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奢侈的东西。基本上只要有人,套上了铠甲,拿上了武器,再训练两天就能称得上是精兵了。
若是上过两次战场还能活下来的,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大部分的战争,都是一群衣不蔽体被强行招募来的所谓“士兵”,拿着粗劣的农具甚至削尖的木棍互相拼杀,你杀了对方还是对方杀了你全凭运气和反应速度。
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流寇与盗匪也大都是这个战斗力层级的,顶多是抢来的武器更好一点,更加悍不畏死罢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只要能管好自己的军队,战争便已赢了大半。
蒋飞是治军的高手,那些士兵一般对太守们也没有太多的忠诚,他们当兵要不就是被迫的,要不就是世袭的饭碗,什么忠诚什么意志根本无从讲起,上了战场最大目标就是保命。
林宁要让他们为自己所用,除了用雷霆之法震慑之外,还要做出诸多承诺,例如帮他们的家乡剿匪,给他们吃饱饭之类的。
剿匪这一条,也正是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具体操作起来诸多繁杂不一一细数,总之林宁将县公和太守们关在地牢里好吃好喝的同时,将他们的兵力都收编到了自己麾下。
接着便带上粮草,大军开拔,向陈留郡行去。自古剿匪是练兵的最好方法,何况还兼顾守土之责,何乐而不为也。
林宁这头忙着在兖州剿匪练兵,远在北方边境,江玄彻却又迎来了人生之中的一个困难关卡。
江玄明因多年积劳成疾,又因亲人遭难突逢打击,终于油尽灯枯,在与江玄彻相见不过两天之后便撒手人寰。
在江玄明离世之前,他将心腹手下都叫到一起,郑重将幽州事业向江玄彻全盘相托。
于是江玄彻便一身白衣缟素,红着眼睛昼夜不休。
白日带着兄长心腹了解各处人事。了解各个将领都带着多少兵,了解各个将领的履历战绩、优缺点和练兵打仗时的习惯。了解军备物资,大到粮食装备马匹,小到马奴钉马掌的手艺怎么样,哪个铁匠的手艺最好,打的刀兵最经用……
晚上还要在灯下读一卷卷的文书,每日只休息不到一个时辰。半个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两圈。
江玄明的原配夫人江云氏领着幼子江山前来拜见,劝慰江玄彻莫要如此拼命,若他也倒了,江氏才是彻底消亡,江山这个江玄明的遗孤也将彻底无人庇佑。
江玄彻这才收敛,每日吃饭睡觉总算看似正常了起来。
盛京中,萧子澜完全不知道这一系列的变化,他顺利的将姚贵嫔封了皇后,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自屠了江家和苏家,朝中再也无人敢反驳他的政令,总算让他彻底过了一把九五之尊的瘾。
只是偶尔午夜梦回,总是梦到江玄彻和苏洛羽带着刀兵杀将回来,因此白日便更加惶恐,发出一封又一封的驿信,催促各方努力追捕逆贼。
幽州的江玄明也不回来,可见是早已起了反心,萧子澜愤怒之余却又无可奈何。冀州王仁是苏氏姻亲,靠不住。萧子澜便向雍州的镇北大将军发了三道召令,令镇北大军伐幽州,将江玄明就地格杀,追随者若有反抗,也一律严惩不贷。
而镇北大将军石原则以镇北大军当戍卫国门不宜轻动的缘由,拒了皇帝的三次召令。
萧子澜由此才感受到了深切的恐惧。
他一直知道地方军权坐大会威胁皇室统治,但一直以来并没有过如此直观的感受,直到他发现地方势力不听话的时候他身为皇帝竟然一点制裁的办法都没有。
在此之前,他还一直做着君临天下的美梦,以为在权力制衡中掌握了盛京这一亩三分地,就真的成为了整个庞大王国的主人。
萧子澜恐慌之下,竟破天荒的开始关注起了中军,多次巡视中军之后,萧子澜越发感觉自己的安全没有一点保障,于是开始临时抱佛脚,训练中军,加强盛京各方军备。
