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这两天有点忙,因为收到了好多信件,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
有学生寄来,说要以他为榜样的,也有工人寄来,夸赞鼓励他的,还有些报社寄来,想通过信件采访的,还有专业的数学研究者寄来,请教或探讨他论文的。
而且好多来信的末尾都写着希望陈望能回信。
但陈望已经忙得脚不沾地,看信都看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回信。
周三他忙着赶自己的稿子,马上就要到交稿日期,人家寄稿费那么爽快,他交稿子也不能拖啊。
周四是上周延迟下来的考试,事关奖金,他也不能大意。
所以只有在晚上进空间学习之前,抓紧时间看一部分信件,然后视情况回不回信。
一般请教或者探讨数学问题的,陈望基本都会回信。
至于其他的,他真的是有心无力了。
信件已经被陈守进和陈守明按寄信时间和寄信地址整理好,陈望每次看信就从寄出时间比较久的看起就行,这样就不会出现信明明已经收到很久但还没有看的情况。
今天陈望又收到一大堆,背回来之后陈守进和陈守明就自觉接了过去,然后一人分一沓开始整理。
两人从最开始的震惊欣喜,到如今的淡然麻木,只用了三天时间。
不过这事两人干得心甘情愿。
“旺仔,告诉你个好消息,今天汽运站的司机师傅给我回话了,说可以让你三叔去学车,但不是他教,他找了另一个师傅教你三叔。”陈守进一边分信一边说道。
陈望一脸高兴的从书桌前转身过来,“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他之前都想拜托王局长他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能让他三叔干了,不过现在既然能学开车那就先把车学会,学会之后是跑汽运还是干其他就再说。
而且干司机可是个抢手活,他记得他爸去学车人家师傅就象征性收了点学费,现在竟然还帮他三叔也找了个师傅,这师傅可真是个大好人!
陈望刚这样想完,就听到陈守明笑着说道:“这还要多亏了旺仔你。”
“啊?跟我有什么关系?”
“因为你现在是江宁省的骄傲啊,你爸的师傅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愿意帮忙的,而且找的那个师傅之所以答应,也是因为你,大家都说你给江宁省争了光,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所以你爸一提那师傅就答应了。”
陈望一懵,他,他都有“面子”了?
“而且人家连学费都不准备收,是我们硬塞给他,他才收的。”
“那三叔,你身上钱还够吗?”
“够,我来的时候就带了学费的,拜师学艺,哪有免费的,就算人家看在你的面子上不收,但我们也不能真的占人家便宜,这样不是给你抹黑嘛。”
说完陈守明笑笑,“你爷奶在家的时候可是警告过大家,不能做丁点儿抹黑你和老陈家的事。”
陈望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家人的维护吧,做什么之前都会把你的处境也考虑进去。
这时陈守进把分好的信件摆到陈望书桌前,拍拍陈望肩膀,“所以儿子,你还得继续努力啊,不然可对不起江宁省百姓和爸的师傅了。”
陈望:…….当然也有例外!
陈守进和陈守明整理完信件之后就出去了,陈望则继续看信。
这次拿起的信封有些不一样,有些旧还有一道很深的折痕,像是被人保存了很久才舍得使用。
陈望看了眼寄信的地址,怪不得寄这么久呢,竟然是从很远的边疆寄过来的,邮递员收信估计都得花两天时间。
陈望打开信封,信纸是陈望熟悉的作业纸,上面的字迹跟信封外面的写地址的字迹完全不同,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但却有些仓促。
陈望开始认真看信。
陈望小同志:
你好,我是一个正在接受再教育的人,如果给你带来不便还请谅解,但昨日(信写于4月3日)在广播中听闻你的消息,我的心实在不能平静。
不怕你笑话,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激动过了,感觉自己还活着。
好不容易拿到纸笔,昨晚也装了一肚子话,但真正落笔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哪些该与你说。
我相信此时肯定有不少人跟我一样。
孩子,加油,你是真正的希望,是我们的希望,让我们还能坚守下去。
最后,愿你永葆纯粹的探索之心,莫因外界纷扰动摇分毫。
瑾祝
鹏程万里,再攀高峰。
陈望读完心绪也久久不能平静,写信的人没有告诉他名字,但他却猜到了他的身份。
这封信也让陈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在这个年代,并不会因为你是个天才会读书就能一帆风顺。
那些困于迷雾的求知者,不乏天赋卓绝的人,甚至还有很多都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依旧困于牛棚农务之中不得脱身。
他庆幸自己能给他们带来希望,也庆幸这迷雾般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
小心翼翼折好信纸,正准备放回去时才发现信封里还有张皱皱巴巴的纸条。
陈望展开一看就知道这是写地址的人写的,一模一样的字迹,看年龄应该不大,因为是豆豆笔画。
一看内容,开头就是哥哥两字,果然是比他还小的孩子。
“哥哥,射射你,王爷爷丙都好了。”
陈望:。。。。。。
算了,比他还小,能写这么多字已经很厉害了。
陈望拿起笔回信,怕这封信到写信人手上之前会被检查,陈望也不好写得太直白,只能编了个寓言故事。
传达的意思就是坚持就是胜利,这些道理陈望相信大家都知道,但还是希望自己的鼓励能让他们再坚持坚持。
把信放进信封,填好信息之后陈望拿出去给了陈守进,“爸,你明天去上班的路上帮我把这封信寄走吧,哦,对了,等等。”
陈望跑进屋拿出许甜给他的巧克力一起给陈守进,“这个一起寄。”
“寄给谁啊?还寄糖。”
“一位日子过得比较艰苦的老同志。”
“那是得吃糖甜甜口。”
