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正文卷第710章军改高丽国是个狂妄的国家,在他们的认知中,高丽帝国是在中华国和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三强国,他们拥有三十万步军和总排水量超过八万吨的海军舰队。比起日本国,高丽国从纸面数据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实力强劲的高丽国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跳得欢畅,甚至还试探中华国的态度把手伸向通古斯国的土地上。其国物产也算丰富,但就是地盘小,见日本国吃下了相当于自身国土三四倍面积的巴布岛,高丽人可眼馋的很。
通古斯国对于中华国而言就相当于另一个时空加拿大对美国的关系,其地地大物博,只是气候严酷罢了。高丽国想染指,中华国是绝不会答应的。
当有大批高丽商人涌入外蒙以北投资贸易的时候,军情局就上了心,其后就发现高丽人在通古斯国大肆拉拢当地的贵族,妄图购买北海以西荒无人烟的土地。
没有人居住的土地不代表没有价值,那里正是蒙北铁路的起始点不远处,高丽国打的一手好算盘,既然借用中华国铁路便利的运输,又想获得在他嘴里的“废地”--反正通古斯国人少地盘大,千里荒无人烟,卖点地算什么。
这事儿被中华国暗中捣乱破坏掉,主张此事通古斯的宰相麦格恩因此而下台,国王巴布尼偌对此无可奈何。没办法,挨上这么个地区性主导的强势大国,弱国是谈不上主权和外交的。
因此事,高丽国内阁大损颜面,满腔抱怨,却是敢怒不敢言。并且紧接而来的便是中华国以东亚联盟名义的武备休整,提议各国确保和平机制削减军队,中华国将裁撤五十万陆军,而高丽和日本国只可保留十万到二十万即可。
对中华国而言,裁撤军队是精简化军力的原因,意味着军队要优质化,摩托化,把军费用到新代装备更新上面去。事实上,中华国的陆军规模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接近两百万的规模,每年军费开支极大。
想一次性把这么规模的军队换装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先精简人员,反正退伍老兵到处都抢着要,退役士兵就业问题不大,所以一次性裁撤五十万只会让内阁和军部财政都松口气。
再者,中亚五月战争的结果表明,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和机动性,只要军员素质和装备跟得上,当以一战数倍之敌。
参与了对帕尔拉国的中亚五月战争的老兵如今都是军部中的中层军官,他们具有大战实战的经验,熟悉新装备和新战术的使用,第一机动军团拆分到十二个军区中培养出了大批掌握新战技的基层军官。
真要说起来,海军部这百十年来倒是无所事事,成天演习和打海盗,像样的战斗只是打沉了被帕尔拉国复活的大食国几艘战舰罢了,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全世界都很缺乏。
法兰克和英格兰、意大利联邦的海军倒是唉比斯开湾和英吉利海峡干过几场,不过也是草草收场,算不得大场面。
所以,全钢制战舰的换装事宜一拖再拖,从1200年拖到1265年才下水第一手飞火号三千吨级全钢制巡洋舰,让得海军部好不爽。
不过这也没办法,按照从前的规划,五年换一次血,一艘飞火号军舰四五百万元的制造成本,对于财政是个极大负担。
在文成皇帝上台后就送了海军部一份大礼,与内阁商议提议国会批准给了海军部一亿五千万元的军费用来规划北洋、南洋、东洋、西洋、太平洋、大西洋、皇家特遣等七大舰队的主力舰,这才让海军部停止了抱怨。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军舰更新和军事改革不是说说的事情,正要大刀阔斧进行“信息化军事”改革,就连参谋部都得重新深造和培训。
毕竟技术革新太快不是好事,不是每个人都容易掌握新战术,也不是说老战术一无是处。
信息化军事改革,就是以连排班为单位建立战场无线电通讯机制,联合空中侦察,可以保证军事指挥官对战场情势的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开展立体式战争。
立体式战争是个新名词,军部又把它称为三维打击,即针对地方沿海城市实施海陆空立体打击,这既要有海外军事基地,也得造出军部梦寐以求的航空母舰。
当然,知道航空母舰的军部大佬人不多,知道三维立体打击的人更少。但随着飞机的问世,战争的模式变得越来越花样性。
第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化战争就是三十年前跟帕尔拉国的中亚五月战争了,第一机动军团以五万四千人的军力耗时不到一个月就从高昌行省推进到喀布尔首都,给拥有四十万军队的在中亚和中东所向无敌的帕尔拉国也给全世界展示了下什么叫强大武备。
自那次战争过后,全世界都看到了军队机动力的重要性,但看到是一回事,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了。且不说他们缺乏内燃机技术,就光是流传出去的内燃机设备他们能仿制也造不出中华国的马力水平,因为工艺水平太差。
这种差距就是代差,没有数量足够的产业工人是无法生产处成本低且质量好的产品,而产业工人又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持。而教育体系非是一天两天可以办起来的,要舍得材质投入。
所以就算现在把内燃机设计图纸无偿给了欧陆国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工人去普及机器生产,工艺水平更是远远达不到标准。
自1145年第一代蒸汽机应用于铸币署,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四年,时代变化太快,老一辈人还沉浸在蒸汽抽水汞的回忆里,他们的子孙已开着四轮汽车满大街溜达了。
