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穷极生变,变即起乱,大乱复有大治。
周而复始,不外乎一字,易。
中州,自武英王定鼎山河建立大周以来,天下承平已有数百年,追随武英王征伐无道的八百诸侯也已雌伏了数百年。
常言道,久握生杀大权,必生掌控天下之心,于是,各路诸侯因各种原由,或是你家偷了我的鸡,或是我家霸了你的牛,至此,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中州争霸战。
……
……
?
景泰八年春,风和日丽。
位于中州东部偏南的安国迎来了一场天大的喜事,期待已久的宋国小侯女总算经由泰日峡道,抵达了安国都城少台。
为什么说期待已久?
这事,说来话长……
昔年,武英王是以武力横扫六合定鼎天下,所以在分封诸侯时也是以武力而定。
武力的像征,便是战车。
天下诸侯因战车数量分为三类,万乘君王,千乘大国,百乘小国。
起初,安国与宋国都是百乘小国,并且安国的国力还要强过宋国,因为安国的第一代国君是武英王的义弟,姬姓,相较于宋国,安国的封地更为肥沃,物产也更为丰富,不过,令人费解的却是富饶的安国历经了几十代,依然是个百乘小国。
宋国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太穷了,穷则思变,早在五十年前便经历了一次变革,国力日渐强大。
近年,宋国时常借着征伐山戎的由头,蚕食着临近的诸侯小国,竟然越打越强,现在已经是千乘大国,正逐步向万乘君王迈进。
安国因为世代与宋国联姻,一时倒未被那野心赫赫的宋蛮子给列上征伐名单。
不过,宋蛮子何许人也?
据闻,宋蛮子身具异相,额上生双角,眼中起赤瞳,这样的人物岂会坐视榻间有肥肉?
于是,安国便成为了宋国争霸战车上的一员,每每宋国想要征伐他国,必然令安国也一同出兵,只是在战后,对待战利品的分配上,向来是宋国吃肉,安国喝汤,等同于宋国的属国。
原本安国也认命了,但是,三年前宋蛮子居然打起了卫国的主意,而安国国君几经思虑,婉言拒绝了出兵的要求,并没有踏上宋蛮子的战车。
说起卫国,不得不顾名思义,拱卫中央之国。武英王鼎立天下,建都于朝歌,占据了中州中部肥沃之地,一家独大,另有三个拱卫小国,那便是卫国、虞国、祈国。
谚语有云:三国若不存,天下即危。
安国国君不是傻子,且不说安、卫世代交好,便说卫国虽然只是个百乘小国,但却是天下共主景泰王的近卫国,岂可轻易挑衅?
宋蛮子打卫国的主意,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试探景泰王的威严与天下诸侯的态度,这样的浑水,安国不能淌。
果不其然,宋国的战车尚未抵临卫国边境,景泰王就已经拟了一纸召书,命史官持着它传檄四方。
王命即出,天下即从。
一时间,正在征伐不休的诸侯们纷纷罢止了兵戈,响应王命号召,派兵拱卫卫国。
雍国的火焰战车自北而来,浩浩荡荡,一望而无际。齐国的白羽精锐由东直剖,填野塞苍,投鞭断流。燕国的玄甲武士直接抵临卫国的边城小邑。
这些,都是万乘之君,雍国更是天下第一大国、公爵爵位、诸侯伯长。大周王朝共有五类爵位,公、侯、伯、子、男,何为诸侯伯长?八百诸侯的兄长,代替大王征伐四方,维持天下秩序。
面对百国云集,不可一世的宋蛮子不得不勒令战车回转,彻底打消了侵食卫国的念头,更由此再一次向天下证明中央之威,凛然不可侵犯。不过,经此一事,众所周知,宋国迟早有一日会登堂万乘。
自那以后,宋蛮子吞食卫国不了了之,但却因此记恨上了无辜的安国,再度征伐他国时也不叫上安国了,并且陈兵于泰日峡道,又将原本议好的联姻之事一拖再拖。
面对大军压境,安国上自国君下至粟民惶惶不可终日,一面派人持着国书到宋国都城阕城求亲;一面召集诸部家臣,汇聚战车于泰日峡道;又遣人入朝歌,请求景泰王出面调停。
景泰王感念安国国君向来忠厚,便命诸侯伯长雍公出面调停。雍公即令齐、燕一道入宋。
三位万乘之君同时驾临宋国阕城,宋蛮子虽已年有五十,却是后起之秀,不得不低下了桀骜不驯的头颅,使女出嫁于安君。
……
此际,安国举国上下喜气洋洋。
干净整齐的城池中到处张红结彩,便连直通望渊亭的十里黄沙道中也泼了一层浅浅的水。
一路行去,三月微风送爽,凉意层层袭来。
六匹雪白的骏马拉着四轮具车行向望渊亭,天地乾坤,上规下矩,自武英王而降,中央之主乘八驱车,诸侯国君御六马战车,卿、大夫可乘两驱之车,士可乘一马之车,平民不可乘车,至于奴隶不但不可以乘车,便是连车身也不可靠近,不然就是以下犯上之罪。
安国国君姬狄坐在车中,神色有些怪异,既有如负重释的概然,也有些黯然恼怒,宋国侯女的车驾到了望渊亭便停了,派了个鼻子长在天上的巫官前来,二话不说,掏出国书便道,侯女远道而来,车马劳顿的,极其辛苦,还望姬侯看在宋、安两国世代交好的份上,莫要计较。
计较,如今的安国还敢计较么?君不见,宋国战车轰鸣于泰日峡道口?君不见,滚滚黄沙已经遮蔽了安国的天空?
