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吉对水家饼店的老板娘骂骂咧咧,看起来为这少年打抱不平,但少年并不领情。
少年觉得老板娘除了嘴碎爱骂他,别的地方都好。
只要老板娘给他一口饭吃,他就觉得很好。
这个地方能管自己吃饭的地方并不多,包括老吉的茶店。
所以当老吉看似抱不平的骂老板娘的时候,少年心里并不痛快。
若不是今天手臂受伤,影响了他的心情,他一定会给老吉一份难堪。一个不买饼的人,有什么资格在送饼伙计面前发饼店东家的牢骚?他用眼睛余光瞥一眼老吉,撒开脚丫子奔跑起来。
阳光慢慢温热,四野一片寂静。
起伏的地势波涛一般蜿蜒无际,小镇和村庄就像波涛上的大船小舟,孤独零落。
田里的麦苗拱出了嫩芽,纤纤弱弱,难以覆盖黄黑的土地。
小径两侧的野草已经枯黄,在水沟的背阴处,结在草叶上的晨霜还兀自清冷。
少年加快了步伐,他必须在中午之前赶回饼店,而在送饼到这个茶店之后,他还要再走五里地,去阳河边的一个村庄收上个月的饼钱。
虽然阳光和熙,但风还有点冷。
饼店少年手冻得有点暗红,身上却冒着热气,这一冷一热,通红的手指就会嚯嚯地疼。
少年的手并非是被冷风吹伤,而是在冰冷的水中洗菜和面,加上天气转冷没有保护,就变成这样了。
其实少年一到冬天就会把手冻坏,因为冬天气温更低,水缸里都会结上冰楂子,少年每天早晨要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古井上挑水。
封古镇的冬天镇民们要在日上三竿才起床,但少年要在鸡叫三遍起床。
这时候镇上还没有人声,有时候林间小道还飘着雾,或者树枝上结满了雾凇,少年一个人行走在冷硬的路面上,听着自己的脚步,就会感到非常亲切,脚步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如果放在白天,路面上人声杂沓,少年就听不到自己的脚步,除了干活,他已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一样。
然后,少年要煮水发面,这是个技术活。
少年对老板娘教会了他发面而心存感激,有了这门手艺他才能在饼店生存下去。
“兔崽子,面发好没有?”
冰冷的冬天,少年早早的起床生火,煮一些水,待水浇开后,将铜面盆放在大锅里,将温着热气均匀和好酵母的发面团好,覆上锅盖,在灶炉里煨上暗火,保持着锅内的温度。
太冷,无法如期发开,影响第二天的生意,太热,酵母就会被烧死,面就会发酸变质,没法做饼了。
两种情况,少年都会挨板子,挨板子的时候,不会问原因。
老板娘习惯叫他兔崽子,所以在那天叫他一声“郑小天”后,着实让他激动万分。
少年思来想去,将这归结为那位背剑老者。
一定是老者丰采逼人,让老板娘一时不好爆粗口,虽然在叫了郑小天之后,又加了一句“兔崽子”,但少年还是满心欢喜。
走过一段长满马尾草的小路,再拐一个弯,就能看清楚梁下那个村子了。
小路上的马尾草多半已枯黄,草间的小路灰白龟裂,显见得太久没有见雨水了。
初冬的霜冻天气,梁子里的空气并不干燥,但却火辣辣直灌鼻孔,有时直窜到嗓门。
少年缓一口气,体外的冰冷和体内的燥热交织一起,凉风袭入脊背,冰冷如割。
忽然有一股辣辣的气流从脏腑涌上眼眶,眼裂和鼻孔同时酸辣难忍。
他顿了一下,定了定神,这两日他一直有一种预感,自己似乎撞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但凡出现这种感觉,心跳就骤然加速,狂乱得就像要跳出胸膛,只有他掐自己的人中,这种感觉才会稍稍平抚。
究竟是撞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封古镇还有一种传说,三百年前的那场浩劫,导致封古镇几近灭绝,在封古镇的梁子下,有一个地下坟场,其规模足足延伸百十里,埋葬了古战场数十万坑杀的士兵。