有学生寄来,说要以他为榜样的,也有工人寄来,夸赞鼓励他的,还有些报社寄来,想通过信件采访的,还有专业的数学研究者寄来,请教或探讨他论文的。
而且好多来信的末尾都写着希望陈望能回信。
但陈望已经忙得脚不沾地,看信都看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回信。
周三他忙着赶自己的稿子,马上就要到交稿日期,人家寄稿费那么爽快,他交稿子也不能拖啊。
周四是上周延迟下来的考试,事关奖金,他也不能大意。
所以只有在晚上进空间学习之前,抓紧时间看一部分信件,然后视情况回不回信。
一般请教或者探讨数学问题的,陈望基本都会回信。
至于其他的,他真的是有心无力了。
信件已经被陈守进和陈守明按寄信时间和寄信地址整理好,陈望每次看信就从寄出时间比较久的看起就行,这样就不会出现信明明已经收到很久但还没有看的情况。
今天陈望又收到一大堆,背回来之后陈守进和陈守明就自觉接了过去,然后一人分一沓开始整理。
两人从最开始的震惊欣喜,到如今的淡然麻木,只用了三天时间。
不过这事两人干得心甘情愿。
“旺仔,告诉你个好消息,今天汽运站的司机师傅给我回话了,说可以让你三叔去学车,但不是他教,他找了另一个师傅教你三叔。”陈守进一边分信一边说道。
陈望一脸高兴的从书桌前转身过来,“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他之前都想拜托王局长他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能让他三叔干了,不过现在既然能学开车那就先把车学会,学会之后是跑汽运还是干其他就再说。
而且干司机可是个抢手活,他记得他爸去学车人家师傅就象征性收了点学费,现在竟然还帮他三叔也找了个师傅,这师傅可真是个大好人!
陈望刚这样想完,就听到陈守明笑着说道:“这还要多亏了旺仔你。”
“啊?跟我有什么关系?”
“因为你现在是江宁省的骄傲啊,你爸的师傅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愿意帮忙的,而且找的那个师傅之所以答应,也是因为你,大家都说你给江宁省争了光,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所以你爸一提那师傅就答应了。”
陈望一懵,他,他都有“面子”了?
“而且人家连学费都不准备收,是我们硬塞给他,他才收的。”
“那三叔,你身上钱还够吗?”
“够,我来的时候就带了学费的,拜师学艺,哪有免费的,就算人家看在你的面子上不收,但我们也不能真的占人家便宜,这样不是给你抹黑嘛。”
说完陈守明笑笑,“你爷奶在家的时候可是警告过大家,不能做丁点儿抹黑你和老陈家的事。”
陈望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家人的维护吧,做什么之前都会把你的处境也考虑进去。
这时陈守进把分好的信件摆到陈望书桌前,拍拍陈望肩膀,“所以儿子,你还得继续努力啊,不然可对不起江宁省百姓和爸的师傅了。”
陈望:…….当然也有例外!
陈守进和陈守明整理完信件之后就出去了,陈望则继续看信。
这次拿起的信封有些不一样,有些旧还有一道很深的折痕,像是被人保存了很久才舍得使用。
陈望看了眼寄信的地址,怪不得寄这么久呢,竟然是从很远的边疆寄过来的,邮递员收信估计都得花两天时间。
陈望打开信封,信纸是陈望熟悉的作业纸,上面的字迹跟信封外面的写地址的字迹完全不同,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但却有些仓促。
陈望开始认真看信。
陈望小同志:
你好,我是一个正在接受再教育的人,如果给你带来不便还请谅解,但昨日(信写于4月3日)在广播中听闻你的消息,我的心实在不能平静。
不怕你笑话,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激动过了,感觉自己还活着。
好不容易拿到纸笔,昨晚也装了一肚子话,但真正落笔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哪些该与你说。
我相信此时肯定有不少人跟我一样。
孩子,加油,你是真正的希望,是我们的希望,让我们还能坚守下去。
最后,愿你永葆纯粹的探索之心,莫因外界纷扰动摇分毫。
瑾祝
鹏程万里,再攀高峰。
陈望读完心绪也久久不能平静,写信的人没有告诉他名字,但他却猜到了他的身份。
这封信也让陈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在这个年代,并不会因为你是个天才会读书就能一帆风顺。
那些困于迷雾的求知者,不乏天赋卓绝的人,甚至还有很多都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依旧困于牛棚农务之中不得脱身。
他庆幸自己能给他们带来希望,也庆幸这迷雾般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
小心翼翼折好信纸,正准备放回去时才发现信封里还有张皱皱巴巴的纸条。
陈望展开一看就知道这是写地址的人写的,一模一样的字迹,看年龄应该不大,因为是豆豆笔画。
一看内容,开头就是哥哥两字,果然是比他还小的孩子。
“哥哥,射射你,王爷爷丙都好了。”
陈望:。。。。。。
算了,比他还小,能写这么多字已经很厉害了。
陈望拿起笔回信,怕这封信到写信人手上之前会被检查,陈望也不好写得太直白,只能编了个寓言故事。
传达的意思就是坚持就是胜利,这些道理陈望相信大家都知道,但还是希望自己的鼓励能让他们再坚持坚持。
把信放进信封,填好信息之后陈望拿出去给了陈守进,“爸,你明天去上班的路上帮我把这封信寄走吧,哦,对了,等等。”
陈望跑进屋拿出许甜给他的巧克力一起给陈守进,“这个一起寄。”
“寄给谁啊?还寄糖。”
“一位日子过得比较艰苦的老同志。”
“那是得吃糖甜甜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最新章节,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最新章节,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