时光飞逝,转眼已然入冬。这年从三月春到十一月冬,林宁自兖州最西边的陈留郡,打到了最东边的泰山郡。
其间她也从幕后站到了台前,一把红缨枪,一把开山弓,每有战事必立于三军之前。
这年代流行阵前斗将。就是两军对垒时,双方先各出一名将领单打独斗,胜方自然气势如虹,败方往往兵败如山倒。小时候看过《三国演义》的看官必然对这种战斗方式印象深刻。
而林宁斗将,未尝一败。
兖州军也都知道了自己真正的领袖是一位力拔山兮的女战神,军中传闻,单打独斗就连蒋飞将军都打不过苏将军,苏将军恐妨碍蒋将军治下,不愿跟他一决胜负罢了。
泰山郡的水患已经平息,然而灾后重建是一个大工程,林宁带兵收了周遭的流寇之后,留下了一千人帮助灾后重建,她自己领着大部队回了廪丘。
经过大半年的战斗磨合,兖州军的人数从两万余减员到了一万八,再减去留在泰山郡的一千士兵,林宁现在的手里的兵只有一万七千人。
但如今这支兖州军跟半年前的兖州军在战斗力方面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剿匪还是其次,长时间对令行禁止概念的培养,长途奔袭的拉练,每一日的安营拔寨,都是对这支军队的考验。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林宁并不是一直让大队伍一起前进,她让几个将领带着部队路线穿插着进行,沿途剿匪以战养战,让军队自己为自己赚取补给,并订立了严厉的军规,几次杀鸡儆猴强势贯彻了下去。
如今在泰山郡汇合又跟随林宁回到廪丘的这支兖州军,已称得上是真正百里挑一的精兵。
之所以回到廪丘,还要从现在天下局势说起。
在林宁忙着剿匪练兵的这段时间,全国各地频发各种灾祸,民不聊生之下,自然有人揭竿而起。
北方大水之后便是大旱,凉州、秦州、雍州、司州、冀州、兖州、幽州皆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天灾加上人祸,整个神州大地充斥着令人目不忍视的惨状。
若是上过两次战场还能活下来的,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大部分的战争,都是一群衣不蔽体被强行招募来的所谓“士兵”,拿着粗劣的农具甚至削尖的木棍互相拼杀,你杀了对方还是对方杀了你全凭运气和反应速度。
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流寇与盗匪也大都是这个战斗力层级的,顶多是抢来的武器更好一点,更加悍不畏死罢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只要能管好自己的军队,战争便已赢了大半。
蒋飞是治军的高手,那些士兵一般对太守们也没有太多的忠诚,他们当兵要不就是被迫的,要不就是世袭的饭碗,什么忠诚什么意志根本无从讲起,上了战场最大目标就是保命。
林宁要让他们为自己所用,除了用雷霆之法震慑之外,还要做出诸多承诺,例如帮他们的家乡剿匪,给他们吃饱饭之类的。
剿匪这一条,也正是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具体操作起来诸多繁杂不一一细数,总之林宁将县公和太守们关在地牢里好吃好喝的同时,将他们的兵力都收编到了自己麾下。
接着便带上粮草,大军开拔,向陈留郡行去。自古剿匪是练兵的最好方法,何况还兼顾守土之责,何乐而不为也。
林宁这头忙着在兖州剿匪练兵,远在北方边境,江玄彻却又迎来了人生之中的一个困难关卡。
江玄明因多年积劳成疾,又因亲人遭难突逢打击,终于油尽灯枯,在与江玄彻相见不过两天之后便撒手人寰。
在江玄明离世之前,他将心腹手下都叫到一起,郑重将幽州事业向江玄彻全盘相托。
于是江玄彻便一身白衣缟素,红着眼睛昼夜不休。
白日带着兄长心腹了解各处人事。了解各个将领都带着多少兵,了解各个将领的履历战绩、优缺点和练兵打仗时的习惯。了解军备物资,大到粮食装备马匹,小到马奴钉马掌的手艺怎么样,哪个铁匠的手艺最好,打的刀兵最经用……
