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宇忍不住直视绿袍官员,如果他知道对方名字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他学习怎么再不好,也背诵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的课文。
这个绿袍官员正是写《爱莲说》的周敦颐,确切的说,《爱莲说》是他在这任虔州通判上写就的。可惜陈晓宇并不知道眼前这名官员的名字,只知此人会说生硬的虔南土话,表情要比知军蔡挺温和。
陈晓宇不知周敦颐,周敦颐却是知道陈晓宇的——被拐十九年思家孤身返乡,路遇盐盗以少胜多格杀枭首,赏赐官身因疯母断然拒绝。世人皆知虔南多盗贼、虔民好诉争,但虔人也有好的,陈晓宇便是一列。对这样的人,周敦颐是温和的。
“你话你冇罪?”周敦颐盯看陈晓宇的眼睛说话,注意他的每一个表情。
“冇。”陈晓宇不懂这个时代审判之术,更不知道五听。
“冇罪?那前几工乱民入城,围攻官衙,还纵火杀人,哪人的罪?”陈晓宇坦然自若,周敦颐不得不逼问。他逼问时,蔡挺、钱顗不动声色,录事参军则笔杆飞动,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周敦颐的逼问让陈晓宇回想,回想众人推倒衙墙的那一刻。
“是禁军先杀的人,逼起来的民乱。”回过神来的他如此说道。“当日要是禁军不杀人,不会到这一步。”
陈晓宇的话由县吏转成官话转告,听闻他这样说,蔡挺还好,另一侧的县令钱顗猛拍了一记惊堂木,喝道:“大胆。”
上一记惊堂木震慑了陈晓宇的心神,这次却毫无作用,他已经完全镇静下来。他目光挪到钱顗身上,道:“大人你明明晓得五乡二十八里都来诉灾,就是不召大家一起进县衙,偏要一里一里的召。乡民以为诉不了灾,这才骚动。禁军人少怕人多,看到大家骚动就乱砍乱杀。一杀人就全部乱了哩,后面的事情哪人晓得……”
“明明是杀官造反!你、你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钱顗气得从座位上站起,面红耳赤。
“钱知县!”蔡挺和周敦颐几乎同时喝止激动中的钱顗,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审讯,却也有录事参军详细记录。按宋律,对人犯的录问是不容打断,更不能这样不顾身份的对辨。
钱顗不得不悻悻坐下,周敦颐继续问:“诉灾可以,可五乡二十八里在同一工到县衙诉灾……,从来冇过。这行事到底是哪人倡议,又是哪人领头?”
“冇人领头。”说谎的陈晓宇努力让自己神色不变,不眨眼睛。“大家听话秋税折色米价要九百零钱一石,都吓了一惊。其他里不晓得,至坪里晚稻全部浸了哩,赈灾的时候三等户以上不赈,要食自家的米,应今又要翻倍缴税,是人就会不服。五乡二十八里要诉灾,县令偏要一里一里见……”
“官府已放税,也准你等入衙诉灾,你等围堵官衙、殴杀官吏,便是造反!”钱顗还是忍不住怒斥。
“那放税放几多?两分?三分?”陈晓宇针锋相对。“折色米价九百零钱一石,以前最多也就五百钱一石,放税两分、三分有甚么用?有股卵用!
禁军杀人在先,乡人推倒衙墙在后。杀了人事情就乱了哩,哪人管得了……”
“朱佛佑!”蔡挺终于说话了,他再不说话今天别想录问了。“围堵官衙之事由何人领头?”
“唔晓得哪人领头,本就冇人领头。”陈晓宇听明蔡挺的话冷静答道。
“真的冇人领头?”周敦颐也渐渐感觉到了陈晓宇的难缠,这个孝子口齿伶俐。
“冇人领头。”陈晓宇再答。“冇人想围堵官衙,大家想的是诉灾减税。”
“放肆!有人已招,此事乃由你至坪里领头,其余诸里盲从。”蔡挺怒拍案上的一叠文书。“本军念你一片孝心好言相问,你再不招供,严刑伺候!”
