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庆宇前往米国的同时,守在飞龙电子厂总部的刘厂长,接到了陈庆宇的加急密令。

  扩大生产。

  能扩大多少,就扩大多少。

  陈庆宇没给具体数值,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爆发后的MP3市场,会迎来多少销量。

  MP3发售的时候,他以为第1个月的销量,撑死也就达到30万。

  30万的数字已经不算少了,毕竟这一年的所尼随身听,在国内也不过才30万左右的销量。

  陈庆宇虽然拿不到所尼的官方数据,但是市场大致状况,本来就是公开透明的。

  刘厂长非常保守,十几年的苦难日子,让他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子,然而即便小心如他,也觉得该扩大生产线了。

  飞龙电子厂扩建迫在眉睫,虽然已经提上了日程,但工厂扩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扩建生产线是一回事,培训员工又是另外一回事,没有三个月根本不可能有成果。

  但MP3的销量,还在节节攀高。

  内地市场和港城市场相互衬托,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舆论宣传的因素,内地市场的MP3销量,竟然出现了回暖。

  在内地市场,除了第1周销量平均过万之外,大多数时间都维持在日销万台以下,偶尔能够突破上万台,但也显得很勉强。

  但自从港城的MP3卖爆之后,各种有利消息不断传回内地,或许是记者们的推波助澜,也或许是民众们的自发行为, MP3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曼妮百货的各个门店,天天都有人来问MP3的事情。

  为了保障其他窗口的正常运营,曼妮百货不得不推出了一个MP3的专门窗口。

  各个门店培训专业代购,又安排特殊通道,如此才缓解了购物的排队问题。

  进入第2个月后,内地销量普遍有所上涨,达到了每日13000台左右的销量。

  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恐怖了,因为内地的平均工资并不高,即便有一波富贵人群,但总体人数也不会太高。

  MP3的生产线只有4条,全部运转,也不过才月产80万台的销量而已。

  照这个增长幅度下去,仅仅是内地市场,就能吃下这部分销量,毕竟经销商不可能卖一台再买一台,往往会准备更多存货,以防止有客户却没货的尴尬场面。

  生产线必须增加,而且是马上增加。

  刘厂长又找到富士康,而这一轮谈判之后,富士康开出的条件非常慷慨。

  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看得出来,MP3的市场一定很有前景。

  第2轮谈判,刘厂长直接增加了10条生产线。

  而在这10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刘厂长还找了位于深城的其他同行。

  随身听的市场,不会有太大发展了,即便市场上还有利润也大,都属于那些大厂,小厂的利润你已经所剩无几。

  随着MP3发售之后,随身听小厂的份额,再次缩小。

  就算刘厂长不找他们,这些人也会组团去找刘厂长。

  一番谈判,在刘厂长大棒加蜜枣的谈判策略之下,不少人都选择体面退场。

  随身听已经不会有什么发展了,而他们的体型,也不足以威胁刘厂长的地位,所以最好的方法只有一个,把自家的产品线拆掉,留给刘厂长扩建新厂。

  卖工厂是不可能的,大家都不傻,就算不干工厂,也要留着这块地增值。

  谁都知道只要拿着土地,未来还有的是升值的空间。

  不过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其中有几家工厂老板,已经失去了信心,见刘厂长有心收购,直接就把自家厂房加土地都卖掉了。

  钱财如流水一般,从刘厂长手中花掉。

  一开始他还觉得有些心疼,但是过了几天他就麻木了。

  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从刘厂长的手中砸出去了5个亿。

  买地,买生产线,买原料,还要培训新员工。

  各项支出不断叠加,直接把飞龙电子厂的家底,都掏掉了。

  第1个月的80万销量,平均每台机器能赚500元左右,一个月就给飞龙电子厂带来了4个亿的利润,因为此时的深城有免税政策,所以这部分利润可以完全留下。

  4个亿的资金,得什么时候花完?

  刘厂长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本以为至少能花几年,但钱留在手里还没捂热就直接砸出去了,而且又找银行贷款了一个亿。

  当听说飞龙电子厂要贷款时,深城银行简直乐开了花。

  90年代的银行贷款,审批非常严格,但是飞龙电子厂是个例外。

  这就是有王牌产品的好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愿意帮忙。

  莫说是一个亿,就算是十个亿,深城银行也非常愿意。

  资金到位,飞龙电子厂的生产力,瞬间爆棚。

  富士康不愧是跨国性的电子产业加工集团,其培训员工的效率和成熟度,完全不是一般集团能比的。

  刘厂长这边还在汇总各家生产线的资料,连设备都还没笼络清楚,富士康那边已经搭建完生产线,培训完员工了。

  进入第2个月的前10天,富士康的10条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生产能力暴增了5倍有余。

  因为拖延了10天,等到所尼和飞龙电子厂的诉讼风波搞定后,存货已经超过了200万。

  此时的内地市场,重新迎来了低谷期,销量再次回落,但是刘厂长却已经不敢再小瞧内地市场。

  原本的份额配比,内地市场每个月留40万产能,其余产能全部砸向外部市场。

  然而经历过2月的教训之后,刘厂长改变了计划,无论外部市场的销量再怎么火爆,内地市场必须留下50万的配比。

  这50万中既要防备偶尔的爆发期,也要留下一部分用来售后。

  生产线暴增,肯定会出现不良率,出了问题不可怕,有办法补救才是最关键的。

  港城市场的销量,也在同步增长,而且涨幅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

  第2个月的销量,在50万的基础上,竟然又暴涨了一倍有余,达到了110万。

  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刘厂长感觉天都塌了。

  他才加急增加了一波产能,但好像还是不够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最新章节,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