而封古镇的先民,原本是由古代帝王豢养的术士,被派往这里镇守异灵,世代延袭慢慢发展成了现在这个规模。
少年听的这些故事,都是从小镇的小伙伴那里听得来的,且都是私底下悄悄议论,互相发誓不得说漏嘴让家里的大人知道,孩音稚子之言,本来就荒谬不经,其真实性,少年也说不准。
梁下的村子窝在一个土坳里,从远处看,这个村子并不起眼,但距离一里地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村子极其特殊。
村落里地势北高南低,建筑也大多座北向南,绕村一圈陈刺树,远远看氤氤氲氲成一道天然围墙,离村子约五百步,一条小溪潺潺流过。
小溪水常年不断,跨溪一座青石雕琢横栏的石桥,是联接村子与外界的通道。
少年走过青石桥的时候,日头已有了热度,青石立柱下的薄冰在桥身的阴影里闪着冰冷的光。
村子里空无一人,只有树在太阳下静静的伫立,阳光发出滋滋的微响,连一声鸟叫也没有。
清冷如坟墓的村落连空气都是迟滞的。
少年眯起眼,身上的热意顿消,寒意从背脊升起来。
一条狗从院门一侧的矮洞里爬出,它有着一身金黄的短毛,体魄健壮,如果不是它瞎了一只眼,你一定会认为它是一只雄健俊朗的狗。
这只原本体态壮美的雄狗,在三月前神秘的瞎了一只眼。
他的主人卢歧川见到它的时候,没有在这头爱犬的眼眶发现任何血迹,它也没有什么异样,细看它的右眼空洞,眼珠子不知去向。
狗在见到主人时,左眼流出一滴泪来,狗的表情麻木而谦卑,它心有余悸地回望:那是一道慢坡,一直延伸到封古镇的西边。
虽然远远地分不真切,但他知道,那是封古镇西的那个最不能说的地方。
狗主人是方圆数十里的名医,他的歧黄之术深得家学渊源,望闻问切,丹药针石,术药之精,近百年无人能及。
官衙兵营,数次重金请他入府,但他都婉言谢绝。
封古镇北古井与山林交界的地方,驻守着一个兵营,兵营总管曹犀若不是念他曾医好自己的二夫人,早用麻绳把他强绑到军营了。
“奶奶地,惹恼了,就把他捆到军营,只侍候老子一家子人。”
曹犀恨得牙痒痒。
这曹犀团面大耳,两缕胡须看似生长有序,但一到了面颊,便肆意疯长,他的表情看似和和气气,但从那恐怖的嘴里说出来,令人背上嗖嗖冒凉气。
曹犀的二夫人天生质丽,是曹犀从封古镇的翠花楼买回来的花魁,虽然二夫人出生低贱,但架不住曹犀宠爱有加,所以在曹府二夫人地位尊宠。
“粗人就是粗人,卢先生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说话就不能好听点?”
眼神流转,充满幽怨。
杀猪出身的曹犀虽然粗人一个,但二夫人的一个眼光,就让他改变了主意:“好好,如果夫人需要,我派人去请……就是了。”
曹总管虽然身经百战,杀人如麻,但这在中夏帝国,只不过武夫一个。
中夏帝国尚武崇文,武者的修为极高,论品阶,武者分三阶九境,通常情况下,入了一级品阶的武者即可率兵御关,每一阶又分三境,越往上,修为进境越难,所达的境界就越奇妙。
帝国武者皆有师承,虽然中夏帝国幅员辽阔,但武者世界宗师却不过数家。
统御三军,远征西夏的梁武王魏无双算是顶尖级的,中夏边寇只要有他在,往往挥师边关,敌寇望风远遁。
魏无双可以说是中夏国的定海神针,帝国的安全,几乎与梁武王划等号。
还有一个宗师级的人物,深居皇城,虽然修武世界流传着他的传说,但一百来年几乎没有人见过他的面。
武者都知道他达到了三阶九境,其疯狂的程度可以弹指碎城,但因为神龙见首不见尾,却又成了一个传说的存在。
正因为百十来年无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这个传说就更带有神秘色彩。
甚至望月城的城主戴之天还放言称,“袁基罡早就死了,世人不过谈论一个传说罢了!”