“至坪里有至坪河,至坪河两边受灾最重,诉灾最急。至坪里同各里商量诉灾,哪有违法?”陈晓宇辩解道。“后面出的事情,冇人想得到。”
“确实是至坪里领头?”蔡挺瞪看着陈晓宇。
“冇人领头。”陈晓宇不改前话。“至坪里只是同别的里商议的是怎么诉灾。”
“哪人去商议的?”周敦颐横插一句过来。“是你还是谢润生?”
他一提到谢润生陈晓宇就怔住了,精通五听之术的周敦颐见陈晓宇闭口不言,再道:“你虽是耆长,可你这只耆长当了还不到一个月,转麻斜村也不过两个月,你认得几多人?”
陈晓宇是孝子,被拐十九年两个月前才返家认祖,一个月前被众人推为耆长。正是这样的背景,让众人觉得陈晓宇不可能会是正犯,最多不过是个杂犯。
周敦颐说的陈晓宇无言以对,可他还是尽力做了最后一次辩解。“诉灾犯法吗?如果诉灾犯法,我冇话可话。要是诉灾不犯法,总共死了十七个(乡)人,官府难道不要捉拿凶手?
还有秋税,折色米九百零钱一石,税等于翻倍。本来就受灾,不减秋税还要翻倍,百姓拿甚么缴税?缴不出税再去逼,肯定会出乱。乱对官府冇好处,对百姓也冇好处,冇好处的事为甚么还要做?”
既是录问,犯人的话便不可打断,都要一一记录在册,只是这样的话在座之人听得刺耳。不是当事人的蔡挺、周敦颐心中一声叹息,当事的钱顗几欲出声辩解,一些话又不能对陈晓宇这种草民直言,最终还是忍下。等陈晓宇被押走,他才长叹一声,伏倒在案上。
“此事必有预谋。”录问完毕,蔡挺说出自己的判断。
“是预谋诉灾,仰或预谋谋乱,尚不知也。”周敦颐也说自己的判断。蔡挺闻言转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如有实质的交汇,久久不散。
这个绿袍官员正是写《爱莲说》的周敦颐,确切的说,《爱莲说》是他在这任虔州通判上写就的。可惜陈晓宇并不知道眼前这名官员的名字,只知此人会说生硬的虔南土话,表情要比知军蔡挺温和。
陈晓宇不知周敦颐,周敦颐却是知道陈晓宇的——被拐十九年思家孤身返乡,路遇盐盗以少胜多格杀枭首,赏赐官身因疯母断然拒绝。世人皆知虔南多盗贼、虔民好诉争,但虔人也有好的,陈晓宇便是一列。对这样的人,周敦颐是温和的。
“你话你冇罪?”周敦颐盯看陈晓宇的眼睛说话,注意他的每一个表情。
“冇。”陈晓宇不懂这个时代审判之术,更不知道五听。
“冇罪?那前几工乱民入城,围攻官衙,还纵火杀人,哪人的罪?”陈晓宇坦然自若,周敦颐不得不逼问。他逼问时,蔡挺、钱顗不动声色,录事参军则笔杆飞动,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周敦颐的逼问让陈晓宇回想,回想众人推倒衙墙的那一刻。
“是禁军先杀的人,逼起来的民乱。”回过神来的他如此说道。“当日要是禁军不杀人,不会到这一步。”
陈晓宇的话由县吏转成官话转告,听闻他这样说,蔡挺还好,另一侧的县令钱顗猛拍了一记惊堂木,喝道:“大胆。”
上一记惊堂木震慑了陈晓宇的心神,这次却毫无作用,他已经完全镇静下来。他目光挪到钱顗身上,道:“大人你明明晓得五乡二十八里都来诉灾,就是不召大家一起进县衙,偏要一里一里的召。乡民以为诉不了灾,这才骚动。禁军人少怕人多,看到大家骚动就乱砍乱杀。一杀人就全部乱了哩,后面的事情哪人晓得……”
“明明是杀官造反!你、你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钱顗气得从座位上站起,面红耳赤。
“钱知县!”蔡挺和周敦颐几乎同时喝止激动中的钱顗,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审讯,却也有录事参军详细记录。按宋律,对人犯的录问是不容打断,更不能这样不顾身份的对辨。
钱顗不得不悻悻坐下,周敦颐继续问:“诉灾可以,可五乡二十八里在同一工到县衙诉灾……,从来冇过。这行事到底是哪人倡议,又是哪人领头?”
