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思源见状,心知自己说话不妥,忙轻咳了一声,解释说:“这是我们那儿的方言,方言哈,就跟‘朋友’、‘伙计’一个意思。”

  “哦。”常家和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心道:你们那旮旯不光特产奇葩,方言也很另类,还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呢!

  不过,他也就吐槽了两句,并未深想,便低声说:“这儿人多眼杂,不方便多说,换个地方再讲吧。”

  不得不说,尽管这个年代物资极端匮乏,生活水平相当之低,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却相当之高。

  冰雨这才停下多久呀,就有好些人响应街道的号召,抄起铁锹、扫帚走上街头,清理起了覆在道路上的那层薄冰。

  尽管这属于无偿劳动,拿不到一分钱的报酬,人们依旧干得热火朝天。没一会儿,原本“险象环生”的道路就恢复了正常,滞留在当地的路人得以平安离开。

  常家和领着盛思源顺利转移了阵地,来到一处人烟罕至的废旧工厂,深扒起了梅丽华的老底。

  话说,这位梅姑娘从小就志存高远,以嫁入高门为奋斗目标。

  本着“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的原则,她从高小起就开始四处勾勾搭搭,但凡人家男同学家境不错的,她都会贴上去。

  门当户对,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话,流传了几千年。到了提倡婚姻自由的当下,被批成封建糟粕,仿佛人人唾弃。

  可实际上,哪怕当家人是组织里的高层,这样的人家在谈婚论嫁时,依旧讲究个门当户对。

  祖祖辈辈一贫如洗,为了糊口,整日在地里刨食这属于典型的根正苗红,政治地位够高了吧?这种家庭出身的闺女嫁进你一个城里的干部家庭,不算辱没了你家的门楣,够可以了的吧?

  事实是别妄想了。

  绝大多数的干部及其家属在外面人五人六的,口号喊得响亮,可轮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他们才不愿意给他低娶一个农村媳妇儿呢。

  要给儿子找媳妇,自然要找城里的,首选是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干部家庭。

  话说回来,梅丽华当然不是农村里的柴火妞,她家境优渥,还有一个在中学教书的哥哥,她家勉强称得上书香门第。

  可她的优势也仅仅是如此了。梅父梅母无业,梅丽华还在念书,梅家就只有她哥梅毓华一个人在赚钱,哪怕从梅家人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来看,她家应该家底颇丰,可出的超多,进的却极少,这样的人家很难让干部家庭看上。

  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梅家只有钱,它没有权呀!

  可以这么说吧,真正的高干家庭是很难看上梅家,看上梅丽华的。

  正因如此,尽管这些年来梅丽华钓“龟”成果颇丰,数数都快凑满一口缸了,可缸里都是些“铁龟”、“铜龟”,“金龟”那是一只都不见。

  久战无果,梅姑娘那颗向上的心哟,差点儿“吧唧”一声摔地上碎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随身空间:回到过去开网店,随身空间:回到过去开网店最新章节,随身空间:回到过去开网店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