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斗争、妥协,争的是什么?妥协的是什么?
无他,名额而已。
李承乾也好、儒家也罢,乃至于军方、文官,各方势力都知道科举决不能成为儒家的一言堂,其余算学、物理、天文、医科等等都必须享有一席之地,帝国不仅需要儒家教育出来的道德楷模,更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旦儒家一家独大,占据所有科举名额,难不成让全天下的官员拿着一本《论语》治天下吗?
这已经不仅是打压世家门阀扶持寒门庶民的问题了,将会彻底影响国家运转。
大唐的官僚们再是自私自利,也不缺乏这么一点浅显的见识。
退一步讲,就算儒家盲目自私至此,也将遭受整个天下各种学派群起而攻……
……
御书房内,气氛严谨、剑拔弩张。
颜师古抖着胡子,怒视房俊:“当今天下一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皆大唐百姓、陛下子民,理应一视同仁!太尉当初谏言太宗皇帝复起前隋之科举,目的便是网罗天下人才,不分世家子弟亦或寒门庶民,唯才是举!可如今焉能自食其言?人无分高下,地无分南北,此事断不可行!”
一旁的孔颖达也蹙着眉毛:“江南之地略有偏远,人心不亲帝王之都,自前隋以来数位帝王皆予以笼络,加强统治,唯恐离心离德。如若科举考试给南方士子限定人数,必会认为朝廷区别对待,进而引发动荡。”
这两位大儒此刻都隐忍着火气,当得知房俊谏言陛下要给科举考试分什么“南榜北榜”,顿时火冒三丈,迫不及待的跑到宫里,试图阻止此事。
李承乾一脸为难,温言道:“二位老师息怒,太尉谏言分出南榜北榜,实是理由充分,或可考虑。”
颜师古面色严肃,摇头道:“太尉或有理由,可一旦南方士子因此心生怨尤、鼓噪生事,如何处置?”
这话并非无的放矢。
自五胡南下、晋室南渡,天下南北之分日趋明显,即便隋唐两朝一统南北,这等分歧也并非消失。最为明显的便是当年隋炀帝窃据皇位,不得关陇、山东之拥戴,迫不得已屡次南下接触江南士族,意欲得其襄助、控制朝局,可见江南士族之超然物外。
唐初之时,萧铣盘踞江南,尽得本地士族之拥戴,坐拥大军欲与李唐划江而治,即便最终兵败身死,可江南一地之团结可见一斑。
就算到了现在,江南士族也始终自成一体,无论对关陇门阀亦或是山东世家都抱有戒心……
李承乾无奈看向房俊。
他认可房俊之谏言,但对于咄咄逼人的孔、颜二人,却并无说服之口才,只能依靠房俊。
房俊一直老神在在听着两人抱怨,此时放下茶杯,对李承乾道:“这二位老贼自私自利、居心叵测,根本不将帝国利益放在眼中,陛下可下令将之驱除,并降旨永不召见。”
李承乾顿时无语,真能那么做我还用你说?
这二人何等身份?儒家之旗帜、当朝之帝师,桃李满天下、子弟遍朝堂,今日敢将这二人驱离,明日满朝文武就得汇聚承天门下骂他这个皇帝是昏君……
颜师古脾气暴躁,听闻房俊之言,气得须发戟张、老脸潮红,怒叱道:“小儿骄横,殊无家教,房玄龄之过也!”
以他的年纪、地位,即便房玄龄站在面前也要执子弟之理,遑论房俊?
孔颖达也很是不满:“口出无状,恣意诬蔑,简直不知所谓!”