国势不如人,姬狄敢怒而不敢言,暗觉车厢内气闷无比,便将推窗打开,问道:“离望渊亭还有多少路程?”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问起了,步行于车旁的上卿孟于溪抬头抹了抹额角的汗水,答道:“回禀君上,出城方有五里,尚有一半路程。”
“还有一半路程。”
姬狄更为不悦,望渊亭坐落在望渊山上,那位宋国侯女自称车马劳顿,却有心情与体力去登高望远,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么?
原本,按照古老的传统,诸侯之间的联姻非同小可,既有送亲也有迎亲,但却万万没有一国之君亲身迎亲十里之说。可是如今,世间还有礼法么?
姬狄年已三十有许,向来最是注重礼法,现在他共有三个儿子,原本此次联姻,是他代长子姬云求亲于宋国小侯女,谁知临到头来,却是他这丧了发妻的国君前来迎亲,而这宋国小侯女要嫁的人也并非世子姬云,而是安国的一国之君,姬狄。
宋蛮子怕是意在将来啊……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看了一眼骑在马上,英姿勃发的长子姬云。三个儿子中,就数这长子最为优秀,既继承了他的仁厚,又延袭了亡妻卫姜氏的聪慧,年纪轻轻便享名于诸侯。
亡妻卫姜氏,卫国国君,卫侯之女。
这时,德高望重而老态隆钟的巫官管叔渡似乎猜测到国君在想什么,在车驾的另一旁低声说道:“君上莫忧,宋侯临时易嫁,不外乎是想借此高我安国一头。依臣看来,这更说明宋侯已经改变了主意,用不了多久就会撤兵。”
一听这话,安君神色一变,暗暗捶了捶因久坐而略显酸麻的腿,回头看向少台城,只见沿着黄沙道两旁密密麻麻的跪着人群,一个个匍匐于地却拉长着脖子向车驾看来,那脸上的神色既是恭敬,又是渴望。
渴望什么呢?应该是和平……
“唉……”
姬狄忍不住一声长叹,想起了自任国君以来,善待卿士,操典农桑,友好邻邦,民风不可谓不纯朴,国力也算是蒸蒸日上,但是如今这天下为什么便是好战的宋蛮子大行其道呢?
一时间,他有些茫然。
长子姬云纵马过来,扬着一张英气逼人的脸,并没有因为父亲代已新娶而不悦,在车窗旁说道:“父侯,如今人心不安,天下承变,我安国若想在八百诸侯内赢得一席之地,理当变法,强兵重战!”
“变法?强兵重战?”
姬狄冷冷一笑,若说强兵之道可取,那好战的殷王便不会被武英王给砍了脑袋,若说变法之道可取,那河东的骊国便不会因为变法而被卿士大夫群起而攻之,最后落得个国毁人亡的下场。
自己的这个长子啊,什么都好,就是从燕国回来后,动不动就要变法强兵,也不想想,安国生存于众强国之间,屹立数百年而不倒,倒底依凭的是什么?
想到此节,他便来气,暗悔不该将长子送到燕国去做质子,安国与燕国互质的传统已有数百年,燕国是万乘君国,送来的质子只是燕侯的庶子,别人来少台也只是来修习仁厚之道,以好回国之后,安安份份的做一个侯门屏藩,而安国却不得不将继承国君之位的世子送入燕国。
这点,却是无法改变。
“轰隆隆,轰隆隆……”
这时,天边乌云乱滚,一层一层向远方荡去,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这天,或许真的要变了。”
姬狄默默的放下雕翎木窗,正了正脖子上的冠带,靠着车壁,皱起了眉头。
“君上,望渊亭,到了。”
周而复始,不外乎一字,易。
中州,自武英王定鼎山河建立大周以来,天下承平已有数百年,追随武英王征伐无道的八百诸侯也已雌伏了数百年。
常言道,久握生杀大权,必生掌控天下之心,于是,各路诸侯因各种原由,或是你家偷了我的鸡,或是我家霸了你的牛,至此,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中州争霸战。
……
……
?