而另外一个武者,在中夏国名声不小,但他却不是中夏人。
此人一身的修为,在极地修行,每隔六十年会回到故国。
他的故国,不是中夏,是西霍国。
中夏帝国的人乐意把他称作中夏人,是因为他与中夏的确有着极深的渊源。
据说他出生在中夏,那时的中夏正逢战乱,所以他父母给他取了个带有童年印记的名字——剑生。
除了武修世界,中夏帝国还是道修的发轫国。
传说中夏帝国因道而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祖因道而生,著述天下,道心蕴养天地,故而后世修道之人很多,但凡有灵根或自认有灵根的人,都热衷于修道。
而修道最初由对天地本体的认识,慢慢变成寻找人与天地同体。
修道之士又分为几派,以修身为本的追求长生大道,羽化升仙,这一派被称为终极道修。
博学一派则参与时事,对天下大事评头论足,更有甚者已完全脱离了修道的本旨,假借道修之体空谈玄学,左右朝政。
这一拔人还真有在朝廷里得势的,前朝国师秦作观就是一例。
他曾利用宫中巫术案借机除掉了皇上的一位得宠妃子张贵妃,其能量举国震撼。
道祖认为,道为宇宙本体。
人类作为宇宙一分子,追求长生永恒,实属宇宙法则的一部分。
但事间万物,有道器之分。
就道而论,道心有高下,就不是每一个有道心的人都具备逆天灵根,故而天然灵根较弱的修士,则转而修炼吐纳之术,以后天灵气补先天灵气不足。
这类修炼吐纳之道的修道者,也被称作炼气士。
炼气士品阶不高,但同样需要一定的先天灵质,所以真正取得成就的也并不多。
最下一阶的,解签占卦,沦为江湖术士,在市井间张幡画卦,混口饭吃。
武夫曹犀对武道中人,大致是知道些根底的,但对道修界,他所能接触到的不过是些江湖术士,那些张口长生闭口修道的人,在屠夫面前,不过是些骗小孩的伎俩,曹总管基本不咋搭理,直接轰出去就是。
少年觉得老板娘除了嘴碎爱骂他,别的地方都好。
只要老板娘给他一口饭吃,他就觉得很好。
这个地方能管自己吃饭的地方并不多,包括老吉的茶店。
所以当老吉看似抱不平的骂老板娘的时候,少年心里并不痛快。
若不是今天手臂受伤,影响了他的心情,他一定会给老吉一份难堪。一个不买饼的人,有什么资格在送饼伙计面前发饼店东家的牢骚?他用眼睛余光瞥一眼老吉,撒开脚丫子奔跑起来。
阳光慢慢温热,四野一片寂静。
起伏的地势波涛一般蜿蜒无际,小镇和村庄就像波涛上的大船小舟,孤独零落。
田里的麦苗拱出了嫩芽,纤纤弱弱,难以覆盖黄黑的土地。
小径两侧的野草已经枯黄,在水沟的背阴处,结在草叶上的晨霜还兀自清冷。
少年加快了步伐,他必须在中午之前赶回饼店,而在送饼到这个茶店之后,他还要再走五里地,去阳河边的一个村庄收上个月的饼钱。
虽然阳光和熙,但风还有点冷。
饼店少年手冻得有点暗红,身上却冒着热气,这一冷一热,通红的手指就会嚯嚯地疼。
少年的手并非是被冷风吹伤,而是在冰冷的水中洗菜和面,加上天气转冷没有保护,就变成这样了。
其实少年一到冬天就会把手冻坏,因为冬天气温更低,水缸里都会结上冰楂子,少年每天早晨要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古井上挑水。
封古镇的冬天镇民们要在日上三竿才起床,但少年要在鸡叫三遍起床。
这时候镇上还没有人声,有时候林间小道还飘着雾,或者树枝上结满了雾凇,少年一个人行走在冷硬的路面上,听着自己的脚步,就会感到非常亲切,脚步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如果放在白天,路面上人声杂沓,少年就听不到自己的脚步,除了干活,他已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一样。
然后,少年要煮水发面,这是个技术活。
少年对老板娘教会了他发面而心存感激,有了这门手艺他才能在饼店生存下去。
“兔崽子,面发好没有?”