对于房俊骂他们两个“老贼”倒是并不在意,事实上房俊对他们是极为尊敬的,只不过现在谈判攸关各自利益,自是无所不用其极……
房俊面对两位大儒的压力视若无睹,优哉游哉的喝口茶,对颜师古道:“我说您自私自利、不顾帝国利益,自然不是信口开河。琅琊颜氏源远流长,乃当世第一等的名门望族。颜回第二十四代颜盛,三国魏时先后任青、徐二州刺史,其任徐州刺史时,把颜氏从原居的曲阜城迁到治下的琅琊国临沂城附近,遂著郡望。”
颜师古已经猜到房俊要说什么,面色阴沉,却不能阻止,因为这些事世人皆知,不能反驳。
房俊顿了顿,续道:“永嘉之乱,颜盛曾孙颜含随晋元帝渡江,其后九世,历仕南朝。梁元帝败亡,颜之仪、之推兄弟北迁,分仕周、齐……然而时至今日,琅琊颜氏之子弟依旧居住于金陵。颜氏一门家学渊源、儒学正宗,子弟皆才俊,参加科举自是成竹在胸、出仕者众。可一旦科举考试分出南榜北榜,南方士子之名额受限,颜氏子弟自然要遭受压制。”
颜师古反问:“如今不仅九品中正制彻底取消,就连举荐制也逐渐取缔,天下人皆以科举考试之成绩而授官,颜氏子弟凭借真凭实学科举取士,有何不妥?江南子弟所求不过是公平二字而已,假若北地士子之成绩当真高于江南子弟,只恨所学不精,当再接再励,可若因南榜北榜之故予以区分,自然不服。”
房俊有些不耐烦,他对于颜师古自然尊重,这是当时有名的大儒,且绝非后世那些只读之乎者也的腐儒,如论儒学、文学、哲学、史学皆乃当世翘楚,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也正因此,颜师古岂能不知南榜北榜的真正用意,以及必要性?
他什么都知道,只是在争取自身之利益而已。
“晋室南渡,北地之世家门阀尽皆迁徙江南,一并带走的是数百年积攒的藏书、累积的学问、以及文华根脉。而北地遭受异族侵袭、暴虐统治,遍地腥膻、人口凋零,时至今日也未能尽复,如若科举取士一视同仁,对于北地之士子就公平了?”
孔颖达道:“此乃历史所造就之原因,不因个人之意志而扭转,事实如此,如之奈何?”
他的理由便是如此,南北方学问之差距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且早已延续了几百年。
房俊再度看向李承乾,道:“陛下看到了吧?此等当世大儒,人人景仰、桃李天下,可眼目唯有一家一姓一派之利益,从未将帝国利益放在眼中、搁在心上,更遑论为了帝国利益做出牺牲。科举乃是为国取士,自应取长补短、全局发展,以江南之文华滋润北地之贫瘠,南北齐心、协同并进,这才是长久之道。”
然后目光看着孔、颜二人,杀人诛心:“难道二位当真见到满朝官员皆江南子弟的那一天?”
历史上明朝成立之初开设科举,结果上榜之人皆南方士子,北地士子一败涂地,最终造成南北对立,差一点使得新生之大明政权陷入内乱……
而之所以设立南榜北榜,除去照拂北方士子、促进和谐发展之外,朱元璋之本意便是杜绝南方士子独大之局面,一旦朝堂之上为官者皆是南方士子,而南方世家门阀、地主官绅又素来互通联姻、串通一气,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当?
制衡,永远是帝王之术之核心。
譬如明朝赋税最重的地区苏、松、嘉、湖,除去以此地之财富充入匮乏之国库之外,更重要是使其不能囤积财富、一方独大,国家之隐患。
孔、颜二人面对房俊这句诛心之言,默然无语。
如果科举考试一视同仁,数年之后极有可能出现房俊所言“满朝皆江南子弟”之局面,可那当真是什么好事吗?
可如此一来,江南之地取士之名额将会锐减。
而当下由于贞观书院之缘故,导致北地士子对于儒学之兴趣大大降低,学子们更喜欢数学、物理、天文、医学等等学科,立志于成为专业人才,为帝国之发展添砖加瓦,而不是整天捧着儒家典籍之乎者也。
哲学是很复杂的学科,可以使用一切场景,却也在诸多场景一无用处……
直至此刻,孔、颜二人明白了房俊的真正用意。
他的确不在乎儒家是否继续将其余百家死死压制,因为今时今日之大唐日新月异,远远不是靠着一门哲学便能够治理国家,国家之发展、进步,需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造船、铸炮、炼钢、医疗、修建、星象……这是儒家所不能胜任。
尤其是道门之崛起,愈发让整个儒家感受到了巨大威胁,论及根深蒂固、影响巨大,道门实则并不在儒家之下,只不过是因为一贯的低调,使其游走于上层,未能沉淀下来而已。
一旦道门放下架子,走入世俗,不仅会给予佛门沉重一击,可会对儒家之地位发起挑战。
李承乾心里对南榜北榜之谏言是万分赞同的,只是不愿与儒家为此产生冲突而已,见孔、颜二人在房俊咄咄逼人的“劝说”之下已经有所收敛,赶紧趁热打铁:“二位皆乃朕之帝师、国之肱骨、世之贤良,当理解朕之为难,也应为帝国之开拓进取有所奉献,不过二位放心,南榜北榜只是权宜之计罢了,一旦北地之教育有所突破,自当南北如一、不分彼我。”
无他,名额而已。
李承乾也好、儒家也罢,乃至于军方、文官,各方势力都知道科举决不能成为儒家的一言堂,其余算学、物理、天文、医科等等都必须享有一席之地,帝国不仅需要儒家教育出来的道德楷模,更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旦儒家一家独大,占据所有科举名额,难不成让全天下的官员拿着一本《论语》治天下吗?