景泰八年春,风和日丽。
位于中州东部偏南的安国迎来了一场天大的喜事,期待已久的宋国小侯女总算经由泰日峡道,抵达了安国都城少台。
为什么说期待已久?
这事,说来话长……
昔年,武英王是以武力横扫六合定鼎天下,所以在分封诸侯时也是以武力而定。
武力的像征,便是战车。
天下诸侯因战车数量分为三类,万乘君王,千乘大国,百乘小国。
起初,安国与宋国都是百乘小国,并且安国的国力还要强过宋国,因为安国的第一代国君是武英王的义弟,姬姓,相较于宋国,安国的封地更为肥沃,物产也更为丰富,不过,令人费解的却是富饶的安国历经了几十代,依然是个百乘小国。
宋国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太穷了,穷则思变,早在五十年前便经历了一次变革,国力日渐强大。
近年,宋国时常借着征伐山戎的由头,蚕食着临近的诸侯小国,竟然越打越强,现在已经是千乘大国,正逐步向万乘君王迈进。
安国因为世代与宋国联姻,一时倒未被那野心赫赫的宋蛮子给列上征伐名单。
不过,宋蛮子何许人也?
据闻,宋蛮子身具异相,额上生双角,眼中起赤瞳,这样的人物岂会坐视榻间有肥肉?
于是,安国便成为了宋国争霸战车上的一员,每每宋国想要征伐他国,必然令安国也一同出兵,只是在战后,对待战利品的分配上,向来是宋国吃肉,安国喝汤,等同于宋国的属国。
原本安国也认命了,但是,三年前宋蛮子居然打起了卫国的主意,而安国国君几经思虑,婉言拒绝了出兵的要求,并没有踏上宋蛮子的战车。
说起卫国,不得不顾名思义,拱卫中央之国。武英王鼎立天下,建都于朝歌,占据了中州中部肥沃之地,一家独大,另有三个拱卫小国,那便是卫国、虞国、祈国。
谚语有云:三国若不存,天下即危。
安国国君不是傻子,且不说安、卫世代交好,便说卫国虽然只是个百乘小国,但却是天下共主景泰王的近卫国,岂可轻易挑衅?
宋蛮子打卫国的主意,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试探景泰王的威严与天下诸侯的态度,这样的浑水,安国不能淌。
果不其然,宋国的战车尚未抵临卫国边境,景泰王就已经拟了一纸召书,命史官持着它传檄四方。
王命即出,天下即从。
一时间,正在征伐不休的诸侯们纷纷罢止了兵戈,响应王命号召,派兵拱卫卫国。
雍国的火焰战车自北而来,浩浩荡荡,一望而无际。齐国的白羽精锐由东直剖,填野塞苍,投鞭断流。燕国的玄甲武士直接抵临卫国的边城小邑。
这些,都是万乘之君,雍国更是天下第一大国、公爵爵位、诸侯伯长。大周王朝共有五类爵位,公、侯、伯、子、男,何为诸侯伯长?八百诸侯的兄长,代替大王征伐四方,维持天下秩序。
面对百国云集,不可一世的宋蛮子不得不勒令战车回转,彻底打消了侵食卫国的念头,更由此再一次向天下证明中央之威,凛然不可侵犯。不过,经此一事,众所周知,宋国迟早有一日会登堂万乘。
自那以后,宋蛮子吞食卫国不了了之,但却因此记恨上了无辜的安国,再度征伐他国时也不叫上安国了,并且陈兵于泰日峡道,又将原本议好的联姻之事一拖再拖。
面对大军压境,安国上自国君下至粟民惶惶不可终日,一面派人持着国书到宋国都城阕城求亲;一面召集诸部家臣,汇聚战车于泰日峡道;又遣人入朝歌,请求景泰王出面调停。
景泰王感念安国国君向来忠厚,便命诸侯伯长雍公出面调停。雍公即令齐、燕一道入宋。
三位万乘之君同时驾临宋国阕城,宋蛮子虽已年有五十,却是后起之秀,不得不低下了桀骜不驯的头颅,使女出嫁于安君。
……
此际,安国举国上下喜气洋洋。
干净整齐的城池中到处张红结彩,便连直通望渊亭的十里黄沙道中也泼了一层浅浅的水。
一路行去,三月微风送爽,凉意层层袭来。
六匹雪白的骏马拉着四轮具车行向望渊亭,天地乾坤,上规下矩,自武英王而降,中央之主乘八驱车,诸侯国君御六马战车,卿、大夫可乘两驱之车,士可乘一马之车,平民不可乘车,至于奴隶不但不可以乘车,便是连车身也不可靠近,不然就是以下犯上之罪。
安国国君姬狄坐在车中,神色有些怪异,既有如负重释的概然,也有些黯然恼怒,宋国侯女的车驾到了望渊亭便停了,派了个鼻子长在天上的巫官前来,二话不说,掏出国书便道,侯女远道而来,车马劳顿的,极其辛苦,还望姬侯看在宋、安两国世代交好的份上,莫要计较。
计较,如今的安国还敢计较么?君不见,宋国战车轰鸣于泰日峡道口?君不见,滚滚黄沙已经遮蔽了安国的天空?