冰冷的冬天,少年早早的起床生火,煮一些水,待水浇开后,将铜面盆放在大锅里,将温着热气均匀和好酵母的发面团好,覆上锅盖,在灶炉里煨上暗火,保持着锅内的温度。
太冷,无法如期发开,影响第二天的生意,太热,酵母就会被烧死,面就会发酸变质,没法做饼了。
两种情况,少年都会挨板子,挨板子的时候,不会问原因。
老板娘习惯叫他兔崽子,所以在那天叫他一声“郑小天”后,着实让他激动万分。
少年思来想去,将这归结为那位背剑老者。
一定是老者丰采逼人,让老板娘一时不好爆粗口,虽然在叫了郑小天之后,又加了一句“兔崽子”,但少年还是满心欢喜。
走过一段长满马尾草的小路,再拐一个弯,就能看清楚梁下那个村子了。
小路上的马尾草多半已枯黄,草间的小路灰白龟裂,显见得太久没有见雨水了。
初冬的霜冻天气,梁子里的空气并不干燥,但却火辣辣直灌鼻孔,有时直窜到嗓门。
少年缓一口气,体外的冰冷和体内的燥热交织一起,凉风袭入脊背,冰冷如割。
忽然有一股辣辣的气流从脏腑涌上眼眶,眼裂和鼻孔同时酸辣难忍。
他顿了一下,定了定神,这两日他一直有一种预感,自己似乎撞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但凡出现这种感觉,心跳就骤然加速,狂乱得就像要跳出胸膛,只有他掐自己的人中,这种感觉才会稍稍平抚。
究竟是撞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封古镇还有一种传说,三百年前的那场浩劫,导致封古镇几近灭绝,在封古镇的梁子下,有一个地下坟场,其规模足足延伸百十里,埋葬了古战场数十万坑杀的士兵。
而封古镇的先民,原本是由古代帝王豢养的术士,被派往这里镇守异灵,世代延袭慢慢发展成了现在这个规模。
少年听的这些故事,都是从小镇的小伙伴那里听得来的,且都是私底下悄悄议论,互相发誓不得说漏嘴让家里的大人知道,孩音稚子之言,本来就荒谬不经,其真实性,少年也说不准。
梁下的村子窝在一个土坳里,从远处看,这个村子并不起眼,但距离一里地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村子极其特殊。
村落里地势北高南低,建筑也大多座北向南,绕村一圈陈刺树,远远看氤氤氲氲成一道天然围墙,离村子约五百步,一条小溪潺潺流过。
小溪水常年不断,跨溪一座青石雕琢横栏的石桥,是联接村子与外界的通道。
少年走过青石桥的时候,日头已有了热度,青石立柱下的薄冰在桥身的阴影里闪着冰冷的光。
村子里空无一人,只有树在太阳下静静的伫立,阳光发出滋滋的微响,连一声鸟叫也没有。
清冷如坟墓的村落连空气都是迟滞的。
少年眯起眼,身上的热意顿消,寒意从背脊升起来。
一条狗从院门一侧的矮洞里爬出,它有着一身金黄的短毛,体魄健壮,如果不是它瞎了一只眼,你一定会认为它是一只雄健俊朗的狗。
这只原本体态壮美的雄狗,在三月前神秘的瞎了一只眼。
他的主人卢歧川见到它的时候,没有在这头爱犬的眼眶发现任何血迹,它也没有什么异样,细看它的右眼空洞,眼珠子不知去向。
狗在见到主人时,左眼流出一滴泪来,狗的表情麻木而谦卑,它心有余悸地回望:那是一道慢坡,一直延伸到封古镇的西边。
虽然远远地分不真切,但他知道,那是封古镇西的那个最不能说的地方。
狗主人是方圆数十里的名医,他的歧黄之术深得家学渊源,望闻问切,丹药针石,术药之精,近百年无人能及。
官衙兵营,数次重金请他入府,但他都婉言谢绝。
封古镇北古井与山林交界的地方,驻守着一个兵营,兵营总管曹犀若不是念他曾医好自己的二夫人,早用麻绳把他强绑到军营了。
“奶奶地,惹恼了,就把他捆到军营,只侍候老子一家子人。”
曹犀恨得牙痒痒。
这曹犀团面大耳,两缕胡须看似生长有序,但一到了面颊,便肆意疯长,他的表情看似和和气气,但从那恐怖的嘴里说出来,令人背上嗖嗖冒凉气。
曹犀的二夫人天生质丽,是曹犀从封古镇的翠花楼买回来的花魁,虽然二夫人出生低贱,但架不住曹犀宠爱有加,所以在曹府二夫人地位尊宠。
“粗人就是粗人,卢先生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说话就不能好听点?”