“冇人领头。”说谎的陈晓宇努力让自己神色不变,不眨眼睛。“大家听话秋税折色米价要九百零钱一石,都吓了一惊。其他里不晓得,至坪里晚稻全部浸了哩,赈灾的时候三等户以上不赈,要食自家的米,应今又要翻倍缴税,是人就会不服。五乡二十八里要诉灾,县令偏要一里一里见……”
“官府已放税,也准你等入衙诉灾,你等围堵官衙、殴杀官吏,便是造反!”钱顗还是忍不住怒斥。
“那放税放几多?两分?三分?”陈晓宇针锋相对。“折色米价九百零钱一石,以前最多也就五百钱一石,放税两分、三分有甚么用?有股卵用!
禁军杀人在先,乡人推倒衙墙在后。杀了人事情就乱了哩,哪人管得了……”
“朱佛佑!”蔡挺终于说话了,他再不说话今天别想录问了。“围堵官衙之事由何人领头?”
“唔晓得哪人领头,本就冇人领头。”陈晓宇听明蔡挺的话冷静答道。
“真的冇人领头?”周敦颐也渐渐感觉到了陈晓宇的难缠,这个孝子口齿伶俐。
“冇人领头。”陈晓宇再答。“冇人想围堵官衙,大家想的是诉灾减税。”
“放肆!有人已招,此事乃由你至坪里领头,其余诸里盲从。”蔡挺怒拍案上的一叠文书。“本军念你一片孝心好言相问,你再不招供,严刑伺候!”
“至坪里有至坪河,至坪河两边受灾最重,诉灾最急。至坪里同各里商量诉灾,哪有违法?”陈晓宇辩解道。“后面出的事情,冇人想得到。”
“确实是至坪里领头?”蔡挺瞪看着陈晓宇。
“冇人领头。”陈晓宇不改前话。“至坪里只是同别的里商议的是怎么诉灾。”
“哪人去商议的?”周敦颐横插一句过来。“是你还是谢润生?”
他一提到谢润生陈晓宇就怔住了,精通五听之术的周敦颐见陈晓宇闭口不言,再道:“你虽是耆长,可你这只耆长当了还不到一个月,转麻斜村也不过两个月,你认得几多人?”
陈晓宇是孝子,被拐十九年两个月前才返家认祖,一个月前被众人推为耆长。正是这样的背景,让众人觉得陈晓宇不可能会是正犯,最多不过是个杂犯。
周敦颐说的陈晓宇无言以对,可他还是尽力做了最后一次辩解。“诉灾犯法吗?如果诉灾犯法,我冇话可话。要是诉灾不犯法,总共死了十七个(乡)人,官府难道不要捉拿凶手?
还有秋税,折色米九百零钱一石,税等于翻倍。本来就受灾,不减秋税还要翻倍,百姓拿甚么缴税?缴不出税再去逼,肯定会出乱。乱对官府冇好处,对百姓也冇好处,冇好处的事为甚么还要做?”
既是录问,犯人的话便不可打断,都要一一记录在册,只是这样的话在座之人听得刺耳。不是当事人的蔡挺、周敦颐心中一声叹息,当事的钱顗几欲出声辩解,一些话又不能对陈晓宇这种草民直言,最终还是忍下。等陈晓宇被押走,他才长叹一声,伏倒在案上。
“此事必有预谋。”录问完毕,蔡挺说出自己的判断。
“是预谋诉灾,仰或预谋谋乱,尚不知也。”周敦颐也说自己的判断。蔡挺闻言转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如有实质的交汇,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