国势不如人,姬狄敢怒而不敢言,暗觉车厢内气闷无比,便将推窗打开,问道:“离望渊亭还有多少路程?”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问起了,步行于车旁的上卿孟于溪抬头抹了抹额角的汗水,答道:“回禀君上,出城方有五里,尚有一半路程。”
“还有一半路程。”
姬狄更为不悦,望渊亭坐落在望渊山上,那位宋国侯女自称车马劳顿,却有心情与体力去登高望远,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么?
原本,按照古老的传统,诸侯之间的联姻非同小可,既有送亲也有迎亲,但却万万没有一国之君亲身迎亲十里之说。可是如今,世间还有礼法么?
姬狄年已三十有许,向来最是注重礼法,现在他共有三个儿子,原本此次联姻,是他代长子姬云求亲于宋国小侯女,谁知临到头来,却是他这丧了发妻的国君前来迎亲,而这宋国小侯女要嫁的人也并非世子姬云,而是安国的一国之君,姬狄。
宋蛮子怕是意在将来啊……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看了一眼骑在马上,英姿勃发的长子姬云。三个儿子中,就数这长子最为优秀,既继承了他的仁厚,又延袭了亡妻卫姜氏的聪慧,年纪轻轻便享名于诸侯。
亡妻卫姜氏,卫国国君,卫侯之女。
这时,德高望重而老态隆钟的巫官管叔渡似乎猜测到国君在想什么,在车驾的另一旁低声说道:“君上莫忧,宋侯临时易嫁,不外乎是想借此高我安国一头。依臣看来,这更说明宋侯已经改变了主意,用不了多久就会撤兵。”
一听这话,安君神色一变,暗暗捶了捶因久坐而略显酸麻的腿,回头看向少台城,只见沿着黄沙道两旁密密麻麻的跪着人群,一个个匍匐于地却拉长着脖子向车驾看来,那脸上的神色既是恭敬,又是渴望。
渴望什么呢?应该是和平……
“唉……”
姬狄忍不住一声长叹,想起了自任国君以来,善待卿士,操典农桑,友好邻邦,民风不可谓不纯朴,国力也算是蒸蒸日上,但是如今这天下为什么便是好战的宋蛮子大行其道呢?
一时间,他有些茫然。
长子姬云纵马过来,扬着一张英气逼人的脸,并没有因为父亲代已新娶而不悦,在车窗旁说道:“父侯,如今人心不安,天下承变,我安国若想在八百诸侯内赢得一席之地,理当变法,强兵重战!”
“变法?强兵重战?”
姬狄冷冷一笑,若说强兵之道可取,那好战的殷王便不会被武英王给砍了脑袋,若说变法之道可取,那河东的骊国便不会因为变法而被卿士大夫群起而攻之,最后落得个国毁人亡的下场。
自己的这个长子啊,什么都好,就是从燕国回来后,动不动就要变法强兵,也不想想,安国生存于众强国之间,屹立数百年而不倒,倒底依凭的是什么?
想到此节,他便来气,暗悔不该将长子送到燕国去做质子,安国与燕国互质的传统已有数百年,燕国是万乘君国,送来的质子只是燕侯的庶子,别人来少台也只是来修习仁厚之道,以好回国之后,安安份份的做一个侯门屏藩,而安国却不得不将继承国君之位的世子送入燕国。
这点,却是无法改变。
“轰隆隆,轰隆隆……”
这时,天边乌云乱滚,一层一层向远方荡去,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这天,或许真的要变了。”
姬狄默默的放下雕翎木窗,正了正脖子上的冠带,靠着车壁,皱起了眉头。
“君上,望渊亭,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下诸侯一锅烹,天下诸侯一锅烹最新章节,天下诸侯一锅烹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下诸侯一锅烹,天下诸侯一锅烹最新章节,天下诸侯一锅烹 平板电子书!