阿瑾又何必走这条路呢?”
郑瑾出身很好,不当将军也可以走文科的路子,干嘛非要拼命呢?
郑玘倒是说道:“也不是让他全程跟下来,能跟多少就跟多少吧,总要吃过苦才明白创业不容易。”
李显翻了个白眼:“好想你吃过多少苦似的。”
“恩?”郑玘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李显看着郑玘忽然明白了郑玘的想法,特/种/兵这种杀伤力十分巨大的武器一定要在自己人手里,李显是需要一个继承人的,但是这个继承人必须忠于皇帝,郑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了。
当然这里面大概也有郑玘的私心,他想要给弟弟一点保障,只凭着幼年那点交情是当不了一辈子的,他也不能守护郑瑾一辈子,就算知道弟弟本事不差也要给他铺好路才行。
李显叹了口气,郑玘这基本上就是把弟弟当儿子养了。结果郑玘这封信还没出去,那边娄师德就来信了:亲,咱们打赢了,大食那边决定认怂,快派个人来签订新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