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桢则和左光斗站在殿外在一起闲谈。
他们是真正的乡人,同为南直安庆府桐城人。
潘汝桢比左光斗大两岁,早一科进士,两人早就是素识。
不过潘汝桢前期仕途却比左光斗要黯淡得多,从一开始就在陕西那边地方上打熬,一直到冯紫英出任陕西巡抚时,他的表现落入冯紫英眼中受到看重,潘汝桢才获得了机会连连晋升。
左光斗就不一样,他是庶吉士出身,而且观政结束后便进入都察院浙江道,后又在大理寺丞位置上干过,然后进了吏部,可以说去的都是要害位置,一直受到朝中大佬的重视。
叶方二人主政期间,叶向高就对左光斗很看重,黄汝良接任后,也一样青睐,所以哪怕是顾秉谦担任首辅期间,也没有敢打压左光斗。
左光斗性格耿介爽直,所以才会对顾秉谦的许多表现不满,这种情形也落入很多人眼中,也让顾秉谦对其有些忌惮。
左光斗与顾秉谦关系很一般,虽然在上一轮投票中投了顾秉谦,并没有投弃权票,但是无论是官应震还是乔应甲其实都找他沟通过,希望他改投他们二人,但他并没有接受官乔二人的游说,依然故我。
“遗直,你怎么看?”潘汝桢很随意地道。
“哼,我怎么看不也就这样?”左光斗冷笑一声,“成日里就琢磨这些勾心斗角的把戏,盘算这些有意意思么?我没弃权是给他面子,官东鲜和乔汝俊也不比他强,朝廷怎么就成了这样?”
潘汝桢笑了起来,“到了他们这一步,考虑各方面因素多一些也正常,……”
“镇璞,这才不正常!朝廷公器大位,岂是用来谋划门户私利的?”左光斗愤愤不平地道。
“那遗直你最后不也投了六吉公一票么?”潘汝桢笑着反问。
“那是因为官东鲜和乔汝俊也不值得我投,而我若是投了弃权票,担心影响到其他人罢了。”左光斗恨恨地道:“一干庸人,却还无心正事,可恼可恨!”
见左光斗言语中毫不忌讳,潘汝桢心中也有些数了,“这二轮投票结果恐怕难有多大变化,这般僵局难解,于国无益啊。”
左光斗也是精明之人,似乎听出了潘汝桢话语里的一些隐藏之意,讶然问道:“小冯阁老与你们不都投了弃权票么?这僵局不也和你们有莫大关系么?”
潘汝桢连连摆手,“遗直,这话不对,就算是小冯阁老和我们这几票投给六吉公或者汝俊公,一样如此,这票数清清楚楚摆在那里。”
“那也未必。”左光斗脸色不豫,“傅试率先投下弃权票,没准儿就引来了其他人效仿,韦蕃和二黄如此,未必没有傅试的示范效应。”
“呵呵,你把岭南和西南士人的心思也未免小瞧了。”潘汝桢摇头,“他们几位对朝中忽视岭南和西南的情况早就不满了,广州现在海贸地位已经位居大周之首了,连宁波、泉州都有所不及,佛山铁产量现在在长江之南也还是位居第一,如果不是北地这边京畿、鞍山以及徐州这几年产铁量大增,佛山独占鳌头地位才被打破,但即便如此,铁料出口佛山依然位居第一,广东的赋税已经排在全国第四,不比北直和浙江逊色多少了,……,云贵川改土归流推动缓慢,西南士人很不满意,认为朝廷太过软弱,……”
左光斗叹了一口气,每个地方的士人都代表着各自所在地区的利益,朝廷不加以重视,自然会引发他们的不满,顾官乔几位心思都没有在这些事情上边,也难怪岭南和西南的重臣坚决不肯支持三位,宁肯弃权也要表明态度。
“都有难处,……”一直语气尖刻的左光斗难得地解释了一句,但自己都觉得难以说服自己。
“都有难处,那么导致的恶果也就莫要埋怨别人。”潘汝桢瞟了一眼左光斗,“这种僵局不应该持续下去,应该寻找办法打破才是。”
“打破?”左光斗咀嚼着这个词语,他意识到潘汝桢找到自己恐怕不是简单闲聊几句发泄一下情绪那么简单了,“镇璞,看来你话里有话啊,你我之间难道还有什么需要遮掩的么?”