晚上还要在灯下读一卷卷的文书,每日只休息不到一个时辰。半个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两圈。
江玄明的原配夫人江云氏领着幼子江山前来拜见,劝慰江玄彻莫要如此拼命,若他也倒了,江氏才是彻底消亡,江山这个江玄明的遗孤也将彻底无人庇佑。
江玄彻这才收敛,每日吃饭睡觉总算看似正常了起来。
盛京中,萧子澜完全不知道这一系列的变化,他顺利的将姚贵嫔封了皇后,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自屠了江家和苏家,朝中再也无人敢反驳他的政令,总算让他彻底过了一把九五之尊的瘾。
只是偶尔午夜梦回,总是梦到江玄彻和苏洛羽带着刀兵杀将回来,因此白日便更加惶恐,发出一封又一封的驿信,催促各方努力追捕逆贼。
幽州的江玄明也不回来,可见是早已起了反心,萧子澜愤怒之余却又无可奈何。冀州王仁是苏氏姻亲,靠不住。萧子澜便向雍州的镇北大将军发了三道召令,令镇北大军伐幽州,将江玄明就地格杀,追随者若有反抗,也一律严惩不贷。
而镇北大将军石原则以镇北大军当戍卫国门不宜轻动的缘由,拒了皇帝的三次召令。
萧子澜由此才感受到了深切的恐惧。
他一直知道地方军权坐大会威胁皇室统治,但一直以来并没有过如此直观的感受,直到他发现地方势力不听话的时候他身为皇帝竟然一点制裁的办法都没有。
在此之前,他还一直做着君临天下的美梦,以为在权力制衡中掌握了盛京这一亩三分地,就真的成为了整个庞大王国的主人。
萧子澜恐慌之下,竟破天荒的开始关注起了中军,多次巡视中军之后,萧子澜越发感觉自己的安全没有一点保障,于是开始临时抱佛脚,训练中军,加强盛京各方军备。
时光飞逝,转眼已然入冬。这年从三月春到十一月冬,林宁自兖州最西边的陈留郡,打到了最东边的泰山郡。
其间她也从幕后站到了台前,一把红缨枪,一把开山弓,每有战事必立于三军之前。
这年代流行阵前斗将。就是两军对垒时,双方先各出一名将领单打独斗,胜方自然气势如虹,败方往往兵败如山倒。小时候看过《三国演义》的看官必然对这种战斗方式印象深刻。
而林宁斗将,未尝一败。
兖州军也都知道了自己真正的领袖是一位力拔山兮的女战神,军中传闻,单打独斗就连蒋飞将军都打不过苏将军,苏将军恐妨碍蒋将军治下,不愿跟他一决胜负罢了。
泰山郡的水患已经平息,然而灾后重建是一个大工程,林宁带兵收了周遭的流寇之后,留下了一千人帮助灾后重建,她自己领着大部队回了廪丘。
经过大半年的战斗磨合,兖州军的人数从两万余减员到了一万八,再减去留在泰山郡的一千士兵,林宁现在的手里的兵只有一万七千人。
但如今这支兖州军跟半年前的兖州军在战斗力方面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剿匪还是其次,长时间对令行禁止概念的培养,长途奔袭的拉练,每一日的安营拔寨,都是对这支军队的考验。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林宁并不是一直让大队伍一起前进,她让几个将领带着部队路线穿插着进行,沿途剿匪以战养战,让军队自己为自己赚取补给,并订立了严厉的军规,几次杀鸡儆猴强势贯彻了下去。
如今在泰山郡汇合又跟随林宁回到廪丘的这支兖州军,已称得上是真正百里挑一的精兵。
之所以回到廪丘,还要从现在天下局势说起。
在林宁忙着剿匪练兵的这段时间,全国各地频发各种灾祸,民不聊生之下,自然有人揭竿而起。
北方大水之后便是大旱,凉州、秦州、雍州、司州、冀州、兖州、幽州皆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天灾加上人祸,整个神州大地充斥着令人目不忍视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