自第一架木制飞机在1235年试飞成功,到如今已然三十来年,中华国正式成立了空军第三军种,并且飞机发展到材质为铝合金的水平,可以进行投弹轰炸。
这还是在非战争时代的正常发展,换成另一个时空,第一架飞机到载人登月的飞船出世也堪堪才五十来年。
实力强劲的高丽国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跳得欢畅,甚至还试探中华国的态度把手伸向通古斯国的土地上。其国物产也算丰富,但就是地盘小,见日本国吃下了相当于自身国土三四倍面积的巴布岛,高丽人可眼馋的很。
通古斯国对于中华国而言就相当于另一个时空加拿大对美国的关系,其地地大物博,只是气候严酷罢了。高丽国想染指,中华国是绝不会答应的。
当有大批高丽商人涌入外蒙以北投资贸易的时候,军情局就上了心,其后就发现高丽人在通古斯国大肆拉拢当地的贵族,妄图购买北海以西荒无人烟的土地。
没有人居住的土地不代表没有价值,那里正是蒙北铁路的起始点不远处,高丽国打的一手好算盘,既然借用中华国铁路便利的运输,又想获得在他嘴里的“废地”--反正通古斯国人少地盘大,千里荒无人烟,卖点地算什么。
这事儿被中华国暗中捣乱破坏掉,主张此事通古斯的宰相麦格恩因此而下台,国王巴布尼偌对此无可奈何。没办法,挨上这么个地区性主导的强势大国,弱国是谈不上主权和外交的。
因此事,高丽国内阁大损颜面,满腔抱怨,却是敢怒不敢言。并且紧接而来的便是中华国以东亚联盟名义的武备休整,提议各国确保和平机制削减军队,中华国将裁撤五十万陆军,而高丽和日本国只可保留十万到二十万即可。
对中华国而言,裁撤军队是精简化军力的原因,意味着军队要优质化,摩托化,把军费用到新代装备更新上面去。事实上,中华国的陆军规模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接近两百万的规模,每年军费开支极大。
想一次性把这么规模的军队换装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先精简人员,反正退伍老兵到处都抢着要,退役士兵就业问题不大,所以一次性裁撤五十万只会让内阁和军部财政都松口气。
再者,中亚五月战争的结果表明,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和机动性,只要军员素质和装备跟得上,当以一战数倍之敌。
参与了对帕尔拉国的中亚五月战争的老兵如今都是军部中的中层军官,他们具有大战实战的经验,熟悉新装备和新战术的使用,第一机动军团拆分到十二个军区中培养出了大批掌握新战技的基层军官。
真要说起来,海军部这百十年来倒是无所事事,成天演习和打海盗,像样的战斗只是打沉了被帕尔拉国复活的大食国几艘战舰罢了,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全世界都很缺乏。
法兰克和英格兰、意大利联邦的海军倒是唉比斯开湾和英吉利海峡干过几场,不过也是草草收场,算不得大场面。
所以,全钢制战舰的换装事宜一拖再拖,从1200年拖到1265年才下水第一手飞火号三千吨级全钢制巡洋舰,让得海军部好不爽。
不过这也没办法,按照从前的规划,五年换一次血,一艘飞火号军舰四五百万元的制造成本,对于财政是个极大负担。
在文成皇帝上台后就送了海军部一份大礼,与内阁商议提议国会批准给了海军部一亿五千万元的军费用来规划北洋、南洋、东洋、西洋、太平洋、大西洋、皇家特遣等七大舰队的主力舰,这才让海军部停止了抱怨。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军舰更新和军事改革不是说说的事情,正要大刀阔斧进行“信息化军事”改革,就连参谋部都得重新深造和培训。
毕竟技术革新太快不是好事,不是每个人都容易掌握新战术,也不是说老战术一无是处。
信息化军事改革,就是以连排班为单位建立战场无线电通讯机制,联合空中侦察,可以保证军事指挥官对战场情势的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开展立体式战争。
立体式战争是个新名词,军部又把它称为三维打击,即针对地方沿海城市实施海陆空立体打击,这既要有海外军事基地,也得造出军部梦寐以求的航空母舰。
当然,知道航空母舰的军部大佬人不多,知道三维立体打击的人更少。但随着飞机的问世,战争的模式变得越来越花样性。
第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化战争就是三十年前跟帕尔拉国的中亚五月战争了,第一机动军团以五万四千人的军力耗时不到一个月就从高昌行省推进到喀布尔首都,给拥有四十万军队的在中亚和中东所向无敌的帕尔拉国也给全世界展示了下什么叫强大武备。
自那次战争过后,全世界都看到了军队机动力的重要性,但看到是一回事,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了。且不说他们缺乏内燃机技术,就光是流传出去的内燃机设备他们能仿制也造不出中华国的马力水平,因为工艺水平太差。
这种差距就是代差,没有数量足够的产业工人是无法生产处成本低且质量好的产品,而产业工人又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持。而教育体系非是一天两天可以办起来的,要舍得材质投入。
所以就算现在把内燃机设计图纸无偿给了欧陆国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工人去普及机器生产,工艺水平更是远远达不到标准。
自1145年第一代蒸汽机应用于铸币署,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四年,时代变化太快,老一辈人还沉浸在蒸汽抽水汞的回忆里,他们的子孙已开着四轮汽车满大街溜达了。
自第一架木制飞机在1235年试飞成功,到如今已然三十来年,中华国正式成立了空军第三军种,并且飞机发展到材质为铝合金的水平,可以进行投弹轰炸。
这还是在非战争时代的正常发展,换成另一个时空,第一架飞机到载人登月的飞船出世也堪堪才五十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