“嗯,若是六吉公不能过半,便只能代理首辅,而且代理时间只怕不会短,北地湖广士人只怕不会服气,局面只会越来越僵,……”潘汝桢沉吟着道:“可有破局之策?”
“镇璞,你有?”左光斗歪着头看着对方。
“小冯阁老难道不能有此机会么?”饶是左光斗已经有些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一惊,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小冯阁老也有意……?”
“若是他们三位能相互妥协,推出一人来,自不必说,但若是都不肯妥协,便是死局,小冯阁老也许就是大家都勉强能接受的人选,遗直,你觉得呢?”潘汝桢挑明,直视左光斗。
潘汝桢清楚左光斗是江南士人中最不满顾秉谦的,但却又是中青年士子中威信最高的,所以他不会像吴道南这种边缘人直接投弃权票而是仍然投了顾秉谦一票。
但若是在顾秉谦难以实现过半票数之后,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选择时,究竟什么样的局面对国家最有利,潘汝桢认为左光斗应该做出一个公正无私的选择。
左光斗沉吟不语,良久才抬起头来,“镇璞,小冯阁老是早就料到这个局面,所以才让你们都投弃权票不支持任何人么?”
潘汝桢摇头,“我们会支持每个人,但是可惜的是即便是他们获得我们的支持,他们也不能凝聚其大家的人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个松散矛盾重重的内阁是不能推动大周向前发展的,小冯阁老其实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地登上几年,我们都知道他等得起,但是他却宁肯承担风险和骂名,也要站出来,耽搁几年,于国无益,于民无益,相信遗直你能理解小冯阁老的心境,……”
他们是真正的乡人,同为南直安庆府桐城人。
潘汝桢比左光斗大两岁,早一科进士,两人早就是素识。
不过潘汝桢前期仕途却比左光斗要黯淡得多,从一开始就在陕西那边地方上打熬,一直到冯紫英出任陕西巡抚时,他的表现落入冯紫英眼中受到看重,潘汝桢才获得了机会连连晋升。
左光斗就不一样,他是庶吉士出身,而且观政结束后便进入都察院浙江道,后又在大理寺丞位置上干过,然后进了吏部,可以说去的都是要害位置,一直受到朝中大佬的重视。
叶方二人主政期间,叶向高就对左光斗很看重,黄汝良接任后,也一样青睐,所以哪怕是顾秉谦担任首辅期间,也没有敢打压左光斗。
左光斗性格耿介爽直,所以才会对顾秉谦的许多表现不满,这种情形也落入很多人眼中,也让顾秉谦对其有些忌惮。
左光斗与顾秉谦关系很一般,虽然在上一轮投票中投了顾秉谦,并没有投弃权票,但是无论是官应震还是乔应甲其实都找他沟通过,希望他改投他们二人,但他并没有接受官乔二人的游说,依然故我。
“遗直,你怎么看?”潘汝桢很随意地道。
“哼,我怎么看不也就这样?”左光斗冷笑一声,“成日里就琢磨这些勾心斗角的把戏,盘算这些有意意思么?我没弃权是给他面子,官东鲜和乔汝俊也不比他强,朝廷怎么就成了这样?”
潘汝桢笑了起来,“到了他们这一步,考虑各方面因素多一些也正常,……”
“镇璞,这才不正常!朝廷公器大位,岂是用来谋划门户私利的?”左光斗愤愤不平地道。
“那遗直你最后不也投了六吉公一票么?”潘汝桢笑着反问。
“那是因为官东鲜和乔汝俊也不值得我投,而我若是投了弃权票,担心影响到其他人罢了。”左光斗恨恨地道:“一干庸人,却还无心正事,可恼可恨!”