眼神流转,充满幽怨。
杀猪出身的曹犀虽然粗人一个,但二夫人的一个眼光,就让他改变了主意:“好好,如果夫人需要,我派人去请……就是了。”
曹总管虽然身经百战,杀人如麻,但这在中夏帝国,只不过武夫一个。
中夏帝国尚武崇文,武者的修为极高,论品阶,武者分三阶九境,通常情况下,入了一级品阶的武者即可率兵御关,每一阶又分三境,越往上,修为进境越难,所达的境界就越奇妙。
帝国武者皆有师承,虽然中夏帝国幅员辽阔,但武者世界宗师却不过数家。
统御三军,远征西夏的梁武王魏无双算是顶尖级的,中夏边寇只要有他在,往往挥师边关,敌寇望风远遁。
魏无双可以说是中夏国的定海神针,帝国的安全,几乎与梁武王划等号。
还有一个宗师级的人物,深居皇城,虽然修武世界流传着他的传说,但一百来年几乎没有人见过他的面。
武者都知道他达到了三阶九境,其疯狂的程度可以弹指碎城,但因为神龙见首不见尾,却又成了一个传说的存在。
正因为百十来年无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这个传说就更带有神秘色彩。
甚至望月城的城主戴之天还放言称,“袁基罡早就死了,世人不过谈论一个传说罢了!”
而另外一个武者,在中夏国名声不小,但他却不是中夏人。
此人一身的修为,在极地修行,每隔六十年会回到故国。
他的故国,不是中夏,是西霍国。
中夏帝国的人乐意把他称作中夏人,是因为他与中夏的确有着极深的渊源。
据说他出生在中夏,那时的中夏正逢战乱,所以他父母给他取了个带有童年印记的名字——剑生。
除了武修世界,中夏帝国还是道修的发轫国。
传说中夏帝国因道而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祖因道而生,著述天下,道心蕴养天地,故而后世修道之人很多,但凡有灵根或自认有灵根的人,都热衷于修道。
而修道最初由对天地本体的认识,慢慢变成寻找人与天地同体。
修道之士又分为几派,以修身为本的追求长生大道,羽化升仙,这一派被称为终极道修。
博学一派则参与时事,对天下大事评头论足,更有甚者已完全脱离了修道的本旨,假借道修之体空谈玄学,左右朝政。
这一拔人还真有在朝廷里得势的,前朝国师秦作观就是一例。
他曾利用宫中巫术案借机除掉了皇上的一位得宠妃子张贵妃,其能量举国震撼。
道祖认为,道为宇宙本体。
人类作为宇宙一分子,追求长生永恒,实属宇宙法则的一部分。
但事间万物,有道器之分。
就道而论,道心有高下,就不是每一个有道心的人都具备逆天灵根,故而天然灵根较弱的修士,则转而修炼吐纳之术,以后天灵气补先天灵气不足。
这类修炼吐纳之道的修道者,也被称作炼气士。
炼气士品阶不高,但同样需要一定的先天灵质,所以真正取得成就的也并不多。
最下一阶的,解签占卦,沦为江湖术士,在市井间张幡画卦,混口饭吃。
武夫曹犀对武道中人,大致是知道些根底的,但对道修界,他所能接触到的不过是些江湖术士,那些张口长生闭口修道的人,在屠夫面前,不过是些骗小孩的伎俩,曹总管基本不咋搭理,直接轰出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