这已经不仅是打压世家门阀扶持寒门庶民的问题了,将会彻底影响国家运转。
大唐的官僚们再是自私自利,也不缺乏这么一点浅显的见识。
退一步讲,就算儒家盲目自私至此,也将遭受整个天下各种学派群起而攻……
……
御书房内,气氛严谨、剑拔弩张。
颜师古抖着胡子,怒视房俊:“当今天下一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皆大唐百姓、陛下子民,理应一视同仁!太尉当初谏言太宗皇帝复起前隋之科举,目的便是网罗天下人才,不分世家子弟亦或寒门庶民,唯才是举!可如今焉能自食其言?人无分高下,地无分南北,此事断不可行!”
一旁的孔颖达也蹙着眉毛:“江南之地略有偏远,人心不亲帝王之都,自前隋以来数位帝王皆予以笼络,加强统治,唯恐离心离德。如若科举考试给南方士子限定人数,必会认为朝廷区别对待,进而引发动荡。”
这两位大儒此刻都隐忍着火气,当得知房俊谏言陛下要给科举考试分什么“南榜北榜”,顿时火冒三丈,迫不及待的跑到宫里,试图阻止此事。
李承乾一脸为难,温言道:“二位老师息怒,太尉谏言分出南榜北榜,实是理由充分,或可考虑。”
颜师古面色严肃,摇头道:“太尉或有理由,可一旦南方士子因此心生怨尤、鼓噪生事,如何处置?”
这话并非无的放矢。
自五胡南下、晋室南渡,天下南北之分日趋明显,即便隋唐两朝一统南北,这等分歧也并非消失。最为明显的便是当年隋炀帝窃据皇位,不得关陇、山东之拥戴,迫不得已屡次南下接触江南士族,意欲得其襄助、控制朝局,可见江南士族之超然物外。
唐初之时,萧铣盘踞江南,尽得本地士族之拥戴,坐拥大军欲与李唐划江而治,即便最终兵败身死,可江南一地之团结可见一斑。
就算到了现在,江南士族也始终自成一体,无论对关陇门阀亦或是山东世家都抱有戒心……
李承乾无奈看向房俊。
他认可房俊之谏言,但对于咄咄逼人的孔、颜二人,却并无说服之口才,只能依靠房俊。
房俊一直老神在在听着两人抱怨,此时放下茶杯,对李承乾道:“这二位老贼自私自利、居心叵测,根本不将帝国利益放在眼中,陛下可下令将之驱除,并降旨永不召见。”
李承乾顿时无语,真能那么做我还用你说?
这二人何等身份?儒家之旗帜、当朝之帝师,桃李满天下、子弟遍朝堂,今日敢将这二人驱离,明日满朝文武就得汇聚承天门下骂他这个皇帝是昏君……
颜师古脾气暴躁,听闻房俊之言,气得须发戟张、老脸潮红,怒叱道:“小儿骄横,殊无家教,房玄龄之过也!”
以他的年纪、地位,即便房玄龄站在面前也要执子弟之理,遑论房俊?
孔颖达也很是不满:“口出无状,恣意诬蔑,简直不知所谓!”
对于房俊骂他们两个“老贼”倒是并不在意,事实上房俊对他们是极为尊敬的,只不过现在谈判攸关各自利益,自是无所不用其极……
房俊面对两位大儒的压力视若无睹,优哉游哉的喝口茶,对颜师古道:“我说您自私自利、不顾帝国利益,自然不是信口开河。琅琊颜氏源远流长,乃当世第一等的名门望族。颜回第二十四代颜盛,三国魏时先后任青、徐二州刺史,其任徐州刺史时,把颜氏从原居的曲阜城迁到治下的琅琊国临沂城附近,遂著郡望。”
颜师古已经猜到房俊要说什么,面色阴沉,却不能阻止,因为这些事世人皆知,不能反驳。
房俊顿了顿,续道:“永嘉之乱,颜盛曾孙颜含随晋元帝渡江,其后九世,历仕南朝。梁元帝败亡,颜之仪、之推兄弟北迁,分仕周、齐……然而时至今日,琅琊颜氏之子弟依旧居住于金陵。颜氏一门家学渊源、儒学正宗,子弟皆才俊,参加科举自是成竹在胸、出仕者众。可一旦科举考试分出南榜北榜,南方士子之名额受限,颜氏子弟自然要遭受压制。”
颜师古反问:“如今不仅九品中正制彻底取消,就连举荐制也逐渐取缔,天下人皆以科举考试之成绩而授官,颜氏子弟凭借真凭实学科举取士,有何不妥?江南子弟所求不过是公平二字而已,假若北地士子之成绩当真高于江南子弟,只恨所学不精,当再接再励,可若因南榜北榜之故予以区分,自然不服。”
房俊有些不耐烦,他对于颜师古自然尊重,这是当时有名的大儒,且绝非后世那些只读之乎者也的腐儒,如论儒学、文学、哲学、史学皆乃当世翘楚,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也正因此,颜师古岂能不知南榜北榜的真正用意,以及必要性?