见左光斗言语中毫不忌讳,潘汝桢心中也有些数了,“这二轮投票结果恐怕难有多大变化,这般僵局难解,于国无益啊。”
左光斗也是精明之人,似乎听出了潘汝桢话语里的一些隐藏之意,讶然问道:“小冯阁老与你们不都投了弃权票么?这僵局不也和你们有莫大关系么?”
潘汝桢连连摆手,“遗直,这话不对,就算是小冯阁老和我们这几票投给六吉公或者汝俊公,一样如此,这票数清清楚楚摆在那里。”
“那也未必。”左光斗脸色不豫,“傅试率先投下弃权票,没准儿就引来了其他人效仿,韦蕃和二黄如此,未必没有傅试的示范效应。”
“呵呵,你把岭南和西南士人的心思也未免小瞧了。”潘汝桢摇头,“他们几位对朝中忽视岭南和西南的情况早就不满了,广州现在海贸地位已经位居大周之首了,连宁波、泉州都有所不及,佛山铁产量现在在长江之南也还是位居第一,如果不是北地这边京畿、鞍山以及徐州这几年产铁量大增,佛山独占鳌头地位才被打破,但即便如此,铁料出口佛山依然位居第一,广东的赋税已经排在全国第四,不比北直和浙江逊色多少了,……,云贵川改土归流推动缓慢,西南士人很不满意,认为朝廷太过软弱,……”
左光斗叹了一口气,每个地方的士人都代表着各自所在地区的利益,朝廷不加以重视,自然会引发他们的不满,顾官乔几位心思都没有在这些事情上边,也难怪岭南和西南的重臣坚决不肯支持三位,宁肯弃权也要表明态度。
“都有难处,……”一直语气尖刻的左光斗难得地解释了一句,但自己都觉得难以说服自己。
“都有难处,那么导致的恶果也就莫要埋怨别人。”潘汝桢瞟了一眼左光斗,“这种僵局不应该持续下去,应该寻找办法打破才是。”
“打破?”左光斗咀嚼着这个词语,他意识到潘汝桢找到自己恐怕不是简单闲聊几句发泄一下情绪那么简单了,“镇璞,看来你话里有话啊,你我之间难道还有什么需要遮掩的么?”
“嗯,若是六吉公不能过半,便只能代理首辅,而且代理时间只怕不会短,北地湖广士人只怕不会服气,局面只会越来越僵,……”潘汝桢沉吟着道:“可有破局之策?”
“镇璞,你有?”左光斗歪着头看着对方。
“小冯阁老难道不能有此机会么?”饶是左光斗已经有些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一惊,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小冯阁老也有意……?”
“若是他们三位能相互妥协,推出一人来,自不必说,但若是都不肯妥协,便是死局,小冯阁老也许就是大家都勉强能接受的人选,遗直,你觉得呢?”潘汝桢挑明,直视左光斗。
潘汝桢清楚左光斗是江南士人中最不满顾秉谦的,但却又是中青年士子中威信最高的,所以他不会像吴道南这种边缘人直接投弃权票而是仍然投了顾秉谦一票。
但若是在顾秉谦难以实现过半票数之后,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选择时,究竟什么样的局面对国家最有利,潘汝桢认为左光斗应该做出一个公正无私的选择。
左光斗沉吟不语,良久才抬起头来,“镇璞,小冯阁老是早就料到这个局面,所以才让你们都投弃权票不支持任何人么?”
潘汝桢摇头,“我们会支持每个人,但是可惜的是即便是他们获得我们的支持,他们也不能凝聚其大家的人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个松散矛盾重重的内阁是不能推动大周向前发展的,小冯阁老其实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地登上几年,我们都知道他等得起,但是他却宁肯承担风险和骂名,也要站出来,耽搁几年,于国无益,于民无益,相信遗直你能理解小冯阁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