他什么都知道,只是在争取自身之利益而已。
“晋室南渡,北地之世家门阀尽皆迁徙江南,一并带走的是数百年积攒的藏书、累积的学问、以及文华根脉。而北地遭受异族侵袭、暴虐统治,遍地腥膻、人口凋零,时至今日也未能尽复,如若科举取士一视同仁,对于北地之士子就公平了?”
孔颖达道:“此乃历史所造就之原因,不因个人之意志而扭转,事实如此,如之奈何?”
他的理由便是如此,南北方学问之差距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且早已延续了几百年。
房俊再度看向李承乾,道:“陛下看到了吧?此等当世大儒,人人景仰、桃李天下,可眼目唯有一家一姓一派之利益,从未将帝国利益放在眼中、搁在心上,更遑论为了帝国利益做出牺牲。科举乃是为国取士,自应取长补短、全局发展,以江南之文华滋润北地之贫瘠,南北齐心、协同并进,这才是长久之道。”
然后目光看着孔、颜二人,杀人诛心:“难道二位当真见到满朝官员皆江南子弟的那一天?”
历史上明朝成立之初开设科举,结果上榜之人皆南方士子,北地士子一败涂地,最终造成南北对立,差一点使得新生之大明政权陷入内乱……
而之所以设立南榜北榜,除去照拂北方士子、促进和谐发展之外,朱元璋之本意便是杜绝南方士子独大之局面,一旦朝堂之上为官者皆是南方士子,而南方世家门阀、地主官绅又素来互通联姻、串通一气,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当?
制衡,永远是帝王之术之核心。
譬如明朝赋税最重的地区苏、松、嘉、湖,除去以此地之财富充入匮乏之国库之外,更重要是使其不能囤积财富、一方独大,国家之隐患。
孔、颜二人面对房俊这句诛心之言,默然无语。
如果科举考试一视同仁,数年之后极有可能出现房俊所言“满朝皆江南子弟”之局面,可那当真是什么好事吗?
可如此一来,江南之地取士之名额将会锐减。
而当下由于贞观书院之缘故,导致北地士子对于儒学之兴趣大大降低,学子们更喜欢数学、物理、天文、医学等等学科,立志于成为专业人才,为帝国之发展添砖加瓦,而不是整天捧着儒家典籍之乎者也。
哲学是很复杂的学科,可以使用一切场景,却也在诸多场景一无用处……
直至此刻,孔、颜二人明白了房俊的真正用意。
他的确不在乎儒家是否继续将其余百家死死压制,因为今时今日之大唐日新月异,远远不是靠着一门哲学便能够治理国家,国家之发展、进步,需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造船、铸炮、炼钢、医疗、修建、星象……这是儒家所不能胜任。
尤其是道门之崛起,愈发让整个儒家感受到了巨大威胁,论及根深蒂固、影响巨大,道门实则并不在儒家之下,只不过是因为一贯的低调,使其游走于上层,未能沉淀下来而已。
一旦道门放下架子,走入世俗,不仅会给予佛门沉重一击,可会对儒家之地位发起挑战。
李承乾心里对南榜北榜之谏言是万分赞同的,只是不愿与儒家为此产生冲突而已,见孔、颜二人在房俊咄咄逼人的“劝说”之下已经有所收敛,赶紧趁热打铁:“二位皆乃朕之帝师、国之肱骨、世之贤良,当理解朕之为难,也应为帝国之开拓进取有所奉献,不过二位放心,南榜北榜只是权宜之计罢了,一旦北地之教育有所突破,自当南北如一、不分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